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张全庄金矿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银剑钊 史红云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通过对张全庄金矿黄铁矿的形态及粒度标型、成分标型、晶胞参数标型、热电性标型的综合研究表明,张全庄金矿形成于中高温、中深成及硫逸度相对较高的地质环境。矿床为变质热液型金矿,但带有其它热液的叠加成因特征,即张全庄金矿... 本文通过对张全庄金矿黄铁矿的形态及粒度标型、成分标型、晶胞参数标型、热电性标型的综合研究表明,张全庄金矿形成于中高温、中深成及硫逸度相对较高的地质环境。矿床为变质热液型金矿,但带有其它热液的叠加成因特征,即张全庄金矿应为多因复成矿床,这与张全庄金矿复杂的产出地质背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黄铁矿 矿物标型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山西榆社崇胜寺《施地状刻石》的系年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公维章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28-30,96,共4页
《全辽金文》所收刘方《施地碑记》的标题应为《施地状刻石》,该《刻石》的主体部分"施地状"的撰写年代为1233年,将该"施地状"刻于石的年代为1258年。该"施地状"是在金元之际山西遭受蒙古军的残酷掳掠的... 《全辽金文》所收刘方《施地碑记》的标题应为《施地状刻石》,该《刻石》的主体部分"施地状"的撰写年代为1233年,将该"施地状"刻于石的年代为1258年。该"施地状"是在金元之际山西遭受蒙古军的残酷掳掠的背景下签署的,其刻于石的历史背景为金元之际山西全真教势力的壮大昌盛对佛教教团产生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大朝 施地状 全真教
下载PDF
壮拳传承治理特征、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明欢 《四川体育科学》 2018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壮拳源起壮民农耕生产生活,兴于战争,久经战争洗礼,具有杀戮性拳术。壮拳内容极其丰富,有壮拳套路35个、器械14个、对练套路2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有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椿拳、八卦榔棍对练等等。壮拳流传至今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被... 壮拳源起壮民农耕生产生活,兴于战争,久经战争洗礼,具有杀戮性拳术。壮拳内容极其丰富,有壮拳套路35个、器械14个、对练套路2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有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椿拳、八卦榔棍对练等等。壮拳流传至今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被广西定为武术保护和发展的重点项目。作为壮民族文化实践载体与文化瑰宝,研究壮拳传承治理的特征、路径,具有重要学术积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拳 传承 特征 路径
下载PDF
张全庄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4
作者 水兰素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3,共4页
论述了张全庄金矿的地质构造特征。张全庄金矿床的金矿化富集受矿区次级构造、矿物标型、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等多种因素控制,具有明显的矿化富集规律。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金矿化 富休规律 金矿床
下载PDF
汰择与类编:从编集传播看两种宋刻刘克庄作品集的学术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侯体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4-60,共7页
编集传播是古籍的主要传播形式,它所蕴含的深层学术意涵需要我们着力发掘。现存两种宋刻刘克庄作品集《南岳稿》和《后村先生诗集大全》,就分别体现出两种编集思想:汰择和类编。从这两个编集角度切入,可以发现它们所蕴含的学术信息不仅... 编集传播是古籍的主要传播形式,它所蕴含的深层学术意涵需要我们着力发掘。现存两种宋刻刘克庄作品集《南岳稿》和《后村先生诗集大全》,就分别体现出两种编集思想:汰择和类编。从这两个编集角度切入,可以发现它们所蕴含的学术信息不仅是解读刘克庄诗学思想转变的独特窗口,也是深入把握当时文坛思潮的有益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克庄 《南岳稿》 《后村先生诗集大全》 宋刻本
下载PDF
中国—东盟武术:壮拳与泰拳的历史渊源及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明欢 李乃琼 尹继林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第6期93-96,共4页
壮拳与泰拳同属东方武技,随着历史的轨迹演变,壮拳在申遗中游离,泰拳在申奥中扬名。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实证法、逻辑评价法等方法,通过考证壮拳与泰拳的历史渊源,梳理:拳种“杀戮技法”“南蛮风格”“拳舞仪式”的文化共性,剖析:拳种... 壮拳与泰拳同属东方武技,随着历史的轨迹演变,壮拳在申遗中游离,泰拳在申奥中扬名。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实证法、逻辑评价法等方法,通过考证壮拳与泰拳的历史渊源,梳理:拳种“杀戮技法”“南蛮风格”“拳舞仪式”的文化共性,剖析:拳种“场域背景”“运行制度”“社会角色”的文化差异,提出:剥离武技竞技格斗平台,转轨全民健身健康活动,坚定学校教育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武术 壮拳 泰拳 历史渊源 文化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