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1
作者 任竞泽 李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话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下载PDF
清词中的佛禅思想研究
2
作者 孔德洁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88-90,95,共4页
清代的文学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在清代词作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人气息,还能窥见其中融入的佛禅思想,这是清代词作独特之处。佛禅思想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渗透在清代文学中,使词作更加丰富、深邃。文章深入探讨清代词作中的佛禅思... 清代的文学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在清代词作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人气息,还能窥见其中融入的佛禅思想,这是清代词作独特之处。佛禅思想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渗透在清代文学中,使词作更加丰富、深邃。文章深入探讨清代词作中的佛禅思想,以期揭示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词作 佛禅思想
下载PDF
《全清词·嘉道卷》辑补43首
3
作者 陆勇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文章从总集、别集、诗话、地方志、剧本、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3首,涉及黄承增、孙尔准、周介福、陈怀彦、段驯、鲍樾、来其鉴、孙赓南等27位词人。凡《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 文章从总集、别集、诗话、地方志、剧本、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3首,涉及黄承增、孙尔准、周介福、陈怀彦、段驯、鲍樾、来其鉴、孙赓南等27位词人。凡《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仕历、著述及其他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清词 嘉道卷 辑考
下载PDF
《全清词·嘉道卷》辑补47首
4
作者 陆勇强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0-69,共10页
今从总集、别集、诗话、曲本、地方志、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7首,既有《嘉道卷》已收作者的佚作,也有《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及词作,涉及归懋仪、改琦、黄安涛、马锦、周叙、黄本敏、黄浚、麟桂、吴... 今从总集、别集、诗话、曲本、地方志、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7首,既有《嘉道卷》已收作者的佚作,也有《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及词作,涉及归懋仪、改琦、黄安涛、马锦、周叙、黄本敏、黄浚、麟桂、吴镐等29位作者。凡新增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仕历、著述及其他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清词 嘉道卷 辑考
下载PDF
宋代词论的“尚清”意识
5
作者 吴洋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5-50,共6页
宋代词论呈现出了鲜明的“尚清”意识。“清”话语可以指向词体的构成部分,也可以指向作品整体的审美风格和词人人品境界。反映在宋词上,“清”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文辞上的明净自然,意蕴层面的高雅不俗。“尚清”意识与宋代儒学复兴... 宋代词论呈现出了鲜明的“尚清”意识。“清”话语可以指向词体的构成部分,也可以指向作品整体的审美风格和词人人品境界。反映在宋词上,“清”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文辞上的明净自然,意蕴层面的高雅不俗。“尚清”意识与宋代儒学复兴密切相关,也是文人阶层追求清雅生活的文学表达。宋代词论的“尚清”意识,反映出中国古代“取象连类”的思维方式和宋代文学艺术整体审美风尚,推动了后世词论的“尚清”审美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词论 尚清
下载PDF
清代江村江氏家族的词学取径与词风嬗变
6
作者 卞嘉傲 薛玉坤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2-17,共6页
清代雍乾之际,活跃于今浙江杭嘉湖地区、江苏扬州地区的皖籍词人为“浙派”词风的风靡推波助澜,其中歙县江村江氏家族词人辈出,以江昱、江恂、江昉、江炳炎、江立为代表,从词学理念至词作、词籍疏证,不仅身体力行地践行其好学姜、张的... 清代雍乾之际,活跃于今浙江杭嘉湖地区、江苏扬州地区的皖籍词人为“浙派”词风的风靡推波助澜,其中歙县江村江氏家族词人辈出,以江昱、江恂、江昉、江炳炎、江立为代表,从词学理念至词作、词籍疏证,不仅身体力行地践行其好学姜、张的词学取径,更是以家族词风之嬗变彰显“浙派”的发展轨迹、地域间的互通,在“浙派”、广陵词坛乃至整个词学史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乾之际 “浙派”词风 江氏家族 江昱 江昉 江炳炎
下载PDF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词坛考论
7
作者 莫岸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
学海堂词人群体指的是学海堂师生或因地缘、血缘、学缘而参与学海堂词学活动的词人集团。由于其成员之间在地缘、血缘、学缘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海堂崇尚“实学”的词学价值观,注重朴学课业的词学养成和稼轩词风的受容与宗奉先贤的审美导... 学海堂词人群体指的是学海堂师生或因地缘、血缘、学缘而参与学海堂词学活动的词人集团。由于其成员之间在地缘、血缘、学缘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海堂崇尚“实学”的词学价值观,注重朴学课业的词学养成和稼轩词风的受容与宗奉先贤的审美导向,使学海堂词人群体的词作和词学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创作上继承岭南先贤崔与之、李昴英等词家创辟的“雄健”岭南词风,拓展词体纪史言志的功能,也因为受浙派和常派词风的影响,呈现“清雅”和“雄健”并存的特色;理论上“推尊词体、重视词律”,在词作和词学上具有浓郁的词史意识和学人本色。学海堂词人群体人数众多,在晚清传承流衍不断,成就卓著,在晚清词史上起到引领粤词及岭南词学的兴盛与转向的作用,其对晚清词坛及整个近代词坛的功绩不可磨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词人群体 晚清 岭南词坛
下载PDF
清代砚田赋的耕读文化意蕴
8
作者 陈莜烨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文化意蕴,其运用“以田喻砚”的书写策略,在砚田与农田、读书与耕种的两相对比下,推崇士人勤学入仕。同时,清代砚田赋还强调士人在耕读生活中应当注重修身养性,固穷守节,传承家族文化,推动家族兴盛。清代砚田赋可视为耕读文化在文学领域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耕读文化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辞赋 砚田赋 砚田意象 耕读文化
下载PDF
清人词论中的雅俗之辨诠论
9
作者 彭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词之雅俗是词学长久以来热衷论争的重要话题。清人处于千年古代词史的收束期,对词之雅俗进行了持续性探讨。清初,论词者尝试矫正明中后期以来的近俗风气,并借助于辨析关涉雅俗的各类范畴,推动了崇雅之风的崛起与近俗习气的日益式微。清... 词之雅俗是词学长久以来热衷论争的重要话题。清人处于千年古代词史的收束期,对词之雅俗进行了持续性探讨。清初,论词者尝试矫正明中后期以来的近俗风气,并借助于辨析关涉雅俗的各类范畴,推动了崇雅之风的崛起与近俗习气的日益式微。清中叶,接续前贤对词之雅俗的阐述,论词者分从语言运用、音律表现、体制特征、情感呈现等方面考量雅正在词体中发挥的作用,促使去俗崇雅成为衡量词体的重要标准。清末,围绕词之雅正展开了更具广度、深度的探讨,其中尤以陈廷焯的系列论述最为深刻全面。经过清朝两百多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论词以雅正为宗尚的目标,是为古代词学批评史中关涉雅俗问题的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词论 雅俗之辨 去俗崇雅
下载PDF
谫论明清小说家词作的通俗化特质
10
作者 王帆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之词,可以发现这一群体之词的通俗化特质有题材世俗和语言俚俗两种特殊表现。前者受小说创作原则、时代文化背景、小说故事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后者受“游戏体”的创作意图、随意的创作态度、习惯... 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之词,可以发现这一群体之词的通俗化特质有题材世俗和语言俚俗两种特殊表现。前者受小说创作原则、时代文化背景、小说故事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后者受“游戏体”的创作意图、随意的创作态度、习惯性的小说用语以及明清词谱的广泛使用等方面的影响。以上内容体现了明清词坛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及文人之间世俗交往的文化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把握明清词坛整体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群体 小说家词 通俗化
下载PDF
清代画论对词体观念的类比借鉴
11
作者 杨祖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清代画论使用类比、对照的方式,借鉴词体观念来对绘画进行理论诠释或审美批评。其中包括以词体的美学特质类比画作的风格,以词体的文体地位类比画品的雅俗,以词体的正变观类比画史的南北宗流派论,以“词为诗余”说类比书画一体同源论。... 清代画论使用类比、对照的方式,借鉴词体观念来对绘画进行理论诠释或审美批评。其中包括以词体的美学特质类比画作的风格,以词体的文体地位类比画品的雅俗,以词体的正变观类比画史的南北宗流派论,以“词为诗余”说类比书画一体同源论。搜辑和考察这种类比,可以为文学艺术互动互鉴的探究开拓视野,为词学反哺画学的情形提供印证,进而理解清人看待词体与绘画特性的视角、联结不同文艺门类的尝试,以及对于艺术创作普遍规律和理论共性的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画论 词体观念 类比 词画互动
下载PDF
明代“花”“草”崇尚对清初词坛的影响
12
作者 岳淑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明代中后期强烈的“花”“草”崇尚在清初仍然温度不减,沿着明代崇尚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清初词坛近半个世纪。这种影响在词坛上表现为:词体创作模仿“花”“草”;词籍纂著继承“花”“草”;词体评价以“花”“草”为标准。此时词坛亦在... 明代中后期强烈的“花”“草”崇尚在清初仍然温度不减,沿着明代崇尚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清初词坛近半个世纪。这种影响在词坛上表现为:词体创作模仿“花”“草”;词籍纂著继承“花”“草”;词体评价以“花”“草”为标准。此时词坛亦在孕育着词学新变,针对《草堂诗余》编纂而成的词选——《词综》,逐渐对《草堂诗余》形成强有力的冲击,“花”“草”尤其是《草堂诗余》的影响被大大削弱的时代已经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词坛 《花间集》 《草堂诗余》 “花”“草”崇尚
下载PDF
词变与时变:吴鼒与扬州词坛的“一萼红”倡和
13
作者 尹子豪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百萼红词》为吴鼒晚年寓扬所作,词多伤逝感旧。在嘉庆后期扬州风雅际会的环境中,吴鼒以“一萼红”为调与吴锡麒、汪端光、洪梧等词友相倡和,将个人、群体与时代走向没落的伤感共鸣弥散于扬州词坛。“一萼红”倡和诸人门户近于浙西,欲... 《百萼红词》为吴鼒晚年寓扬所作,词多伤逝感旧。在嘉庆后期扬州风雅际会的环境中,吴鼒以“一萼红”为调与吴锡麒、汪端光、洪梧等词友相倡和,将个人、群体与时代走向没落的伤感共鸣弥散于扬州词坛。“一萼红”倡和诸人门户近于浙西,欲救乾嘉浙派之流弊,他们鼓扬性情词风,注重真情、追求个性,于现实生活中寻找寄托,使因革中的浙派新声与新兴的常州词派并举,回应着时代衰歇对个体心灵与社会政治的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词 吴鼒 一萼红 倡和 扬州词坛 浙西词派改革
下载PDF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中袭旧诗词的特征及成因
14
作者 杨志君 段海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103,共12页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部分诗词带有劝诫意义,承载着作者的教化意图。这些特点的形成,缘于明末清初“轶宋窥唐”的文学主张、通俗诗词受明人追捧及书商青睐、小说对道德劝诫的重视、儒家的“诗教”传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拟话本小说 袭旧诗词 唐诗宋词 通俗诗词
下载PDF
福州瓠社词人“赋比兴”抒情方式探析
15
作者 杨祖望 《闽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瓠社是晚清光绪年间6位福州词人组织的词社,共计有330首词作传世。这6位词人的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抒情方式,既有“赋”的直接抒情,也有“比兴”的曲折表达。在以比兴寄托手法书写的作品中,多数是“有寄托”之词,能够以雅化、诗化的面貌... 瓠社是晚清光绪年间6位福州词人组织的词社,共计有330首词作传世。这6位词人的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抒情方式,既有“赋”的直接抒情,也有“比兴”的曲折表达。在以比兴寄托手法书写的作品中,多数是“有寄托”之词,能够以雅化、诗化的面貌来传达文本的双重内涵;亦有少数达到了“无寄托”的境界,通过营造文本意义的多义性、开放性,带来“见仁见智”的阐释空间和“可解不可解”的美感体验。瓠社词人凭借蕴蓄在文本中的真挚情感和对抒情方式的精巧运用,足可成为晚清闽词史上不应遗漏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社 赋比兴 抒情方式 闽词 晚清词 福州
下载PDF
统序的建构与清代词坛的经典化进程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明升 沙先一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浙西、常州两派都以宋代典范词人为核心来建构统序,这些典范词人在支撑清人流派之正统性与理论渊源之深厚性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在清代词坛上的经典化建构。而在流派博弈和理论交锋中,这些经典词人又会随着统序的调整发生变更,显示出流... 浙西、常州两派都以宋代典范词人为核心来建构统序,这些典范词人在支撑清人流派之正统性与理论渊源之深厚性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在清代词坛上的经典化建构。而在流派博弈和理论交锋中,这些经典词人又会随着统序的调整发生变更,显示出流派的选择与排斥在经典形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两派后人还都以本派的优秀词人来续接宋词统序或者新建本朝词统,以此来显示流派的延续性与生命力。这是在尝试性地进行清词经典化的建构。可见,统序的建构与典范词人的经典化进程之间存在着互为表里、同步进行的密切关系。通过历代经典词人来建构统序,清人不仅继承了唐宋词的艺术传统,还发掘了本朝词的高妙与创新,并用这些经典来为学词者指示门径,从而有效推动了清词艺术的发展与清词中兴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序建构 典范词人 经典化 清代词坛
下载PDF
清代新疆竹枝词的认识价值与艺术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兵 王小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77,共5页
竹枝词这一自唐代刘禹锡借鉴巴楚民歌而形成的诗体在清代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而清代以新疆一隅作为描写对象的新疆竹枝词更具有全面而深刻的独特认识价值,与传统竹枝词相比较而言,在艺术上也显见开拓与创新。
关键词 清代新疆 竹枝词 认识价值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论吴藻词曲特质及其在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7
18
作者 薛海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8-142,共5页
清代女作家吴藻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崇尚自由的意志。与同时代具有类似意识的女性相比 ,吴藻能够突破视男性所享有的待遇为解放尺度的思维定势 ,揭示传统力量压抑全体社会成员个性的严峻现实 ,视阈更为高远。不唯如此 ,打通不同人群之间的... 清代女作家吴藻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崇尚自由的意志。与同时代具有类似意识的女性相比 ,吴藻能够突破视男性所享有的待遇为解放尺度的思维定势 ,揭示传统力量压抑全体社会成员个性的严峻现实 ,视阈更为高远。不唯如此 ,打通不同人群之间的界限、将个性解放当作全社会共同需要的思路 ,也切入了时代要求的本质 ,在当时有着深化个性解放思潮的重要意义。吴藻词在表现其精神特质中形成了以豪宕悲慨为主的风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艺术风格 个性解放 吴藻 词史 女性文学 文学地位
下载PDF
论清代词史观念的形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叶嘉莹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122-129,共8页
本文通过历代对词体的理论反思之过程 ,论述了由清代周济提出的“词史”这一观念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有很多 ,主要是词体本身的美感特质的因素、词体演进过程中明朝至清朝的世变因素以及周济作为史学家的背景因素等。
关键词 词史 清代 美感特质 周济
下载PDF
词学史上的“尽头艳语”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玉平 王卫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136,共6页
所谓"尽头艳语"就是指在内容上描写儿女柔情,而在语言表达上以质朴直截而近乎极致的词句。作为直质艳词的一种,其自成一格的魅力、亦正亦邪的特征在宋代就已受到关注及争议。清初明确将"尽头艳语"作为直质艳词中一... 所谓"尽头艳语"就是指在内容上描写儿女柔情,而在语言表达上以质朴直截而近乎极致的词句。作为直质艳词的一种,其自成一格的魅力、亦正亦邪的特征在宋代就已受到关注及争议。清初明确将"尽头艳语"作为直质艳词中一种独特类型,加以标举,冠以"尽头语"、"决绝语"、"透骨情语"等名。其与婉约艳词相反相成,使轻薄归厚重,俚俗通大雅,决绝含忠恕,质语穷艳态,直语寄微言,尽语播远韵。这种特征的形成须有至情高格为依托,由大气真力来运转,既是成就其独至之妙的关键,也是其特征、渊源、价值、正变定位历来备受争议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头艳语 词学 清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