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tu Synthesis of SnO2 Quantum Dots/ZnS Nanosheets Heterojunction as a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 for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Potassium Dichromate and Tetracycline
1
作者 ZHANG Chenxu WU Xiangfeng +7 位作者 JIA Yunning CHANG Tianlong LIU Zhifeng FU Yunxuan LIU Xutao WANG Hui SHI Yimai ZUO Yuqia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0年第4期719-725,共7页
The SnO2 quantum dots(SnO2QDs)/ZnS nanosheets(ZnSNs)heterojunction was fabricated via an in-situ synthetic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Rhodamine B,potassium dichromate,and tetracycline were used to discuss the photocat... The SnO2 quantum dots(SnO2QDs)/ZnS nanosheets(ZnSNs)heterojunction was fabricated via an in-situ synthetic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Rhodamine B,potassium dichromate,and tetracycline were used to discuss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as-prepared samples under the visible light illumination.The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of the as-prepared samples was also propos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the as-prepared SnO2QDs/ZnSNs heterojunction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usage of ZnSNs.When the mass ratio of SnO2QDs to ZnSNs is 1:2 in 180 min,the as-prepared samples have the highest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89.1%for rhodamine B,97.7%for potassium dichromate,and 83.8%for tetracycline,which are much higher than 51.7%,26.8%,and 0.9%of pure SnO2QDs as well as 37.9%,87.1%,and 19.1%of pure ZnSNs,respectively.After it is repeatedly degraded for 3 times,it possesses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62.5%for rhodamine B,which increases by 200.5%in comparison with 20.8%of the pure SnO2QDs.Moreover,the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the as-prepared hybrids are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heterojunction between the SnO2QDs and ZnSNs.In addition,hydroxyl radicals and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play major roles during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rocess,while holes play a minor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 nanosheets SnO2 quantum dots photocatalysis
下载PDF
ZnS:Mn^(2+)·QDs在定量分析测定中的应用
2
作者 邓桂明 郭宇鸽 +3 位作者 陈镇 欧阳林旗 张鹤鸣 刘颂豪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7期937-939,共3页
Mn掺杂ZnS量子点(ZnS:Mn^(2+)·QDs)作为具有高灵敏度的绿色环保纳米探针应用于各种微量物质的定量分析测定中,该文主要评述了ZnS:Mn^(2+)·QDs在重金属检测方面和生物学、医药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 Mn掺杂ZnS量子点(ZnS:Mn^(2+)·QDs)作为具有高灵敏度的绿色环保纳米探针应用于各种微量物质的定量分析测定中,该文主要评述了ZnS:Mn^(2+)·QDs在重金属检测方面和生物学、医药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Mn^2+ 量子点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酸碱度对水相合成ZnS:Mn^(2+)量子点荧光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刘静 应明 毛自强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54,共5页
采用水相化学沉淀法合成ZnS∶Mn2+纳米量子点时,反应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量子点的荧光特性。文中通过调节三聚磷酸钠(STPP)的加入量,改变反应介质酸碱度,成功获得了不同荧光颜色的ZnS∶Mn2+纳米量子点。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介质酸碱度的... 采用水相化学沉淀法合成ZnS∶Mn2+纳米量子点时,反应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量子点的荧光特性。文中通过调节三聚磷酸钠(STPP)的加入量,改变反应介质酸碱度,成功获得了不同荧光颜色的ZnS∶Mn2+纳米量子点。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介质酸碱度的变化只改变了ZnS∶Mn2+量子点的发射光谱,而没有改变其激发光谱。分别加入0.17,0.16 g/mL的STPP,pH值控制在7.5,8.0时,合成的量子点发射峰出现在425 nm和475 nm,呈蓝色荧光;当加入0.15 g/mL的STPP,pH值控制在8.5时,量子点发射峰在485 nm,有微弱橙红色荧光;加入0.10,0.02 g/mL的STPP,pH值控制在9.0或9.5时,在580 nm处有单一发射峰,呈现较强的橙红色荧光。其中pH值为9.5时,荧光强度最高,所合成的ZnS∶Mn2+量子点直径为3.5 nm,且均匀分散。荧光光谱分析证明,随着介质pH值的增大,ZnS∶Mn2+量子点的发射峰逐渐红移,而pH值达到10.0时,发射峰又回到470 nm,橙红色荧光消失,呈蓝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Mn2+量子点 三聚磷酸钠 酸碱度 水相化学沉淀法
下载PDF
核壳结构AgInS_2@ZnS量子点的合成及荧光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吕鉴泉 胡芹芹 +2 位作者 丁然 张霞 周兴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78-2482,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的AgInS2@ZnS量子点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能.AgInS2@ZnS的合成包括以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BSA)为稳定剂水相法构建AgInS2核以及形成ZnS壳两部分.考察了配方和工艺条件对该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 合成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的AgInS2@ZnS量子点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能.AgInS2@ZnS的合成包括以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BSA)为稳定剂水相法构建AgInS2核以及形成ZnS壳两部分.考察了配方和工艺条件对该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InS2@ZnS是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物质,其粒径介于5~7nm之间,荧光量子产率达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S @zns量子点 核壳结构 变性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性能
下载PDF
SiO_2钝化提高CdSe/ZnS量子点的发光稳定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宁平凡 刘宏伟 +4 位作者 牛萍娟 刘国旭 李晓云 韩丽丽 高轶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光诱导功能退化是胶体量子点在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使用磁控溅射沉积SiO_2薄膜形成钝化层来提高CdSe/ZnS量子点发光稳定性的方法。首先,通过三正辛基膦辅助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方法合成了615 nm发光的红色Cd... 光诱导功能退化是胶体量子点在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使用磁控溅射沉积SiO_2薄膜形成钝化层来提高CdSe/ZnS量子点发光稳定性的方法。首先,通过三正辛基膦辅助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方法合成了615 nm发光的红色CdSe/ZnS量子点。然后将量子点旋涂在SiO_2/Si基片上,再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量子点上沉积了厚度为20 nm的SiO_2薄膜作为钝化层。使用连续波激光光源分别在空气气氛和真空条件下照射样品,研究了经过不同照射时间后钝化和未钝化量子点的稳态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没有SiO_2钝化的量子点的PL强度显著降低、PL峰值发生蓝移、FWHM不断增大。对比研究发现,由于SiO_2薄膜能够阻挡空气中的水和氧,减缓了量子点表面的光诱导氧化现象,因此显著提高了CdSe/ZnS量子点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量子点 CDSE/zns 发光稳定性 SiO2钝化
下载PDF
共振光散射法(RLS)研究外源刺激对CdSe/ZnS量子点/TiO_2纳米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月生 杜纪富 +1 位作者 孙绍发 赵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0-1044,共5页
近似生理条件下,采用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了CdSe/ZnS量子点/TiO_2纳米复合物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的纳米复合物浓度、pH、NaCl浓度、反应温度、检测时间、共存离子、表面活性剂、加样顺序等外源刺激因素,结... 近似生理条件下,采用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了CdSe/ZnS量子点/TiO_2纳米复合物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的纳米复合物浓度、pH、NaCl浓度、反应温度、检测时间、共存离子、表面活性剂、加样顺序等外源刺激因素,结果表明:新形成的复合体系可能加强蛋白质的疏水腔,使在水溶液中形成的疏水界面趋于集中,从而导致其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强;体系受pH的影响变化非常灵敏;适当的NaCl浓度可以提高体系的I_(RLS)值灵敏度;共存离子改变了体系的离子强度,从而导致体系的△I_(RLS)值的改变;反应时间为5 min时,体系I_(RLS)值基本稳定;同一种表面活性剂对于不同的体系的I_(RLS)值的作用不完全一致,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与纳米复合物有很强的静电作用;对于与HSA相互作用的多元复合体系,加样顺序的不同对体系的I_(RLS)值的影响很明显;体系的I_(RLS)值随温度的改变呈不完全单调增加的趋势。这些信息为纳米材料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深入了解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外源刺激 CDSE zns量子点 TIO2 人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RLS) CDSE zns(quantum dots) TIO2
下载PDF
Co^(2+)掺杂水溶性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颜爱国 薛继武 +2 位作者 冯起芹 石亮 王建龙 《包装学报》 2013年第3期5-9,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以3-巯基丙酸为表面修饰剂,成功制备出Co2+掺杂水溶性ZnS量子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发射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研究了Co2+掺杂剂及掺杂量对ZnS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发... 采用共沉淀法,以3-巯基丙酸为表面修饰剂,成功制备出Co2+掺杂水溶性ZnS量子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发射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研究了Co2+掺杂剂及掺杂量对ZnS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产物均为ZnS立方型闪锌矿结构,量子点呈不规则球形,粒径主要集中在5.2 nm左右;掺杂样品发红色荧光,发光性能明显增强,属于Co2+形成的杂质能级(4A1—4T1)与缺陷的复合发光。同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Co2+掺杂水溶性ZnS量子点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掺杂 水溶性 zns量子点 光致发光性能
下载PDF
CuInS_(2)/ZnS量子点对人卵颗粒细胞的毒性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宁 耿蔷 +3 位作者 徐江垚 林桂淼 王晓梅 郭遂群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2年第3期206-212,232,共8页
目的:体外原代培养人卵颗粒细胞,检测CuInS_(2)/ZnS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效应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透明质酸酶消化收集人超排卵外的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设立PBS对照组和低(1μg/mL)、中(10μg/mL)、高(100μg/mL)CuInS_(2)/Zn... 目的:体外原代培养人卵颗粒细胞,检测CuInS_(2)/ZnS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效应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透明质酸酶消化收集人超排卵外的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设立PBS对照组和低(1μg/mL)、中(10μg/mL)、高(100μg/mL)CuInS_(2)/ZnS量子点实验组,利用CCK-8法检测量子点处理后颗粒细胞活力的变化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颗粒细胞凋亡情况;采用不同试剂盒分别检测性激素孕酮(P)和雌二醇(E2)的释放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活性的变化。结果:体外原代培养人卵颗粒细胞生长良好,在体外培养72 h后开始自发凋亡并黄素化。采用CuInS_(2)/ZnS量子点处理后48 h的IC;为66.72μg/mL。与PBS对照组比较,高剂量量子点处理组明显抑制细胞活力(P<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增加颗粒细胞P和E2的释放(P<0.05或P<0.01),中、高剂量量子点处理后颗粒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增加(P<0.05或P<0.01),颗粒细胞内的MDA、T-AOC及T-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量子点作用后细胞内的GSH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进行了人卵颗粒细胞系的体外原代培养,发现10μg/mL剂量以上CuInS_(2)/ZnS量子点可以通过侵入颗粒细胞引起氧化损伤,促进细胞凋亡引发毒性效应,为CuInS_(2)/ZnS量子点在临床应用中的生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卵颗粒细胞 氧化损伤 细胞毒性 CuInS_(2)/zns 量子点
下载PDF
CdSe/ZnS量子点探针用于检测猪链球菌2型溶菌酶释放蛋白(MRP)抗原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武红敏 韩鹤友 +1 位作者 金梅林 张安定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87-1092,共6页
合成了高发光效率的CdSe/ZnS量子点并制备了CdSe/ZnS量子点-溶菌酶释放蛋白(MRP)抗体探针,利用凝胶电泳和分子光谱法研究了MRP抗体与CdSe/ZnS量子点的结合机理.荧光光谱法优化了CdSe/ZnS量子点-MRP抗体探针制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种测... 合成了高发光效率的CdSe/ZnS量子点并制备了CdSe/ZnS量子点-溶菌酶释放蛋白(MRP)抗体探针,利用凝胶电泳和分子光谱法研究了MRP抗体与CdSe/ZnS量子点的结合机理.荧光光谱法优化了CdSe/ZnS量子点-MRP抗体探针制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种测定MRP抗原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5.0×10-8~1.5×10-6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6,检测限为1.9×10-8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 溶菌酶释放蛋白(MRP) CdSe/zns量子点探针 检测
原文传递
CuInS_(2)/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0
作者 夏冬林 谭海桂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CuInS_(2)/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研究了一锅煮法制备CuInS_(2)量子点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及Cu/Zn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CuInS_(2)/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两步法制备CuInS_(2)/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研究了一锅煮法制备CuInS_(2)量子点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及Cu/Zn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CuInS_(2)/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uInS_(2)量子点为黄铜矿结构,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XRD衍射峰的强度增大,光学带隙由3.48eV逐渐减小到3.38eV,荧光发射峰由646nm红移至702nm。所制备的CuInS_(2)/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XRD衍射峰随着Cu/Zn摩尔比的增加从低衍射角CuInS_(2)的衍射峰向高衍射角ZnS的衍射峰方向偏移,特征衍射峰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光学带隙宽度从3.51eV增大到3.63eV,荧光发射峰与CuInS_(2)量子点荧光发射峰比较,荧光发射峰波长由646nm移动到616~607nm的波长范围,发生明显蓝移,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的强度显著增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CuInS_(2)/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光学带隙逐渐增大,荧光发射峰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CuInS_(2)CuInS_(2)/zns核壳结构 一锅煮法 热注入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