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实难副——从《庄子》“内七篇”看庄子的语言游戏及解构策略
1
作者 金洁 王玉明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3-28,共6页
解构作为一种古老的智慧并非德里达专有。天然解构大师庄子在《庄子》“内七篇”里以自由游戏的姿态切断了语言确定性的根基,并假借一群“名不副实”之人在“名”与“实”间进行自由游戏,从而揭露了“名”与“实”、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 解构作为一种古老的智慧并非德里达专有。天然解构大师庄子在《庄子》“内七篇”里以自由游戏的姿态切断了语言确定性的根基,并假借一群“名不副实”之人在“名”与“实”间进行自由游戏,从而揭露了“名”与“实”、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这一东方解构范例在传统庄子诠释学之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泼且具有现代意义的庄子形象。同时,庄子对名言枷锁的解构,也使得儒道精神大放异彩,揭开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儒道兼宗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七篇” 解构
下载PDF
互文性视域下庄子“吾丧我”阐释——以《庄子》内篇为核心
2
作者 朱玉婷 《管子学刊》 2024年第1期19-30,共12页
“吾丧我”之说源自《庄子·齐物论》,因其深刻的哲学意味,为历代治庄者所关注。“丧”是整体上的“减法”状态——从“我”之中剥离出去一部分,“吾”是高于“我”存在的某种理想的人格状态。“丧我”,即消解以“形体之我”为基础... “吾丧我”之说源自《庄子·齐物论》,因其深刻的哲学意味,为历代治庄者所关注。“丧”是整体上的“减法”状态——从“我”之中剥离出去一部分,“吾”是高于“我”存在的某种理想的人格状态。“丧我”,即消解以“形体之我”为基础、以“精神之我”为核心、以“人物关系之我”为张力碰撞凝合而成的“我”,复归自然之“吾”。通过以“吾丧我”为线索的一系列“互文性图景”的建构,庄子不断深化消解一切“不齐”,表达“复归于道”的寓意。看似文字游戏的“吾丧我”,实则凝聚着庄子对个体生存境遇、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也是其为“我”摆脱束缚与局限,走向开放的生命提供的途径。在纷争加剧、矛盾凸显、人与他者关系更为紧张的今天,“吾丧我”之说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吾丧我 《庄子》内篇 消解 复归 互文性
下载PDF
《庄子·内篇》哲学的解释学研究——读周海春的《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
3
作者 杨清琦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在《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中,周海春教授站在“文本范畴解释学”的立场,以“道之通见”的观念系统为核心,对《庄子·内篇》文本进行了哲学式的注疏,通过文本互释的方法揭示其哲学意蕴和内在关联,这种“哲学注疏”体... 在《道之通见:〈庄子·内篇〉哲学注》中,周海春教授站在“文本范畴解释学”的立场,以“道之通见”的观念系统为核心,对《庄子·内篇》文本进行了哲学式的注疏,通过文本互释的方法揭示其哲学意蕴和内在关联,这种“哲学注疏”体例为解庄者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从哲学隐喻与概念论辩的角度分析了《庄子·内篇》哲学,给出了直觉体认与理性分析并重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以“道之通见”的视角反驳了认为中国哲学缺乏思辨与逻辑的观点;在坚持中国哲学立场的前提下,借助康德、海德格尔对《庄子·内篇》哲学进行了一种整体性的逻辑把握,实现了本体论、语言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在“道之通见”上的统一,有助于读者从中领会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周教授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学界带来启示:从逻辑上把握文本,反映中国哲学的特征;以哲学原著的阐发为主,反映“中国哲学”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哲学 解释学 “道之通见”
下载PDF
从《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探究庄子对孔子思想的补偏
4
作者 黎京焱 宋庆楠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孔子是《庄子》一书中最重要的对话对象之一。庄子深谙孔子的学说,知其潜藏的偏失,因此特借孔子之口阐发对其学说的思考。在《庄子》内篇中,孔子于《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三篇频繁出场,或为“师者”阐发入世发用之旨、或以“无... 孔子是《庄子》一书中最重要的对话对象之一。庄子深谙孔子的学说,知其潜藏的偏失,因此特借孔子之口阐发对其学说的思考。在《庄子》内篇中,孔子于《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三篇频繁出场,或为“师者”阐发入世发用之旨、或以“无言者”的姿态静默聆听、或自嘲“天之戮民”、或为游于方内的“向道者”……在庄孔对话中,庄子回应了孔子的学说,并指出:未“存诸己”便急于“存诸人”,执于发用而忽略了“无用之大用”,为“名”所累以至困于方内,过度重“情”导致内伤其身等。在庄子笔下,孔子的形象具有了多重阐释的空间,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孔子形象 庄孔对话
下载PDF
《庄子》内篇中的生态思想探析
5
作者 金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76-79,共4页
《庄子》内篇中的生态思想是一种大生态观,包括精神生态思想、自然生态思想和社会生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思想系统。其中精神生态思想是根本思想,按照庄子的观点,实现个人健康的精神生态的根本之道是忘掉小我,通过心斋、坐忘达到大... 《庄子》内篇中的生态思想是一种大生态观,包括精神生态思想、自然生态思想和社会生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思想系统。其中精神生态思想是根本思想,按照庄子的观点,实现个人健康的精神生态的根本之道是忘掉小我,通过心斋、坐忘达到大我的状态,取消与他人、与他物的界限,与道为一。如此可达到与自我的和谐,实现精神生态的健康,可保持、恢复、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并能实现社会生态的和谐,最终成就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篇》 生态思想
下载PDF
《庄子》内七篇之篇名由来问题的再检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邓联合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3,共6页
《庄子》内七篇的篇名由来问题是现代庄学研究中的难解之谜。张恒寿、崔大华先生对此都提出了重要见解。通过把内篇的七个题目叠合起来所透露出的精神内蕴与《淮南子》的黄老道家思想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刘安、刘向各自的身份和思想特征,... 《庄子》内七篇的篇名由来问题是现代庄学研究中的难解之谜。张恒寿、崔大华先生对此都提出了重要见解。通过把内篇的七个题目叠合起来所透露出的精神内蕴与《淮南子》的黄老道家思想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刘安、刘向各自的身份和思想特征,以及他们分别所处的西汉早期和中后期的社会思潮特点,可以推断,内七篇的篇名极有可能出自刘安之手,而不可能是刘向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篇 篇名
下载PDF
《庄子》内篇中文化因素翻译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顾毅 杨春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54-58,共5页
《庄子》是一部具有哲学、文学、宗教色彩的中国文化典籍。通过分析《庄子》内篇的三个英译本中有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的翻译实例,归纳出直译、意译、增译和音译等文化因素的翻译方法。主张在翻译实践... 《庄子》是一部具有哲学、文学、宗教色彩的中国文化典籍。通过分析《庄子》内篇的三个英译本中有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的翻译实例,归纳出直译、意译、增译和音译等文化因素的翻译方法。主张在翻译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尽量在保留原文字面意义的同时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文化因素 翻译
下载PDF
《庄子》内篇的“齐物”、“逍遥”和“养生”
8
作者 李开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从言语分析和逻辑认知看《庄子》内篇,相对主义的"齐万物"的言语同类与否之辩,寻求大道和言语的同一性,又作相似性的说明,是先秦语言哲学。绝对自由的"逍遥"圣人的确立多寓言故事,"名者,实之宾"之说是先... 从言语分析和逻辑认知看《庄子》内篇,相对主义的"齐万物"的言语同类与否之辩,寻求大道和言语的同一性,又作相似性的说明,是先秦语言哲学。绝对自由的"逍遥"圣人的确立多寓言故事,"名者,实之宾"之说是先秦语言哲学逻辑,它的语境外延成了近代启蒙逻辑;"大宗师"以宇宙大道为师,真人的确立允有十论。以生命信息内容、以天道知识为精神的"养生主"及其环比论文,皆一如"齐物"和"逍遥",系于人和人性论,不仅其内在逻辑、名理思想一致,且出于天道而入于人生,处处人化、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齐物” “逍遥” “养生” 言语分析
下载PDF
语言的迁移与变异——《庄子》“内篇”篇章题目英译探疑
9
作者 何颖 孔祥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157-161,共5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学典籍的译介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语言变异出发,扼要探讨《庄子》“内篇”的篇章题目在双语转换中各自的真实意义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学典籍的译介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语言变异出发,扼要探讨《庄子》“内篇”的篇章题目在双语转换中各自的真实意义以及在《庄子》西播中英译处理的得与失。通过译介比较,探寻中国传统经典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影响与接受,有利于我们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认识中国文学典籍的本质特征,发掘中西文化彼此融合的丰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英译 变异
下载PDF
《〈庄子·内篇〉联绵词的单音节化》商兑
10
作者 安婕 《现代语文》 2019年第4期21-24,共4页
联绵词的单音节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单音节化的检验标准是必须确保单音节化后的词义在联绵词之前没有出现或者与单音节本身的词义没有直接引申关系。依此考察《〈庄子·内篇〉联绵词的单音节化》中的单音词,就会发现很多单音... 联绵词的单音节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单音节化的检验标准是必须确保单音节化后的词义在联绵词之前没有出现或者与单音节本身的词义没有直接引申关系。依此考察《〈庄子·内篇〉联绵词的单音节化》中的单音词,就会发现很多单音词的意义并非由联绵词单音节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联绵词 单音节化 词义发展 商兑
下载PDF
《庄子》内篇孔子形象辨析
11
作者 崔树芝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4,159,共14页
《庄子》一书中的孔子形象之所以是多面的,根源于《庄子》文本的复杂性。由《天下》篇提供的线索,我们可以总体上窥探庄子与孔子的关系。而要探明庄子对孔子的真实态度,必须回到内篇。孔子在内篇出场十次,六次形象是正面的,其余四次学... 《庄子》一书中的孔子形象之所以是多面的,根源于《庄子》文本的复杂性。由《天下》篇提供的线索,我们可以总体上窥探庄子与孔子的关系。而要探明庄子对孔子的真实态度,必须回到内篇。孔子在内篇出场十次,六次形象是正面的,其余四次学界褒贬不一。从文章的完整性、义理的关联性以及文本的相关性等多维角度来看,孔子形象即便在存疑的四处也是正面的。庄子在内篇表彰孔子,并不足以证明“庄子儒门说”,却可以启发庄、孔关系乃至儒、道关系的新思考。对内篇中孔子形象的辨析,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庄学的真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篇 庄、孔关系 孔子形象
原文传递
To Die or Not to Die: Zhuangzi's Three Immortalities 被引量:1
12
作者 Mark L. Farrugia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5年第3期380-414,共35页
While it is known that the problem of death is a central topic animating the author/s of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Zhuangzi, 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Chinese classic have usually focused muc... While it is known that the problem of death is a central topic animating the author/s of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Zhuangzi, 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Chinese classic have usually focused much more on other themes and aspects. Even more problematic in the author's view is the fact that the Zhuangzi has be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one death philosophy, the set of concepts, arguments and figures present in chapter 6. This study puts death back at the very center of the Zhuangzian philosophical project yet insisting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difficulties of defending one philosophy of death since different passages introduce new concepts, imagery, nuances and perspectives. The Zhuangzi's focus on death is being situated within a discussion of the "immortality" ideal--accepting a total death ("to die") or find refuge in immortality ideals ("not to die"). Different passages from the Inner Chapters are being presented as proposing three distinct immortality projects or strategies--personal, social and cosmic--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death. E. Becker's reflections on the challenge of mortality and the psychological need of a "beyond"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death provide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underlying the discussion of the Zhuangzi in this ess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uangzi inner chapters DEATH personal immortality socialimmortality cosmic immorta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