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Commentaries in Ningxia Museum
1
作者 任宁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1X期159-160,165,共3页
Museum commentary emerges as the times demand. It falls into the category of publicity text. Not only does museum commentar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but also in disseminating culture. Meanw... Museum commentary emerges as the times demand. It falls into the category of publicity text. Not only does museum commentar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but also in disseminating culture. Meanwhile, museum commentary translation is a prominent part of culture, carrying the task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However, scholar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museum commentary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German functionalism, translators c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the museum commentary and adopt flexibl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fulfill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man FUNCTIONALISM MUSEUM COMMENTARY translation
下载PDF
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Methods in German Language Education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s
2
作者 Chunhua F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2期40-44,共5页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reforms and opening-up’policy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Society needs a l...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reforms and opening-up’policy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Society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linguistic workers.Therefore,there ar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new era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s which serve as training base for cultivating linguistic talents.Linguistic talents must possess very strong overall quality and skill to meet these requirements.In this context,this study carried out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method commonly used in German language teaching,and communicative method which is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to contribute to cultivation of German linguistic talents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s german TEACHING translation METHOD COMMUNICATIVE METHOD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German Teaching
3
作者 Wenjun W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4期81-85,共5页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epen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n addition to be known as English,the language of other ethnic has been internationally known,German is one of them,as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l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epen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n addition to be known as English,the language of other ethnic has been internationally known,German is one of them,as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is between people began to seriously,a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the cultivation of the German people gradually on the agenda,in German,produced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including transl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these two kinds of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German further development.Based on thi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nslation method 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respectively,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limitation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German teaching,for the reference of relevant perso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man teaching translation metho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pplic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Research on German Translation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4
作者 Junliang J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1期130-134,共5页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ross-cultural propagation process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y.When there is culture,there will be cultural propagation.The propagation of foreign cultures belongs to cross-language propagation...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ross-cultural propagation process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y.When there is culture,there will be cultural propagation.The propagation of foreign cultures belongs to cross-language propagation and must be achieved through translation.It can be said that without translation,there will be no propagation of foreign cultures,and various cultures cannot be better integrated and developed.Whether it was the Renaissance in Europe or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they all fully explained the huge effects yielded by trans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man translatio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下载PDF
“白蛇传”德语译介史述
5
作者 段亚男 《国际汉学》 2024年第1期55-62,151,152,共10页
纵观“白蛇传”在德语世界近两百年的译介与传播史脉,经历由浅入深,再入简的嬗变之路,不仅对中德文学交流意义深远,甚而成为早期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诸般译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喻示着不同历史阶段德语世界的汉学研究侧重... 纵观“白蛇传”在德语世界近两百年的译介与传播史脉,经历由浅入深,再入简的嬗变之路,不仅对中德文学交流意义深远,甚而成为早期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诸般译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喻示着不同历史阶段德语世界的汉学研究侧重与审美倾向。本文系统梳理“白蛇传”在德语世界的译介脉络,阐明各时期“白蛇传”故事的译本形态与译者动机,钩沉其在德语世界的知识谱系与接受效果,以期引发对中国故事域外有效传播的深切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德译本 中国故事 德国汉学
下载PDF
李白诗歌德译研究考论——以富士川英郎的《西东诗话》为中心
6
作者 王丽华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1期28-42,共15页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盛唐时期的诗人李白穿越相隔千余年的时间跨度,悄然风靡德国诗坛,为德国诗人和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这一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及东方文化的魅力。...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盛唐时期的诗人李白穿越相隔千余年的时间跨度,悄然风靡德国诗坛,为德国诗人和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这一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及东方文化的魅力。本文结合日本学者富士川英郎《西东诗话》一书中关于李白诗歌在德国的译介等内容的研究,力求考察论证20世纪上半叶李白诗歌在德国接受的特点、当时德国文坛形成的李白像的全貌,以及李白诗歌对德国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德译 富士川英郎 《西东诗话》
下载PDF
《说苑》《新序》德译节选本初探
7
作者 柯卉 《国际汉学》 2024年第3期64-69,157,共7页
《说苑》《新序》德译节选本最早见于德文本《中华帝国全志》。该节选本译文忠实还原法文原本,但篇幅量不及《中华帝国全志》法文原本,计有论“政”故事十则,论“节”故事一则。19世纪初,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编撰文化辑刊《阿德剌斯忒... 《说苑》《新序》德译节选本最早见于德文本《中华帝国全志》。该节选本译文忠实还原法文原本,但篇幅量不及《中华帝国全志》法文原本,计有论“政”故事十则,论“节”故事一则。19世纪初,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编撰文化辑刊《阿德剌斯忒亚》,其中增补《说苑》《新序》论“谏”故事四则。《说苑》《新序》以短篇故事形式进入欧洲文化圈,德译节选本的推出满足了德语区普通读者的知识需求,同时体现了德语转译者的学术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苑》 《新序》 《中华帝国全志》 赫尔德
下载PDF
对等理论下《老子》德译中的概念隐喻认知——以卫礼贤《老子》德译为例
8
作者 尹一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期21-24,74,共5页
近几年,在国内学者研究中再次形成“老子热”,虽然中德对《老子》研究成果颇丰,但基于译本层面研究其概念隐喻的少之又少,且国内以卫礼贤德译本为例对此进行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该文特选取崇文书局推出的荆楚文化系列典籍中汉德对照的... 近几年,在国内学者研究中再次形成“老子热”,虽然中德对《老子》研究成果颇丰,但基于译本层面研究其概念隐喻的少之又少,且国内以卫礼贤德译本为例对此进行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该文特选取崇文书局推出的荆楚文化系列典籍中汉德对照的卫礼贤《老子》德译本,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进行研究,意在探求卫礼贤是如何理解与处理《老子》中的隐喻表述,并在对等理论的支持下探讨其译介的精准性,明确隐喻的正确译介对传达老子思想和中华文化价值的重要性。经研究发现,卫礼贤对《老子》概念隐喻的德译虽有偏颇之处、可优化的空间,但总体上实现了对等,他通过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及技巧,准确传达出了《老子》的目标域和蕴含的道家思想,为德语读者理解中国古典文籍的概念隐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理论 德译 《老子》 隐喻 卫礼贤 道家
下载PDF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Loanwords: A Study of English and Igbo Translations ofFranz Kafka's Brief an den Vater
9
作者 Dr. Ihechi Obisike NKORO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6年第1期63-71,共9页
关键词 英语翻译 文学作品 多元文化 阿拉伯语 尼日利亚 威尔金斯 语言 跨文化
下载PDF
浅谈张爱玲作品在德语国家的接受与影响
10
作者 张世胜 陆美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9期176-179,共4页
从20世纪90年代第一篇张爱玲的德译文刊登在杂志《袖珍汉学》上,到21世纪初张爱玲德译版小说的集中出版,张爱玲小说在德语世界经历了一个从默默无闻到备受关注的过程。张爱玲的德译作品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几乎无一例外地淡出德国译... 从20世纪90年代第一篇张爱玲的德译文刊登在杂志《袖珍汉学》上,到21世纪初张爱玲德译版小说的集中出版,张爱玲小说在德语世界经历了一个从默默无闻到备受关注的过程。张爱玲的德译作品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几乎无一例外地淡出德国译介视野”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德国出版、发表,这其中除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应该还有来自政治方面的因素。在此后的30年间,其主要作品悉数被译到德国,不仅在德国汉学的重要杂志上刊登过,还以单行本的形式在德国出版发行,尤以电影《色·戒》上映之后译本数量骤增。该论文研究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张爱玲小说在德语世界的传播历程,分析这一特殊传播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德语世界 译介 传播 《色·戒》 译出文学
下载PDF
庐陵文人的德语译介--以欧阳修为例
11
作者 刘明远 李江燕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3年第8期28-31,共4页
庐陵文化孕育出了具有正气和良知的庐陵文人整体文化性格,这也是庐陵文人的地域个性。庐陵文人以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周必大为领军人物,在中国文学、史学、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推动地方文化传播与发展。欧阳修是庐陵文人... 庐陵文化孕育出了具有正气和良知的庐陵文人整体文化性格,这也是庐陵文人的地域个性。庐陵文人以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周必大为领军人物,在中国文学、史学、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推动地方文化传播与发展。欧阳修是庐陵文人的重要代表,他不仅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开创宋代文学史上新一代文风,在经学、史学、农学和谱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欧阳修著作约在14世纪中期,传入其他东方国家;在19世纪后期,传入西方国家。1883年,他的作品开始被译介到德国,自此历经近140余年。译介文本既有集中于山水景色和政治国家的诗词,也有赋、散文、诗论、小说等,题材广泛,相对较为丰富,详细介绍了文人及其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陵文人 欧阳修 德语 汉学 译介
下载PDF
德国汉学家论孔子的宗教观——基于顾彬《论语》译本的副文本解析
12
作者 巫莉丽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3期163-170,共8页
译本的副文本直接反映译者的他者视角,该文通过对当代德国汉学家顾彬《论语》译本的副文本进行解析,考察顾彬通过翻译行为实现的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聚焦到顾彬从孔子对天的敬畏、对鬼神的敬畏、对祭祀的虔诚三个维度来呈现他所理解的孔... 译本的副文本直接反映译者的他者视角,该文通过对当代德国汉学家顾彬《论语》译本的副文本进行解析,考察顾彬通过翻译行为实现的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聚焦到顾彬从孔子对天的敬畏、对鬼神的敬畏、对祭祀的虔诚三个维度来呈现他所理解的孔子的宗教观。顾彬认为孔子思想中宗教和哲学不可分割,不理解宗教,就无法真正理解孔子。顾彬的这种观点与他的宗教学学科背景密切相关。虽然顾彬对孔子思想的认知和理解仍然没有脱离西方哲学、宗教学的话语体系,但他通过在翻译中加入大量的副文本解读,向德国读者呈现他的汉学家视角,进一步推动了儒家思想在德国乃至欧洲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宗教观 德国汉学 顾彬 《论语》德译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汉德翻译分析——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德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冬瑶 金瑛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5期156-162,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外译本是颇具代表性的政府外宣文本,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在境外的形象建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更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锐性。该文聚焦报告中3类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外译本是颇具代表性的政府外宣文本,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在境外的形象建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更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锐性。该文聚焦报告中3类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即四字格词语、俗语谚语及中国特色政治文化词,借助目的论、外宣“三贴近”和语言自信等研究视角分析报告德译文中的典型案例,鉴赏佳译、提出建议,并总结外宣翻译策略。经分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的德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积极变通,在信息不受损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来保留原文在形式、结构和文化方面的特点,方便目标群体理解,译文符合目的、连贯与忠实原则,多为佳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四字格词语 俗语谚语 中国特色政治文化词 对外传播 外宣翻译策略
下载PDF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典籍名句的德译研究
14
作者 曹姗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0期23-27,共5页
典籍名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领导人讲话中得到广泛应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加强了文化自信。典籍名句的翻译难度高于其他词句,因此,研究典籍名句的翻译意义重大。该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中的目的论... 典籍名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领导人讲话中得到广泛应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加强了文化自信。典籍名句的翻译难度高于其他词句,因此,研究典籍名句的翻译意义重大。该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中的目的论为指导,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典籍名句及其德译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典籍名句的翻译需要考虑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风格,同时运用适宜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使其更好地传达其意义和价值。该文的研究为典籍名句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德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目的论 功能翻译理论 典籍名句 德译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吉林省德语语言服务研究
15
作者 卢艺 赵敏桦 +1 位作者 洪雨 郑启南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第12期23-27,共5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交往日益密切。吉林省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区位地缘、人缘、资源等比较优势,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交往日益密切。吉林省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区位地缘、人缘、资源等比较优势,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有效促进了与共建国家的交流合作,但与此相适应的外语类人才需求逐渐增加。文章通过针对高校和翻译公司开展的问卷调查、采访等工作,分析吉林省德语语言服务现状,并针对吉林省德语语言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政校企合作力度,激发学生参与翻译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课程设置应与市场需求接轨等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德语语言服务 翻译 吉林省
下载PDF
基于对应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情态动词“要”的德译研究
16
作者 王是 徐凡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1期45-49,共5页
汉语情态动词“要”是现代汉语词频最高的情态动词,在政治文献中十分常见。为了向汉语政治文献德语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参考,该文自建2019—2023《政府工作报告》汉德对应语料库,通过检索和统计,证实汉语情态动词“要”在近5年《政府... 汉语情态动词“要”是现代汉语词频最高的情态动词,在政治文献中十分常见。为了向汉语政治文献德语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参考,该文自建2019—2023《政府工作报告》汉德对应语料库,通过检索和统计,证实汉语情态动词“要”在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仍是最常用的情态动词,发现译者使用显化的翻译策略,将“要”翻译为sollen,müssen,es gilt等十余种不同的德语情态动词和结构,其中,情态动词sollen和müssen的占比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此外,该文还考察了译者在“要”的德译工作中落实显化策略的规律,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字句 情态动词 《政府工作报告》 政治文献翻译 汉德翻译 对应语料库
下载PDF
目的论视阈下跨文化语言交际规范之研究——以辽宁旅游景区宣传资料汉英翻译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立华 王文彬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143,共6页
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对外推介的效果、外国游客的信息需求和出游决策,进而关系到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鉴于目前旅游文本的英译质量参差不齐,本文拟以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分析旅游文本的... 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对外推介的效果、外国游客的信息需求和出游决策,进而关系到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鉴于目前旅游文本的英译质量参差不齐,本文拟以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分析旅游文本的功能,结合平行文本从语言风格、信息内容和行文结构三个方面探讨汉英旅游文本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以辽宁旅游文本及其英译为研究语料,提出旅游文本英译时可以适当采用删减、增补和改写等策略,以期为提高该类文本的英译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功能学派 目的论 辽宁旅游文本 英译策略
下载PDF
借鉴与挪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位方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7,共5页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被译介到中国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内相关的学术论文达160多篇。该理论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表现为扩大了翻译的研究范围、引入了多元化翻译标准等,但该理论被运用到中国这个新的语境后也有被误读的现象...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被译介到中国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内相关的学术论文达160多篇。该理论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表现为扩大了翻译的研究范围、引入了多元化翻译标准等,但该理论被运用到中国这个新的语境后也有被误读的现象,甚至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产生这些误读的原因,并通过对比其在西方的接受情况,提出对待西方理论要奉行“新拿来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目的论 误读
下载PDF
商务德语信函的语言特征及汉译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黎东良 黎滋培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1,49,共6页
本文从商务德语的角度出发,简要讨论了商务德语信函的语言特征及其汉译策略的研究现状,从词汇、语法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商务德语信函的语言特征。此外,还比较了它与普通信函的不同,并指出,对商务德语信函的汉译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解释、... 本文从商务德语的角度出发,简要讨论了商务德语信函的语言特征及其汉译策略的研究现状,从词汇、语法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商务德语信函的语言特征。此外,还比较了它与普通信函的不同,并指出,对商务德语信函的汉译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解释、改译和增补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德语 信函 德汉翻译
下载PDF
功能翻译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兼评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金龙 许婺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5-90,共6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翻译活动也日趋频繁,翻译实践已从传统的文学翻译领域走向各种应用翻译领域。在应用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要实现各种应用翻译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翻译活动也日趋频繁,翻译实践已从传统的文学翻译领域走向各种应用翻译领域。在应用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要实现各种应用翻译文本的预期功能,译者可以借助功能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从而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于应用翻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应用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功能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