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慧宗杲研究的新推进——任静伟《大慧宗杲思想研究》读后
1
作者 米进忠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任静伟的《大慧宗杲思想研究》一书,无论是选题还是内容结构,均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从而在已有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推进了关于大慧宗杲的研究,对中国思想史研究走向精细化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然而,该书也存在诸多不足,... 任静伟的《大慧宗杲思想研究》一书,无论是选题还是内容结构,均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从而在已有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推进了关于大慧宗杲的研究,对中国思想史研究走向精细化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然而,该书也存在诸多不足,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具体来说,该书对大慧宗杲的禅法思想缺乏深刻的体悟与理解,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论述存在疏误,在脚注及参考文献的运用上也出现了许多错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慧宗杲思想研究》 大慧宗杲 禅学
下载PDF
论大慧宗杲的诗禅观
2
作者 倪缘 张勇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期77-83,118,共8页
大慧宗杲虽以禅法名世,但其诗禅观依然不可忽视。他认为在诗禅关系中,悟应当是中心,诗以明禅,悟以助诗。因此,诗禅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矛盾。在宗杲看来,诗歌就是禅悟的活动,也是时时提撕的对象。宗杲的创作中既不乏禅林常见的诗颂,又有... 大慧宗杲虽以禅法名世,但其诗禅观依然不可忽视。他认为在诗禅关系中,悟应当是中心,诗以明禅,悟以助诗。因此,诗禅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矛盾。在宗杲看来,诗歌就是禅悟的活动,也是时时提撕的对象。宗杲的创作中既不乏禅林常见的诗颂,又有融世情与禅思,乃至单纯表达世情的作品。这正是其诗禅观的实践。而宗杲所强调的悟,又适时地为僵硬的诗坛注入了新的因素。南宋诗学中学诗以悟与悟以成诗强调了自性发扬、活法与自然等方面。而这两个重要的诗学范畴的形成离不开宗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慧宗杲 诗禅观 以悟为则 活法 悟入
下载PDF
宗杲学溉公安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19,共9页
公安三袁推崇宗杲甚至。大慧物格公案是李贽、袁宏道相得的重要机缘。公安派文学思想的表达有效法宗杲话语痕迹。宗杲“立处即真”“即心是佛”的思想对“性灵说”多有启示。公安派有得于宗杲妙悟禅法与七子派迥然不同。公安派后期尤重... 公安三袁推崇宗杲甚至。大慧物格公案是李贽、袁宏道相得的重要机缘。公安派文学思想的表达有效法宗杲话语痕迹。宗杲“立处即真”“即心是佛”的思想对“性灵说”多有启示。公安派有得于宗杲妙悟禅法与七子派迥然不同。公安派后期尤重宗杲悟后之修的思想。宗杲的禅修思想是公安派调和生死心切与文人情怀矛盾的理想选择。公安派之崇仰与宗杲弘法颇具诗性色彩有关。晚明佛学与文学的深层次互融在对大慧宗杲的推崇中得到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杲 公安派 诗禅
下载PDF
大慧宗杲禅师颂古创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培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8-101,共4页
颂古是宋代"以诗明禅"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禅宗创造的偈颂新体裁,体现了宋代禅宗"以文字为禅"的特色。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圆悟克勤编撰的《碧岩录》一书是宋代禅宗"颂古"的集大成之作。其弟子大慧... 颂古是宋代"以诗明禅"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禅宗创造的偈颂新体裁,体现了宋代禅宗"以文字为禅"的特色。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圆悟克勤编撰的《碧岩录》一书是宋代禅宗"颂古"的集大成之作。其弟子大慧宗杲虽然焚烧了《碧岩录》版,但是自己也创作了110首颂古作品。慧宗杲并非对颂古这种形式不满,而是不满于学者的"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捷"。大慧宗杲的"颂古"之作,是宋代禅宗由"文字禅"转向"看话禅"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说,是在扭转北宋中期以来禅宗向文字禅发展的方向,恢复禅门"言语道断"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慧宗杲 颂古 《碧岩录》 文字禅
下载PDF
大慧宗杲“看话禅”的美学贡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9,共5页
大慧宗杲“看话禅”关于般若探究 (审美探究 )的禅学思想 ,是一反禅宗美学的传统观念而提出的新的主张与观点 ,为宋代禅宗美学乃至宋代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就审美态度的美学理论而言 ,不仅中国传统美学几乎全是静观的学说 ,就是西方传... 大慧宗杲“看话禅”关于般若探究 (审美探究 )的禅学思想 ,是一反禅宗美学的传统观念而提出的新的主张与观点 ,为宋代禅宗美学乃至宋代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就审美态度的美学理论而言 ,不仅中国传统美学几乎全是静观的学说 ,就是西方传统美学也仍然如是 ,而大慧宗杲“看话禅”则强调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探究。其审美态度以及对于般若意志与审美意志的强调与论述 ,对今天的审美活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慧宗杲 “看话禅” 审美探究 审美意志 审美特性
下载PDF
大慧宗杲伦理思想的儒学化问题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正荣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7-21,共5页
宗杲伦理思想的儒学化集中体现在"菩提心则忠义心"的观点上。其伦理思想儒学化的可能性首先是因"三教合流"的文化背景,其次是宋代理学发展的排斥性结果。另外,佛教的"世出世间不二"与儒家社会意识存在一... 宗杲伦理思想的儒学化集中体现在"菩提心则忠义心"的观点上。其伦理思想儒学化的可能性首先是因"三教合流"的文化背景,其次是宋代理学发展的排斥性结果。另外,佛教的"世出世间不二"与儒家社会意识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同一性,是其吸收儒家伦理的内在伦理依据。同时,这种儒学化又是禅学自我完善的时代要求,其发生是以坚持禅宗的主体性为前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慧宗杲 伦理思想 儒学化
下载PDF
禅僧大慧宗杲的“菩提心即忠义心”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寒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宋代禅僧大慧宗杲创造性地提出的"菩提心即忠义心"思想,援用儒家的概念规范要求禅人遵守,使其禅学思想具有了中国特色,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儒家在现实生活的忠义行为原则,也反映在佛教的思想与实践中了,儒家思想与佛... 宋代禅僧大慧宗杲创造性地提出的"菩提心即忠义心"思想,援用儒家的概念规范要求禅人遵守,使其禅学思想具有了中国特色,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儒家在现实生活的忠义行为原则,也反映在佛教的思想与实践中了,儒家思想与佛家思想在此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慧宗呆 菩提心 忠义心
下载PDF
论圆悟克勤对大慧宗杲士大夫禅学的影响
8
作者 方新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13,26,共4页
四川僧人圆悟克勤对大慧宗杲的士大夫禅学有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圆悟克勤在与士大夫谈话时借机钳锤宗杲;第二,圆悟克勤重视与士大夫的交往;第三,圆悟克勤有着融合世法、佛法的思想。宗杲深得克勤禅学思想真旨,着意加以革新和... 四川僧人圆悟克勤对大慧宗杲的士大夫禅学有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圆悟克勤在与士大夫谈话时借机钳锤宗杲;第二,圆悟克勤重视与士大夫的交往;第三,圆悟克勤有着融合世法、佛法的思想。宗杲深得克勤禅学思想真旨,着意加以革新和发展,对于禅学普世化和士大夫禅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悟克勤 大慧宗杲 士大夫禅学
下载PDF
士大夫居士张九成的佛禅观
9
作者 郑翔高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9,共5页
南宋初期的士大夫张九成是著名禅师大慧宗杲的居士弟子,他本人的佛禅知见,契合于大乘经论与诸禅师的论道,卓然深刻,受到宗杲的称赞和肯定。可见张九成在佛法修证上下了一番工夫,佛法在他心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 张九成 大慧宗杲 士大夫居士 佛禅观
下载PDF
论大慧宗杲的休闲智慧和休闲人格
10
作者 章辉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7-11,共5页
南宋高僧宗杲具有丰富的休闲智慧和高尚的休闲人格。在休闲本体方面,他认为“闲”才是宇宙万物的本质面貌,反对众生无智慧地恋着尘劳之事并以此为乐;在休闲工夫方面,他认为“看话禅”工夫和村歌社舞活动是获取休闲的重要途径;在休闲境... 南宋高僧宗杲具有丰富的休闲智慧和高尚的休闲人格。在休闲本体方面,他认为“闲”才是宇宙万物的本质面貌,反对众生无智慧地恋着尘劳之事并以此为乐;在休闲工夫方面,他认为“看话禅”工夫和村歌社舞活动是获取休闲的重要途径;在休闲境界方面,他所倡导的看透生死是一种超越性的休闲境界;他的休闲伦理观既反对求富贵而失自由,又反对放逸而为乐所困。宗杲推崇“幽闲”“自在”的休闲人格,时人亦以休闲人格相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杲 休闲智慧 休闲人格
下载PDF
论宏智正觉“默照禅”的禅学思想
11
作者 朱新亮 《哲学评论》 2019年第2期45-59,共15页
宋代禅宗史上的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争论向来是学界关注焦点,考察宏智正觉禅学思想可知:一、正觉"默照禅"并非文字禅的对立形式,其颂古拈古、开示说法、诗语偈语皆具备文字禅性质。二、宗杲批判"默照禅"原因在... 宋代禅宗史上的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争论向来是学界关注焦点,考察宏智正觉禅学思想可知:一、正觉"默照禅"并非文字禅的对立形式,其颂古拈古、开示说法、诗语偈语皆具备文字禅性质。二、宗杲批判"默照禅"原因在于宗杲以悟为极则并在行住坐卧中体道而默照禅执方便为究竟、离世觅菩提。三、正觉"默照禅"的佛理依据在于其属于"真常唯心论"而迥别于宗杲的"性空唯名论",正觉与达摩、神会、宗密、玄觉等禅师禅法相通之处正在于他们都受真常思想影响,正觉禅法进路在离析根尘以脱生死而非如宗杲般以悟为极则。二人禅学思想的分歧导致了看话禅、默照禅的分流,但二者皆以了生死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智正觉 大慧宗杲 文字禅 默照禅 看话禅
下载PDF
"Who Is Reciting the Name of the Buddha?" as Gongan in Chinese Chan Buddhism
12
作者 Morten Schlutter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3年第3期366-388,共23页
Chart Buddhism's ambivalent relationship wit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perhaps most starkly seen in its practice of gongan meditation. This practice was first instituted by the famous Linji master Dahui and involve... Chart Buddhism's ambivalent relationship wit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perhaps most starkly seen in its practice of gongan meditation. This practice was first instituted by the famous Linji master Dahui and involves an intense meditational focus on the "punch line" (huatou) of what is typically a story about an ancient Chan master or an enigmatic question like "why did [the legendary founder of Chan] Bodhidharrna come from the West?" In the Ming dynasty, a new gongan became widely used in Chart meditation: the phrase "who is reciting the name of the Buddha?" This was a reference to the widespread practice of chanting homage to the Buddha Amitgbha in hope of getting reborn into his paradise. In using this new gongan, Chan seemingly embraced oral practice in an unprecedented move and appeared to combine the other-power of Amitgbha worship with the self-power of Chan meditation. Scholars have struggled to understand this development, and several have dismissed it as an example of the degeneration of Chan and its later pandering to lay people. I argu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gongan can best be seen as an attempt to reframe the practice of Buddha-recitation in a Chan meditative framework;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rationale for the practice as given by the influential Buddhist thinker Yunqi Zhuhong, who was a staunch advocate of Buddha-rec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hui zonggao SONG huatou nianfo Yunqi Zhuhong
原文传递
The Huatou Revolution, Pure Land Practices, and Dahurs Chan Discourse on the Moment of Death
13
作者 Miriam L. Levering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3年第3期342-365,共24页
Song-dynasty Chan depended for its place in society and its financial resources on lay patrons. Educated gentleman-officials (shidafu) were the wealthiest and most powerful of men. From the time of Dahui Zonggao in ... Song-dynasty Chan depended for its place in society and its financial resources on lay patrons. Educated gentleman-officials (shidafu) were the wealthiest and most powerful of men. From the time of Dahui Zonggao in the Southern Song, Linji teachers shifted from elaborate comments on gongan in periodic sermons to a new method ofgongan inspection termed "critical phrase" (kan huatou).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Dahui's invention of huatou practice was primarily related to internal Chan rivalries for elite patrons. I argue that Dahui's motive was also connected to a rivalry with Pure Land Buddhism over the making of appeals to lay followers among scholar-officials. Dahui was aware and tried to communicate the usefulness of huatou in addressing the elite laity's doubts about birth and death, and in particular their anxieties about facing the decisive moment of death. Therefore, he developed a gongan discourse that is related to anticipation of dying by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doubt to create an experience of spiritual awak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hui zonggao SONG DOUBT huatou nianfo moment of death
原文传递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二卷本)新见宋人佚作辑证
14
作者 赵昱 《厦大中文学报》 2022年第1期163-171,共9页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二卷本,系《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三十卷本之外的又一种大慧宗杲语录,它的内容源出《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而又有所增加。其中新见宋人佚作20首(篇),可为《全宋诗》《全宋文》补遗之一助。
关键词 大慧宗杲 语录 《全宋诗》 《全宋文》 辑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