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骨金文“尊”字补释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玉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30,共7页
甲骨金文中的"踙"应释为"尊","踞"和"踙"为一字异体。"尊"有两个义项,一是作动词,是置放、陈设之义;二是作名词,是指用来陈设的礼器。
关键词 甲骨文 金文
下载PDF
禽簋铭文与鲁国初封——兼说“兆”之异体
2
作者 徐熠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2-49,68,共9页
禽簋铭文中的“■”应隶定为“■”,释为“■”,该字亦见于周原甲骨文,与“■”“■”等同为表示“兆”动词形态的后起形声字。禽簋铭文记载的禽在东征之前“祝”的行为符合器主“禽”大祝的职业身份。“■”与鲁侯尊铭文中的“■”实... 禽簋铭文中的“■”应隶定为“■”,释为“■”,该字亦见于周原甲骨文,与“■”“■”等同为表示“兆”动词形态的后起形声字。禽簋铭文记载的禽在东征之前“祝”的行为符合器主“禽”大祝的职业身份。“■”与鲁侯尊铭文中的“■”实为一字之异体,为系联两器提供了线索,禽簋铭文器主“禽”即鲁侯尊铭文之鲁侯,亦即初代鲁侯伯禽。禽簋铭文与鲁国初封直接关联,更与《尚书·多方》《史记·鲁世家》等文献系联,则可探索鲁国初封之年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簋 鲁侯 鲁国初封
下载PDF
从荀子君民关系思想看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在矛盾 被引量:2
3
作者 储昭华 幸玉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5-132,共8页
在儒家政治哲学中,民本与尊君之间究竟关系如何?本文以荀子"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命题为切入点,循其内在逻辑脉络对荀子君民关系思想逐层展开解析,揭示出二者关系的不同层面意涵及其所蕴涵的矛盾张力,以及由此导致的诸多相互矛... 在儒家政治哲学中,民本与尊君之间究竟关系如何?本文以荀子"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命题为切入点,循其内在逻辑脉络对荀子君民关系思想逐层展开解析,揭示出二者关系的不同层面意涵及其所蕴涵的矛盾张力,以及由此导致的诸多相互矛盾的理论与实践效应;从这一角度,文章进而对儒家政治哲学本身所蕴涵的内在矛盾进行了剖析,指出这种矛盾势必使得儒家注定面临着治道最终遮蔽或消解政道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儒家 民本 君民关系
下载PDF
禅籍点校献疑
4
作者 王勇 王长林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本文对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祖堂集》《五灯会元》和《古尊宿语录》中的点校失误和遗漏之处予以纠正,并分析了原点校致误的原因。
关键词 祖堂集 五灯会元 宿语录 点校 献疑
下载PDF
马一浮对熊十力《尊闻录》之异议及其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清良 许扬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8,共6页
经考证,《尊闻录》是熊十力在其"新唯识论"体系成型之前的最后一部探索性著作,体现了一种非现成性本体论思路,熊十力本是据此思路来建构其哲学体系,但马一浮对《尊闻录》的异议却最终导致了熊十力在建构"新唯识论"... 经考证,《尊闻录》是熊十力在其"新唯识论"体系成型之前的最后一部探索性著作,体现了一种非现成性本体论思路,熊十力本是据此思路来建构其哲学体系,但马一浮对《尊闻录》的异议却最终导致了熊十力在建构"新唯识论"体系时基本放弃了此一思路,而接受了马氏的现成性本体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马一浮 闻录》
原文传递
季姬方尊再探 被引量:10
6
作者 韦心滢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1,66,共7页
本文对2002年刊布的季姬方尊铭文中的几个问题做了新的探讨。本铭的君(即宗妇)不仅能命令宰,并且拥有支配宗族内财产的重要权力。君对季■姬的赏赐内容采用土地与民人结合计算的方式。铭中首见的"(田又)臣"是依附于贵族土地... 本文对2002年刊布的季姬方尊铭文中的几个问题做了新的探讨。本铭的君(即宗妇)不仅能命令宰,并且拥有支配宗族内财产的重要权力。君对季■姬的赏赐内容采用土地与民人结合计算的方式。铭中首见的"(田又)臣"是依附于贵族土地上的农民,在此作为集合名词,包含师夫及厥友,拥有牛马等生产资料与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又)臣 季姬方
原文传递
疑尊、疑卣及“栗成左”戈铭文补释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2,共5页
疑尊、疑卣铭文开头人的名号应释为"中義子父",金文中偶尔有这种"伯"、"仲"、"叔"、"季"与"父"之间有二字的名号。疑尊器底铭文第一行"于"下的字应依李学勤先... 疑尊、疑卣铭文开头人的名号应释为"中義子父",金文中偶尔有这种"伯"、"仲"、"叔"、"季"与"父"之间有二字的名号。疑尊器底铭文第一行"于"下的字应依李学勤先生释为"卜",其写法与甲骨文中部分"卜"字相同,这可能与器主是西周早期商遗民有关。"卜鄂侯于盩城",即通过占卜的方式让鄂侯到盩城建都。铭文第二行的■字,释读尚需进一步探讨。《记一件新见铭文铜戈》公布的齐国铜戈,铭文第一字当释为"栗"。"栗成"即"栗城",盖即秦汉时之栗;后世之"栗城",在今河南夏邑县。此地在前286年后数年间曾短暂属齐,此戈可能即此时齐国铸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卣 “中義子父” “卜” “栗成左”戈
原文传递
海昏侯刘贺墓所出十二棱铜尊缶补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泽文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9-192,共4页
本文涉及两方面问题,第一,结合河南南阳淅川、湖北江陵地区和湖南长沙地区等地的楚墓材料,补充讨论刘贺墓所出十二棱尊缶的时代;第二,评析关于东周时期楚系圆铜尊缶的分型分式的研究。
关键词 海昏侯刘贺墓 青铜器 楚文化 类型学
原文传递
释尊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小华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包山楚简遣策部分255、256中有一个字共出现五次。此字上部从"网"、中部从"日"、下部从"廾"。学者们对此字的隶定基本一致。然而,对于此字的释读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此字与郭店楚简《唐虞之道》... 包山楚简遣策部分255、256中有一个字共出现五次。此字上部从"网"、中部从"日"、下部从"廾"。学者们对此字的隶定基本一致。然而,对于此字的释读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此字与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简7中一个"尊"字形体吻合,因此将此字释为"尊"。可能是一种器物的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山楚简 遣策
原文传递
觉公簋、晋侯尊与唐都地望
10
作者 黄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0-57,共8页
觉公簋的公布,确立了唐、晋异地的事实,天马—曲村遗址即燮父所迁之都,其名可通过晋侯尊铭文确定为"向",寻找唐都地望则成为当前重要的考古工作。一般认为,因周晋灭唐,后迁唐于晋,唐都遗址应表现为殷墟文化、早期周文化共存... 觉公簋的公布,确立了唐、晋异地的事实,天马—曲村遗址即燮父所迁之都,其名可通过晋侯尊铭文确定为"向",寻找唐都地望则成为当前重要的考古工作。一般认为,因周晋灭唐,后迁唐于晋,唐都遗址应表现为殷墟文化、早期周文化共存且先后相继的考古现象。但这一思路所本的《史记·索隐》语源混乱,对历史沿革、国别、国都这一从大到小的范畴区别不清,以致对《世本》、《括地志》及《左传》杜预注误读。通过语源梳理及参照相关考古资料,本文提出叔虞鄂都与古唐旧都或是两邑,在考古探寻上更有可能表现为遗存级别与唐子相吻合的殷墟文化、与叔虞封地相吻合的早期周文化遗址分居两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公簋 晋侯 唐都地望
原文传递
论殷金文的特征体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55,109,共11页
过去研究殷代金文,关注和考察的是族徽、日名、征人方等具体现象,现在有必要对既有成果进行系统概括和总结。殷金文的特征体系,应分三个层面认识:从社会组织角度看,族徽是家族标识,日名代表家族祖先与祭祀对象,子与小子是族长和分族长;... 过去研究殷代金文,关注和考察的是族徽、日名、征人方等具体现象,现在有必要对既有成果进行系统概括和总结。殷金文的特征体系,应分三个层面认识:从社会组织角度看,族徽是家族标识,日名代表家族祖先与祭祀对象,子与小子是族长和分族长;从国家形态角度看,王、王妇、王子居于社会顶层,王朝职官以小臣、寝、、作册为特色,赐贝是最重要的政治运作机制;从文化特性看,大事纪时与周祭纪日是历法特色。西周早期,殷金文的上述特征体系仍普遍存在于周王朝内外服区域有铭青铜器材料中,穆王以后才式微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金文 家族 寝官 赐贝 周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