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erwhelming electrochemical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f zinc-nitrogen-carbon from biomass resource chitosan via a facile carbon bath method 被引量:2
1
作者 Libing Hu Feng Yu +7 位作者 Fu Wang Shengchao Yang Banghua Peng Long Chen Gang Wang Juan Hou Bin Dai Zhi-Qun Ti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207-1212,共6页
Developing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electrocatalysts is critical for the enhancement of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convers... Developing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electrocatalysts is critical for the enhancement of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y.Herein,zinc-nitrogen-carbon(Zn-N-C)was prepared by using biomass resource chitosan via a facile carbon bath method.The obtained Zn-N-C delivered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794.7 cm^2/g)together with pore volume(0.49 cm^3/g).During the electrochemical evaluation of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Zn-N-C displayed high activity for ORR with an onset pote ntial E0=0.96 VRHE and a half wave potential E1/2=0.86 VRHE,which were more positive than those of the comme rcial 20 wt%Pt/C benchmark catalyst(E0=0.96 VRHE and E1/2=0.81 VRHE).In addition,the ZnN-C catalyst also had a better stability and methanol tolerance than those of the Pt/C 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nitrogen-carbon Biomass resource chitosa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Carbon bath method
原文传递
FeCo/N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熊子龙 张正 +1 位作者 江晓雪 李翠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采用高温热解法成功制备了掺氮碳纳米管包覆FeCo合金颗粒的催化剂FeCo/NCNTs-3∶1。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与分析,并对其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为中空竹节状碳纳... 采用高温热解法成功制备了掺氮碳纳米管包覆FeCo合金颗粒的催化剂FeCo/NCNTs-3∶1。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与分析,并对其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为中空竹节状碳纳米管结构,利于O2输送、电解液扩散和电子传递;催化剂中FeCo合金的形成利于提高催化速率;催化剂中含有丰富的Fe/Co-N-C活性位点,利于促进催化反应;FeCo/NCNTs-3∶1对于氧还原反应(ORR)性能的半波电位为0.84 V;对于氧析出反应(OER),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对应的电位为1.652 V;以其为空气阴极的锌空气电池,开路电压为1.49 V,功率密度为142.41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氧析出反应 掺氮碳纳米管 双功能电催化剂 锌空气电池
下载PDF
Co-N-C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宋昱扬 张文彪 高庆生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8,215,共11页
锌空气电池可作为一种无污染、长效、稳定可靠的电源,但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缓慢的动力学过程严重阻碍了大规模应用。本文通过表面活化策略在炭黑上构筑不饱和位点用于锚定Co,再以不同质量比的尿素作为氮... 锌空气电池可作为一种无污染、长效、稳定可靠的电源,但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缓慢的动力学过程严重阻碍了大规模应用。本文通过表面活化策略在炭黑上构筑不饱和位点用于锚定Co,再以不同质量比的尿素作为氮源,制备了不同氮掺杂量的催化剂,并测试了一系列催化剂的ORR活性,及其在不同电解液中活性的差异。将催化剂用于组装锌空气电池,开路电压达1.441 V,并表现出良好的放电性能,峰值功率密度可达123.5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钴基氮掺杂碳催化剂 锌空气电池
下载PDF
双金属ZIF衍生的ZnxCoy/N-C催化剂及其高效电催化还原CO_(2)制CO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爱红 杨勇 +3 位作者 何安帮 杨名 杜军 陶长元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8,共7页
电催化CO_(2)还原是实现CO_(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其关键在于高效催化剂的合成。以双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nxCoy-ZIF)为前驱体,经高温热解得到ZnxCoy/N-C催化剂,研究了前驱体中双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及热解过程对ZnxCoy/N-C催化剂的... 电催化CO_(2)还原是实现CO_(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其关键在于高效催化剂的合成。以双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nxCoy-ZIF)为前驱体,经高温热解得到ZnxCoy/N-C催化剂,研究了前驱体中双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及热解过程对ZnxCoy/N-C催化剂的碳载体形成、N掺杂程度、Co电子结构变化及电催化还原CO_(2)制CO的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中Zn的存在有利于碳载体活性面积的提高,并且促进Co-Nx活性位点的形成,实现对Co位点电子结构的有效调节。900℃热解获得的ZnxCoy/N-C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及高导电性,在电还原CO_(2)制CO反应中,电流密度最高可达135 mA/cm2,且CO分电流密度为59 mA/cm2,CO法拉第效率达56.1%,在40 h的性能测试中,ZnxCoy/N-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未出现下降,在电催化CO_(2)中具有工业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xCoy/N-C ZN 氮掺杂碳 电催化还原CO_(2)
下载PDF
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王茹 江厚龙 +8 位作者 马超 冉茂 张艳 秦平伟 任江波 陈庆明 李理想 张均 付国占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0-190,共11页
为探究重庆烟区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碳氮代谢、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云烟116’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氮肥水平(N1:常规施肥、N2:常规施肥减氮8%)+锌肥水平(Zn1:0 kg/hm^(2)、Zn2:15 kg/hm^(2))的2因素2水平试验。分析... 为探究重庆烟区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碳氮代谢、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云烟116’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氮肥水平(N1:常规施肥、N2:常规施肥减氮8%)+锌肥水平(Zn1:0 kg/hm^(2)、Zn2:15 kg/hm^(2))的2因素2水平试验。分析不同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形态特征(根毛超微结构和根条数)、生理特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氮锌配施处理间不定根条数、根系活力、根系全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常规施氮量条件下配施锌肥,烟草根毛发生数量和根条数逐渐增加;锌肥的施入显著提高了根系生理特性。适宜的氮锌配施有利于烟草根条数、根系生理特性、主要化学成分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增加。N1Zn2处理条件下的烤后烟叶产量最高(2074.66 kg/hm^(2)),产值最高(48982.72元/hm^(2)),主要化学成分较其他各处理更为协调,并且从氮锌配施交互作用考虑烟草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以及烤后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产量,选择适宜的氮锌配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还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烤后烟叶品质。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氮锌配施条件下最适宜的肥料施用量为常规施氮量90 kg/hm^(2)、施锌量1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氮锌配施 根系性状 碳氮代谢 产量和质量
下载PDF
石墨烯基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米盼盼 李媛 +1 位作者 郭明钢 代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9,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为结构诱导试剂,以葡萄糖酸锌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制备二维氮掺杂多孔碳。氧化石墨烯可以诱导二维结构的形成,并且高温炭化得到的石墨烯可有效地改善多孔碳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可在高温下挥发继而作为造... 以氧化石墨烯为结构诱导试剂,以葡萄糖酸锌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制备二维氮掺杂多孔碳。氧化石墨烯可以诱导二维结构的形成,并且高温炭化得到的石墨烯可有效地改善多孔碳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可在高温下挥发继而作为造孔剂改善多孔碳的孔道结构,而尿素引入的氮原子可以提供赝电容改善电化学性能。通过尿素用量以及炭化温度的调控,优化二维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条件,以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展现了优异的性能。结果表明: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二维氮掺杂多孔碳电极展现了176.8F/g的容量,在10A/g下依旧可以保持71.9%的倍率。以二维氮掺杂多孔碳为电极制备的对称电容器在5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后依然可以保持初始容量的80.4%,展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氧化石墨烯 氮掺杂多孔碳 葡萄糖酸锌 二维结构
下载PDF
In_(2)O_(3)/Cd_(0.5)Zn_(0.5)S/N-g-C_(3)N_(4)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张小伏 吴兆才 郭卓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2-210,共9页
制备了氮掺杂石墨氮化碳(N-g-C_(3)N_(4))负载Cd_(0.5)Zn_(0.5)S固溶体复合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复合另一种优秀的半导体催化剂In_(2)O_(3)制得In_(2)O_(3)/Cd_(0.5)Zn_(0.5)S/N-g-C_(3)N_(4)催化剂,通过三者的复合界面加速电子的传输和阻... 制备了氮掺杂石墨氮化碳(N-g-C_(3)N_(4))负载Cd_(0.5)Zn_(0.5)S固溶体复合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复合另一种优秀的半导体催化剂In_(2)O_(3)制得In_(2)O_(3)/Cd_(0.5)Zn_(0.5)S/N-g-C_(3)N_(4)催化剂,通过三者的复合界面加速电子的传输和阻碍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以提升光催化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瞬态光电流测试和气相色谱仪对产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得到较好分散的In_(2)O_(3)/Cd_(0.5)Zn_(0.5)S/N-g-C_(3)N_(4)复合催化剂;在In_(2)O_(3)和Cd_(0.5)Zn_(0.5)S/N-g-C_(3)N_(4)质量比为4∶10时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产氢量为100.22μmol,产氢速率为21.760μmol/h,说明In_(2)O_(3)/Cd_(0.5)Zn_(0.5)S/N-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有较好电荷载体的快速迁移能力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锌硫 氮掺杂氮化碳 光催化 氧化铟
下载PDF
氮掺杂纳米碳包覆MnO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8
作者 任昊 李天鹏 +1 位作者 张晓峰 赵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0,共8页
利用静电引力在MnO_(2)纳米线表面吸附盐酸处理的三聚氰胺(H-melamine),H-melamine和MnO_(2)纳米线的质量比分别为1∶1,3∶1,5∶1,然后进行退火以制备氮掺杂纳米碳包覆MnO(MnO@N-C)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电化... 利用静电引力在MnO_(2)纳米线表面吸附盐酸处理的三聚氰胺(H-melamine),H-melamine和MnO_(2)纳米线的质量比分别为1∶1,3∶1,5∶1,然后进行退火以制备氮掺杂纳米碳包覆MnO(MnO@N-C)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退火处理使得MnO_(2)纳米线和包覆在其表面的H-melamine分别转变为MnO及氮掺杂碳材料,得到的MnO@N-C复合材料呈现串珠状形貌;当H-melamine与MnO_(2)纳米线的质量比为3∶1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在1 A·g^(-1)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050 F·g^(-1)的超高比电容,并且在3 A·g^(-1)电流密度下经6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具有75%的容量保持率。以复合材料为正极、活性炭为负极组装的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可达0~2.0 V,且表现出72 W·h·kg^(-1)的能量密度;在3 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00次循环后,超级电容器仍能保持88%的初始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N-C复合材料 碳包覆 氮掺杂 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氮掺杂空心碳球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9
作者 刘永川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5-1032,共8页
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二氧化硅球为模板,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采用模板法制备了氮掺杂空心碳球,并将其用作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材料。该空心碳球具有空腔结构的微观形貌和介孔主导的分级孔道,且碳壁相互连接,有效促进了离子传输扩散和提高... 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二氧化硅球为模板,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采用模板法制备了氮掺杂空心碳球,并将其用作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材料。该空心碳球具有空腔结构的微观形貌和介孔主导的分级孔道,且碳壁相互连接,有效促进了离子传输扩散和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研究表明:在电化学性能方面,原位氮掺杂极大地改善了电极材料的电解液浸润性和电子导电性,并提供更多的赝电容容量,从而全面提升了电极材料的性能。在0.2 A·g^(-1)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可以达到147.8 mAh·g^(-1),经过2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2%,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因此,氮掺杂空心碳球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碳球 氮掺杂 正极 锌离子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氮掺杂碳量子点@花状氧化锌检测L-色氨酸
10
作者 杨潇 叶佳佳 胡世荣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3-100,共8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N-CQDs@ZnO复合材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然后,将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构筑一种用于检测L-色氨酸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平台,采用循环伏安... 通过水热法制备N-CQDs@ZnO复合材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然后,将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构筑一种用于检测L-色氨酸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平台,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电化学阻抗法(EIS)进行电化学研究.在优化条件下,N-CQDs@ZnO4/GCE对于L-色氨酸的检出限为32 nmol·L-1,灵敏度为0.78μAμmol·L-1cm-2,该传感器成功应用于血清中L-色氨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量子点 花状氧化锌 L-色氨酸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锌硼营养对苦瓜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7
11
作者 施木田 陈如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锌、硼营养对苦瓜(株洲长白)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硼缺乏的红壤中施用硫酸锌和硼砂可提高苦瓜上位、下位叶片光合强度(PSR)、碳酸酐酶(CA)、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叶绿素、蔗...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锌、硼营养对苦瓜(株洲长白)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硼缺乏的红壤中施用硫酸锌和硼砂可提高苦瓜上位、下位叶片光合强度(PSR)、碳酸酐酶(CA)、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叶绿素、蔗糖、可溶性糖、淀粉、Zn、B、蛋白质和核酸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FAA)和RNase活性。生物统计结果表明,叶片Zn与叶绿素、PSR、CA;CA与PSR、蔗糖、可溶性糖;蛋白质与核酸、NR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蛋白质与FAA、RNase;核酸与RNase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营养 硼营养 苦瓜 叶片 碳代谢 氮代谢 碳酸酐酶
下载PDF
镉铅锌污染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谢正苗 卡里德 +1 位作者 黄昌勇 俞劲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9-74,共6页
用实验室培养法研究了不同镉、铅和锌化合物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影响。引起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减少的Cd、Pb和Zn(均为氯化物 )临界土壤含量水平分别为 30、4 50和 2 0 0mg/kg。以醋酸盐形式加入土壤中的Cd、Pb和Zn对土壤... 用实验室培养法研究了不同镉、铅和锌化合物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影响。引起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减少的Cd、Pb和Zn(均为氯化物 )临界土壤含量水平分别为 30、4 50和 2 0 0mg/kg。以醋酸盐形式加入土壤中的Cd、Pb和Zn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比氯化物有更大的毒性 ,可能与其较高的溶解度有关。不管施用何种化合物 ,Cd、Pb和Zn对微生物量的相对毒性依次为 :Cd >Zn >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物量 红壤
下载PDF
氯化锌活化大麻布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儒 于会敏 +4 位作者 罗玲玲 张建春 李敏 郝新敏 张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50,共7页
以大麻布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在不同活化温度下制备大麻布活性炭纤维样品。采用低温氮气吸附和密度函数理论(DFT)等对样品的孔结构和表面能量分布等表面织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BET比表面积随活化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 以大麻布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在不同活化温度下制备大麻布活性炭纤维样品。采用低温氮气吸附和密度函数理论(DFT)等对样品的孔结构和表面能量分布等表面织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BET比表面积随活化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800℃时达到最大值915 m2/g;样品是典型的微孔材料,孔分布集中于2 nm以下的微孔范围内,只有极少部分的中孔,基本没有大孔;样品的表面能量分布较宽,为不均匀性表面;随活化温度的升高,样品碘吸附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微孔孔容、总孔容以及由BET比表面积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布活性炭纤维 氯化锌活化法 氮气吸附 孔结构 表面能量
下载PDF
二维配位聚合物衍生的氮掺杂碳/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5
14
作者 温豪 侍昌东 +5 位作者 胡瑶 戎红仁 沙彦勇 刘洪江 张汉平 刘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8,共9页
通过一步煅烧二维锌基配位聚合物[Zn(tfbdc)(4,4′-bpy)(H_2O)_2](H_2tfbdc=四氟对苯二甲酸;4,4′-bpy=4,4′-联吡啶),制备了氮掺杂碳/氧化锌复合纳米粒子(ZnO-N-C)。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ZnO-N-C电极具有高的可逆容量,优异的循环... 通过一步煅烧二维锌基配位聚合物[Zn(tfbdc)(4,4′-bpy)(H_2O)_2](H_2tfbdc=四氟对苯二甲酸;4,4′-bpy=4,4′-联吡啶),制备了氮掺杂碳/氧化锌复合纳米粒子(ZnO-N-C)。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ZnO-N-C电极具有高的可逆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较好的倍率性能。在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50次循环后ZnO-N-C电极仍有611 mAh·g^(-1)的可逆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氮掺杂碳 纳米颗粒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配位聚合物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Three Mineral Nitrogen Sources and Zinc on Maize and Wheat Straw Decompositi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被引量:7
15
作者 Ogunniyi Jumoke Esther GUO Chun-hui +2 位作者 TIAN Xiao-hong LI Hong-yun ZHOU Yang-xu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768-2777,共10页
The incorporation of straw in cultivated fields can potentially improve soil quality and crop yield.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recalcitrant carbon compounds in straw slow its decomposition rat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 The incorporation of straw in cultivated fields can potentially improve soil quality and crop yield.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recalcitrant carbon compounds in straw slow its decomposition rat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with and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zinc, on straw decomposition and soil quality. Soils were treated with three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with and without zinc: urea(CO(NH2)2), ammonium sulfate((NH4)2SO4), and ammonium chloride(NH4Cl). The combined treatments were as follows: maize(M) and wheat(W) straw incorporated into urea-, ammonium sulfate-, or ammonium chloride-treated soil(U, S, and C, respectively) with and without zinc(Z)(MU, MUZ, WU, WUZ; MS, MSZ, WS, WSZ; MC, MCZ, WC, WCZ, respectively); straw with zinc only(MZ, WZ); straw with untreated soil(MS, WS); and soil-only or control conditions(NT). The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17 treatments with four replications. Each pot contained 150 g soil and 1.125 g straw, had a moisture content of 80% of the field capacity, and was incubated for 53 days at 25°C. The rates of CO2-C emission, cumulative CO2-C evolution, total CO2 production in the soil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measured to infer decomposition rates.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labile organic carbon(LOC), 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in the soil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measured to infer soil quality. All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labile organic carbon(LOC). The maize and wheat straw showed different patterns in CO2 evolution rates. For both straw types, Zn had a synergic effect with U, but an antagonistic effect with the other N sources as determined by the total CO2 produced. The MUZ treatment showed the highest decomposition rate and cumulative CO2 concentration(1 120.29 mg/pot), whereas the WACZ treatment had the lowest cumulative CO2 concentration(1 040.57 mg/pot). The addition of NH4 Cl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concentration(11.59 mg kg-1). The incorporation of wheat straw resulted in higher microbial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soils relative to that of the maize straw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ineral N sources can affect the ability of microorganisms to decompose straw, as well as the soil carbon concent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无机氮源 秸秆分解 小麦秸秆 玉米秸秆 CO2释放速率 二氧化碳浓度
下载PDF
基于锌-MOF衍生自掺杂氮多孔炭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思赟 李帅 +1 位作者 丁万 王一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1-696,共6页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工艺制备锌-MOF并调节炭化温度得到自掺杂氮多孔炭ZBTC-T,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自掺杂氮多孔ZBTC-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说明了微观结构...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工艺制备锌-MOF并调节炭化温度得到自掺杂氮多孔炭ZBTC-T,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自掺杂氮多孔ZBTC-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说明了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自掺杂氮多孔炭ZBTC-T结合了金属和炭的优势以及保留锌-MOF中的氮原子从而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自掺杂氮多孔炭ZBTC-850具有7.98%的高含氮量和735.42 cm;/g的比表面积,在电流密度为1.0 A/g,具有212.9 F/g的优异比电容,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中保持其原始值85.04%,突出良好的倍率性能优势并在高性能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MOF 水热法 自掺杂氮多孔炭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氮掺杂碳球负载原子调控的铁-钴镍黄铁矿用于高效氧催化反应
17
作者 李斯杰 谢涌 +5 位作者 赖碧琳 梁瑛敏 肖抗 欧阳婷 李楠 刘兆清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502-1510,共9页
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使开发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燃料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高效能源转换装置.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是燃料电池中至关重要的可逆氧电催化反应.由于氧反应的动力学迟缓,通常需要使用贵金属Pt和IrO_(2... 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使开发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燃料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高效能源转换装置.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是燃料电池中至关重要的可逆氧电催化反应.由于氧反应的动力学迟缓,通常需要使用贵金属Pt和IrO_(2)分别催化ORR和OER反应.但其储量有限、价格高,因此,亟待开发廉价高效的氧反应催化剂.Co_(9)S_(8)属于镍黄铁矿晶型,由于其具有特殊的d带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电催化剂.Co_(9)S_(8)具有Oh构型的八面体位点和扭曲的C3v四面体位点,S的配位场效应诱导Co_(9)S_(8)中八面体Co的未成对电子在较低的费米能级上分裂成t2g和eg能带.基于d带理论,d带中心向费米能级的靠近有利于反键轨道的填充和更强的键合,为进一步优化Co_(9)S_(8)的电子结构提供了思路.本文以间苯二酚、甲醛和正硅酸四乙酯进行液相自发成核反应,由于SiO_(2)球和酚醛树脂的聚合速率不同形成了RF@SiO_(2)封装结构.经过高温碳化和碱蚀刻后,酚醛树脂外壳发生碳化并塌陷,形成了碗状的氮掺杂空心碳球(NHCS).然后将铁原子引入到Co_(9)S_(8)中并锚定在空心碳球上,制备了不同铁含量的Fe_(x)Co_(9‒x)S_(8)-NHCS复合催化剂.铁既可以占据钴镍黄铁矿结构中的八面体位,也可以占据四面体位.表征结果表明,当铁钴的比例不超过1:8时,低自旋的Fe^(2+)首先占据八面体位点;当铁钴的比例超过1:8时,四面体位的Co也可以被高自旋的Fe^(2+)取代.XPS结果表明,在引入Fe^(2+)后,Fe_(x)Co_(9‒x)S_(8)-NHCS中的Co^(2+)峰和Co0峰位置都产生了明显的偏移,表明Fe^(2+)在八面体位的占位会影响到四面体位的Co原子,进而有可能影响到电化学性能.结合Fe_(x)Co_(9‒x)S_(8)-NHCS的ORR和OER性能测试结果和结构表征数据可以看出,当Fe原子的系数x由0增至1,此时Fe^(2+)发生八面体位取代,金属‒硫键的键长也相应增加,从而提高了电催化活性.当x由1增加到4.5,此时Fe^(2+)发生四面体位取代,电催化活性降低.因此,铁钴的比例为1:8的复合催化剂在0.1 mol/L KOH中表现出了较好的ORR(E1/2=0.80 V vs.RHE)和OER(Ej=10=1.53 V vs.RHE)双功能电催化性能.最后,将最优比的铁钴(铁钴的比例为1:8)复合催化剂应用于碱性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和中性环境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复合催化剂阴极的锌空气电池和微生物燃料电池都表现出高功率密度和较好的稳定性,证实本文所开发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综上,本文不仅提出了一种合成高效催化剂的新策略,也还为促进钴镍黄铁矿结构氧催化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电催化 过渡金属硫化物 氮掺杂碳 钴镍黄铁矿结构 锌-空气电池
下载PDF
莲子衍生氮掺杂碳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
18
作者 郑红英 李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4期8-11,共4页
燃料电池和锌空气电池因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而被研究者们广泛研究。目前,Pt/C催化剂不耐甲醇且价格高。所以燃料电池和锌空气电池的商业化受到严重限制。来源广和催化ORR活性高的氮掺杂碳材料开始被关注,因此发展氮掺杂碳材料催化剂... 燃料电池和锌空气电池因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而被研究者们广泛研究。目前,Pt/C催化剂不耐甲醇且价格高。所以燃料电池和锌空气电池的商业化受到严重限制。来源广和催化ORR活性高的氮掺杂碳材料开始被关注,因此发展氮掺杂碳材料催化剂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热解莲子和氯化铵的复合物,制备了氮掺杂碳材料(pNC),并测试了其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催化性能。最重要的是,pNC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均明显优于Pt/C。pNC作为阴极电催化剂所组装的锌空气电池也表现出了优异的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莲子 锌空气电池 氮掺杂碳 氧还原催化剂
下载PDF
Cd_(0.5)Zn_(0.5)S/N-g-C_(3)N_(4)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袁钊 刘忠久 +3 位作者 蔡铁强 李高旗 潘自琼 郭卓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8-223,共6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镉锌硫基/氮掺杂氮化碳(Cd_(0.5)Zn_(0.5)S/N-g-C_(3)N_(4))复合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瞬态光电...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镉锌硫基/氮掺杂氮化碳(Cd_(0.5)Zn_(0.5)S/N-g-C_(3)N_(4))复合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瞬态光电流法和气相色谱仪对其产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d_(0.5)Zn_(0.5)S/N-g-C_(3)N_(4)复合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产氢速率为20.431μmol/h,Cd_(0.5)Zn_(0.5)S/N-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势和电荷载体的快速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锌硫 氮掺杂氮化碳 光催化
下载PDF
Differential Equation Model of Carbon, Nitrogen and Zinc Components in Growing Tomatoes
20
作者 Weijie Lin Hailing Xian +3 位作者 Wenwen Wang Caiyun Huang Zhenkun Jiang Xiaoliang Zhou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22年第3期303-313,共11页
Tomato is a common food on the human table. Up to now, the research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tomato has been about 50 years.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the main nutrients of tomato, such as carbon and ... Tomato is a common food on the human table. Up to now, the research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tomato has been about 50 years.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the main nutrients of tomato, such as carbon and nitrogen, but few on the trace element zinc. In this paper, taking plant nutrient C, N and Z<sub>n</sub> as variables,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model of C, N and Z<sub>n</sub> in tomato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tomato as a whole and divided into root and leaf, the one-compartment and two-compartment models of tomato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ere established. The model was analyzed by Matlab program, and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data was used to tes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which proves that the model conforms to the f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itrogen and Zinc Differential Equation Model Tomato Growth and Develop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