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4+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建军 邹原 +1 位作者 邓爱华 李荣先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6-1029,共4页
以ZrCl4及TiOSO4为前驱物,用尿素热分解共沉淀法制备了Zr4+掺杂TiO2光催化剂Zr/TiO2,并用XRD,TEM,BET,FT-IR等表征了其物相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r4+掺杂使TiO2纳米晶粒细化(粒径14~17nm),比表面积增大,同时有效抑制了TiO2从锐钛矿... 以ZrCl4及TiOSO4为前驱物,用尿素热分解共沉淀法制备了Zr4+掺杂TiO2光催化剂Zr/TiO2,并用XRD,TEM,BET,FT-IR等表征了其物相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r4+掺杂使TiO2纳米晶粒细化(粒径14~17nm),比表面积增大,同时有效抑制了TiO2从锐钛矿到金红石的晶型转变;Zr4+掺杂使TiO2表面的羟基数量增加,改善了对苯酚的吸附性能;Zr4+掺杂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以4%Zr/TiO2作光催化剂,反应100min后对苯酚的降解率达100%,TOC去除率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Zr^4+掺杂 苯酚 TIO2
下载PDF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NaY0.92Yb0.05Er0.03F4 Enhanced by Zr^4+ Codoping
2
作者 刘宏升 徐汉东 +3 位作者 黄清明 曹文兵 俞瀚 于岩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743-1751,共9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report on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of NaY0.92Yb0.05Er0.03F4 enhanced by Zr^4+ codoping. The lumin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tridoped hexagonal NaYF_4 synthesized by a h...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report on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of NaY0.92Yb0.05Er0.03F4 enhanced by Zr^4+ codoping. The lumin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tridoped hexagonal NaYF_4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increased to the maximum, about seven times of the non-Zr^4+ sample when the Zr^4+ codoping concentration rose to 6 mol%, while the luminescence lifetime was also prolonged by Zr^4+ codoping.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upconversion propertie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lectron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upconversion emission spectroscopy were employed. From these characterizations, we found that the codoping of Zr^4+ could modulate the crystal microstructure of NaYF_4 for higher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tensity and longer lifetime. This study may be helpful for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high-performance upconversion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4 UPCONVERSION Zr^4+ codoping
下载PDF
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Zr^(4+)掺杂改性研究
3
作者 吕士忠 李天龙 +5 位作者 房睿 卢宝光 郑成志 赵磊 邓亮 王振波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Zr^(4+)掺杂的空心球状磷酸钒钠(Na_(3)V_(2)(PO_(4))_(3))正极材料,探讨了Zr^(4+)掺杂量(n(Zr^(4+))/n(Na_(3-x)V_(2-x)Zr_(x)(PO_(4))_(3)))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原位XRD...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Zr^(4+)掺杂的空心球状磷酸钒钠(Na_(3)V_(2)(PO_(4))_(3))正极材料,探讨了Zr^(4+)掺杂量(n(Zr^(4+))/n(Na_(3-x)V_(2-x)Zr_(x)(PO_(4))_(3)))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原位XRD等手段分析了Zr^(4+)掺杂对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4+)掺杂增强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有效抑制了循环过程中的结构坍塌和体积膨胀;当Zr^(4+)掺杂量为0.15时,Na_(2.85)V_(1.85)Zr_(0.15)(PO_(4))_(3)在15.0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76.5 mA·h/g,在10.0 C倍率下经过8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磷酸钒钠 电化学性能 Zr^(4+)掺杂量 喷雾干燥
下载PDF
Zr^(4+)-V^(5+)联合取代对高介电常数石榴石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黄鑫 蒋晓娜 +6 位作者 孙科 张晓峰 李凌峰 张方远 余忠 邬传健 兰中文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传统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高介电常数、中等饱和磁化强度(4πM_(s))钇铁石榴石铁氧体Bi_(1.2)Y_(1.8-3x)Ca_(3x)Zr_(x)V_(x)Fe_(5-2x)O_(12)(x=0.410~0.455),研究不同烧结温度下Zr^(4+)-V^(5+)联合取代量对材料微观形貌、介电常数(ε... 采用传统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高介电常数、中等饱和磁化强度(4πM_(s))钇铁石榴石铁氧体Bi_(1.2)Y_(1.8-3x)Ca_(3x)Zr_(x)V_(x)Fe_(5-2x)O_(12)(x=0.410~0.455),研究不同烧结温度下Zr^(4+)-V^(5+)联合取代量对材料微观形貌、介电常数(ε′)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65~985℃烧结样品均为纯石榴石相,随着取代量x的增加,965℃和975℃烧结样品的气孔率(P)先下降后上升,x=0.455时,气孔率最低;985℃烧结时,样品气孔率随x增大呈上升趋势;非磁性的Zr^(4+)-V^(5+)离子进入a、d亚晶格,使得4πM_(s)和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_(1))逐渐下降,且Zr^(4+)-V^(5+)取代能促进晶粒生长,显著降低铁磁共振线宽(ΔH),但会引起介电常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铁氧体 Zr^(4+)-V^(5+)取代 介电常数 铁磁共振线宽
下载PDF
大豆斑驳粒总类黄酮Zr^(4+)络合物的TLC扫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滕冰 吴宗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文报导了一个新的大豆斑驳粒微量“总黄酮”的分析方法。采用Zr4+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有荧光的络合物,借薄层色谱扫描技术,测定滤纸荧光斑点的峰面积积分值,用于定量分析。Zr4+在酸性条件下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络合作用可使类... 本文报导了一个新的大豆斑驳粒微量“总黄酮”的分析方法。采用Zr4+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有荧光的络合物,借薄层色谱扫描技术,测定滤纸荧光斑点的峰面积积分值,用于定量分析。Zr4+在酸性条件下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络合作用可使类黄酮化合物定性,并有利于区别于黄烷醇类化合物。该方法应用于大豆感染SMV产生斑驳的发生机理研究,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锆络合物 类黄酮 TLC扫描 斑驳粒
下载PDF
Zr^(4+)离子在皮革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书平 段东成 +2 位作者 王晨 李天铎 冯见艳 《皮革化工》 2002年第2期34-35,共2页
本文研究了金属离子Zr4+ 与皮革染色常用黑色染料的作用机理。染料的活性基团、皮胶原纤维活性基团金属离子Zr4+ 能够形成混合络合物 。
关键词 金属子Zr^4+ 皮革染色 应用
下载PDF
Mg^(2+)-Zr^(4+)复合取代对CoFe_(2)O_(4)磁致伸缩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桂娟 李元勋 +2 位作者 陆永成 彭睿 付饶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2-16,共5页
为了实现钴铁氧体在低磁场下有较高的应变灵敏度,采用Mg^(2+)-Zr^(4+)协同取代的方式,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CoFe_(2)O_(4)磁致伸缩材料,并研究了Mg^(2+)-Zr^(4+)复合取代对材料的微观结构、饱和磁化强度、磁致伸缩性能及应变灵敏度的影... 为了实现钴铁氧体在低磁场下有较高的应变灵敏度,采用Mg^(2+)-Zr^(4+)协同取代的方式,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CoFe_(2)O_(4)磁致伸缩材料,并研究了Mg^(2+)-Zr^(4+)复合取代对材料的微观结构、饱和磁化强度、磁致伸缩性能及应变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00℃烧结的样品均为纯净的尖晶石相,并且随着Zr^(4+)离子取代量的增加,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与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呈现增大趋势,磁致伸缩系数减小,应变灵敏度先增大后减小。在Mg^(2+)取代量为0.05、Zr^(4+)取代量为0.02时,低磁场域下CoFe_(2)O_(4)磁致伸缩材料的应变灵敏度达到最高值,为4.3×10^(-9) A/m,可应用于磁传感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铁氧体(CoFe_(2)O_(4)) 固相反应法 Mg^(2+)-Zr^(4+)协同取代 磁致伸缩系数 应变灵敏度
下载PDF
采用Nb中间层扩散连接Zr-4合金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
8
作者 王瑞萍 肖宗林 +3 位作者 杨旭 王泽明 王颖 杨振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0,共8页
为提高Zr-4合金扩散焊接头强度,降低有效连接温度,采用不同厚度的Nb中间层在760℃/30 min/7 MPa条件下扩散连接Zr-4合金,分析了Nb中间层的加入及其厚度对接头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扩散连接过程中,界面处Zr和Nb原子相互扩散... 为提高Zr-4合金扩散焊接头强度,降低有效连接温度,采用不同厚度的Nb中间层在760℃/30 min/7 MPa条件下扩散连接Zr-4合金,分析了Nb中间层的加入及其厚度对接头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扩散连接过程中,界面处Zr和Nb原子相互扩散形成由(Zr,Nb)固溶体构成的扩散层,且扩散层厚度随着中间层厚度的增加基本不变,靠近Nb侧的扩散层中观察到Zr(Cr,Fe)_(2)和Zr(Fe,Nb)_(2)第二相的生成.在760℃条件下,Zr-4合金直接扩散焊接头抗拉强度仅为75MPa,存在大量未连接区域,添加Nb中间层可显著提高界面结合率,接头抗拉强度达到450 MPa,接头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着Nb中间层厚度的增加稍有下降,在添加20μm中间层时最大,分别为450 MPa和13.1%,且断裂位置由Zr-4合金基体(20μm)转变为界面扩散层(50μm和80μm).Zr-4合金扩散焊接头在经历400℃,10.3 MPa的过热蒸气腐蚀后,扩散层发生明显腐蚀现象,腐蚀深度最大达到108.39μm,接头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下降至415 MPa和5.1%,断裂位置在连接界面处,断口中发现Zr(Fe,Nb)_(2)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焊 ZR-4合金 Nb中间层 腐蚀性能
下载PDF
Cr涂层对Zr-4合金蠕变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左鼎 杜沛南 +5 位作者 罗威 陈寰 王昱 韦天国 张瑞谦 刘会群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533-1546,共14页
报道化学气相沉积Cr涂层对Zr-4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以及Cr涂层在服役温度下的热稳定性。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样品Zr-4基体中晶粒呈等轴状,存在明显的<0001>//ND织构。蠕... 报道化学气相沉积Cr涂层对Zr-4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以及Cr涂层在服役温度下的热稳定性。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样品Zr-4基体中晶粒呈等轴状,存在明显的<0001>//ND织构。蠕变后涂层样品的Zr-4合金基体中亚晶界数量明显低于无涂层样品Zr-4合金基体中亚晶界数量,表明Cr涂层显著降低了Zr-4合金基体在蠕变过程中承载的应力,提高了合金的抗蠕变性能。Cr涂层在长时间扩散实验中保持高稳定性。涂层在高蠕变应力下(350℃时不小于157 MPa,400℃时不小于137 MPa)出现裂纹。系统总结蠕变断裂的数据,得到了关于稳态蠕变速率与蠕变断裂时间的Monkman-Grant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Cr涂层 蠕变行为 显微组织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Zr-4合金管材腐蚀性能影响
10
作者 徐文征 罗倩倩 +1 位作者 李小影 高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0-764,共5页
采用Zr-4合金Φ63.5 mm×10.92 mm管坯,在不同轧制工艺下,即不同轧制Q值和累积退火参数下制备管材,对比了管材耐疖状腐蚀性能和长期耐均匀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累积退火参数在0.96×10^(-18)~1.17×10^(-18) h时,第二相颗粒... 采用Zr-4合金Φ63.5 mm×10.92 mm管坯,在不同轧制工艺下,即不同轧制Q值和累积退火参数下制备管材,对比了管材耐疖状腐蚀性能和长期耐均匀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累积退火参数在0.96×10^(-18)~1.17×10^(-18) h时,第二相颗粒尺寸在70~90 nm的范围内,第二相颗粒尺寸随着累积退火参数降低而减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Zr-4合金管材耐疖状腐蚀性能;轧制中间道次Q值从0.687提升至1.0以上时,管材径向织构因子增大,耐疖状腐蚀性能显著提升;在上述工艺参数范围内,管材长期耐均匀腐蚀性能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腐蚀性能 Q值 显微组织
下载PDF
Zr-4合金表面Cr涂层长期水腐蚀行为研究
11
作者 岳慧芳 王彦峰 +2 位作者 庞华 高士鑫 耿娟娟 《中国核电》 2024年第2期176-183,共8页
采用等离子增强物理气相复合沉积技术在Zr-4合金包壳管材外表面制备Cr涂层,在360℃水中采用高温高压釜对Cr涂层Zr-4合金开展300天的长期耐腐蚀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r涂层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良好,涂层内无裂纹、孔洞等缺陷;经300天腐蚀... 采用等离子增强物理气相复合沉积技术在Zr-4合金包壳管材外表面制备Cr涂层,在360℃水中采用高温高压釜对Cr涂层Zr-4合金开展300天的长期耐腐蚀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r涂层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良好,涂层内无裂纹、孔洞等缺陷;经300天腐蚀后,对比试样Zr-4表面生成约6μm氧化层,而Cr涂层管材表面生成的纳米级超薄Cr2O3钝化层可阻碍O原子向基体扩散,大幅度提升了锆合金包壳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同时,Cr在中性氧化性水质中将以HCrO4-离子的形式释放于水中,腐蚀300天后,Cr涂层厚度由原来的15μm减薄为6.2μm;半涂层Zr-4管材腐蚀300天后,涂层区与非涂层区界面处生成的ZrO2氧化层厚度约为6.1μm,与对比试样Zr-4管材生成的氧化层厚度相当,Cr和基体Zr-4之间不存在电化学加速腐蚀;Cr涂层试样的腐蚀吸氢约为对比试样Zr-4的1/2,Cr涂层包壳中氢化物的析出明显减少,有利于包壳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涂层 Zr-4燃料包壳管 360℃水腐蚀 吸氢
下载PDF
Zr/EMs(DAP-4、AP、CL-20、HMX)的热分解及燃烧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立双 梁凯丽 +3 位作者 刘洋 孙磊 吕智星 胡双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3-631,I0003,共10页
为了探索金属锆粉(Zr)与高能氧化剂复合体系的热分解以及燃烧性能,以4种含能材料(EMs)AP、CL-20、HMX、DAP-4及其Zr/EMs样品为主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全自动量热法和自主搭建的燃烧实验系统,对样品的热分解行为、燃烧热及点火燃烧... 为了探索金属锆粉(Zr)与高能氧化剂复合体系的热分解以及燃烧性能,以4种含能材料(EMs)AP、CL-20、HMX、DAP-4及其Zr/EMs样品为主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全自动量热法和自主搭建的燃烧实验系统,对样品的热分解行为、燃烧热及点火燃烧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收集部分燃烧产物进行表征;分析了Zr/DAP-4的燃烧机理。结果表明,DAP-4的耐热性能、燃烧热释放等均优于其他EMs样品;添加Zr后样品的燃烧热更高,E a更低且热分解温度保持在373.8℃,燃烧性能优于纯DAP-4。相比于Zr/CL-20和Zr/HMX的热分解,Zr/DAP-4的起始分解温度和峰温更高,表观活化能E a更低,仅为138.7 kJ/mol,燃烧热高达17134 J/g。从燃烧动态可知,Zr/DAP-4的全过程燃烧仅需要170 ms,反应迅速且剧烈,其火焰强度优于其他3种样品。燃烧产物分析表明,Zr/DAP-4燃烧生成了ZrO 2等固体和H 2O、HCl等气体产物。综合分析,Zr/DAP-4具有更高的能量特性和更好的燃烧性能,在未来推进剂配方设计中有很大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DAP-4 锆粉 热分解 燃烧性能 释能 高能氧化剂
下载PDF
大豆油制生物柴油固体酸Zr(SO_(4))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振旭 陈梦瑶 +2 位作者 高海荣 许梦娟 段莹莹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79-82,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Zr(SO_(4))_(2)/Al_(2)O_(3),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酯化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BET)和热重分析(TG-DTA)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Zr(SO_(4))_(2)/Al_(2)O_(3),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酯化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BET)和热重分析(TG-DTA)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均匀分散在载体的表面,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Zr(SO_(4))_(2)的负载量(占催化剂的质量)为30%、焙烧温度为350℃,(甲)醇(大豆)油物质的量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4%时,生物柴油的产率最高为92.40%,且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后,生物柴油的产率仍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固体酸 硫酸锆 氧化铝 大豆油
下载PDF
Zr-4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及仿真研究
14
作者 董云桥 甘旭文 舒凌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为了准确获得Zr-4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参数及剩余疲劳寿命,进行了3组紧凑拉伸试验(CT),用Paris公式表征裂纹扩展速率。基于Franc3d和Abaqus的联合仿真验证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在确保了扩展参数准确的基础上,探讨了裂纹融合间距对Zr-4合金... 为了准确获得Zr-4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参数及剩余疲劳寿命,进行了3组紧凑拉伸试验(CT),用Paris公式表征裂纹扩展速率。基于Franc3d和Abaqus的联合仿真验证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在确保了扩展参数准确的基础上,探讨了裂纹融合间距对Zr-4合金包壳管剩余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CT试验裂纹扩展路径与联合仿真获得的裂纹路径一致,且模拟结果和理论结果的最大偏差为6.7%,得到裂纹扩展参数C=1.376×10^(10)、m=2.3787;两裂纹半径相同时,间距变化对剩余疲劳寿命无影响,裂纹融合时中间部分的应力强度因子出现较大突变,且大于两侧的应力强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疲劳裂纹扩展 联合仿真 剩余寿命预测 应力强度因子
下载PDF
(Zr,Ti)O_(4)基微波薄膜介质基片制备关键工艺研究
15
作者 江俊俊 康建宏 +2 位作者 汪小玲 刘杨琼 赵杨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46,共5页
素坯成型工艺对微波陶瓷材料在微波薄膜介质基片产品中的工程化应用具有关键影响。目前关于(Zr,Ti)O_(4)主晶相系统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Zr,Ti)O_(4)陶瓷烧结温度、掺杂改性优化其介电性能、Q×f值(品质因数与频... 素坯成型工艺对微波陶瓷材料在微波薄膜介质基片产品中的工程化应用具有关键影响。目前关于(Zr,Ti)O_(4)主晶相系统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Zr,Ti)O_(4)陶瓷烧结温度、掺杂改性优化其介电性能、Q×f值(品质因数与频率的乘积)等配方优化方面。本文以(Zr,Ti)-O4基微波陶瓷材料为原材料,通过研究中介微波薄膜介质基片关键成型工艺对其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素坯成型工艺方式对(Zr,Ti)O_(4)基陶瓷的致密度、介质损耗值、Q×f值等影响显著。采用方式四进行薄膜介质基片的制备,获得的(Zr,Ti)O_(4)基薄膜介质基片致密度较高,气孔率低,陶瓷材料的介质损耗低至1.1×10^(-4),15 GHz下Q×f值高达50000。本文通过对不同素坯成型方式的研究,以期为(Zr,Ti)O_(4)基微波陶瓷材料薄膜介质基片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 Ti)O_(4) 薄膜介质基片 工程化应用 微波陶瓷材料 成型工艺 介电性能
下载PDF
Zr-4合金的热变形和加工图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蕊宁 奚正平 +2 位作者 赵永庆 戚运连 杜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812,共5页
在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上对Zr-4合金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温度750℃-950℃和应变速率0.005s^-1~5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热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可用双曲正弦本构关系来描述,平均激活能为377.79kJ/mol。... 在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上对Zr-4合金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温度750℃-950℃和应变速率0.005s^-1~5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热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可用双曲正弦本构关系来描述,平均激活能为377.79kJ/mol。根据材料动态模型,计算并分析了Zr-4合金的加工图。利用加工图确定了热变形的流变失稳区,并且获得了试验参数范围内的热变形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其热加工温度930℃~950℃,应变速率为0.05s^-1~0.8s^-1和10s^-1-30s^-1的2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流变应力 本构关系 加工图
下载PDF
Ge含量对Zr-4合金在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金龙 谢兴飞 +3 位作者 姚美意 周邦新 彭剑超 李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2-1548,共7页
采用堆外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添加0.1%Ge和0.5%Ge(质量分数)对Zr-4合金在360℃、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TEM和EDS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成分。结果表明:与Zr-4合金相比,添加Ge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但随... 采用堆外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添加0.1%Ge和0.5%Ge(质量分数)对Zr-4合金在360℃、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TEM和EDS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成分。结果表明:与Zr-4合金相比,添加Ge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但随着Ge添加量的增加,对耐腐蚀性能的提高作用减弱。当Ge含量为0.1%时,析出密排六方结构的Zr(Fe,Cr)2和Zr(Fe,Cr,Ge)2型第二相;当Ge含量达到0.5%时,还会析出Zr-Sn-Fe-Cr-Ge和尺寸较大的四方结构Zr3Ge型第二相,添加Ge会使α-Zr基体中固溶的Sn含量降低。固溶在α-Zr中的Ge和尺寸较小的Zr(Fe,Cr)2、Zr(Fe,Cr,Ge)2型第二相可以提高Zr-4+xGe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析出Zr-Sn-Fe-Cr-Ge和尺寸较大的Zr3Ge第二相后会对耐腐蚀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Ge 耐腐蚀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机械研磨处理Zr-4合金表面纳米化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聪惠 兰新哲 +1 位作者 赵西成 段晓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1-514,共4页
选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SMAT)处理密排六方结构Zr-4合金的表面,实现Zr-4表面纳米化,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比分析不同时间SMAT处理Zr-4合金表面平均晶粒尺寸。SMAT处理15min时Zr-4合金表面平均晶粒尺寸最小,约为20nm。利用光学显微镜(OM... 选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SMAT)处理密排六方结构Zr-4合金的表面,实现Zr-4表面纳米化,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比分析不同时间SMAT处理Zr-4合金表面平均晶粒尺寸。SMAT处理15min时Zr-4合金表面平均晶粒尺寸最小,约为20nm。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其纳米化表层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表面纳米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表面机械研磨 表面纳米化 位错 孪晶
下载PDF
Zr-4合金管砂带随形磨削实验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云 张磊 +1 位作者 黄智 郭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37,共8页
采用3种不同磨料的砂带对Zr-4合金管进行了磨削工艺试验,探究了磨粒与工件间的交互创成机理,得到了Zr-4合金材料砂带磨削过程中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借助先进的测试设备,对磨削后的砂带磨粒磨损形貌、工件表面形貌进... 采用3种不同磨料的砂带对Zr-4合金管进行了磨削工艺试验,探究了磨粒与工件间的交互创成机理,得到了Zr-4合金材料砂带磨削过程中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借助先进的测试设备,对磨削后的砂带磨粒磨损形貌、工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并对Zr-4合金表面烧伤层金相组织及显微硬度变化规律做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砂带线速度、磨削压力、接触轮硬度和磨料种类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砂带线速度影响最为显著;锆刚玉和氧化铝磨粒的粘附磨损较为严重,碳化硅磨粒主要以磨耗磨损为主;工件烧伤时材料表层金相组织发生变化,使得Zr-4合金物理机械性能下降。试验及研究结果为寻求高效、高精度Zr-4合金砂带磨削加工工艺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砂带 磨削 材料去除率 表面粗糙度 材料实验 磨粒磨损
下载PDF
Zr-4合金应力松弛过程中的热激活变形与动态应变时效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军 李聪 +4 位作者 孙超 应诗浩 连姗姗 阚细武 冯可芹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采用应力松弛实验研究了Zr-4合金的热激活变形与动态应变时效现象.结果表明,合金在应力松弛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速率随松弛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塑性变形速率和松弛结束时的应力降低比率在623 K附近都会出现最小值.对位错运动的激活体积分析发... 采用应力松弛实验研究了Zr-4合金的热激活变形与动态应变时效现象.结果表明,合金在应力松弛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速率随松弛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塑性变形速率和松弛结束时的应力降低比率在623 K附近都会出现最小值.对位错运动的激活体积分析发现,锆合金中位错运动的速率控制机制是位错克服溶质原子的障碍,动态应变时效会导致位错运动的激活体积增大, 623 K附近动态应变时效最为显著,位错密度会对合金的动态应变时效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应力松弛 热激活变形 动态应变时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