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戴薇薇 金国琴 +2 位作者 张学礼 邱宏 赵伟康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海马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HPA)轴的调节作用 ,以及左归丸、右归丸延缓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调控退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然衰老大鼠为动物模型 ,... 目的 :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海马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HPA)轴的调节作用 ,以及左归丸、右归丸延缓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调控退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然衰老大鼠为动物模型 ,采用原位杂交法 ,观察药物对大鼠海马各分区 (DG、CA1、CA2、CA3 )GRmRNA表达变化。结果 :老年大鼠海马各分区GR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 ,而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大鼠海马DG、CA1和CA3分区低下的GRmRNA的表达。结论 :左归丸、右归丸通过提高GRmRNA表达 ,进而改善海马对HPA轴的抑制性调控作用 ,以延缓机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海马 左归丸 右归丸 糖皮质激素受体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杏仁核氨基酸类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戴薇薇 金国琴 +2 位作者 张学礼 姚领爱 徐品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杏仁核氨基酸类神经递质Asp、G lu、G ly、GABA和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老年机体神经元的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左归丸、右归丸延缓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调控退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杏仁核氨基酸类神经递质Asp、G lu、G ly、GABA和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老年机体神经元的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左归丸、右归丸延缓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调控退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为动物模型,分设4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左归丸组、老年右归丸组。采用HPLC-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杏仁核Asp、G lu、G ly、GABA含量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5-HT、NE含量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杏仁核Asp、G lu、G ly、GABA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而与老年对照组相比,两用药组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同时,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NE含量减少,左归丸组能提高老年大鼠海马NE含量。而各组大鼠5-HT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左归丸、右归丸通过不同程度地纠正老年大鼠海马和杏仁核脑区氨基酸类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紊乱状态,使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趋向平衡,从而有助于改善大脑边缘系统,延缓机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杏仁核 左归丸 右归丸 神经递质
下载PDF
左归丸、右归丸对衰老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相关基因BDN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戴薇薇 金国琴 +2 位作者 张学礼 王亚娟 徐品初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衰老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相关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部分分子机理,以及左归丸、右归丸的改善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S...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衰老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相关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部分分子机理,以及左归丸、右归丸的改善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SD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设4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左归丸组、老年右归丸组。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大脑切片海马各分区(DG、CA1、CA2、CA3)BDNF 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衰老大鼠海马各分区的BDNF 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而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大鼠海马DG、CA1、和CA3分区低下的BDNF mRNA的表达。结论: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退化,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基因BDNF表达异常有关。而滋补肾阴方药左归丸、温补肾阳方药右归丸能通过提高BDNF基因的表达,进而改善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左归丸 右归丸 BDNF
下载PDF
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葛心慈 徐岩 +2 位作者 吴琼 孙千惠 任艳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研究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PPARγ、LPL、FABP4mRNA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空白对照组(CON)、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左归丸组(ZGW)、右归丸组(YGW)、共同药组(GTY)、... 目的研究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PPARγ、LPL、FABP4mRNA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空白对照组(CON)、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左归丸组(ZGW)、右归丸组(YGW)、共同药组(GTY)、滋阴药组(ZYY)、补阳药组(BYY)和补佳乐组(BJL)共9组对BMSCs进行干预,MTT法检测各组BMSCs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用Q-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PL),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mRNA的表达。结果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均可显著下调BMSCs PPARγ、LPL、FABP4mRNA的表达,其中YGW组可显著下调PPARγ、LPL、FABP4的mRNA(P<0.05)。结论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均能抑制BMSCs的成脂分化,且"右归丸"抑制成脂分化的作用优于"左归丸",以及纯阳药及二者的共同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左归丸 右归丸 去卵巢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诱导
下载PDF
左归丸、右归丸对失眠和多睡模型大鼠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曾雪爱 周春权 +3 位作者 王秀峰 张瑜 张一帆 黄俊山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左归丸、右归丸改善睡眠失衡状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失眠模型组、多睡模型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每组5只。失眠模型组和左归丸组大鼠给予中缝背核内微量注射1A型5-羟色胺(5-HT1A)受体阻断剂... 目的探讨左归丸、右归丸改善睡眠失衡状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失眠模型组、多睡模型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每组5只。失眠模型组和左归丸组大鼠给予中缝背核内微量注射1A型5-羟色胺(5-HT1A)受体阻断剂WAY 100635建立失眠模型,多睡模型组和右归丸模型组大鼠微量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建立多睡模型,正常对照组中缝背核微量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3天。于末次注射2h后左归丸组大鼠给予左归丸溶液17.5 g/(kg·d)灌胃,右归丸组给予右归丸溶液18.5 g/(kg·d)灌胃,其余3组大鼠给予10 ml/(kg·d)蒸馏水灌胃,每天1次,共7天。采用高效液相谱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二羟基苯乙酸(DOPAC)、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并计算5-HIAA/5-H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失眠模型组大鼠血浆DA、DOPAC、5-HIAA含量及5-HIAA/5-HT升高(P<0.01);多睡模型组大鼠血浆DA、DOPAC、5-HIAA含量及5-HIAA/5-HT降低(P<0.05或P<0.01)。与失眠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血浆DA、DOPAC、5-HIAA含量及5-HIAA/5-HT均降低(P<0.05或P<0.01);与多睡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大鼠血浆DA、DOPAC、5-HIAA含量及5-HIAA/5-HT升高(P<0.05)。各组大鼠血浆5-HT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丸能有效降低失眠大鼠兴奋性神经递质,右归丸能有效升高多睡大鼠兴奋性神经递质,二者可能通过平衡神经递质改善睡眠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左归丸 右归丸 阴阳理论 寤寐理论 单胺类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左归丸、右归丸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 被引量:8
6
作者 吴琼 孙千惠 +1 位作者 任艳玲 葛心慈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对自噬产生的生理病理机制及中医学阴阳理论进行相关理论分析,探讨细胞自噬的阴阳关系,认为细胞自噬的平衡与阴阳平衡相似。浅析左归丸与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相关理论,并将其可能的机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相联系,为中医药防... 对自噬产生的生理病理机制及中医学阴阳理论进行相关理论分析,探讨细胞自噬的阴阳关系,认为细胞自噬的平衡与阴阳平衡相似。浅析左归丸与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相关理论,并将其可能的机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相联系,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细胞层面的新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症 阴阳理论 左归丸 右归丸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南风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偏肾阳虚者使用右归丸合桃红四物汤加...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偏肾阳虚者使用右归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偏肾阴虚者使用左归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观察患者治疗后激素水平(LH和E2)、基础体温、Insler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和成熟卵泡数变化情况,统计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LH和E2水平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基础体温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6.27%、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Insler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和成熟卵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排卵率)分别为73.73%、55.36%,1年内成功妊娠率分别为67.80%、38.3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氯米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使用补肾活血中药,有助于提高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排卵率和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功能障碍 不孕症 左归丸 右归丸 桃红四物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6
8
作者 连李荣 梁家畅 +5 位作者 赵恒侠 董彦敏 李惠林 楚淑芳 刘媛 张清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703-1709,共7页
【目的】探讨现代文献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OP的相关文献,利用中医... 【目的】探讨现代文献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OP的相关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OP的药物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其组方规律,挖掘核心组合及候选处方。【结果】收集得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OP方剂126首,共涉及中药161味,药物频数排列在前10位的分别是熟地黄、淫羊藿、当归、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黄芪、茯苓、补骨脂、杜仲;药物主要归肝、肾经,其次归脾经与心经;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用药功效分类以补益肝肾、健脾养血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的核心药物分别是熟地黄、山茱萸、黄芪、山药、淫羊藿、补骨脂、枸杞子、川牛膝、当归、杜仲、茯苓;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新方分析,得到14个核心组合,进一步衍化得到7首新方。【结论】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OP以健脾益气活血、补肾强筋壮骨为治疗原则,用药以左归丸与右归丸加减而成的药物为主,可实现阴阳双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健脾益气活血 补肾强筋壮骨 左归丸 右归丸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左归丸、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葛心慈 徐岩 任艳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99-103,共5页
目的:研究左归丸、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成脂诱导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80只再随机选取10只经双侧腰背部切口切除... 目的:研究左归丸、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成脂诱导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80只再随机选取10只经双侧腰背部切口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组织作为假手术组,其余70只以相同切口切除双侧卵巢作为模型组,分别以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左归丸组(18.9 g·kg^(-1)),右归丸组(20.52 g·kg^(-1)),共同药组(15.12 g·kg^(-1)),滋阴药组(12.96 g·kg^(-1)),补阳药组(8.1 g·kg^(-1))和戊酸雌二醇片组(0.36 mg·kg^(-1))共9组,对BMSCs进行干预,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用油红O检测脂滴的形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PL),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β,C/EBP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MSCs明显向脂肪细胞分化,PPARγ,LPL,FABP4 mRNA表达及C/EBPβ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右归丸及其拆方均可抑制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其中右归丸组可明显下调PPARγ,LPL,FABP4 mRNA,降低C/EBPβ的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右归丸及其拆方均能抑制BMSCs的成脂分化,且右归丸抑制成脂分化的作用优于左归丸,以及补阳药及二者的共同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去卵巢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诱导
原文传递
左、右归丸对控制性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VEGF及Ang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米玲 尹巧芝 +3 位作者 李利民 黄利 宁楠 李雨璘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共5页
目的:基于VEGF及Ang探讨补肾复方左、右归丸对控制性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GnRH-a+PMSG+HCG建立控制性超排卵小鼠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在造模的同时,左、... 目的:基于VEGF及Ang探讨补肾复方左、右归丸对控制性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GnRH-a+PMSG+HCG建立控制性超排卵小鼠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在造模的同时,左、右归丸组分别按6、3、1.5g/kg左、右归丸灌胃阿司匹林对照组按0.2g/kg阿司匹林灌胃,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用11天。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子宫进行病理切片制作,通过IPP7.0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子宫内膜VEGF、VEGF-R、Ang-1、Ang-2及Tie-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阴道组织VEGF、VEGF-R、Ang-1、Ang-2及Tie-2 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VEGF/VEGF-R蛋白表达、VEGF-R mRNA表达、Ang/Tie蛋白表达和Ang-1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3g/kg剂量组及6g/kg剂量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右归丸3g/kg剂量组VEGF、VEGF-1 mRNA表达(2.02±0.92、2.10±0.39),6g/kg剂量组VEGF、VEGF-1 mRNA表达(1.52±0.33、1.89±0.22)明显升高;右归丸3g/kg剂量组及6g/kg剂量组Ang-1、Ang-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左、右归丸1.5g/kg剂量组、3g/kg剂量组、6g/kg剂量组tie-2明显增高;右归丸1.5g/kg剂量组Ang-1、Ang-2、Tie-2 m RNA表达(3.52±0.98、1.84±0.23、2.68±0.82)升高;3g/kg剂量组Ang-1、Ang-2、Tie-2 m RNA表达(3.48±0.89、1.88±0.26、2.69±0.71)、6g/kg剂量组Ang-1、Ang-2、Tie-2mRNA表达(3.57±0.98、1.96±0.32、2.64±0.66)明显升高。结论:补肾复方左、右归丸可通过调节控制性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VEGF/VEGF-R及Ang/Tie蛋白和mRNA表达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其中补肾阳的右归丸比补肾阴的左归丸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右归丸 控制性超排卵小鼠 子宫内膜容受性 VEGF ANG
原文传递
左、右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谭峰 樊巧玲 +1 位作者 卞玉群 管华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6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10周后,将8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n=10),右归丸高、中...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6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10周后,将8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n=10),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n=10),阳性药组(n=10),模型组(n=10),造模时只切除腹腔内部分脂肪组织而未切除卵巢的实验大鼠设为假手术组(n=10),并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各给药剂量分别为左、右归丸高剂量组20 g·kg-1·d-1;左、右归丸中剂量组10 g·kg-1·d-1;左、右归丸低剂量组5 g·kg-1·d-1;阳性药组为戊酸雌二醇片0.1 mg·kg-1·d-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 10 m L·kg-1·d-1生理盐水。干预10周后,检测实验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骨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骨保护素(OPG)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BMD,OPG显著降低,而BALP,OC显著升高(P<0.05),其病理改变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改变一致;与模型组相比较,左、右归丸干预组大鼠BMD增加,骨组织形态改善,血清OPG含量升高、血清BALP,OC含量降低(P<0.05)。结论:左、右归丸能够抑制骨吸收,纠正骨代谢失衡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骨代谢
原文传递
左、右归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中TGF-β_1 mRNA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囡 何文智 +1 位作者 王智民 任艳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0-214,共5页
目的:研究左、右归丸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左归丸(ZGW)、右归丸(YGW)、阳性对照药戊酸雌二醇片(estradiol valerate tablets,EVT)... 目的:研究左、右归丸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左归丸(ZGW)、右归丸(YGW)、阳性对照药戊酸雌二醇片(estradiol valerate tablets,EVT)和蒸馏水给大鼠灌胃,各组灌胃剂量分别为18.9,20.52 g·kg-1,0.36 mg·kg-1,1.0 mL·kg-1,日2次,于第4天给药2 h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56℃水浴灭活30 min后,大鼠含药血清制备完成。再配制10%各组含药血清的α-MEM分别加入诱导剂(YDJ)(10-7mol·L-1地塞米松、50μmol·L-1维生素C、10 mmol·L-1β-甘油磷酸钠)与单纯诱导剂组共5组对BMSCs(1×105/L)进行干预9 d,用Westernblot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Ⅰ)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mRNA表达。结果:Control组比较:ZGW+YDJ组、YGW+YDJ组、EVT+YDJ组均可促进BMSCs的ALP,COLⅠ蛋白的表达,上调BMSCs TGF-β1mRNA表达(P<0.05);与YDJ组比较:ZGW+YDJ组、YGW+YDJ组可促进BMSCs的ALP,COLⅠ蛋白的表达,上调BMSCs TGF-β1mRNA表达(P<0.05);且ZGW+YDJ组优于YGW+YDJ组(P<0.05)。结论:左、右归丸含药血清能协同诱导剂促进BMSCs成骨分化,且左归丸组更为有效,表明中医"滋肾阴"对BMSCs的成骨诱导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左、右归丸及其拆方中马钱苷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丽霞 何文智 +2 位作者 刘晓阳 王智民 任艳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6-59,共4页
目的:建立左、右归丸及其拆方的马钱苷含量测定方法,为左、右归丸及其拆方质量控制提供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ZORE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2... 目的:建立左、右归丸及其拆方的马钱苷含量测定方法,为左、右归丸及其拆方质量控制提供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ZORE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20μL,柱温30 ℃.结果:所建方法能较好测定马钱苷的含量变化,出峰位置前后均无杂峰干扰,峰形完整,马钱苷在0.2890 -7.225 0 μg(r =0.999 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 1.5%.稳定性、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定量要求,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马钱苷在共同药方中含量最高,右归丸和滋肾阴药中含量相似,左归丸中含量偏低.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左、右归丸及其拆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马钱苷
原文传递
补肾方对去卵巢大鼠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卢建华 王维佳 +1 位作者 储小兵 万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研究补肾方(左归丸、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为补肾方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13周开始给药,正常对... 目的:研究补肾方(左归丸、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为补肾方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13周开始给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分别予倍美力水溶液、左归丸煎剂和右归丸煎剂灌胃,给药12周,检测血PINP、尿DPYD/Cr、尿NTX/Cr值。结果:左归丸、右归丸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降低血PINP、尿DPYD/Cr、尿NTX/Cr值(P<0.05),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左归丸组与右归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方能够降低去卵巢大鼠的血PINP,尿NTX/Cr、DPYD/Cr值,从而减缓骨转换,抑制骨吸收,减少骨量的丢失,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左归丸与右归丸两者之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左归丸 右归丸 去卵巢大鼠 Ⅰ型胶原
原文传递
皮质酮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病理模型的建立及补肾方药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翠英 金国琴 +2 位作者 赵新永 戴薇薇 徐品初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以高浓度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损伤细胞制作原代培养的海马病理细胞模型,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模型细胞的作用。方法:以新生SD乳鼠海马组织为材料,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采用10-4mol/LCORT损伤细胞制作海马病理细胞模型... 目的:以高浓度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损伤细胞制作原代培养的海马病理细胞模型,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模型细胞的作用。方法:以新生SD乳鼠海马组织为材料,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采用10-4mol/LCORT损伤细胞制作海马病理细胞模型,并用RU38486拮抗皮质酮的损伤作用。采用四甲基氮唑兰(MTT)法测定培养细胞的活性,RT-PCR法检测培养细胞皮质酮受体(GR)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模型细胞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细胞的培养液中CORT浓度为10-4mol/L时,海马神经的细胞活性和GRmRNA表达均下降;左归丸、右归丸可以增强细胞活性和上调GRmRNA的表达。结论:浓度为10-4mol/L的CORT可以损伤细胞,制作原代培养的海马病理细胞模型;左归丸、右归丸对模型细胞的各项指标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皮质酮 海马神经细胞
原文传递
补肾方药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退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湘萍 金国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1-986,共6页
目的:从糖皮质激素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MDAR(GCR-BDNF-NMDAR)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退化的分子机制及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的调整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 目的:从糖皮质激素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MDAR(GCR-BDNF-NMDAR)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退化的分子机制及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的调整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老年皮质酮(GC)拮抗组、老年左归组和老年右归组,另设一组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方法记录在体大鼠LTP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变化,同时观察补肾方药对上述指标变化的改善作用。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升高、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海马CA1区LTP明显受到抑制、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信号分子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指标的衰老性变化。结论:左归丸、右归丸改善老年大鼠增龄性学习记忆退化的部分机制可能与提高GCR、BDNF、NMDAR、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拮抗高水平皮质酮对大脑海马区域的毒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大鼠 皮质酮 长时程增强实验 学习记忆相关信号分子 左归丸 右归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