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蒙与个体可能生活的敞开——庄子教育哲学的主旨及其意涵
1
作者 张学强 仲田甜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第2期1-12,21,F0002,共14页
庄子是先秦时期具有高度自觉启蒙意识的教育哲学家。在庄子的观念中,启蒙的理由在于人生由于种种遮蔽所引发的存在困境,典型表征为个体生命意义的失落。庄子的启蒙主旨指向“光”与“明”,启蒙便是在“以道观之”理念下的个体通过怀疑... 庄子是先秦时期具有高度自觉启蒙意识的教育哲学家。在庄子的观念中,启蒙的理由在于人生由于种种遮蔽所引发的存在困境,典型表征为个体生命意义的失落。庄子的启蒙主旨指向“光”与“明”,启蒙便是在“以道观之”理念下的个体通过怀疑、批判与反思等方式对自我、他者及万物之间关系的理解与重构。庄子提倡以启蒙获得真知从而帮助个体敞开充满自由精神的可能生活,其启蒙思想具有丰富的意涵和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启蒙 以道观之 可能生活
下载PDF
早期道家的“德性论”和“人情论”——从老子到庄子和黄老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中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14,共10页
在东周子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的大传统中,说到人性问题,我们想到的往往总是儒家,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需要加以调整了。且不说在佛学世界中有一个复杂的"佛性论"①,就是在道家、道教的思想世界中,"人性"(可称为"... 在东周子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的大传统中,说到人性问题,我们想到的往往总是儒家,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需要加以调整了。且不说在佛学世界中有一个复杂的"佛性论"①,就是在道家、道教的思想世界中,"人性"(可称为"德性"、"道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视域,只是它的表现方式和形态跟儒学、佛学有所不同罢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受到道家、道教思想的研究者们注意的原因,其中围绕庄子的人性论以及特征、围绕唐代以来道教的"心性论"而展开的讨论相对多一些②。在这里,我关心的是早期道家"德性"和"人情"观念的演变和变异,更具体地说,主要是想讨论一下早期道家思想史中"德"、"自然"、"天"和"人情"等几个概念,看一看这几个观念在同其他观念的紧密关联中,是如何从《老子》开始并向《庄子》和黄老学的不同方向演变的。这样做,当然是首先设定了《老子》(包括简本)是处在这一演变链条的开端,而《庄子》和黄老学都是之后的产物。从《老子》之后,道家思想以放射状分化而形成的多种谱系和儒家一样是十分复杂的,虽然东周晚期的思想家没有对道家分化出多少种支流做出概括。受思想内部自我扩展的驱动,加上同其他学派的竞争和社会激烈变化的刺激,《老子》的一些概念在之后变得十分多样和丰富,这在有关人类本性及存在方式的"德"、"自然"和"天"等概念上看也同样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论” “人情论” 老子 庄子 黄老
下载PDF
“游无穷”:有限人生的无限自由——庄子的逍遥观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耀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36,共6页
庄子的"逍遥"就是"游无穷","游无穷"基于庄子对人的有限性的深刻自觉。人的有限性包括生命时间的有限性、心智能力的有限性以及物欲造成人的有限性,等等。觉悟到人的有限性并非让生命堕入虚无,而是经由&q... 庄子的"逍遥"就是"游无穷","游无穷"基于庄子对人的有限性的深刻自觉。人的有限性包括生命时间的有限性、心智能力的有限性以及物欲造成人的有限性,等等。觉悟到人的有限性并非让生命堕入虚无,而是经由"无己"忘我的功夫化解这种有限性,卒至遨游于无限自由之境。"游无穷"包括心游大道和生命游于万物两个层面,心游大道是生命游于万物的主观前提,生命游于万物是"游无穷"的理论归依。庄子的逍遥不是纯粹的精神自由,而是要让"游无穷"成为人生的本真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游无穷
下载PDF
奇幻、诗性与逍遥——《庄子》地理美学析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允亮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13-121,共9页
《庄子》作为先秦艺术地理审美的集大成者,广泛吸收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古神话、滨海地带的海洋文明以及中原农业文明中的地理认知。以此三方面的地理知识为基础,用审美精神将其整合融会,塑造出了远离尘世的逍遥之境、物我合一的诗... 《庄子》作为先秦艺术地理审美的集大成者,广泛吸收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古神话、滨海地带的海洋文明以及中原农业文明中的地理认知。以此三方面的地理知识为基础,用审美精神将其整合融会,塑造出了远离尘世的逍遥之境、物我合一的诗意之境、新人耳目的奇幻之境等具有不同美感的地理意境。这些意境成为《庄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它的哲学表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先秦的政治地理、神话地理之外,构建了艺术地理审美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地理 审美 艺术
下载PDF
道·身·逍遥——庄子身体哲学管见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文元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5-88,共4页
在先秦真正视身为根的是庄子。庄子之身与物具双重关系,若身能摒除其情又能乘物,则臻于逍遥。身与道通的方式是物化。蕴含三义的物化论使身舍小身而得大身,也使心重回身性。庄子将哲学思维从外拉回到形而中肉身之中。
关键词 庄子 二重性 物化 逍遥
下载PDF
老庄思想对现代人心理调适的方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奚亚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12,共3页
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境遇中,人们普遍被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所困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内心之中有太多的由"外物"构成的心结无法打开。而道家思想中老子的自然无为,庄子的"缘督以为经",对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 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境遇中,人们普遍被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所困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内心之中有太多的由"外物"构成的心结无法打开。而道家思想中老子的自然无为,庄子的"缘督以为经",对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安命·逍遥·游戏:社会困境中的庄子处世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当英 卢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3-76,共4页
庄子在洞察社会现实之后,指出人生中充满人与自我、人与外物的矛盾,而所有社会困境均是人力所无法扭转之必然。为此,庄子只好以"命"来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主张人要安命无为。庄子认为,人虽在社会中生活,但要追求精神上的逍遥... 庄子在洞察社会现实之后,指出人生中充满人与自我、人与外物的矛盾,而所有社会困境均是人力所无法扭转之必然。为此,庄子只好以"命"来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主张人要安命无为。庄子认为,人虽在社会中生活,但要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由,他提出"缘督以为经"的具体处世原则,主张过一种超脱世外、又混迹世中的游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处世模式 安命无为 逍遥 游世
下载PDF
先秦儒道诸子散文的诗性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群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3-37,共5页
先秦儒道诸子的散文是具有浓郁诗意的哲理散文,其中的《论语》、《老子》、《庄子》的诗意色彩尤其浓郁。温柔敦厚的诗人之风潜移默化地熏染了孔子师生的言谈,这使得《论语》中孔子师生的言谈成为诗意的言说。老子对自然社会的诗意思索... 先秦儒道诸子的散文是具有浓郁诗意的哲理散文,其中的《论语》、《老子》、《庄子》的诗意色彩尤其浓郁。温柔敦厚的诗人之风潜移默化地熏染了孔子师生的言谈,这使得《论语》中孔子师生的言谈成为诗意的言说。老子对自然社会的诗意思索,凝成了五千言的长篇"哲理诗"。庄子也是一位诗人气质的哲学家,对诗意人生的追寻使得他的著作成为诗意沉思的哲学巨著的同时也成为了带着哲学沉思的文学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道诸子散文 浓郁诗意 《论语》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精神危机中人类如何超越?——老庄哲学的精神生态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冯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0-32,共3页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正陷入越来越深重的精神生态危机之中。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化",使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另一方面,技术理性的扩张与异化,造成了技术对人类精神的全面控制和奴役。老庄"天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正陷入越来越深重的精神生态危机之中。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化",使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另一方面,技术理性的扩张与异化,造成了技术对人类精神的全面控制和奴役。老庄"天人合一"、"道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技艺和精神相辅相生,对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态 老庄 天人合一 道艺合一
下载PDF
和气者寿--道家道教论“和气与养生”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耕森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5-68,113,共5页
所谓"和气养生",通俗地说就是"心平气和"。我国道家道教对"和气养生"的原则和方法都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中以《管子》的"平正和生"、老子的"阴阳冲和"、庄子的"阴阳交和&q... 所谓"和气养生",通俗地说就是"心平气和"。我国道家道教对"和气养生"的原则和方法都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中以《管子》的"平正和生"、老子的"阴阳冲和"、庄子的"阴阳交和"以及《淮南子》的"阴阳接和"的"和气养生"法为例,来论述中国古代哲学家尤其是道家道教哲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万物的生成或本体时,同时提出了"和气养生"的原则,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养生经验和智慧,传至今日依然是普遍有效且宜行的养生大法和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气养生 健康长寿 《管子》 老子 庄子 《淮南子》
下载PDF
读《道德经》三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臧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5,共6页
旨在揭示历代读老、解老者误读和错解《道德经》的原因。《道德经》是讲生命本体的书,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不能用西方的主客二分法来解释。《道德经》的断句和分章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连,若用主客二分法进行断句和分章,结果... 旨在揭示历代读老、解老者误读和错解《道德经》的原因。《道德经》是讲生命本体的书,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不能用西方的主客二分法来解释。《道德经》的断句和分章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连,若用主客二分法进行断句和分章,结果只能是乱上加乱。庄子才是《道德经》的真正的解释者,生命有"体"有"用",《道德经》是描绘"体"的典范,《庄子》是描绘"用"的楷模;"体用一如",《老》《庄》一体,方可避免许多对《道德经》的误读和错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方法论 生命本体 庄子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野马”诸种解释溯源、商榷与新解
12
作者 李最欣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7-34,共8页
学术界对《庄子·逍遥游》“野马”的含义有“游气”“尘埃”“海市蜃楼”“阳焰”“野马”五种解释。这五种解释都扞格难通,而且与上下文语境不相合。实际上,“野马”就是野生的马,“尘埃”就是尘埃,庄子这三句话是插入语,是来解... 学术界对《庄子·逍遥游》“野马”的含义有“游气”“尘埃”“海市蜃楼”“阳焰”“野马”五种解释。这五种解释都扞格难通,而且与上下文语境不相合。实际上,“野马”就是野生的马,“尘埃”就是尘埃,庄子这三句话是插入语,是来解释大鹏鸟飞到南海为什么需要依靠“六月息”,因为天地间任何东西的运动,都需要造物主所给风的吹动,如野马的奔腾、尘埃的漂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野马 插入语 举例
下载PDF
庄子,孔子“同命”乎?!——“安之若命”与“畏天命”的内在联系
13
作者 李昳聪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5-17,51,共4页
"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与道家虽然分别阐释了"天命"或"命",然而这些解释都是与当时自然及社会生产力状况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地将庄子的"命"等同于孔子的"命",亦或... "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与道家虽然分别阐释了"天命"或"命",然而这些解释都是与当时自然及社会生产力状况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地将庄子的"命"等同于孔子的"命",亦或反之。实际上,他们在对"命"的态度与取向上有着内在联系。"畏天命"也好,"安之若命"也罢,都是重新拷问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庄子 畏天命 安之若命
下载PDF
《庄子·齐物论》对“分”的拒斥
14
作者 王园园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8-20,共3页
《齐物论》提出了《庄子》全书的理论宗旨,即万物虽然作为个体各有特殊性,但在道的高度上他们没有轻重、先后、优劣之分,并在道中相统一。与"齐物"相反的状态就是"分",在现实中表现为是非之辨与善恶之别。庄子认为&... 《齐物论》提出了《庄子》全书的理论宗旨,即万物虽然作为个体各有特殊性,但在道的高度上他们没有轻重、先后、优劣之分,并在道中相统一。与"齐物"相反的状态就是"分",在现实中表现为是非之辨与善恶之别。庄子认为"分"是世间一切混乱的根源,因为"分"意味着局限性、确定性,而这种暂时的以不确定的标准确立的分别,是违背最终的道的。这种拒斥"分"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下载PDF
铃木大拙对道家“自然”概念的阐发
15
作者 张谷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76-84,共9页
“自然”概念为道家所创,其在中国传统思想和语言中的基本含义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等。近代以后,上述传统含义发生改变,出现了“自然界”的意义。“自然”概念的这种演变也发生在近代日本。在“自然”的传统意义开始变化的背景下... “自然”概念为道家所创,其在中国传统思想和语言中的基本含义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等。近代以后,上述传统含义发生改变,出现了“自然界”的意义。“自然”概念的这种演变也发生在近代日本。在“自然”的传统意义开始变化的背景下,铃木大拙自觉继承道家的“自然”概念并在近代语境下对其进行阐发。他强调道家式的表示状态的“自然”,并用“如其所是”揭示其意义。他重视主体的“自然”,并以“无我”“无心”诠释之,这也成为其禅学觉悟理论的基础。铃木大拙的自然主义既与道家的“自然”观念一脉相承,也蕴含着他从日本近代文化视角作出的独特诠解,丰富了道家“自然”概念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木大拙 道家 老庄 自然
下载PDF
吕惠卿的庄学思想及其注庄特色
16
作者 黄红兵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吕惠卿是王安石学派的重要人物。其庄学思想具有王安石学派庄子学的重要特征,即主要是调和儒道关系,这体现了时代要求。在调和方式上,吕惠卿更重视以心来调和。以心注庄是其最大的注庄特色,这也为宋代庄学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注庄思路,对... 吕惠卿是王安石学派的重要人物。其庄学思想具有王安石学派庄子学的重要特征,即主要是调和儒道关系,这体现了时代要求。在调和方式上,吕惠卿更重视以心来调和。以心注庄是其最大的注庄特色,这也为宋代庄学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注庄思路,对明代崇尚心灵自由的庄学派别的出现及心学的发展或许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惠卿 《庄子义》 庄子
下载PDF
论荆楚之“水”与道家——“道教与荆楚文化研究”系列之一
17
作者 阮荣华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28-32,共5页
古代楚国是一个以江汉流域为中心、跨连长江流域多条水系的泽国。楚人对"水"的感悟尤为深刻。"水",不仅成为楚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荆楚道家看宇宙和人生的精神具象。水,滋生了荆楚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双重... 古代楚国是一个以江汉流域为中心、跨连长江流域多条水系的泽国。楚人对"水"的感悟尤为深刻。"水",不仅成为楚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荆楚道家看宇宙和人生的精神具象。水,滋生了荆楚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生命。荆门郭店楚简《老子》中"水""几于道"以及"水"反辅"太一"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荆楚文化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庄子情论发微 被引量:2
18
作者 莫医铭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3-66,共4页
《庄子》一书中所表现出的浪漫恣肆的文风和深邃独特的思想都与其对情的表达密不可分,情之论题在庄子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庄子》文中"情"所表达的内容是丰富的,且与"好恶欲望"相比,庄子的情更倾向于表达... 《庄子》一书中所表现出的浪漫恣肆的文风和深邃独特的思想都与其对情的表达密不可分,情之论题在庄子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庄子》文中"情"所表达的内容是丰富的,且与"好恶欲望"相比,庄子的情更倾向于表达"本真情实",即事物的本真、客观的自然运行规律和人合于自然的常情;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之情是源于天和道的,"人故无情"不是消极厌世,如草木一般无情,而是摆脱偏情,在面临死生、贫达、贤与不肖等时应达到的一种豁达的心态和逍遥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下载PDF
异化·物化·游——试论《庄子》的自由哲学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晓薇 刘宣如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庄子是极为关注人之自由的古代哲学家,也是对人生命的异化状态有最敏锐的知觉和深入批判的哲学家。《庄子》中提出的齐物、物化理论是从异化的根源出发循理得出的消除异化、获得自由的方法;有自然依据的本体的"道"是自由哲...  庄子是极为关注人之自由的古代哲学家,也是对人生命的异化状态有最敏锐的知觉和深入批判的哲学家。《庄子》中提出的齐物、物化理论是从异化的根源出发循理得出的消除异化、获得自由的方法;有自然依据的本体的"道"是自由哲学展开的前提和根据,它具有公理的性质。自由的获得即"游",是绝对自由的理想和相对自由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自由哲学 异化 物化
下载PDF
孟子与庄子的天人观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智会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0-22,26,共4页
天人观是一个系统的哲学命题,孟子和庄子在这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孟子和庄子的天人观,既有着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同一性在于都认可“天”的主宰性,并且认为天与人之间最终能达到“天人合一”。其差异性则有三:一是... 天人观是一个系统的哲学命题,孟子和庄子在这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孟子和庄子的天人观,既有着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同一性在于都认可“天”的主宰性,并且认为天与人之间最终能达到“天人合一”。其差异性则有三:一是对“天”的意义有不同的阐释;二是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有不同;三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方法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庄子 天人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