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现代工程: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上)
1
作者 杨欢 李金城 +1 位作者 杨贺雅 李武华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21-140,共20页
文章从工程的由来与阶段划分的角度叙述工程的历史发展,以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状况为基础,简要回顾工程的起源与古代工程阶段,重点讨论近代和现代工程的特点与历史演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工程师群体与工程师文化的形成以及... 文章从工程的由来与阶段划分的角度叙述工程的历史发展,以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状况为基础,简要回顾工程的起源与古代工程阶段,重点讨论近代和现代工程的特点与历史演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脉络,工程师群体与工程师文化的形成以及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简述了原始工程与古代工程的特点以及向近代工程的演化,分析了近代工程、近代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并以电气工程为例回顾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初期发展。下篇分析了近代工程向现代工程的演变,探讨了现代工程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最后从整个工程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工程教育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工程 工程教育 历史观 价值观
下载PDF
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丽丽 王娟 闫永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思考如何基于课程化思想更好地开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以期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多可能性。[方法]从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师承教育课程化”的理论观点,并基于中医师承教育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契合之处,融入... [目的]思考如何基于课程化思想更好地开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以期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多可能性。[方法]从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师承教育课程化”的理论观点,并基于中医师承教育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契合之处,融入“4R”课程设计标准,从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四方面论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师承教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再结合理论和实践,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结果]在后现代课程观指导下,发展现代中医师承教育需要从师承制度、育人意识和反馈机制几个方面出发,通过建立严格的师承教育制度,强化师承课程化意识,注重即时反馈等手段,切实提高师承教育育人效果。[结论]“师承教育课程化”是现代师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师承教育更好地融入院校教育,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观 师承教育课程化 “4R”课程标准 中医师承教育 创新 实践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基于MOOC的融合式教学模型构建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艳红 杨文正 柳立言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12,共8页
MOOC是在线教育的一种全新形式,具有课程内容短小精良、教学评价客观和学习支持服务多样的优点。相对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计划性和系统性,以及在学生合作精神、情商和道德意识培养,驱散学习孤独感方面的天然优势,"慕课热"的背... MOOC是在线教育的一种全新形式,具有课程内容短小精良、教学评价客观和学习支持服务多样的优点。相对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计划性和系统性,以及在学生合作精神、情商和道德意识培养,驱散学习孤独感方面的天然优势,"慕课热"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融合式教学意在将MOOC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传统课程与网络课程,自定步调与交互协作、内容定制与交互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的深度融合,实现比在线教学和面对面教学方式任一种单一进行教学的更好效果。要想让高校课堂发生"传统教学+MOOC"的"蝶变效应",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该文以融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融合后现代课程观和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构建基于MOOC的融合式教学生态模型。模型注重教学系统的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并从系统内部能量流、信息流、知识流、能力流和价值流的指向和转换重新设计教学要素。该研究所构建的模型拓展了MOOC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范围,可以作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一个范例,为相关研究与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后现代课程观 教育生态学 融合式教学
下载PDF
论职业启蒙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现代价值——基于大职教观的视角 被引量:12
4
作者 龚丹 郝天聪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第8期5-8,共4页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终身学习的大力提倡,对个人应对职业转换能力的要求提高,这一切变化都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兴趣有着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职业启蒙教育让青少年对职业初步了解,发现自身的职业兴趣,并促使青少年不断...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终身学习的大力提倡,对个人应对职业转换能力的要求提高,这一切变化都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兴趣有着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职业启蒙教育让青少年对职业初步了解,发现自身的职业兴趣,并促使青少年不断考量自身能力与职业所需能力的差距而做出调整。在大职教观视野下,职业启蒙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符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启蒙教育 现代价值 大职教观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原则 被引量:20
5
作者 何菊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123,共8页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关键。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原则必须基于教师教育的根本性质与目的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教育正义是教育的首要价值,也是培养教师的首要价值,它关乎着教师培养的合法性问题。培...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关键。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原则必须基于教师教育的根本性质与目的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教育正义是教育的首要价值,也是培养教师的首要价值,它关乎着教师培养的合法性问题。培养具有较高道德品质的教师,既是教育正义的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专业原则是要在教师教育中坚持专业教育,培养具有专业品质、专业能力的教师是教师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使命;自主性是专业性的本质体现。具有自主性的教师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焕发出其教育的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体现出教师极高的效能感,这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坚持融合原则就是要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等多方面的融合,而不是相互孤立与割裂,使教师能够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手段与价值、教育技术与内容有机融合,形成教师的教育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教师教育一体化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职前教育 教师职后教育 教育正义 专业教育 教育智慧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向度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松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1,共7页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阶段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从高校治理的理论逻辑来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内生动力是其核心要义;从历史逻辑来看,其...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阶段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从高校治理的理论逻辑来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内生动力是其核心要义;从历史逻辑来看,其权力结构、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重心、治理形态等不断深化;从实践逻辑来看,要通过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巩固高校治理的权力结构,完善制度体系推进依法治校,优化组织形态释放办学活力,创新手段方法提高治理效能,深入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治理现代化 逻辑向度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中的高等教育变革——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模式再认识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亚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中西文化失衡的产物,它经历清末的"探索期"和民国前期的"成型期",在学科、学制和学位制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西方文化取向。这些变革既是传统高等教育制度的转型,也是民族文化传统的蜕变,由此产...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中西文化失衡的产物,它经历清末的"探索期"和民国前期的"成型期",在学科、学制和学位制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西方文化取向。这些变革既是传统高等教育制度的转型,也是民族文化传统的蜕变,由此产生的文化裂痕至今难以弥合。当今国内高校"国学热"的兴起,是对长期以来片面强调专才培养,忽视通识教育传统的一种矫正与文化回归。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曲折历程表明:文化创新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原动力,国际文化交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域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模式 再认识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视野下职教课程开发新理念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庭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64-69,共6页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内在自发性以及多元性等特征,它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新理念的形成,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上呈现出课程目标取向的多元化、课程模式的多元整...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内在自发性以及多元性等特征,它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新理念的形成,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上呈现出课程目标取向的多元化、课程模式的多元整合开放灵活化、课程开发主体的合作化以及课程结构的生态化等方面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课程观 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
下载PDF
越界与位相:“日本文学”在近代中国的境遇——兼及中国日本文学教育孕育期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升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7,共8页
从视为汉学视域中"同源同质"的存在、"日本教育"的同义词,到作为治化风俗的异域资源,在观念未大变前提下的导入、近代学术转型期学科分类的粗成,再到教育领域照猫画虎的得失权衡中的进出,日本文学在近代中国知识界... 从视为汉学视域中"同源同质"的存在、"日本教育"的同义词,到作为治化风俗的异域资源,在观念未大变前提下的导入、近代学术转型期学科分类的粗成,再到教育领域照猫画虎的得失权衡中的进出,日本文学在近代中国知识界、教育体制中的境遇始终是在与汉文学、西方文学同异高下的对比中被规定、被决定的。国人本有"日本文化乃直译之文化"的成见,日人对汉学之尊崇又强化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两者叠加,决定了"日本文学"的位相与命运。尽管如此,近代学术、教育转型期间关于何为"日本文学"、可否/如何进入教育的纷争与尝试,仍为中国日本文学教育的逐渐成型,积累了思想资源和制度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学 近代中国 汉学视域 教育改革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民众的分配公平感与不平等归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晓航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11,128,共11页
本文以探究影响我国民众的分配公平感和不平等归因的机制为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发现:第一,人们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越强,越可能持较低的分配公平感。第二,受教育程度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呈现出双重路径:... 本文以探究影响我国民众的分配公平感和不平等归因的机制为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发现:第一,人们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越强,越可能持较低的分配公平感。第二,受教育程度对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呈现出双重路径:学历越高的人越可能认为自己的收入不公平;并且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也越强,从而间接削弱其分配公平感。第三,媒介使用影响不平等归因:经常关注时事新闻的城镇居民和使用多种媒介的农村居民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更强。第四,现代化进程影响分配公平感与不平等归因: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城镇居民的分配公平感更低、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更强。在现代化程度更高的省,农村居民对分配公平的评判标准更高;在现代化速度更快的省,其农村居民对不平等的批判式归因倾向更强。本文研究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我国民众如何感知和评价当前的收入分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公平感 不平等归因 教育 媒介使用 现代化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儒学公正思想及其现代转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龙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6,共8页
引入西方的公平正义理论必须要将其浸润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之中。唯有深切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的公正理念,才能有针对性地发掘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资源宝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儒学公正理念渊源于原始氏族社会淳朴的民风,生成于宗法等... 引入西方的公平正义理论必须要将其浸润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之中。唯有深切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的公正理念,才能有针对性地发掘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资源宝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儒学公正理念渊源于原始氏族社会淳朴的民风,生成于宗法等级结构的小农自然经济社会,它的价值标准和指向是维护"礼"制的专制主义统治,这与西方近代的契约论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观显然有实质的差异。儒家公正观的一个缺陷是以伦理道德来代替法治,容易导致权力的腐败,而西方的契约法治的公正观则有可能丢失正义的伦理道德底蕴,变成一种技术化的正义理论和规则。儒学公正观是一个包括价值理想和目标、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社会秩序与和谐的状态、经济制度、政治原则、思维方法等有机互动的思想体系。儒学公正思想的现代转化首先要对维护"礼"的等级结构的"公正观"进行反思批判,其次用儒家公正理念的道义价值对西方"功利主义"加以审视,再次用儒家的和谐辩证法和"主客相容为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最后是让中西公正观在"治理、管理、法理、伦理、心理"五个层次的互依互动中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世界中的儒学 公正理念 中西比较 现代转化
下载PDF
论正义的教育——回归古典正义观审视教育的品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璐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5,共5页
"正义"的内涵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变。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正义观与古典正义观的纷争主要在于什么是"自然"。现代启蒙运动之后的教育忽视或歪曲了正义的基础,导致教育出现丧失价值判断、尚同、不自省等问题,从而... "正义"的内涵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变。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正义观与古典正义观的纷争主要在于什么是"自然"。现代启蒙运动之后的教育忽视或歪曲了正义的基础,导致教育出现丧失价值判断、尚同、不自省等问题,从而使教育更多地关注公平而忽视正义,使教育本应具有的关注人的德性发展的品质降低为只关注教育资源的分配。让教育重新回归古典的正义,应重新确立"德性"差异在教育正义问题中的重要位置,找回教育中关乎灵魂德性发展的部分,以此作为重建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基础,即让每个人做适合他的事情,各安其分,这就是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正义观 教育正义 教育公平 德性
下载PDF
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的现代化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轶男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12,共5页
鉴于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历史与文化特性,在研究两者关系时,以现代化为视角是切实可行的。而这一视角的选取为相关研究建构了坚实的理论框架及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并据此生成了一些必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公民教育 道德教育 关系研究 现代化视角
下载PDF
教育正义:现代社会的“高贵”谎言——教育正义的“古今之变”与“古今之争”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元发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0,共6页
教育正义,是一个附着在现代人身上无法摆脱的"咒符",已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命运"。教育正义经历了由"正义教育化"向"教育正义化"的转变。教育正义的这种"古今之变"背后隐匿着激烈的&... 教育正义,是一个附着在现代人身上无法摆脱的"咒符",已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命运"。教育正义经历了由"正义教育化"向"教育正义化"的转变。教育正义的这种"古今之变"背后隐匿着激烈的"古今之争"。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正义只是一个并不高贵的谎言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正义 正义教育化 教育正义化 现代性教育
下载PDF
从后现代教育管理视角看我国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5
15
作者 禹露 魏斌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19-121,145,共4页
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对传统教育管理观的批判切中要害,具有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对后现代教育管理的研究视角进行阐释,并分析出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对我国教育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启示,以期促进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改革。
关键词 后现代 教育管理 视角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国际化视野下的语言教育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西方社会发展史基本与西方哲学的4个转向相对应,各个时期的教育也经历了对应不同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总的说来,因第一次启蒙产生了近现代教育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机械、应试、碎化、竞争、无根。与其相反,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包括第二... 西方社会发展史基本与西方哲学的4个转向相对应,各个时期的教育也经历了对应不同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总的说来,因第一次启蒙产生了近现代教育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机械、应试、碎化、竞争、无根。与其相反,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包括第二次启蒙)大力主张实施"有机、生态、容他、有根、整合、和谐、创新"的教育。笔者基于此就语言教育提出如下设想:文理不该早分家;文科不该被边缘化;反思"以人为器"的教育思想;消解课程设置碎片化;语言文学3方向有机整合;有机教育与团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视野 语言教育 现代教育 有机哲学 第二次启蒙
下载PDF
后现代教育观视角下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云鹏 李杰凯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5-97,共3页
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遵循篮球运动规律,结合篮球技术的特点,尝试构建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新模式。运用教学实验法来验证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新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新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对抗条件下运用技术的能力,可充... 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遵循篮球运动规律,结合篮球技术的特点,尝试构建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新模式。运用教学实验法来验证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新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新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对抗条件下运用技术的能力,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观 篮球技术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简论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宜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43-48,共6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结构是由职业工作逻辑和专业教育逻辑共同组成的双螺旋结构,由于两种逻辑之间的文化与技术张力,使其具有互补性、对话性、自组织性、稳定性和传承性。从后现代课程观的4R原则可以看到高职教育课程逻辑的合理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结构是由职业工作逻辑和专业教育逻辑共同组成的双螺旋结构,由于两种逻辑之间的文化与技术张力,使其具有互补性、对话性、自组织性、稳定性和传承性。从后现代课程观的4R原则可以看到高职教育课程逻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逻辑 技术 专业 后现代课程观
下载PDF
后现代教育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超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21-123,共3页
后现代教育观是在对现代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现代教育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后现代教育观则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平等性和开放性。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很多启示,如大学生心理健... 后现代教育观是在对现代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现代教育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后现代教育观则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平等性和开放性。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很多启示,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开放性、要贴近大学生生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观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与农民主体性的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涛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和成都的若干乡镇调研为例,从农民对统筹城乡教育的总体性视角扫描、统筹城乡教育概念的农民主体性解读、统筹城乡教育制因的农民主体性困惑、统筹城乡教育对策的农民主体性建构、统筹城乡教育原...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和成都的若干乡镇调研为例,从农民对统筹城乡教育的总体性视角扫描、统筹城乡教育概念的农民主体性解读、统筹城乡教育制因的农民主体性困惑、统筹城乡教育对策的农民主体性建构、统筹城乡教育原则的农民主体性预设、统筹城乡教育目标的农民主体性展望六个角度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视角 统筹城乡 教育教育公平治理 调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