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民族的族群认同 被引量:6
1
作者 平锋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0-164,共5页
作为一个世居广西、历史悠久的民族,壮族及其先民在其长期生活的岭南地区创造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色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作为标志性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歌咏文化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壮族人的生命情感与诗性智慧,涵载着壮族... 作为一个世居广西、历史悠久的民族,壮族及其先民在其长期生活的岭南地区创造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色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作为标志性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歌咏文化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壮族人的生命情感与诗性智慧,涵载着壮族成长的悠悠记忆,建构起壮族集体认同的文化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歌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集体记忆 族群认同
下载PDF
壮族山歌当下的生境与传承现状——以桂西那贯屯的田野调查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平锋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4-69,共6页
壮族村寨是传习壮族山歌文化的基本单元,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是保育壮族山歌文化的基本生境。通过对那贯屯的田野考察发现,壮族山歌文化的传统生境已然嬗变,山歌文化传承的村寨依托已经消解,山歌传承现状和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关键词 壮族 山歌 那贯屯 文化生境 传承现状
下载PDF
多元求真 立足本土——“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研讨会暨广西南宁第五届ICTM多声部音乐学术研讨会”述要
3
作者 楚卓 肖艳 《艺术探索》 2017年第5期92-101,共10页
为深入传承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积极拓展非遗项目与高校研究合作平台,由广西文化厅非遗处、广西艺术学院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共同主办的"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研讨会暨广西南宁第五届ICTM多声... 为深入传承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积极拓展非遗项目与高校研究合作平台,由广西文化厅非遗处、广西艺术学院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共同主办的"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研讨会暨广西南宁第五届ICTM多声部音乐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7~12日在广西艺术学院顺利召开。这是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第一次来中国交流,是一次跨国界的区域研究合作学术盛会。该研究组20多名成员与北京、台湾、江西、广西等地区的学者齐聚一堂,开展了五个专题研讨。广西壮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台湾布农人的民间艺人,及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学生、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进行了多声部音乐展示。此次研讨会详细阐述了有关多声部音乐研究的各种问题,从非遗视域进一步阐发了多声部音乐研究的意义,为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多声部音乐的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非遗 多声部音乐 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 壮侗语各民族多声部民歌
下载PDF
民歌、展演与文化认同——以黑衣壮民歌为例
4
作者 尹庆红 雷文彪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8-42,共5页
通过对黑衣壮民歌艺术的现代变迁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认为在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方面,处于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制正在削弱,并带来文化认同的危机;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只是消极地等待消亡或被同化,外... 通过对黑衣壮民歌艺术的现代变迁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认为在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方面,处于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制正在削弱,并带来文化认同的危机;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只是消极地等待消亡或被同化,外来文化的强大压力也会激活其中的某些积极强健的因素。民族文化的主体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将外来文化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整合、重建、融合为新的文化资源,实现对原有文化的再生和超越。在传统文化的再生过程中,深厚的民族感情再次发挥了作用,它是民族文化认同重建的情感纽带。在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生产机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的改造和利用呈现出一种"古朴化"的风格。传统的民歌艺术是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衣壮 民歌 展演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基于政府、学者文人和民众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坤丽 陈凤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6期66-67,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承载着壮族文化记忆的民歌在政府重塑的价值定位中得以复兴,政府、学者文人、社会力量和民众在内的不同诉求主体共同参与到壮族民歌的重建发展中来,探索这些主体参与下的民歌境遇,对于壮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将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承载着壮族文化记忆的民歌在政府重塑的价值定位中得以复兴,政府、学者文人、社会力量和民众在内的不同诉求主体共同参与到壮族民歌的重建发展中来,探索这些主体参与下的民歌境遇,对于壮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将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民歌 政府 学者文人 民众
下载PDF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形态管窥
6
作者 范志国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6-82,共7页
对广西壮族二声部及三声部民歌的声部数量及演唱形式、音乐结构形态、旋律骨干音与装饰音的特点、和声与音程的运用及解决等的分析、梳理,试图找出其共性,为进一步了解、发掘、传承、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尽一份力。
关键词 壮族 多声部民歌 形态
下载PDF
《刘三姐》的民族艺术审美 被引量:9
7
作者 覃忠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上世纪60年代,《刘三姐》震撼中国,风靡东南亚。鲜明的民族形象,比兴民歌手法的继承,传统夸张、对仗、重词复句运用的创新,喜剧情节、诗歌韵味的典范,形成其文学剧本的艺术精华;彩调、桂剧、京剧的完美结合,山歌融入戏剧的首创,多种民... 上世纪60年代,《刘三姐》震撼中国,风靡东南亚。鲜明的民族形象,比兴民歌手法的继承,传统夸张、对仗、重词复句运用的创新,喜剧情节、诗歌韵味的典范,形成其文学剧本的艺术精华;彩调、桂剧、京剧的完美结合,山歌融入戏剧的首创,多种民间舞蹈的荟萃,打击乐器的巧用,电影艺术的升华,凝成其表现艺术的结晶。展现壮民族的优美形象,吻合人民大众的艺术审美共性,共鸣超时空、跨民族的人性情感,是其永恒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 壮族 文学 民歌
原文传递
壮族夜间对歌的音乐与仪式性脚本 被引量:5
8
作者 肖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4,共7页
村落共同体的聚会对歌浸淫了个人注入集体的生命过程。对歌仪式作为个人与集体间的中介物,有着结构和系统化的行为特点,包括对歌音乐与程序的传统规定性、对歌内容的世代承袭。如果说仪式是一场场展演,脚本则是仪式展演中模式、结构化... 村落共同体的聚会对歌浸淫了个人注入集体的生命过程。对歌仪式作为个人与集体间的中介物,有着结构和系统化的行为特点,包括对歌音乐与程序的传统规定性、对歌内容的世代承袭。如果说仪式是一场场展演,脚本则是仪式展演中模式、结构化的部分。中国各地区的两性对歌从音乐至仪式性脚本均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如广西南部壮族民间的夜间聚会对歌,其音乐形态与仪式性歌唱中的结构化部分,即充分显现出自身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歌曲 聚会对歌 仪式性对歌 壮族夜歌
原文传递
略论《壮族风俗歌谣集》的内容、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凌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壮族风俗歌谣集》以古壮字形式记录保存了往昔的壮族风俗歌谣,其内容涉及红水河流域壮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婚姻、教育、村寨组织等各个方面,再现了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从多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智慧、俗尚风情、伦... 《壮族风俗歌谣集》以古壮字形式记录保存了往昔的壮族风俗歌谣,其内容涉及红水河流域壮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婚姻、教育、村寨组织等各个方面,再现了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从多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智慧、俗尚风情、伦理观念等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风俗歌谣集 壮族民歌 历史价值 文化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