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意蕴与世界意义
1
作者 杨德山 虎旭昕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35-241,共7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合了习近平新时代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考。其重大意义体现于三个重要维度:其一,以“绿色小康”“农村小康”“安全小康”理念的丰富与创新,传达了现代化理念的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合了习近平新时代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考。其重大意义体现于三个重要维度:其一,以“绿色小康”“农村小康”“安全小康”理念的丰富与创新,传达了现代化理念的新时代意蕴;其二,以“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三重维度的价值彰显,铸就了民族复兴历程的里程碑;其三,以对人民生存需要的根本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层次性满足、民生理念意蕴的时代性塑造,提供了改善民生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美好生活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美好社会:接续与超越小康社会的新发展目标 被引量:6
2
作者 虞崇胜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9,150,151,共16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设新的美好社会,实现由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的跨越,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指向。小康社会与美好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设新的美好社会,实现由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的跨越,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指向。小康社会与美好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连接的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康社会是美好社会的必要准备,美好社会是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美好社会的具体蓝图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展开,但基本轮廓还是清晰可见的。美好社会是富裕的社会、民主的社会、文明的社会、公正的社会、发展的社会。美好社会建设将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统一起来,实现美好生活、美好社会、美好世界的协同发展。美好社会虽然不是完美的社会,但必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美好社会的常态。经由美好社会,中国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将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社会 美好生活 小康 小康社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认识 被引量:6
3
作者 丁建定 王伟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3-11,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认识,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认识,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实现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目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重要内容,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民生 共享发展 小康社会 美好生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凌云 冯兵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3,158,共12页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开展经济工作的辉煌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经验与启示: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经济工作;确保经济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地位;确定经济工作大政方针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开展经济工作的辉煌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经验与启示: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经济工作;确保经济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地位;确定经济工作大政方针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在经济工作中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战略谋划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通过学习加强党的经济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探索和改进经济工作方法;不断改进经济工作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经济工作 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 小康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