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hollow tubular NiCo layacknered double hydroxide@Ag nanowire structure for high-power-density flexible aqueous Ni//Zn battery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yang Xuan Min Qian +6 位作者 Likun Pan Ting Lu Yang Gao Lu Han Lijia Wan Yueping Niu Shangqing Go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593-603,I0015,共12页
Flexible aqueous Ni//Zn 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energy storage in the field of flexible electronics.However,the Ni-based cathodes still face the challenges of poor conductiv... Flexible aqueous Ni//Zn 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energy storage in the field of flexible electronics.However,the Ni-based cathodes still face the challenges of poor conductivity,confined charge/mass transfer,and non-flexibility.In this work,we designed a hollow tubular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conductive silver nanowire (Ag NW) wrapped by active Ni Co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LDH),for enhanc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improving the charge/mass transfer kinetics,and facilitating the ion penetration.By optimizing the contents of Ni,Co and Ag NW,the Ni_(4)Co LDH@Ag_(1.5)NW composite shows a maximum specific capacity of 115.83 m Ah g^(-1)at 0.1 A g^(-1)measured in a two-electrode system.Highlightingly,the flexible aqueous Ni//Zn battery assembled by Ni_(4)Co LDH@Ag_(1.5)NW interwoven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cathode and Zn foil anode realizes a high power density of 160μW cm^(-2)at the energy density of 23.14μWh cm^(-2),which is superior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xide/hydroxide based devices and even higher than those of many carbon-based supercapacitors,showing its promising potentials for flexible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Silver nanowire Hollow tubular morphology Flexible Ni//zn battery
下载PDF
聚多巴胺包覆Zn-Ti水滑石的制备、抗紫外性能及其在日化防晒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正 汪洋 +1 位作者 李婷 东为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7-1306,共10页
传统防晒剂,特别是二苯甲酮等有机紫外吸收剂,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光活性和皮肤渗透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些损伤,甚至诱发癌症。因此,开发高效且安全的新型防晒剂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以无水醋酸锌(Zn(Ac)_(2))、四氯化钛(TiCl_(4))和盐酸... 传统防晒剂,特别是二苯甲酮等有机紫外吸收剂,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光活性和皮肤渗透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些损伤,甚至诱发癌症。因此,开发高效且安全的新型防晒剂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以无水醋酸锌(Zn(Ac)_(2))、四氯化钛(TiCl_(4))和盐酸多巴胺为原料,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利用水热法制备了聚多巴胺(PDA)包覆的Zn-Ti水滑石(P@ZTL)复合粒子,并将其作为唯一防晒组分制备防晒霜样品。对P@ZTL的化学结构、组成、微观形貌、抗紫外性能、自由基清除性能及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并对防晒霜样品的防晒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ZTL的结构为粒径1~5μm的PDA包覆ZTL复合粒子,比表面积为145.916 m^(2)/g;复合粒子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孔隙率为0.154 cm^(3)/g;复合粒子具备高效紫外吸收和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且无细胞毒性;由P@ZTL制得的防晒霜具有优异的防晒性能,能够保护成纤维细胞在紫外光照射下保持形态并存活,并且添加了质量分数10%和15%P@ZTL的防晒霜样品的防晒指数(SPF)分别达到了47.3±2.3和75.1±3.1,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防晒需求。因此,合成的P@ZTL防晒剂在化妆品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Ti水滑石 聚多巴胺 紫外屏蔽 防晒霜 活性氧清除
下载PD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ation ratio on the host layer structure of Zn/Al double hydroxides 被引量:1
3
作者 Hong Yan Min Wei +1 位作者 Jing Ma Xue Duan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12-220,共9页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Zn-1AI(OH2)n+6(OH)2n-2]^3+ (n=3-6) and [Znn-1AI(OH2)2n-2(OH)2n-2]^3+ (n = 7) clusters, which include the basic structural information ...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Zn-1AI(OH2)n+6(OH)2n-2]^3+ (n=3-6) and [Znn-1AI(OH2)2n-2(OH)2n-2]^3+ (n = 7) clusters, which include the basic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brucite-like lattice structure of Z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 with Zn/AI molar ratio (R) in the range 2-6,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 Zn/Al ratio on the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binary Zn/Al LDHs. Based on systematic calculations of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and formation energies of the cluster models, it was found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Zn^2+ and Al^3+ cations to replace Mg^2+ isomorphously in the brucite-like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R values, resulting in differences in microstructure of the clusters and unit cell parameter a of the Zn/Al LDHs. Analysis of the geometry and bonding around the trivalent Al^3+ or divalent Zn^2+ cations reveals that Al^3+ plays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than Zn^2+ in determining the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formation and bonding stabil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ZnRAl clusters when R〈5, while the influence of Zn^2+ become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the case of R〉 5. These finding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s. This work provides a detailed electronic-level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composition of cations affect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Zn-containing binary LDH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zn/Al molar ratio 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and bonding stability
原文传递
Zn-Al-CO_3 LDHs催化碳酸二苯酯与1,4-丁二醇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二醇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丽苹 萧斌 +3 位作者 李建国 刘绍英 杨先贵 王公应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Zn)/n(Al)比的锌铝类水滑石(Zn-Al-CO3 LDHs),并用XRD、FT-IR和TG-DTA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n(Zn)/n(Al)比的Zn-Al-CO3 LDHs对碳酸二苯酯(DPC)与1,4-丁二醇(1,4-BD)酯交换反应合成聚碳酸酯二醇(PC...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Zn)/n(Al)比的锌铝类水滑石(Zn-Al-CO3 LDHs),并用XRD、FT-IR和TG-DTA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n(Zn)/n(Al)比的Zn-Al-CO3 LDHs对碳酸二苯酯(DPC)与1,4-丁二醇(1,4-BD)酯交换反应合成聚碳酸酯二醇(PCDL)的催化活性,并与镁铝水滑石(Mg-Al-CO3 LDHs)、乙醇钠和三乙烯二胺等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在酯交换过程中,以苯酚的收率表征催化剂的活性;在缩聚过程中,以产品的数均分子量Mn、羟基值表征催化剂的活性。结果显示,n(Zn)/n(Al)比为2.0的Zn-Al-CO3 LDH的催化活性较好。在优化反应条件下,获得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PCDL,其数均分子量为1610,羟基值为69.7 mg KO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类水滑石 碳酸二苯酯 酯交换 聚碳酸酯二醇
下载PDF
Zn-Al-[V_(10)O_(28)]^(6-)双层氢氧化物掺杂对LY12铝合金表面溶胶-凝胶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松梅 尹晓琳 +2 位作者 刘建华 张优 薛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2-2100,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n-Al-[V10O28]6-双层氢氧化物(以下简称LDH-V),研究不同添加浓度(0.0、0.25×10-3、0.75×10-3、1.5×10-3、3.0×10-3mol·L-1)的LDH-V对LY12铝合金溶胶-凝胶涂层形貌、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n-Al-[V10O28]6-双层氢氧化物(以下简称LDH-V),研究不同添加浓度(0.0、0.25×10-3、0.75×10-3、1.5×10-3、3.0×10-3mol·L-1)的LDH-V对LY12铝合金溶胶-凝胶涂层形貌、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LDH-V对涂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运用中性盐雾实验对涂层进行耐蚀性评估.利用电化学方法对涂层在0.05 mol·L-1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加入LDH-V后溶胶-凝胶涂层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一定量LDH-V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溶胶-凝胶涂层的耐蚀性能,还可对涂层被破坏区域进行自修复,起到延缓铝合金基体腐蚀的作用.然而,当LDH-V的添加溶度超过一定值时,会破坏涂层的完整性并降低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DH-V最佳的添加浓度为1.5×10-3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涂层 zn-Al双层氢氧化物 [V10O28]6- 腐蚀防护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下载PDF
二元金属氢氧化物前驱体硫化法制备ZnS-CdS复合纳米粒子及其放氢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招弟 李越湘 彭绍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用氢氧化物前驱体硫化法制备了Zn/Cd摩尔比不同的ZnS-CdS复合纳米粒子。用XRD表征了不同制备方法前驱体及最终产物的晶体结构和组成。用UV-Vis DRS研究了样品的光吸收性能。以SO32-/S2-为电子给体,研究了不同Zn/Cd样品载铂后的放氢活性... 用氢氧化物前驱体硫化法制备了Zn/Cd摩尔比不同的ZnS-CdS复合纳米粒子。用XRD表征了不同制备方法前驱体及最终产物的晶体结构和组成。用UV-Vis DRS研究了样品的光吸收性能。以SO32-/S2-为电子给体,研究了不同Zn/Cd样品载铂后的放氢活性。当硫酸镉和硫酸锌同时被NaOH沉淀后再硫化所得样品ZnS-CdS-2∶1的放氢活性最大,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CdS 制氢 二元金属氢氧化物 光催化剂
下载PDF
酸性黄17在焙烧态Zn/Al水滑石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凤仙 夏盛杰 +1 位作者 薛继龙 倪哲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7-494,共8页
研究了摩尔比为3:1的焙烧态水滑石(Zn/Al-LDO)对酸性黄17(AY17)的吸附。考察了AY17不同起始浓度C0、温度及p H值等因素对Zn/Al-LDO吸附AY17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Zn/Al-LDO对AY17具有良好... 研究了摩尔比为3:1的焙烧态水滑石(Zn/Al-LDO)对酸性黄17(AY17)的吸附。考察了AY17不同起始浓度C0、温度及p H值等因素对Zn/Al-LDO吸附AY17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Zn/Al-LDO对AY17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25℃、p H=7条件下,0.5 g·L^-1的Zn/Al-LDO对C0=50~200 mg·L^-1的AY17去除率超过98%。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Zn/Al-LDO对AY17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且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由D–R等温吸附方程计算的吸附自由能E为0.1474~1.6667 k J·mol^-1,表明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同时,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XRD、FT-IR及颗粒内扩散模型的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吸附机理,推断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对Zn/Al-LDO吸附AY17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态水滑石 吸附 酸性黄17(AY17) 机理
下载PDF
Zn-Mg-Al LDO的制备及其除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敏 李政 +2 位作者 顾贵洲 于喜洋 王辉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3-80,共8页
半导体、电镀、冶金和陶瓷行业排放高浓度含氟废水,因此天然水中的氟化物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而Zn-Mg-Al LDO是很好的吸附材料。在n(Zn^(2+))/n(Mg^(2+))/n(Al^(3+))、反应温度不同的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合成Zn-Mg-Al LDH,并将Zn-... 半导体、电镀、冶金和陶瓷行业排放高浓度含氟废水,因此天然水中的氟化物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而Zn-Mg-Al LDO是很好的吸附材料。在n(Zn^(2+))/n(Mg^(2+))/n(Al^(3+))、反应温度不同的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合成Zn-Mg-Al LDH,并将Zn-Mg-Al LDH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制得Zn-Mg-Al LDO;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BET比表面积测试法等方法,探究了Zn-Mg-Al LDO的结构和性质;对50 mL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NaF溶液进行吸附实验,考察了Zn-Mg-Al LDO吸附去除氟离子的性能。结果表明,在n(Zn^(2+))/n(Mg^(2+))/n(Al^(3+))=2∶1∶1、反应温度为75℃、焙烧温度为400℃的条件下制备的Zn-MgAl LDO吸附去除氟离子的性能最好,氟离子的吸附去除率达到85.39%;Zn-Mg-Al LDO具有水滑石特征峰,晶型良好,呈层状结构;Zn-Mg-Al LDO为介孔材料,其比表面积为103.15 m2/g。此外,还研究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镁铝水滑石 类水滑石 吸附剂 层状双氢氧化物
下载PDF
Zn-Al-Ce水滑石在Zn-Ni二次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屈亚松 俞小花 +3 位作者 谢刚 史春阳 杨亚刚 李永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58-1564,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锌铝铈水滑石(Zn-Al-Ce-LDHs),并且将其作为锌镍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Zn-Al-Ce-LDHs进行了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Tafel极化曲... 采用水热法制备锌铝铈水滑石(Zn-Al-Ce-LDHs),并且将其作为锌镍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Zn-Al-Ce-LDHs进行了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Tafel极化曲线和恒电流充电放电测试研究了Zn-Al-Ce-LDHs作为锌镍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XRD和SEM分析发现,制备的Zn-Al-Ce-LDHs结晶度完好、分散均匀并且呈现出了规则六边形片状结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Zn-Al-Ce-LDHs应用到Zn-Ni二次电池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循环可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恒电流充电放电测试结果分析可知,Zn-Al-Ce-LDHs电极表现出了较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充放电特性,经过80次循环后,循环保持率可以达到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l-Ce-水滑石 锌镍二次电池 电化学性能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WO_(4)^(2-)插层的Zn-Al层状双氢氧化物对水性涂料防腐性能的提升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占勃 张晨 赵景茂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6,共8页
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WO_(4)^(2-)插层的Z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WO_(4)^(2-)),并将其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以改善水性涂料的屏蔽性能与耐腐蚀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LDH... 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WO_(4)^(2-)插层的Z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WO_(4)^(2-)),并将其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以改善水性涂料的屏蔽性能与耐腐蚀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LDH-WO_(4)^(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得结构完整、尺寸均一的LDH-WO_(4)^(2-)。使用盐雾试验和浸泡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LDH-WO_(4)^(2-)的水性涂料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水性涂料中添加适量的LDH-WO_(4)^(2-)可以有效提高水性涂层的屏蔽性能与耐腐蚀性能,当LDH-WO_(4)^(2-)的添加浓度为3%(LDH-WO_(4)^(2-)占水性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时,水性涂层的防护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4)^(2-) z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水性涂料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毒死蜱/环糊精在锌铝类水滑石中插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洁翔 任纪辉 +4 位作者 赵乔 石婷静 刘志芳 罗诏 张晓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8-564,共7页
以层状锌铝类水滑石(ZAL)为主体,分别以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CD)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CD)包结毒死蜱(CPF)为客体分子,分别在乙醇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条件下制备ZAL-SBECD-CPF和ZALCMCD-CPF插层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 以层状锌铝类水滑石(ZAL)为主体,分别以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CD)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CD)包结毒死蜱(CPF)为客体分子,分别在乙醇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条件下制备ZAL-SBECD-CPF和ZALCMCD-CPF插层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PF/SBECD和CPF/CMCD均可成功在ZAL中插层,且在NMP溶剂条件下合成样品的衍射峰强度要强;插层CPF分子有较高热稳定性。此外,还对ZAL-SBECD-CPF和ZAL-CMCD-CPF在pH=5.0,6.8的环境条件下的释放行为进行研究和对比。结果发现,ZAL-SBECD-CPF样品几乎没有缓释性能,而ZAL-CMCD-CPF有一定的缓释性能,这与客体分子在层间排布方式不同有关。两种样品在pH=6.8条件下的释放百分率均高于pH=5.0,这与释放环境和环糊精(CD)分子结构密切相关。ZAL-CMCD-CPF的释放行为可很好的用二级动力学方程和parabolic diffusion模型来描述,说明药物客体分子释放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开发ZAL-CMCD-CPF在农药制剂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类水滑石 环糊精 毒死蜱 释放性能
下载PDF
锌铝水滑石微米球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保俊 李张成 +2 位作者 薛兵 汤化伟 王百年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60-66,共7页
采用多步法合成锌铝复合氧化物(LDO)与锌铝水滑石(LDHs),通过XRD、SEM、TEM、N2吸附等对合成的试样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甲基橙(MO)在LDO及LDHs上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值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红外光谱和XRD对吸附机理进行探... 采用多步法合成锌铝复合氧化物(LDO)与锌铝水滑石(LDHs),通过XRD、SEM、TEM、N2吸附等对合成的试样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甲基橙(MO)在LDO及LDHs上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值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红外光谱和XRD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DO和LDHs呈空心球状,直径为3~5 μm,分散性较好,LDO比表面积高达210.2 m2/g;LDO对甲基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25℃,初始pH=3的条件下,0.2 g/L LDO对100 mg/L甲基橙的吸附容量和去除率分别达497 mg/g和99.4%,其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分别符合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复合氧化物 锌铝水滑石 空心微米球 吸附 机理 甲基橙
下载PDF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锌镍电池充放电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建锋 周震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在化学共沉淀法的基础上采用喷涂技术制备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测试,并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制备锌镍实验电池,考察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合成样品晶型结构为单一a相,颗粒形貌呈不规则角块状,比表面... 在化学共沉淀法的基础上采用喷涂技术制备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测试,并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制备锌镍实验电池,考察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合成样品晶型结构为单一a相,颗粒形貌呈不规则角块状,比表面积达到14.1m2/g,平均粒径为18.38mm。与球形b-Ni(OH)2正极锌镍电池相比,实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放电容量和电压平台均有明显提高,1C倍率充放电120次循环平均比容量达到287.4mAh/g,放电中值电压达到1.688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 锌镍电池 正极活性物质 充放电性能
下载PDF
锌铝复合氧化物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婧坤 武晓峰 +2 位作者 王好盛 吴镇江 陈运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89-3095,共7页
以水和硫酸锌及水和硫酸铝为主要原料,通过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Zn∶Al为3∶1的类水滑石(LDHs)型前驱体。采用XRD、SEM、TEM等对LDHs及其煅烧形成的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复合氧化物对大肠杆菌ATCC 2385的抗菌性能,并... 以水和硫酸锌及水和硫酸铝为主要原料,通过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Zn∶Al为3∶1的类水滑石(LDHs)型前驱体。采用XRD、SEM、TEM等对LDHs及其煅烧形成的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复合氧化物对大肠杆菌ATCC 2385的抗菌性能,并考察了反应时间,焙烧温度、不同沉淀剂对该复合氧化物抗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时间为12 h,焙烧温度为1000℃,沉淀剂为碳酸钠时得到的复合氧化物抗菌性能最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共沉淀 类水滑石 抗菌性能
下载PDF
磁性焙烧态锌铝类水滑石吸附腐殖酸与再生
15
作者 李绍秀 杨玉和 +2 位作者 彭士城 王志红 李冬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6,共7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一步法制备了磁性锌铝类水滑石(M·Zn/Al LDHs),并经煅烧得到磁性焙烧态锌铝类水滑石(M·Zn/Al LDO),用以吸附去除水中腐殖酸。文章探讨了M·Zn/Al LDO去除腐殖酸的影响因素,研究了M·Zn/Al LDO吸附腐殖... 采用化学共沉淀一步法制备了磁性锌铝类水滑石(M·Zn/Al LDHs),并经煅烧得到磁性焙烧态锌铝类水滑石(M·Zn/Al LDO),用以吸附去除水中腐殖酸。文章探讨了M·Zn/Al LDO去除腐殖酸的影响因素,研究了M·Zn/Al LDO吸附腐殖酸的动力学与热力学,考察了吸附腐殖酸后M·Zn/Al LDO焙烧再生的条件。结果表明,当M·Zn/Al LDO投加量<0.2 g/L时腐殖酸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腐殖酸的初始浓度增大时吸附量增大但去除率减小。在pH 4~8腐殖酸去除率较高,保持在97%以上。NO3-和F-对去除腐殖酸的影响甚微,而H2PO4-则影响较大。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化学吸附为辅。吸附腐殖酸后的M·Zn/Al LDO通过煅烧恢复焙烧态锌铝类水滑石结构,腐殖酸分解,再生效果良好,且磁性未被破坏。可见,磁性焙烧态锌铝类水滑石是一种高效且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去除腐殖酸的水处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态磁性锌铝类水滑石 腐殖酸 吸附 再生
下载PDF
并流加料沉淀法处理含铜锌废水同时形成类水滑石污泥
16
作者 吴兰艳 王益 +3 位作者 姚元勇 闫莉莉 谢子楠 罗粒胜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26,共6页
分别采用传统沉淀法和并流加料沉淀法处理含铜锌废水,考察了废水进样速率、废水pH、搅拌速率对重金属离子残留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FTIR、XRD和SEM表征了所得污泥的物相和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并流加料沉淀法所得滤液中Zn^(2+)、Cu^(2+)... 分别采用传统沉淀法和并流加料沉淀法处理含铜锌废水,考察了废水进样速率、废水pH、搅拌速率对重金属离子残留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FTIR、XRD和SEM表征了所得污泥的物相和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并流加料沉淀法所得滤液中Zn^(2+)、Cu^(2+)和Al^(3+)的质量浓度远低于传统沉淀法;在废水进样速率1.0 mL/min、废水pH 9、搅拌速率500 r/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滤液中Cu^(2+)和Zn^(2+)基本没有残留,Al^(3+)质量浓度仅为0.2 mg/L,达到工业排放标准;所得污泥结晶度良好,为类水滑石Cu_3Zn_3Al_2(OH)_(16)CO_3·4H_2O(PDF#37-0629)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流加料沉淀法 铜锌废水 类水滑石
下载PDF
锌铝水滑石的控制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焱 李张成 +2 位作者 王百年 于斌 张霄翔 《能源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64-69,共6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和均匀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锌铝水滑石(Zn Al-LDHs),通过XRD、SEM、N2吸附等对合成的试样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甲基橙在Zn Al-LDHs上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酸碱度和温度等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添加...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和均匀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锌铝水滑石(Zn Al-LDHs),通过XRD、SEM、N2吸附等对合成的试样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甲基橙在Zn Al-LDHs上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酸碱度和温度等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添加乙二醇可合成出海胆状Zn Al-LDHs,添加乙醇可合成出花状Zn Al-LDHs;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可合成出片状Zn Al-LDHs。其中海胆状Zn Al-LDHs的比表面积最高,达147.3 m2/g,对甲基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25℃,初始p H=3的条件下,0.2 g/L海胆状Zn Al-LDHs对100 mg/L甲基橙的吸附容量和去除率分别达368 mg/g和73.65%,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和Langmuir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水滑石 比表面积 吸附 甲基橙
下载PDF
锌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对煤自燃的阻化特性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玉涛 史学强 +4 位作者 李亚清 文虎 黄遥 李山山 刘宇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92-2899,共8页
煤炭自燃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添加阻化剂是预防煤炭自燃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采用热重/差热扫描-傅里叶红外光谱(TG/DSC-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锌镁铝类水滑石(Zn_1Mg_2Al_1-CO_3-LDHs)对煤炭自燃的阻化特性和机理,测试了该... 煤炭自燃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添加阻化剂是预防煤炭自燃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采用热重/差热扫描-傅里叶红外光谱(TG/DSC-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锌镁铝类水滑石(Zn_1Mg_2Al_1-CO_3-LDHs)对煤炭自燃的阻化特性和机理,测试了该阻化剂作用下,煤自燃过程中质量、特征温度、热效应和气体产生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吸热是Zn_1Mg_2Al_1-CO_3-LDHs抑制煤自燃的主要原理,煤样中阻化剂的添加能够提高煤的脱水脱附最大速率点、缓慢氧化温度和煤样的起始放热温度,而且可以降低煤样的最大释热功率,同时对煤样氧化过程中CO2的产生有轻微的促进作用,阻化率随添加量的增大呈线性增加,研究表明Zn_1Mg_2Al_1-CO_3-LDHs对煤自燃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阻化剂 zn1Mg2Al1-CO3-LDHs TG/DSC-FTIR联用 氧化过程
下载PDF
类水滑石Mg/Zn/Al焙烧产物对高氯酸盐的吸附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红宇 刘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585-2589,共5页
利用类水滑石Mg/Zn/Al的焙烧产物对ClO-4进行吸附性能研究,通过类水滑石表面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并探讨其吸附等温、动力学模型,并研究了焙烧温度、Mg/Zn/Al质量比、溶液p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类水滑石Mg/Zn/Al吸附ClO-4... 利用类水滑石Mg/Zn/Al的焙烧产物对ClO-4进行吸附性能研究,通过类水滑石表面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并探讨其吸附等温、动力学模型,并研究了焙烧温度、Mg/Zn/Al质量比、溶液p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类水滑石Mg/Zn/Al吸附ClO-4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500℃下焙烧4 h,Mg/Zn/Al质量比为2∶1∶1的类水滑石对ClO-4去除效果较好,吸附容量最大且对溶液pH值有较好的适用范围.经500℃焙烧的类水滑石吸附ClO-4的动力学拟合结果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及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Mg/zn/Al 焙烧 吸附 动力学 高氯酸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