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花”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紫娟红茶发酵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周祎炜 燕飞 +6 位作者 曲东 李新生 谢侗 闫瑞瑞 习林杰 陈小华 赵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为探究泾阳散装茯砖茶中“金花”菌的种类及其对紫娟红茶品质的影响,从泾阳散装茯砖茶中分离得到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并用其对紫娟红茶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紫娟红茶经发酵后,“金花”菌数量极显著增加,茶汤色泽由亮... 为探究泾阳散装茯砖茶中“金花”菌的种类及其对紫娟红茶品质的影响,从泾阳散装茯砖茶中分离得到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并用其对紫娟红茶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紫娟红茶经发酵后,“金花”菌数量极显著增加,茶汤色泽由亮黄色变为橙红色;同时茶多酚、儿茶素、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黄素和茶红素均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花青素、总黄酮含量整体呈升高的变化趋势。经谢瓦曲霉发酵后的紫娟红茶不仅能有效改善其茶汤色泽滋味,还可以促进紫娟红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物质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红茶 谢瓦曲霉 散茶发花 茶叶品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海拔茶树品种紫娟主要生化成分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盛美 包云秀 +3 位作者 李金龙 段志芬 刘本英 唐一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10-113,128,共5页
以种植于海拔900、1200、1500、1800、2300 m的紫娟成龄茶园为研究对象,分析茶树品种紫娟主要生化成分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海拔900~2300 m种植区域,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海拔900 m种植区域最高... 以种植于海拔900、1200、1500、1800、2300 m的紫娟成龄茶园为研究对象,分析茶树品种紫娟主要生化成分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海拔900~2300 m种植区域,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海拔900 m种植区域最高,分别为51.5%、30.3%。随着海拔的升高,氨基酸含量连续升高2次,在海拔2300 m种植区域,氨基酸含量呈明显升高,为3.8%。咖啡碱含量随着种植海拔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海拔900 m种植区域最高,为4.3%。儿茶素总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海拔900 m种植区域最高,达15.88%。在海拔900~1800 m种植区域,花青素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在海拔1800 m种植区域,花青素含量达最大值,为18.5 mg/g,在海拔2300 m种植区域,花青素含量降至最低,为14.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茶树品种紫娟 生化成分 变化规律
下载PDF
SPME-GC-MS技术结合rOAV分析不同加工工艺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物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沅达 吴婷 +5 位作者 黄刚骅 任玲 马晨阳 周小慧 李亚莉 周红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4-332,共9页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化合物,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PCA验证、OPLS-DA分析以...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化合物,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PCA验证、OPLS-DA分析以及相对香气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筛选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2种主要香气组分,以醇类、酯类、杂环及芳香族化合物为主,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β-紫罗兰酮等相对含量较高,rOAV法分析结果显示:1-辛烯-3-醇、α-紫罗兰酮、苯乙醛、水杨酸甲酯等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自然萎凋的紫娟白茶(TZW)花果香馥郁且带毫香、辛香、药香的香气形成具有较大贡献,1-辛烯-3-醇、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苯甲醛等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复式萎凋紫娟白茶(CZW)果香浓郁且带花香、辛香的香气形成具有较大贡献。OPLS-DA分析结合rOAV发现1-辛烯-3-醇和水杨酸甲酯是TZW与CZW香气差异的关键化合物。综上所述,自然萎凋方式加工的紫娟白茶花果香更加浓郁,可以有效提高紫娟白茶的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 白茶 关键香气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代谢物差异
4
作者 朱婉 吴颖 +4 位作者 黎晓湘 张龙杰 梁月荣 陆建良 郑新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5-839,共15页
为探究茶树品种‘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之间的风味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2个品种茶树花轻发酵样品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丰度,并对其进行筛选和鉴定;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评价2个样品茶树花各... 为探究茶树品种‘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之间的风味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2个品种茶树花轻发酵样品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丰度,并对其进行筛选和鉴定;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评价2个样品茶树花各项审评因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检测儿茶素类、黄酮类等滋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紫娟’茶树花滋味甘和较鲜、略苦微涩,‘迎霜’茶树花滋味甘和、微苦略涩。2个品种间有酚酸类(56种)、黄酮类(46种)、脂质(26种)、鞣质(19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7种)等21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进一步对其代谢通路进行注释分析发现,氨基酸类物质相关代谢途径以及黄酮和黄酮醇代谢途径是‘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之间的主要差异代谢途径。此外,‘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中黄酮类总量、花青素总量、儿茶素类和部分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初步说明了黄酮类化合物使茶树花的滋味具有一定苦涩度,相较于‘迎霜’,‘紫娟’茶树花中部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上调是其茶汤滋味较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紫娟’ ‘迎霜’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不同季节紫娟白茶香气组分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许燕 孙云南 +2 位作者 玉香甩 田易萍 浦绍柳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季节紫娟白茶(Camellia assamica var.Zijuan)进行香气成分的测定,同时采用内标法确定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季节的紫娟白茶样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季节紫娟白茶(Camellia assamica var.Zijuan)进行香气成分的测定,同时采用内标法确定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季节的紫娟白茶样品中检出特征香气成分40种,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酸类、杂环类等六大类化合物,萜烯指数的范围为0.950~0.973。对不同季节紫娟白茶香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茶最差。本研究结果为分析不同季节紫娟白茶的主要香气物质和通过香气成分识别不同季节紫娟白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白茶(Camellia assamica var.zijuan) 香气组分 不同季节
下载PDF
“紫娟”茶外观表象差异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蔡丽 梁名志 +2 位作者 夏丽飞 陈林波 孙云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0-703,共4页
以"紫娟"、"云茶一号"为试材,进行制样分析。紫娟茶外观表现为茶树品种中差异尤为奇特的品种,芽、第1~4叶呈现明显紫色,成熟叶紫色渐渐减弱,呈现明显的绿色。在本实验中普通茶叶选取品性优良的云茶1号为对照,比较分析各芽叶中花青素... 以"紫娟"、"云茶一号"为试材,进行制样分析。紫娟茶外观表现为茶树品种中差异尤为奇特的品种,芽、第1~4叶呈现明显紫色,成熟叶紫色渐渐减弱,呈现明显的绿色。在本实验中普通茶叶选取品性优良的云茶1号为对照,比较分析各芽叶中花青素,叶绿素A、B,黄酮,儿茶素含量差异,探讨影响紫娟茶外观呈色的主要因素及对其内含成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 云茶1号 花青素 叶绿素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紫娟”茶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柰酚的HPLC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家华 赵明 +4 位作者 张广辉 丁瑕 胡艳平 沈雪梅 邵宛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5-240,共6页
嫩梢的芽、叶和茎均为紫色的茶树品种"紫娟"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的花青素和其他类黄酮含量比其他大叶种茶树鲜叶含量高。本文建立了"紫娟"茶的黄酮醇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测定... 嫩梢的芽、叶和茎均为紫色的茶树品种"紫娟"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的花青素和其他类黄酮含量比其他大叶种茶树鲜叶含量高。本文建立了"紫娟"茶的黄酮醇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测定了不同成熟度新梢的杨梅素类、槲皮素类、山柰酚类和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杨梅素类以一芽三叶新梢含量最高(2.29 mg/g),一芽二叶新梢、一芽一叶新梢和成熟叶的含量依次分别是2.08 mg/g,1.69 mg/g和1.05 mg/g;槲皮素类含量变化趋势与杨梅素类基本一致,一芽三叶新梢含量最高,为4.39 mg/g。山柰酚类含量则呈现出成熟度越高含量越低的趋势,含量依次是一芽一叶新梢(1.29 mg/g),一芽二叶新梢(1.28 mg/g)、一芽三叶新梢(1.12 mg/g)和成熟叶(1.03 mg/g);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与新梢的成熟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研究"紫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代谢机理和高黄酮醇含量的"紫娟"茶新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 黄酮醇 HPLC
下载PDF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不同茶产品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吕海鹏 梁名志 +2 位作者 张悦 王立波 林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目的: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分别制备"紫娟"绿茶(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红茶和乌龙茶产品,从感官品质、化学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角度出发,尝试提出"紫娟"茶的最佳加工方式,为其更为合理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基础和... 目的: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分别制备"紫娟"绿茶(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红茶和乌龙茶产品,从感官品质、化学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角度出发,尝试提出"紫娟"茶的最佳加工方式,为其更为合理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借鉴。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紫娟"茶产品茶汤中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等;此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紫娟"不同茶产品的香气成分组成。结果:"紫娟"茶产品的总抗氧化活性与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与其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烘青绿茶及红茶的感官品质较好。结论:从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品质等多方面考虑,"紫娟"茶产品的制作以采用烘青或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 加工工艺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香气
下载PDF
茶树珍稀品种“紫娟”的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季鹏章 梁名志 +4 位作者 宋维希 蒋会兵 马琳 王丽 矣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60-1862,共3页
对紫娟等茶树进行色素和花色素苷分析,结果表明:在紫娟叶片发育的3个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紫娟叶片中类胡萝卜素随发育时期变化不明显,而花色素苷则急剧... 对紫娟等茶树进行色素和花色素苷分析,结果表明:在紫娟叶片发育的3个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紫娟叶片中类胡萝卜素随发育时期变化不明显,而花色素苷则急剧减少。生长到第三时期,花色素苷的颜色逐渐消失,叶绿素的颜色逐渐显示出来,在2种色素的共同作用下,紫娟叶片逐渐由紫色变成绿色。紫娟叶色的变化与花色素苷/叶绿素总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绝对含量变化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 花色素苷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下载PDF
紫娟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沈晓佳 赵黎明 +3 位作者 周家春 焦雪 夏泉鸣 蒋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5-80,共6页
首先对从蘑菇中提取的酪氨酸酶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条件。结果显示单酚酶最适反应条件为:底物L-酪氨酸为10.0mmol/L,酪氨酸酶为0.30g/mL,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 首先对从蘑菇中提取的酪氨酸酶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条件。结果显示单酚酶最适反应条件为:底物L-酪氨酸为10.0mmol/L,酪氨酸酶为0.30g/mL,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为30℃;二酚酶最适反应条件为:底物邻苯二酚为7.5mmol/L,酪氨酸酶为0.035g/mL,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为15℃。然后对紫娟茶的3种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含有花青素和茶多酚混合物的提取物I的抑制作用最强;3种提取物对单酚酶和二酚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85×10-4、8.21×10-4、16.29×10-4g/mL和6.37×10-4、7.62×10-4、13.53×10-4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 提取物 酪氨酸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紫娟”晒青绿茶色素的HPLC-ESI-MS分离鉴定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龚加顺 隋华嵩 +2 位作者 彭春秀 范建功 李亚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研究"紫娟"晒青绿茶主要呈色成分及其稳定性。采用酸性甲醇-水和水分别提取"紫娟"晒青绿茶色素,利用HPLC-ESI-MS/MS方法对其主要色素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紫娟"晒青绿茶含有14种花色素苷、24种黄酮... 研究"紫娟"晒青绿茶主要呈色成分及其稳定性。采用酸性甲醇-水和水分别提取"紫娟"晒青绿茶色素,利用HPLC-ESI-MS/MS方法对其主要色素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紫娟"晒青绿茶含有14种花色素苷、24种黄酮、8种酚类以及3种生物碱。主要的花色苷类物质为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或天竺葵素-3-半乳糖苷、天竺葵素-3-(6-香豆酰基)-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芸香糖苷、飞燕草素-3-O-(6-香豆酰基)-葡萄糖苷、Prodelphinidin B-2(or 4)3′-O-gallate、Procyanidin B-2(or 4)3′-O-gallate、Petunidin-3-glc-4-vinylphenol和Malvidin-3-glc-4-vinylepicatechin等。酸性甲醇-水提取的"紫娟"晒青绿茶红色素水溶性好,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酸性条件下该色素对光、低温有很好的稳定性,耐氧化性与耐还原性较强。Cu2+、Fe3+使色素稳定性变差。明确了"紫娟"晒青绿茶呈现紫色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晒青绿茶 花色苷 黄酮类 多酚类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 稳定性
下载PDF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叶色转变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林波 夏丽飞 +4 位作者 孙云南 梁名志 张正竹 李叶云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5,共7页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特异茶树品种"紫娟"幼嫩叶片和成熟叶片的基因表达差异。从256对引物组合中获得59个差异表达带,其中在幼嫩叶片中获得26个上调片段,成熟叶片中获得33个上调片段。通过GenBank BLASTX比对分析,所获得...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特异茶树品种"紫娟"幼嫩叶片和成熟叶片的基因表达差异。从256对引物组合中获得59个差异表达带,其中在幼嫩叶片中获得26个上调片段,成熟叶片中获得33个上调片段。通过GenBank BLASTX比对分析,所获得的片段包括转录因子、代谢相关蛋白、信号蛋白以及一些假设蛋白、未知蛋白和没有比对的基因片段。利用RT-PCR对片段ZM4、ZM7、ZM12进行表达特性分析表明,ZM4、ZM7、ZM12均在成熟叶片中上调表达。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理解"紫娟"茶树叶色转变的机理,以及相关基因克隆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AFLP 紫娟 差异表达基因 RT-PCR
下载PDF
特种紫娟茶与大叶茶香气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夏丽飞 陈林波 +4 位作者 蔡丽 王丽 韩丽 田易萍 梁名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4-1428,共5页
采用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紫娟茶(紫娟鲜叶制的蒸青茶、晒青茶)和大叶茶(云抗10号鲜叶制的晒青茶、蒸青茶)的香气成分,GC-MS联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紫娟茶香气物质较大叶茶丰富,且成分差异较大,紫娟茶中分离出大叶茶未检出的化合物... 采用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紫娟茶(紫娟鲜叶制的蒸青茶、晒青茶)和大叶茶(云抗10号鲜叶制的晒青茶、蒸青茶)的香气成分,GC-MS联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紫娟茶香气物质较大叶茶丰富,且成分差异较大,紫娟茶中分离出大叶茶未检出的化合物有21种,分别为隐品酮、β-甜橙醛、3-乙酰氧基环氧庚烷、乳酸叶醇酯、(E)-6,10-二甲基-5,9-十一烷二烯-2-酮、反-9-甲基-十氢萘-1,8-二酮、橙花叔醇、2,6,10-三甲基-1,5,9-十一烷三烯、2-甲基碘代十一烷、异植醇、6-硝基-环十六烷-1,3-二酮、柠檬烯、甘油、十五烷、十六烷、环戊基乙酸、蒽、邻苯二甲酸-十一烷二酯、Z,Z-4,15-十八炭二烯-1-醇、二十二烷、4-甲基-2-(2-甲基-丙烯基)-3,6-二氢吡喃。这21种化合物是否是形成紫娟茶特殊香气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 香气成分 蒸馏萃取法 GC/MS法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费旭元 林智 +5 位作者 梁名志 王立波 陈继伟 吕海鹏 谭俊峰 郭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7-202,共6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M)对紫娟茶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各个因素的...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M)对紫娟茶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优化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酸性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29℃,提取时间132 min,料液比1︰26;在此条件下浸提液中花青素的质量浓度可以达到5.94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 花青素 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茶树特异品种“紫娟”中的花青素组分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吕海鹏 费旭元 +2 位作者 梁名志 王立波 林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3-206,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茶树特异品种"紫娟"的花青素组分及其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YMC-Pack ODS-AQ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5%甲酸溶液和乙腈,流速0.8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520nm。结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茶树特异品种"紫娟"的花青素组分及其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YMC-Pack ODS-AQ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5%甲酸溶液和乙腈,流速0.8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52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天竺葵素-3,5-二葡萄糖苷(pelargonidin-3,5-diglucoside)、矢车菊-3-O-半乳糖苷(cyanidin-3-O-galactoside)、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和锦葵色素(malvidin)都得到较好分离;这4种花青素组分在0.03~0.10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精密度检测,RSD为0.73%~1.48%(n=5);回收率在94.84%~96.46%之间;此外,测得"紫娟"烘青绿茶中上述4种花青素组分的含量分别为83.5、227.0、46.3μg/g和70.5μg/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紫娟"及其他茶叶中花青素组成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 花青素 组分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紫娟茶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瑜 周家春 +3 位作者 张靖伟 张宛昕 赵黎明 蒋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1-20,共10页
目的:探究紫娟茶提取物是否具有一定潜在的降血压、降血糖和减肥功效,并分析紫娟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和花色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紫娟茶进行提取,将紫娟茶粗提物(ZTE_1)再分离为花色苷的粗提物(ZTE_2)与茶多酚的粗提物(ZTE_3),将ZT... 目的:探究紫娟茶提取物是否具有一定潜在的降血压、降血糖和减肥功效,并分析紫娟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和花色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紫娟茶进行提取,将紫娟茶粗提物(ZTE_1)再分离为花色苷的粗提物(ZTE_2)与茶多酚的粗提物(ZTE_3),将ZTE_2进一步纯化分离出两种纯化花色苷——飞燕草-3-O-β-D-(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delphinidin-3-O-β-D-(6-(E)-p-coumaroyl)galactopyranoside,AN_3)和矢车菊-3-O-β-D-(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cyanidin-3-O-β-D-(6-(E)-p-coumaroyl)galactopyranoside,AN_4);分别评价ZTE_1、ZTE_2、ZTE_3、AN_3和AN_4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进行比较,评价了AN3和AN4对三种酶的抑制类型。结果:ZTE1、ZTE2、ZTE3、AN3和AN4对三种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粗提取物中,ZTE3对三种酶、ZTE1对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ZTE2对α-淀粉酶的抑制超过或相当于EGCG的效果,其中ZTE3对ACE、ZTE2对α-淀粉酶、ZTE1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最强;纯化花色苷中,AN3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较好,与EGCG无显著性差异,AN3对三种酶的抑制效果均优于AN4;此外,AN3和AN4对三种酶均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分别为:0.33、0.37 mmol/L;0.39、0.41 mg/m L;0.22、0.78 mg/m L。结论:紫娟茶对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症有一定的潜在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提取物 总酚 花色苷 茶多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Α-淀粉酶 胰脂肪酶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提取‘紫娟’茶花青素最佳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璐 倪婷婷 +2 位作者 关文玉 阎意辉 李家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04-1709,共6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紫娟茶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酸性甲醇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BBD(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考察上述3个因素对紫娟茶花青素提...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紫娟茶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酸性甲醇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BBD(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考察上述3个因素对紫娟茶花青素提取率的交互影响,并用Design-Expert7.0软件对BBD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提取紫娟茶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0.6 min,提取温度30.5℃,料液比1∶41;在此条件下浸提液中花青素的质量浓度可以达到5.912 mg/mL,与验证值5.926mg/mL的相对误差为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 花青素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紫娟茶中花青素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戴妙妙 王婷婷 +1 位作者 马壮 史政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122,共6页
紫娟茶由含酸甲醇提取后,经过乙醚、氯仿的液液分配以及Amberlite XAD-7HP树脂的吸附洗脱,得到花青素粗提物。针对花青素提取物,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研究探讨了其抗氧化性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捕捉DPPH自由基的能力... 紫娟茶由含酸甲醇提取后,经过乙醚、氯仿的液液分配以及Amberlite XAD-7HP树脂的吸附洗脱,得到花青素粗提物。针对花青素提取物,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研究探讨了其抗氧化性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捕捉DPPH自由基的能力: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物>BHA>BHT,清除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和FRAP抗氧化能力都是:BHA>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物>BHT。本研究的结果为紫娟茶花青素的深入研究与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必备的表征条件和理论依据,并有助于食品原料的深度加工和功能性检测方法的应用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 花青素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不同树龄紫娟品种茶多酚、氨基酸差异探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云南 殷丽琼 +5 位作者 夏丽飞 杨毅坚 曾铁桥 许燕 孙承冕 刘德和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1243-1246,共4页
以不同树龄(3,5,6,12龄)茶树品种紫娟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样时期新梢中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紫娟茶树新梢氨基酸含量在不同树龄影响下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同采摘时间影响下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同树龄及采... 以不同树龄(3,5,6,12龄)茶树品种紫娟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样时期新梢中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紫娟茶树新梢氨基酸含量在不同树龄影响下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同采摘时间影响下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同树龄及采摘时间的双因素影响下差异显著(P<0.05);紫娟茶树新梢茶多酚含量在不同树龄影响下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同采摘时间影响下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同树龄及采摘时间的双因素影响下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龄 紫娟 茶多酚 氨基酸
下载PDF
“紫娟”普洱茶茶褐素的膜分离及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钦 董立星 +1 位作者 李改青 龚加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9-196,共8页
以"紫娟"普洱茶为原料,分离制备茶褐素,采用膜技术对茶褐素分级,得到含量较多的3 500 Da透出部分和100 000 Da未透出部分,并对两部分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100 000 Da未透出部分总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多酚类及多... 以"紫娟"普洱茶为原料,分离制备茶褐素,采用膜技术对茶褐素分级,得到含量较多的3 500 Da透出部分和100 000 Da未透出部分,并对两部分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100 000 Da未透出部分总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多酚类及多糖含量均高于3 500 Da透出部分;100 000 Da未透出部分的多糖由核糖、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而3 500 Da透出部分未检出单糖。研究显示,3 500 Da透出样和100 000 Da未透出部分中均含有-OH、-COOH,推测"紫娟"普洱茶茶褐素属苯多酚类物质,并含有酚性色素、多糖、蛋白质、脂类及生物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普洱茶 茶褐素 膜分离 理化性质 居里点热裂解气质联用(CP-GC-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