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见光响应型ZnO/Bi_2O_3复相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龙腾发 李磊 +3 位作者 颜昌琪 何星存 陈孟林 钟山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7-1611,共5页
以Zn(Ac)2.2H2O和Bi(NO3)3.5H2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可见光响应型的高效复相ZnO/Bi2O3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测试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了初始合成条件... 以Zn(Ac)2.2H2O和Bi(NO3)3.5H2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可见光响应型的高效复相ZnO/Bi2O3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测试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了初始合成条件、光源等对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Zn∶nBi为1∶1,浓度为0.05 mol/L条件下制得的凝胶,经600℃煅烧2 h后,样品呈现六方纤锌矿结构的氧化锌晶相并伴有单斜α-Bi2O3、三斜ω-Bi2O3晶相。在16 W紫外灯、500 W卤素灯照射下,2.5 h后,甲基橙的脱色率为95.73%,68.36%,而经太阳光照射2.5 h,甲基橙的脱色率分别为53.8%,但将其继续置于阳台上24 h,脱色率可达97.6%。在16 W紫外灯的辐照下,样品重复使用6次,甲基橙的脱色率仍在90%以上,表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重复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bi2O3 光催化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Achieving p-type conductivity in ZnO/Bi_(0.5)Sb_(1.5)Te_(3) composites
2
作者 Li Yin Lin Sun +1 位作者 Peng Jiang Xinhe Bao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63-167,I0006,共6页
With the rapid exhaustion of fossil energy, the demand for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is urgently growing. Thermoelectric(TE) materials, which can directly convert waste heat into electrical energy, are attracting gre... With the rapid exhaustion of fossil energy, the demand for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is urgently growing. Thermoelectric(TE) materials, which can directly convert waste heat into electrical energy, are attracting great attention to address the energy crisis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Achieving p-type conductivity in zno/bi Te_(3)composites
下载PDF
Bi^(3+)掺杂对纳米ZnO形貌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晓虹 赵娜 +2 位作者 吴建锋 田越 王耀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分别制备了未掺杂的纯纳米ZnO粉体和Bi3+离子掺杂纳米ZnO粉体。XRD、TEM分析及光催化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纯相纳米ZnO粉体和Bi3+掺杂纳米ZnO粉体均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掺杂并未改变... 以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分别制备了未掺杂的纯纳米ZnO粉体和Bi3+离子掺杂纳米ZnO粉体。XRD、TEM分析及光催化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纯相纳米ZnO粉体和Bi3+掺杂纳米ZnO粉体均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掺杂并未改变ZnO的晶系结构;但对其晶粒形貌产生了影响,除了球状形貌外,还产生了大量长短不一的棒状结构。与纯相纳米ZnO相比,Bi3+的掺杂降低了其光催化活性,在80min光照下MB的降解率已经由68.26%降低到10.02%,但随着Bi3+掺杂量的增加,其光催化活性有所改善,当掺杂量达到3%时,光催化降解率重又升高到4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bi3+掺杂 形貌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Ti^(4+)取代Zn^(2+)、Nb^(5+)对Bi_2O_3-ZnO-Nb_2O_5系介质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艳平 姚熹 张良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1-632,共2页
研究了Ti4+ 取代Zn2 + 、Nb5+ 对Bi2 O3 ZnO Nb2 O5系介质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少量替代对于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 ;随着替代量的增加 ,相结构中出现正交Bi4Ti3 O12 相 ;微观形貌中出现棒晶 ;介电常数逐渐增大 ... 研究了Ti4+ 取代Zn2 + 、Nb5+ 对Bi2 O3 ZnO Nb2 O5系介质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少量替代对于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 ;随着替代量的增加 ,相结构中出现正交Bi4Ti3 O12 相 ;微观形貌中出现棒晶 ;介电常数逐渐增大 ,温度系数逐渐向负温度系数方向移动。适量Ti4+ 替代可以获得性能很好的NP0介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材料 结构 性能 电容器 bi2O3-zno-Nb2O5系
下载PDF
Bi掺杂ZnO籽晶层生长纳米ZnO薄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冰阳 李丽华 +1 位作者 王航 黄金亮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8-35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不同浓度Bi3+掺杂ZnO籽晶层,又进一步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纳米棒。通过X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光致发光(PL)谱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不同浓度Bi3+掺杂ZnO籽晶层,又进一步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纳米棒。通过X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光致发光(PL)谱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Bi掺杂ZnO籽晶层上生长纳米ZnO薄膜,ZnO的晶体结构没有改变,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且(002)晶面的峰强明显高于其他晶面的峰强值;在FESEM电镜观察下发现,不同掺杂浓度Bi掺杂ZnO籽晶层上水热生长的纳米ZnO薄膜均为纳米棒状。PL光谱显示随着Bi掺杂量增加,样品的近紫外发射峰和晶格缺陷峰等峰值明显增大,且有红移现象产生。其中禁带宽度随着Bi掺杂量的增大而减小,说明Bi3+可以有效地调节ZnO的禁带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3+掺杂 zno纳米棒 溶胶-凝胶法 水热法 光学性质
下载PDF
Bi/BiOBr/ZnO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悦 肖姗姗 +2 位作者 侯婉君 周香港 张艺川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4期5-7,27,共4页
本文采用水热/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Bi/BiOBr/ZnO复合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Bi/BiOBr/ZnO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考察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BiOBr/ZnO复合光催化剂... 本文采用水热/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Bi/BiOBr/ZnO复合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Bi/BiOBr/ZnO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考察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BiOBr/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很好,20min内对甲基橙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4%,是ZnO的14倍,BiOBr的7倍,BiOBr/ZnO的2倍。Bi/BiOBr/ZnO复合光催化剂催化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异质结构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本工作可为铋基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光催化反应 异质结 biOBr zno bi
下载PDF
Bi3+,Fe3+离子掺杂ZnO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陈玲珑 王秋芹 +2 位作者 葛金龙 秦言尚 李群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3期42-44,共3页
本文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不同浓度Bi^3+,Fe^3+掺杂的ZnO粉体,采用XRD、激光粒度对样品的结构和颗粒尺寸进行表征,并用罗丹明B模拟有机污染物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观察掺杂离子对ZnO的结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O掺杂Bi^... 本文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不同浓度Bi^3+,Fe^3+掺杂的ZnO粉体,采用XRD、激光粒度对样品的结构和颗粒尺寸进行表征,并用罗丹明B模拟有机污染物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观察掺杂离子对ZnO的结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O掺杂Bi^3+,Fe^3+后物相没有变化,仍为六边纤锌矿。此外,当Bi 3+掺杂量为6at.%时,Bi/ZnO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光照25 min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61.06%;当Fe^3+掺杂量为0.4at.%时,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光照25 min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5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溶液燃烧法 bi3+掺杂 Fe3+掺杂 光催化
下载PDF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2,2′-arylmethylene bis-(3-hydroxy-5,5-dimethyl-2-cyclohexene-1-one) and 1,8-dioxooctahydroxanthenes using ZnO and ZnO-acetyl chloride 被引量:4
8
作者 Malek Taher Maghsoodlou Sayyed Mostafa Habibi-Khorassani +2 位作者 Zahra Shahkarami Nariman Maleki Mohsen Rostamizadeh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86-689,共4页
2,2'-Arylmethylene bis(3-hydroxy-5,5-dimethyl-2-cyclohexene-1-one) 4l-s produced from reaction between dimedone with various aldehydes in acetonitrile using ZnO as a catalyst;whereas in the presence of ZnO-acetyl ... 2,2'-Arylmethylene bis(3-hydroxy-5,5-dimethyl-2-cyclohexene-1-one) 4l-s produced from reaction between dimedone with various aldehydes in acetonitrile using ZnO as a catalyst;whereas in the presence of ZnO-acetyl chloride catalysts the reaction is limited to give only 1,8-dioxo-octahydroxanthenes 3a-k in very good y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zno-acetyl chloride Dimedone Aldehyde 1 8-Dioxooctahydroxanthene 2 2'-Arylmethylene bis(3-hydroxy-5 5-dimethyl-2-cyclohexene-1-one)
下载PDF
Structur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 crystalline and bi-crystalline ZnO thin films grown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9
作者 路忠林 邹文琴 +1 位作者 徐明祥 张凤鸣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7期399-403,共5页
C-oriented ZnO epitaxial thin films are grown separately on the a-plane and c-plane sapphire substrates by using a molecular-beam epitaxy technique. In contrast to single crystalline ZnO films grown on a-plane sapphir... C-oriented ZnO epitaxial thin films are grown separately on the a-plane and c-plane sapphire substrates by using a molecular-beam epitaxy technique. In contrast to single crystalline ZnO films grown on a-plane sapphire, the films grown on c-plane sapphire are found to be bi-crystalline; some domains have a 30~ rotation to reduce the large mismatch between the film and the substrate. The presence of these rotation domains in the bi-crystalline ZnO thin film causes much more carrier scatterings at the boundaries, leading to much lower mobility and smaller mean free path of the mobile carriers than those of the single crystalline one. In addition, the complex impedance spectra are also studied to identify relaxation mechanisms due to the domains and/or domain boundaries in both the single crystalline and bi-crystalline ZnO thin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grain boundaries complex impedance spectra single crystalline and bi-crystallinethin films
下载PDF
ZnO陶瓷薄膜的制备及其低压压敏性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焱球 刘梅冬 +3 位作者 李楚容 曾亦可 刘少波 夏冬林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386,共3页
利用新型 Sol- Gel法在镀有 Au底电极的单晶硅片上制备 Bi2 O3、Sb2 O3掺杂的 Zn O陶瓷薄膜。先驱体溶液由 Bi2 O3、Sb2 O3掺杂的 Zn O纳米粉体均匀分散于含有 Zn(CH3COO) 2 、Bi(NO3) 3及 Sb2 O3的溶胶中制成。薄膜由甩胶法制备 ,并由 ... 利用新型 Sol- Gel法在镀有 Au底电极的单晶硅片上制备 Bi2 O3、Sb2 O3掺杂的 Zn O陶瓷薄膜。先驱体溶液由 Bi2 O3、Sb2 O3掺杂的 Zn O纳米粉体均匀分散于含有 Zn(CH3COO) 2 、Bi(NO3) 3及 Sb2 O3的溶胶中制成。薄膜由甩胶法制备 ,并由 40 0°C预烧、75 0°C退火。制得的陶瓷薄膜 Zn O结晶良好 ,并存在β- Bi2 O3、Zn2 Sb3Bi3O1 4 及Zn7Sb2 O1 2 相 ,表现出良好的低压压敏性质。厚约为 3μm的 Zn O陶瓷薄膜非线性系数α为 6 .2、压敏电压为 5 V、漏电流为 8μ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薄膜 低压压敏电阻 性能特征 氧化锌
下载PDF
铋添加剂对 ZnO-Bi_2O_3-Sb_2O_3-BaO 系压敏陶瓷晶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显灿 陈志雄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8-202,共5页
讨论了ZnOBi2O3Sb2O3BaO系压敏陶瓷中铋添加剂含量对BaSb2O3、βBi2O3等晶相形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预烧、热处理等工艺在Bi含量不同时与上述晶相形成的关系。
关键词 添加剂 压敏陶瓷 晶相 氧化锌 热处理
原文传递
水热法制备纳米铋掺杂氧化锌的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乐小芳 谭艳 +3 位作者 陈燕梅 万谦 马粉波 吕维忠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5期69-72,共4页
以氯化锌、硝酸铋为主要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铋掺杂氧化锌粉体。研究了pH值对产物成分的影响,分析了水热时间和水热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9,水热温度为240℃,水热时间为25 h时可以得到微观形貌良... 以氯化锌、硝酸铋为主要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铋掺杂氧化锌粉体。研究了pH值对产物成分的影响,分析了水热时间和水热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9,水热温度为240℃,水热时间为25 h时可以得到微观形貌良好的纳米铋掺杂氧化锌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合成 纳米粉体 铋掺杂氧化锌
下载PDF
Bi掺杂ZnO光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春天 丛珊 +2 位作者 陈鸿菲 王磊 李凯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0-728,共9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利用Material studio程序包中的Castep模块计算研究不同浓度Bi原子掺杂对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Bi原子数的掺杂,对ZnO禁带宽度影响的变化趋势不一致.Bi掺杂Zn...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利用Material studio程序包中的Castep模块计算研究不同浓度Bi原子掺杂对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Bi原子数的掺杂,对ZnO禁带宽度影响的变化趋势不一致.Bi掺杂ZnO的介电函数虚部峰值变大,并向低能量方向红移;高能量区域的吸收峰、反射峰和能量损耗峰随着掺杂原子的增多逐渐减小,透光性增强.掺杂样品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均显著提高,可促进ZnO材料对可见光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掺杂 第一性原理 红移 透光性 吸收系数与反射系数
原文传递
双相分散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微乳液法制备,结构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澎 张晓燕 +1 位作者 吴君华 刘红玲 《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82-85,105,共5页
以乙酰丙酮锌为前躯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纳米微乳液法制备了有机相和水相双分散PVP包覆氧化锌(PVP-ZnO)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其相组成、微结构及化学特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以乙酰丙酮锌为前躯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纳米微乳液法制备了有机相和水相双分散PVP包覆氧化锌(PVP-ZnO)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其相组成、微结构及化学特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ZnO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粒径分布范围窄,结晶性好.纳米ZnO表面包裹PVP,使得PVP-ZnO在无机和有机溶剂中皆具有很好的分散性.与此同时,PVP-ZnO纳米粒子在紫外区尤其是373 nm处显示很强的紫外吸收,而在380nm的激发光下在496nm左右产生强蓝绿光发射,并在587nm处伴有弱黄绿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分散 聚乙烯吡咯烷酮 zno纳米粒子 微乳液法 制备 结构表征 光学性质
下载PDF
铋基烧绿石陶瓷及其微波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强 黄金亮 +1 位作者 杨留栓 殷镖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04年第3期14-18,共5页
介绍了低烧结温度的铋基烧绿石系介质陶瓷的结构特点和微波响应行为。以铋基烧绿石中典型的Bi2O3-ZnO-Nb2O5系及其四元系固溶体陶瓷为例,详述了这些体系的相结构、相变及其改变其微波介电性能的途径。指出低烧结温度的铋基烧绿石系介质... 介绍了低烧结温度的铋基烧绿石系介质陶瓷的结构特点和微波响应行为。以铋基烧绿石中典型的Bi2O3-ZnO-Nb2O5系及其四元系固溶体陶瓷为例,详述了这些体系的相结构、相变及其改变其微波介电性能的途径。指出低烧结温度的铋基烧绿石系介质陶瓷的基本实验制备工艺与检测技术,并讨论了进一步降低烧结温度的方法,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基烧绿石陶瓷 结构 bi2O3-zno-Nb2O5系陶瓷 氧化铋 氧化锌 氧化铌 微波技术 制备 微波介质陶瓷
下载PD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u_2O and Ag co-modified rice grains-like ZnO nanocomposites 被引量:6
16
作者 Dunhua Hong Guangzhong Cao +2 位作者 Junle Qu Yuanming Deng Jiaonin T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359-2367,共9页
In this work, a series of Cu2O-Ag/ZnO, Cu2O/ZnO and Ag/ZnO nanocomposites with various compositions were prepar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follow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was in... In this work, a series of Cu2O-Ag/ZnO, Cu2O/ZnO and Ag/ZnO nanocomposites with various compositions were prepar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follow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confirmed that 31 nm Cu20 and 30 nm Ag nanoparticles are well-dispersed on 202 nm ZnO grains to form a Cu2O/ZnO and Ag/ZnO heterojunction, respectively. The bi-heterojuction structure in the Cu20-Ag/ZnO provided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the(Cu2O)0.04Ag0.06ZnO0.9nanocomposites showed the highes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ll samples with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and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as low to 31.25 μg/mL, 250μg/mL, 125μg/mL and 500μg/mL, respectively.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Cu2O and Ag co-modified ZnO nano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activity bi-heterojuction structur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Hydrothermal route Cu_2O-Ag/zno nanocomposi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