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Metallogenetic Porphyry Bodies from the Nongping Au-Cu Deposit in the Eastern Yanbian Area, NE China: Implications for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被引量:7
1
作者 REN Yunsheng JU Nan +3 位作者 ZHAO Hualei WANG Hui HOU Kejun LIU Sh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619-629,共11页
The metallogenetic porphyry bodies in the Nongping Au-Cu deposit, in the eastern Yanbian area, mainly include porphyritic granodiorite and biotite granodiorite porphyry. They are featured with high silicon and enrichm... The metallogenetic porphyry bodies in the Nongping Au-Cu deposit, in the eastern Yanbian area, mainly include porphyritic granodiorite and biotite granodiorite porphyry. They are featured with high silicon and enrichment in sodium, and classified into sodic rocks of low-K tholeiitic basalt series. Except slightly low Sr content, the rock basically ha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akite: relatively high A12O3 content, relatively low MgO content, depletion in Y and Yb; relative enrichment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s) and light rare-earth elements (LREEs), relatively low content of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s); positive Eu anomaly or weak negative Eu anomaly. In situ zircon dating technology LA-MC-ICP-MS was used to conduct single-grain zircon dating of biotite granodiorite porphyr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 of metallogenetic porphyry body is 100.04±0.88 Ma, indicating that the porphyry bodies were emplaced in the late Cretaceous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tectonic setting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same kind of deposits, we think that the metallogenetic porphyry bodies in the Nongping Au-Cu deposit have a close genetic connection with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in the late Yanshanian period. The adakitic magma genera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subducting plate has high formation temperature, high oxygen fugacity, and volatile constituents' enrichment, so it is helpful for enrichment of metallogenetic element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porphyry Au-Cu deposit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phyry body zircon U-Pb dating adakitic rock Nongping au-cu deposit
下载PDF
Genesis and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 of Dongnan Cu–Mo deposit associated granitoids: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and isotope constraint from Zijinshan ore field in sou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Qifeng Xie Mingguo Zhai +3 位作者 Yuanfeng Cai Yunpeng Dong Hong Zhang Aifang Xiao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32-345,共14页
The Dongnan Cu–Mo deposit,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Zijinshan ore field(the largest porphyry–epithermal system in Southeast China),represents the complex magmatic and metallogenesis events in the region.The pe... The Dongnan Cu–Mo deposit,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Zijinshan ore field(the largest porphyry–epithermal system in Southeast China),represents the complex magmatic and metallogenesis events in the region.The petrogenesis and metallogenesis of granitoids from the deposit are not determined,especiall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e-bearing(granodiorite porphyry)and barren samples(granodiorite and diorite).In the paper,the whole rock geochemical features shared a similar affinity to the middle-lower content and revealed that they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Cathaysian basement with the contribution of mantle materials,even represented that they generated in the plate subduction;LA-ICP-MS zircon U–Pb ages show that these granodiorites,granodioritic porphyry and diorite,were generated during 114–103 Ma.The ore-bearing samples mostly presented ε_(Hf)(t)of negative values(peak value is-4 to-3)with old two-stage Hf model ages(t_(DM)^(2))(peak value is 1.10–1.15 Ga),while the barren sample showed slightly negative ε_(Hf)(t)(peak value is-1 to 0)values with young t_(DM)^(2)(peak value is 1.00–1.05 Ga).The value of zircon Ce^(4+)/Ce^(3+)ratio mostly higher than 450 was first verified for the ore-bearing samples in the Dongnan Cu–Mo deposit,and the values of ore-bearing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the barren,which suggests that the ore-bearing formed in more oxidized parental magma with higher oxygen fugacity.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element and isotope,we concluded that the Early Cretaceous multiphases magmatic activities,low melting temperature and low pressure of pluton,and high oxygen fugacity of zircon,were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metallogenesis of Dongnan Cu–Mo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matism METALLOGENESIS Dongnan Cu–Mo deposit zijinshan ore field
下载PDF
Alunite spectral features and mineral chemistry of the ZijinshanDafanshan lithocap in SE China:Implication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3
作者 Yandong Sun Guiqing Xie Jing Chen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85-602,共18页
Lithocaps are composed of silicic and advanced argillic altered rocks,and represent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porphyry-epithermal Cu-Au exploration.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integrating alunite spectral and compositi... Lithocaps are composed of silicic and advanced argillic altered rocks,and represent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porphyry-epithermal Cu-Au exploration.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integrating alunite spectral and composition with lithocap whole-rock geochemistry can effectively aid exploration for concealed Cu-Au mineralization.The Zijinshan Cu-Au and Dafanshan alunite deposits are located in the Coastal Volcanic Belt in SE China,where alunite is an indicator of hypogene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Detailed mineralogical studies of alunite from these two deposits were performed with short-wavelength infrared spectroscopy(SWIR),whole-rock geochemistry and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For Zijinshan,wavelength variation of the SWIR alunite absorption peak at 1480 nm is proportional to the whole-rock Na/(Na+K)molar ratio of alunitebearing samples.Different percentage of alunite and mineral assemblages in the lithocap samples would both affect the wavelength of the SWIR alunite absorption peak at1480 nm.We suggest that the alunite Ba-Bi contents and the whole-rock Nb/La value(of alunite-bearing rocks)are reliable vectoring tools for detecting magmatic-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center in the district.Comparing the alunite SWIR spectral and mineral 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whole-rock geochemistry of alunite-bearing rocks between the Zijinshan and Dafanshan deposits,Au–Ag mineralization may be concealed at depth in northwestern Dafans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cap SWIR Geochemical indicators zijinshan Cu-Au epithermal deposit Dafanshan alunite deposit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悦洋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和沉淀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兰海 陈静 +2 位作者 周涛发 孙艺 WHITE Noel C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7-1002,共16页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世界上银矿的重要矿床类型,伴生有金铜铅锌等多种金属。银的赋存状态研究可以为矿床资源禀赋、选冶成本以及经济价值的综合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近年来,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贵金属的赋存状态研究中...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世界上银矿的重要矿床类型,伴生有金铜铅锌等多种金属。银的赋存状态研究可以为矿床资源禀赋、选冶成本以及经济价值的综合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近年来,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贵金属的赋存状态研究中,相比传统方法而言其能提供精确定量的矿物学信息。悦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福建省紫金山矿田,是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研究银赋存状态的理想选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发现,矿体主要受控于岩性边界和断裂构造,主要矿石类型为热液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成矿作用可以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银多金属、石英-碳酸盐等四个阶段,其中银在石英-银多金属阶段沉淀,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石英伊利石硫化物亚阶段和石英冰长石硫化物亚阶段。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矿石类型使用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自动矿物分析系统,结合显微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银的赋存形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化研究,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对银沉淀机制及成矿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悦洋矿床中的银90%以上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是硫化银和自然银,且粒径大多在10~50μm之间;少部分银以次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于黄铜矿中,或以显微包裹体和类质同相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和闪锌矿中。成矿热液中银主要以硫氢络合物形式运移,主成矿期大量的冰长石与银矿物共生表明沸腾作用是主要的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的赋存状态 矿物定量分析 银的沉淀机制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紫金山矿田
下载PDF
紫金山金铜矿二元铜硫化物成分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羽 刘文元 王少怀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5-741,共7页
文章在电子显微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XRD、振动光谱等研究手段,对高硫型浅成热液形成的紫金山金铜矿床中铜硫化物的成分、物相特点进行了研究。首次在该区找到了久辉铜矿(Cu1.97S)、雅硫铜矿(Cu1.25S)等铜硫二元组分系列矿物,并发现了... 文章在电子显微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XRD、振动光谱等研究手段,对高硫型浅成热液形成的紫金山金铜矿床中铜硫化物的成分、物相特点进行了研究。首次在该区找到了久辉铜矿(Cu1.97S)、雅硫铜矿(Cu1.25S)等铜硫二元组分系列矿物,并发现了铜蓝被蓝辉铜矿明显交代的现象,进而推断它们基本上是同期形成的,但其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有所差别。这些铜硫系列矿物主要是热液蚀变对早期原生硫化物进行交代所形成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二元铜硫化物 显微分析 紫金山金铜矿
下载PDF
武夷山成矿带桃溪环形构造区典型矿床成矿背景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世忠 黄正清 +2 位作者 朱筱婷 陈刚 马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69-1582,共14页
武夷山成矿带发育大量的环形构造,桃溪环形构造位于成矿带南部.沿环形构造周边分布大量的大中型铜多金属矿,紫金山铜金矿、岩背锡矿和红山铜矿是其代表.这些矿床成矿年龄集中于125~90 Ma,与桃溪环形带上大多数矿床一样表现为斑岩型-岩... 武夷山成矿带发育大量的环形构造,桃溪环形构造位于成矿带南部.沿环形构造周边分布大量的大中型铜多金属矿,紫金山铜金矿、岩背锡矿和红山铜矿是其代表.这些矿床成矿年龄集中于125~90 Ma,与桃溪环形带上大多数矿床一样表现为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成矿特征.紫金山、岩背和红山矿床的成矿斑岩体成岩年龄94~133 Ma,多为燕山期复式杂岩体中晚期,是中生代晚期壳幔作用的产物.桃溪环形构造是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的结果,并导致了与构造和岩浆相关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溪环形构造 武夷山成矿带 紫金山铜金矿 成矿斑岩
下载PDF
紫金山高硫型金铜矿的矿床地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崔晓琳 刘文元 +1 位作者 刘羽 李晓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随着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的地质现象被剥露出来,露采场成为进行矿床地质研究的最佳场所。本文对紫金山金铜矿露采场的构造、矿化及蚀变分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自北向南靠近火山机构... 随着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的地质现象被剥露出来,露采场成为进行矿床地质研究的最佳场所。本文对紫金山金铜矿露采场的构造、矿化及蚀变分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自北向南靠近火山机构的过程中,蚀变带依次为绢云母+地开石化带、地开石+明矾石化带、地开石+褐铁矿化带和强硅化带,各个蚀变带内的主要金属矿物组合变化依次为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斑铜矿,褐铁矿+针铁矿+自然金+次生铜蓝+孔雀石,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在空间分布上,主要的矿石矿物在水平方向上从斑铜矿渐变为蓝辉铜矿,垂直方向上从上部的自然金+褐铁矿向下变为蓝辉铜矿+斑铜矿,深部变为铜蓝±蓝辉铜矿。蚀变分带与金属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布都体现出在靠近火山机构及深度增加的过程中成矿热液的硫逸度和氧逸度越来越高。矿石中还出现了具有指示意义的含锡矿物。这些特征都表明紫金山金铜矿是含矿热液多期次叠加的结果。金的富集成矿和金铜的矿化分带受北西向与北东向密集节理交汇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金铜矿 蚀变分带 断裂构造 矿物组合 硫逸度
下载PDF
硫铟铜矿在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发现及深部找矿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少怀 何升 黄宏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25-1429,共5页
硫铟铜矿(CuInS2)是一种罕见的铟独立矿物,在中国未曾报道过。在研究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矿石矿物组成时,首次发现了硫铟铜矿。硫铟铜矿通常见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紫金山铜金矿床东南矿段铜矿体中出现了硫钨锡铜矿、硫钼锡铜矿、硫铁... 硫铟铜矿(CuInS2)是一种罕见的铟独立矿物,在中国未曾报道过。在研究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矿石矿物组成时,首次发现了硫铟铜矿。硫铟铜矿通常见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紫金山铜金矿床东南矿段铜矿体中出现了硫钨锡铜矿、硫钼锡铜矿、硫铁锡铜矿、硫砷锡铜矿、锡砷硫钒铜矿、似黄锡矿、辉钼矿等高温矿物,指示紫金山矿床深部成矿温度较高,成矿流体中In、Sn、Pb、Zn、Mo、W含量较高,具有斑岩型等中高温热液成矿系统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铟铜矿 紫金山铜金矿床 紫金山矿田 斑岩型 深部找矿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9
9
作者 梁清玲 江思宏 +1 位作者 白大明 王少怀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3-546,共14页
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和悦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为紫金山矿田内2个典型矿床。为了确定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文章系统研究了2个矿床的H、O、S、Pb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显示,在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的... 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和悦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为紫金山矿田内2个典型矿床。为了确定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文章系统研究了2个矿床的H、O、S、Pb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显示,在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的铜矿脉中,6件石英的δDV-SMOW值为-62.0‰^-58.5‰,δ18OV-SMOW值为12.0‰~14.6‰,δ18OH2O值介于2.4‰~6.5‰;26件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3‰~2.9‰,峰值介于-5‰~1‰;16件金属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介于17.966~18.785,207Pb/204Pb值介于15.571~15.722,208Pb/204Pb值介于38.127~38.849。在悦洋矿区的矿脉中,1件石英样品的δDV-SMOW值为66.6‰;5件石英样品δ18OV-SMOW值介于10.0‰~13.7‰,δ18OH2O值介于-1.1‰~3.4‰;13件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6.8‰^-1.0‰,平均值-4‰;5件金属硫化物的206Pb/204Pb值介于18.405~18.521,207Pb/204Pb值介于15.620~15.685,208Pb/204Pb值介于38.587~38.863。H、O同位素特征显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水主要来自岩浆水,混合少量大气降水;悦洋银矿床则以大气降水为主,有少量的岩浆水加入。硫化物的S和Pb同位素特征显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早白垩世岩浆岩,悦洋银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及早白垩世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紫金山铜金矿床 悦洋银多金属矿床 紫金山矿田 福建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中的完整Cu-S体系矿物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宏祥 王少怀 池昌言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7,共8页
在电子探针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对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中的Cu-S体系矿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在该矿床中发现较完整的Cu-S体系矿物系列,包括铜蓝、雅硫铜矿、斯硫铜矿、吉硫铜矿、斜方... 在电子探针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对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中的Cu-S体系矿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在该矿床中发现较完整的Cu-S体系矿物系列,包括铜蓝、雅硫铜矿、斯硫铜矿、吉硫铜矿、斜方蓝辉铜矿、蓝辉铜矿、久辉铜矿和辉铜矿。此外,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计算了铜蓝、斜方蓝辉铜矿、蓝辉铜矿、久辉铜矿、辉铜矿等五种矿物的晶胞参数。基于系统矿物学的研究,建立了紫金山铜金矿床Cu-S体系完整矿物的结晶与变化序列,该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同时也丰富了Cu-S体系矿物基础矿物学研究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体系矿物 电子探针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紫金山铜金矿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铜钼矿化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成矿岩浆高氧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黄文婷 李晶 +3 位作者 梁华英 王春龙 林书平 王秀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293,共11页
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是紫金山Cu-Au-Mo浅成低温-斑岩矿田内新近发现的大型斑岩铜钼矿床,本文在岩芯及光薄片系统观察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化斑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锆石Ce4+/Ce3+比值。罗卜岭赋矿斑岩体可分为两期,早期为角闪黑云母花... 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是紫金山Cu-Au-Mo浅成低温-斑岩矿田内新近发现的大型斑岩铜钼矿床,本文在岩芯及光薄片系统观察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化斑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锆石Ce4+/Ce3+比值。罗卜岭赋矿斑岩体可分为两期,早期为角闪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及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晚期为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早期角闪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和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分别为103.7±1.2Ma,MSWD=0.33和103.0±0.9Ma,MSWD=1.00;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97.6±2.1Ma,MSWD=6.00。罗卜岭成矿斑岩基质普遍发育硬石膏,两期成矿斑岩锆石都具较高的Ce4+/Ce3+平均值,在630~770之间,高于区内非成矿花岗岩锆石的Ce4+/Ce3+平均值(182~577),显示罗卜岭斑岩矿床成矿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征。据罗卜岭斑岩矿床的形成时代、高氧逸度岩浆特征,结合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背景,我们初步认为罗卜岭斑岩矿床的形成可能和中生代古太平洋向北西西方向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钼矿床 锆石U-Pb年龄 花岗闪长斑岩 紫金山
下载PDF
紫金山铜金矿黄铁矿环带结构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文媛 王翠芝 +2 位作者 孙颖超 丘志钊 醋园博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4年第6期36-42,共7页
主要通过对紫金山铜金矿成矿期环带状黄铁矿的特征研究,来探讨成矿期地质环境及成矿作用。利用电子探针对不同深度矿化带中具环带结构黄铁矿的内核和环带中的微区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环带黄铁矿属于亏铁富硫型。Ni-Co(-As)图解显示环... 主要通过对紫金山铜金矿成矿期环带状黄铁矿的特征研究,来探讨成矿期地质环境及成矿作用。利用电子探针对不同深度矿化带中具环带结构黄铁矿的内核和环带中的微区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环带黄铁矿属于亏铁富硫型。Ni-Co(-As)图解显示环带状黄铁矿为火山—热液成因;环带是主要载金部位,金以纳米级自然金颗粒形式存在。结合本矿矿区地质、矿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本矿成矿期环带黄铁矿的形成与本区燕山晚期的火山—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体现紫金山铜金矿的成矿流体是燕山晚期富含Cu、Au、Pb、Zn等成矿元素的火山热液叠加在燕山早期具有W、Sn、Mo、Bi等矿化的紫金山复式花岗岩岩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铜金矿床 黄铁矿 环带结构 电子探针 金的赋存状态
下载PDF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五子骑龙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陈静 陈衍景 +3 位作者 钟军 孙艺 李晶 祁进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5-1438,共14页
五子骑龙浆控高温热液型铜矿床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产于紫金山复式花岗岩内,含矿岩体为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石构造类型主要有脉状和网脉状、浸染状。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穿插关系,将脉体分为4个阶段。阶段1为绢云母化-迪开石... 五子骑龙浆控高温热液型铜矿床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产于紫金山复式花岗岩内,含矿岩体为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石构造类型主要有脉状和网脉状、浸染状。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穿插关系,将脉体分为4个阶段。阶段1为绢云母化-迪开石化-硅化蚀变带的石英±钾长石脉;阶段2为被明矾石化-硅化叠加的绢云母化-迪开石-硅化蚀变带的石英-斑铜矿-黄铜矿-蓝辉铜矿-黄铁矿脉±铜蓝;阶段3为石英-铜蓝-黄铁矿脉体;阶段4为明矾石化-硅化蚀变带中的石英±石膏±方解石脉。阶段1发育WV类、C类和少量WL包裹体,阶段2发育WV类、C类和WL类包裹体,阶段3发育WL类和少量WV类包裹体,阶段4只发育WL类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仅见于隐爆角砾岩体中花岗闪长斑岩的石英斑晶中。阶段1均一温度集中在362~570℃之间,盐度为4%~19.92%NaCleqv,流体体系为NaCl-CO2-H2O体系。阶段2均一温度集中在306~390℃,盐度为0.35%~13.94%NaCleqv,流体沸腾现象显著,CO2等挥发份逸失。阶段3均一温度集中在233~308℃,盐度为0.18%~14.67%NaCleqv。阶段4均一温度降至132~230℃,盐度降至0.88%~6.16%NaCleqv。总体而言,流体从初始的高温NaCl-CO2-H2O体系演化为最终的低温NaCl-H2O体系,期间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CO2等挥发份逸失、金属硫化物沉淀、大气降水混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控高温热液型矿床 流体包裹体 流体沸腾 五子骑龙铜矿床 福建紫金山矿田
下载PDF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57
14
作者 钟军 陈衍景 +3 位作者 陈静 李晶 祁进平 戴茂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0-1424,共15页
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产于四坊花岗闪长岩和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矿体平面上呈半环形展布,空间上呈马鞍状,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和网脉状构造。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穿插关系,将矿区各类热液脉体分为早、中、晚三阶段... 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产于四坊花岗闪长岩和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矿体平面上呈半环形展布,空间上呈马鞍状,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和网脉状构造。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穿插关系,将矿区各类热液脉体分为早、中、晚三阶段,分别为:早阶段钾长石-石英±磁铁矿±辉钼矿脉,产于钾化蚀变带;中阶段石英±辉钼矿脉±黄铜矿±黄铁矿脉和硬石膏-黄铜矿脉,产于被绢英岩化叠加的钾化蚀变带和绢英岩化蚀变带;晚阶段石英±石膏±黄铁矿脉,产于绢英岩化带和明矾石-迪开石-绢英岩化蚀变带。早、中阶段脉石矿物中以富气相水溶液和含子晶包裹体为主,其次为CO2包裹体和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偶见纯CO2类包裹体;晚阶段仅发育富液相的水溶液包裹体。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420~540℃之间,盐度介于0.4%~62.9%NaCleqv,流体属NaCl-CO2-H2O体系。中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40~480℃,盐度为0.5%~56.0%NaCleqv,CO2含量降低,压力、氧逸度低于早阶段。晚阶段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0~280℃,盐度为0.4%~8.4%NaCleqv。中阶段流体沸腾作用强烈,导致大量硫化物沉淀,晚阶段流体演变为NaCl-H2O体系,可能有大气降水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 紫金山矿田 福建省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15
作者 梁清玲 江思宏 +2 位作者 王少怀 李超 曾法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3-1118,共6页
罗卜岭铜钼矿床是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的一个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铜钼矿体产于四方花岗闪长岩和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通过对该矿床11件代表性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04.7±1.6~106.5±1.5Ma,等... 罗卜岭铜钼矿床是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的一个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铜钼矿体产于四方花岗闪长岩和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通过对该矿床11件代表性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04.7±1.6~106.5±1.5Ma,等时线年龄为104.9±1.6Ma,与赋矿围岩的成岩年龄一致,表明罗卜岭铜钼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属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由于斑岩铜钼矿床为紫金山矿田成矿流体早期演化的产物,故认为紫金山矿田成矿流体演化起始于105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年龄 辉钼矿 成矿时代 罗卜岭铜钼矿 紫金山
下载PDF
福建碧田矿床冰长石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德全 丰成友 +2 位作者 李大新 佘宏全 董英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0-364,共5页
采用40 Ar_3 9Ar方法 ,测得碧田绢云母_冰长石型浅成热液Ag_Au矿床中与成矿同时的冰长石形成年龄为 (94 .6 9± 2 .2 5 )Ma。这一结果显示 ,紫金山地区的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化比绢云母_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化早 5Ma左右。综合目... 采用40 Ar_3 9Ar方法 ,测得碧田绢云母_冰长石型浅成热液Ag_Au矿床中与成矿同时的冰长石形成年龄为 (94 .6 9± 2 .2 5 )Ma。这一结果显示 ,紫金山地区的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化比绢云母_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化早 5Ma左右。综合目前的资料和测年数据 ,可以确定紫金山地区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中心的斑岩_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中水热_成矿事件的时间序列是 (由先至后 ) :花岗闪长斑岩侵位 (1 0 5Ma左右 )→钾硅酸盐化及初始的Cu(Mo)矿化(1 0 4 .5Ma左右 )→绢英岩化及含Cu_硫化物矿化 (1 0 2 .5Ma左右 )→明矾石化_硅化及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Cu_Au矿化 (1 0 0Ma左右 )→冰长石化_硅化及绢云母_冰长石型浅成热液Ag_Au矿化 (94 .7Ma左右 )。从花岗闪长斑岩侵位至绢云母_冰长石型浅成热液Ag_Au矿脉定位 ,其间经历了约 1 0Ma。反映紫金山地区与成矿有关花岗闪长斑岩有较长的热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碧田矿床 冰长石 ^40Ar-39Ar年龄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分形在紫金山矿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许顺山 吴淦国 +3 位作者 江万 张达 陈柏林 谢艳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52,共3页
通过分数维研究表明:(1)紫金山矿床铜、金矿床金的成矿作用以一次为主,后期叠加成矿作用较明显,铜矿床后期叠加作用不明显;(2) 金成矿作用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3) 在深部及11 线以西有较好的铜成矿远景;(4) 各地质... 通过分数维研究表明:(1)紫金山矿床铜、金矿床金的成矿作用以一次为主,后期叠加成矿作用较明显,铜矿床后期叠加作用不明显;(2) 金成矿作用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3) 在深部及11 线以西有较好的铜成矿远景;(4) 各地质体对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矿床 断裂分维 成矿元素 铜矿床 金矿床
下载PDF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龙江亭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静 陈衍景 +3 位作者 钟军 孙艺 祁进平 李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18,共21页
龙江亭矿床地处福建省紫金山矿田的西南部,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控制,产于燕山早期中细粒花岗岩中。含矿岩体整体遭受硅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蒙脱石化,浅部为强硅化-迪开石化,深部保留有钾化;后期蚀变主要分布在地表,为硅化-高岭土化和褐... 龙江亭矿床地处福建省紫金山矿田的西南部,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控制,产于燕山早期中细粒花岗岩中。含矿岩体整体遭受硅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蒙脱石化,浅部为强硅化-迪开石化,深部保留有钾化;后期蚀变主要分布在地表,为硅化-高岭土化和褐铁矿化,偶见萤石化、重晶石化、石膏化。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显示,成矿前为无矿石英脉;成矿期脉体矿物组合为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铜硫化物;成矿后脉体矿物组合为石英-方解石±石膏。根据矿石组构和铜硫化物类型,成矿期脉体可细分为3个亚类或阶段:早阶段为黄铁矿-黄铜矿组合,浸染状和网脉浸染状构造,见于矿体深部;中阶段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硫砷铜矿组合,具梳状、胶状或皮壳状构造,见于矿体中部;晚阶段为蓝辉铜矿-铜蓝组合,浸染状或晶簇构造,见于浅部坑道和地表。早阶段脉体矿物含大量富液相包裹体,少量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62~403℃,w(Na Cleq)介于0.2%~18.6%,显示中-高温热液的特征;中阶段脉体中的包裹体几乎全部均一到液相,完全均一温度为201~302℃,峰值为250℃,w(Na Cleq)介于0.2%~10.1%,总体显示中-低温热液的特征;晚阶段包裹体全部均一到液相,均一温度为117~250℃,w(Na Cleq)介于0.4%~9.5%之间,表现出低温、低盐度大气降水热液的特征。根据蚀变类型确定成矿期logf(O2)=-42^-38,p H值=3~5;根据金属矿物组合估算出中阶段logf(S2)=-9±,晚阶段logf(S2)=-6.5±。龙江亭矿床硫逸度-温度变化规律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可能经历了2次成矿事件,后期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叠加在早期的斑岩型矿床之上,一方面造成了复杂多样的蚀变类型、矿物组合和矿石组构,另一方面继承、残留了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因此,其属于叠合成因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而非斑岩型与浅成低温热液型之间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龙江亭矿床 紫金山矿田
下载PDF
紫金山铜金矿斑铜矿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珊珊 王翠芝 +1 位作者 黄福龙 陈翔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5年第4期28-34,53,共8页
紫金山铜金矿具有上金下铜的分布特征,金矿床赋存于潜水面之上的氧化带中,铜矿床赋存于潜水面之下的还原带中。铜矿石中有大量的斑铜矿。通过反光显微镜矿相学观察、电子探针、粉晶衍射等手段,分析本区斑铜矿的矿物学特征,并结合硫... 紫金山铜金矿具有上金下铜的分布特征,金矿床赋存于潜水面之上的氧化带中,铜矿床赋存于潜水面之下的还原带中。铜矿石中有大量的斑铜矿。通过反光显微镜矿相学观察、电子探针、粉晶衍射等手段,分析本区斑铜矿的矿物学特征,并结合硫同位素特征,阐明本矿的成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紫金山存在细脉状及它形粒状两种不同赋存状态的斑铜矿。电子探针结果显示,斑铜矿富硫贫铜,且不同赋存状态斑铜矿的主量元素随离火山机构的远近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铜硫化物δ^34S范围为一5.9‰~3.5‰,具地幔硫特征。结合紫金山铜金矿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点,从而提出本区斑铜矿具有原生的特征,对本区铜金矿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斑铜矿 原生 紫金山铜金矿
下载PDF
五子骑龙矿床——被改造的斑岩铜矿上部带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德全 李大新 +2 位作者 赵一鸣 王文桂 顾光先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9-122,共14页
五子骑龙矿床产于紫金山矿田的一个早白垩世火山管道旁侧。火山管道中充填的英安斑岩向深部逐渐相变为花岗闪长斑岩。由于后期断裂的破坏,该花岗闪长斑岩及其矿化系统被上冲到与五子骑龙矿床相邻的中寮矿床近地表位置,从而形成斑岩型... 五子骑龙矿床产于紫金山矿田的一个早白垩世火山管道旁侧。火山管道中充填的英安斑岩向深部逐渐相变为花岗闪长斑岩。由于后期断裂的破坏,该花岗闪长斑岩及其矿化系统被上冲到与五子骑龙矿床相邻的中寮矿床近地表位置,从而形成斑岩型铜矿床-中寮矿床。五子骑龙矿床中,环绕英安斑岩发育明矾石化、迪开石化、埃洛石化和红柱石化蚀变,这些蚀变是改造并叠加早期绢英岩化蚀变的结果。其铜矿石中的铜蓝、硫砷铜矿和蓝辉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斑岩铜矿床 热液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