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僧憇松:文化意象的唐宋变迁——兼论《憇寂图》的经典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小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7,共11页
韦偃是唐代著名的松石画高手,其《双松图》因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广为后人所熟知,而诗中最重要的文化意象是胡僧憇松。北宋元祐三年正月十二日,苏轼、李公麟应柳仲远之请,联袂而作《憇寂图》。它与韦偃《双松图》相比,《憇寂图》... 韦偃是唐代著名的松石画高手,其《双松图》因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广为后人所熟知,而诗中最重要的文化意象是胡僧憇松。北宋元祐三年正月十二日,苏轼、李公麟应柳仲远之请,联袂而作《憇寂图》。它与韦偃《双松图》相比,《憇寂图》中的人物从外来"胡僧"变成了本土"老僧",植物从"双松"变成了"孤松"。此变化虽小,却包含了丰富的唐宋文化变迁的信息。此外,苏、李《憇寂图》是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经典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后来《憇寂图》自身也被经典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僧憇松 文化意象 《双松图》 《憇寂图》 唐宋之变
下载PDF
屈大均的逃禅与明遗民的思想困境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3,共7页
屈大均于清顺治七年削发为僧,此时距清廷剃发令的颁布已过了5年的时间,所以“国变”及“剃发令”的颁布只是屈大均削发为僧的背景,而不是直接的原因。该文指出,促成屈大均于此年削发为僧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父亡,二是广州城陷。屈大均... 屈大均于清顺治七年削发为僧,此时距清廷剃发令的颁布已过了5年的时间,所以“国变”及“剃发令”的颁布只是屈大均削发为僧的背景,而不是直接的原因。该文指出,促成屈大均于此年削发为僧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父亡,二是广州城陷。屈大均选择逃禅,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保全性命来保存汉族文化的种子,一方面也是为了表达“沙门不礼王者”的意念。屈大均在易代之际的生死困境中选择逃禅的取向,在明遗民中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面对国变,逃禅遗民既要面对生死困境,还普遍面临着儒释之争的思想困境,屈大均在归儒之后对儒释二家思想的辨析及对佛家思想的否定,既是对其十余年逃禅生涯的反思,也是由像屈大均这样的逃禅遗民“僧服儒心”的特殊身份和思想状态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逃掸 明遗民 掸悦风气 儒释之争 思想困境
下载PDF
高山仰止 行云如水——领略中国古代禅诗的诗学境界
3
作者 蔡秀敏 崔长国 《安康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禅是宗教,诗是文学,禅与诗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禅诗既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宗教史上一块瑰宝。
关键词 禅诗 禅宗
下载PDF
坐禅与吟诗:贾岛的佛禅因缘
4
作者 周裕锴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9,共7页
贾岛诗中交往的僧人较多,宗派身份较复杂,但他与南宗禅师关系更密切,更信奉南禅宗旨。贾岛诗中描写的佛教生活,最突出的是坐禅,特别是霜天雪夜的独自静坐。南宗禅只反对把坐禅当做成佛的唯一途径,并非取消坐禅。在中晚唐时代,坐禅仍是... 贾岛诗中交往的僧人较多,宗派身份较复杂,但他与南宗禅师关系更密切,更信奉南禅宗旨。贾岛诗中描写的佛教生活,最突出的是坐禅,特别是霜天雪夜的独自静坐。南宗禅只反对把坐禅当做成佛的唯一途径,并非取消坐禅。在中晚唐时代,坐禅仍是南宗基本行仪之一。贾岛诗中方外题材占很大比例,对僧人生活和僧居环境的偏爱,使得其诗风充满“僧味”,形成诗中“以鸟对僧”的独特现象。好用清寒孤寂的形容词和名词,则使得其诗风偏向“冷格”。《二南密旨》与贾岛诗学观念相通,晚唐诗格类著作受其影响,被称为“贾岛格”。“诗为儒者禅”的说法化解了贾岛作诗带“僧味”与论诗崇儒家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岛 坐禅 诗僧 贾岛格 《二南密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