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nyu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Confucian Culture
1
作者 LU Ming-yan ZHANG Shun-she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3年第3期178-183,共6页
As one of the carriers of Confucian culture,and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Lunyu or The Analects or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reader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ng... As one of the carriers of Confucian culture,and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Lunyu or The Analects or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reader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Lunyu.This article will select some of the vocabulary translations with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Lunyu as the object,employ the method o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behind the text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translation,and discuss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strategies.Judging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Analects by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o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onfucius Institutes,Lunyu has exerted an enlightenment effect in different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yu Confucian culture culture-loaded words amoy Ku’s version William Edward Soothill’s version TRaNSLaTION
下载PDF
鹿善继著述考
2
作者 张艳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鹿善继为明末理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为官时抗旨筹措军费,从军关外苦寒之地;居乡时,课徒著书,阐扬理学,成为北方王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著述丰赡,是研究明清儒学发展的重要文献。今选取其著述中重要者十三种,据鹿氏本人、... 鹿善继为明末理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为官时抗旨筹措军费,从军关外苦寒之地;居乡时,课徒著书,阐扬理学,成为北方王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著述丰赡,是研究明清儒学发展的重要文献。今选取其著述中重要者十三种,据鹿氏本人、师友、门人记载及相关文献,以刊刻年代为序,略考其版本、卷数、馆藏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善继 理学 北方王学 版本
下载PDF
“必有武备”而“胜残去杀”--孔子之军旅事迹与战伐主张考论 被引量:3
3
作者 余治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134,共14页
儒生不懂武略,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偏见。早期儒者心系国家安危与天下民生,其治政方略不可能唯独缺少军事武备的内容,至少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战略防卫意识。《论语》中,"卫灵公问阵",孔子寄人篱下,既不想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又不... 儒生不懂武略,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偏见。早期儒者心系国家安危与天下民生,其治政方略不可能唯独缺少军事武备的内容,至少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战略防卫意识。《论语》中,"卫灵公问阵",孔子寄人篱下,既不想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又不想给自己增加麻烦,所以才予以否决。孔门弟子中,许多人都直接参与了各大诸侯国的政治实践,能够带兵打仗者不在少数,冉有、子路、樊迟等都是军事将领。"六艺"之学中,射、御明显属于武道,是孔子军事教学的重要课程,这便说明原始儒家的精神气质中具有一定的崇武、尚武要求。《左传》中,鲁定公突破陷阱而死里逃生,可以推测孔子可能身怀武艺并具有一定的勇果精神。而"堕三都"之役中,孔子指挥若定,再次保护了鲁君的人身安全则无疑建有战功。于此,可破"孔子未尝屡临战事"之说。孔子主张,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和将领必须同时具备智、仁、勇三方面的基本素质。文武应该同举兼治,反对让百姓"不教而战",强调"教民以戎",要求"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通过必要的军事教育,儒家还能够把"御兵"转化为"御民",将兵家之道潜藏于民生之道之中,寓兵于民,进而天下无敌。唯有"胜残去杀"者,方可"天下归往"。儒者是整个社会底层化解残暴、消灭杀伐普遍心声的忠实代言人。谁能够顺流而为,谁就可以成为真正的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儒家 武备射御 战伐军事 胜残去杀
下载PDF
译儒攻儒,传播福音——“四书”的第一个英译本评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长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57-61,共5页
耶稣会士采取美化翻译策略,目的是合儒超儒。理雅各采取融合翻译策略,目的是儒耶互补。夹在中间的柯大卫则是译儒攻儒,其1828年的"四书"英译本是英语世界第一个全译本。柯大卫站在基督教立场上否定孝,消解道,混同天与理,以达... 耶稣会士采取美化翻译策略,目的是合儒超儒。理雅各采取融合翻译策略,目的是儒耶互补。夹在中间的柯大卫则是译儒攻儒,其1828年的"四书"英译本是英语世界第一个全译本。柯大卫站在基督教立场上否定孝,消解道,混同天与理,以达到传播福音的目的,反映了当时新教传教士对儒家思想的错误观点。对这个译本的研究可以让我们看到"四书"的翻译历程、儒家思想传播的艰难、翻译上的种种误读等,为当下儒家思想的翻译以及在国外的传播提供资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大卫 '四书'英译 儒家思想
下载PDF
新世纪儒家经典著作英译研究与出版状况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永 张伟伟 《陇东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9-91,共3页
儒家文化经典著作的英文翻译乃是儒家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与载体。纵观2000年至2011年期间儒家经典著作英译研究与出版状况,有助于把握新世纪儒家文化英译事业的脉络,能够为将来儒家文化的对外宣传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世纪 儒家经典 英译研究 英译出版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期儒家经典研究述略——以六经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9-34,共6页
围绕着六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等问题,20世纪上半期的儒家经典研究大体上走过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表现为今古文经学之争的余波;第二个阶段是20至40年代,表现为实证主义、疑古思潮和唯物史观兴起... 围绕着六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等问题,20世纪上半期的儒家经典研究大体上走过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表现为今古文经学之争的余波;第二个阶段是20至40年代,表现为实证主义、疑古思潮和唯物史观兴起并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上半期学人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考索,使儒家经典的成书年代、作者及性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清理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期 六经 孔子 今古文经学之争 实证主义 疑古思潮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儒家的道德谱系——以《人谱》和《人谱杂记》为例
7
作者 韩思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2,共8页
《人谱》和《人谱杂记》构建了一整套儒家的道德谱系。《人谱》中的人学形上学和工夫论,是理解《人谱杂记》中所记载的儒家圣贤的道德理性和道德生命的基础。在儒家道德谱系的构建中,道德生命、道德理性与道德叙事彼此密切相关。首先,... 《人谱》和《人谱杂记》构建了一整套儒家的道德谱系。《人谱》中的人学形上学和工夫论,是理解《人谱杂记》中所记载的儒家圣贤的道德理性和道德生命的基础。在儒家道德谱系的构建中,道德生命、道德理性与道德叙事彼此密切相关。首先,儒家道德生命的养成离不开其道德理性的指引。其次,儒家道德理性也需要在"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修养中,使自己的道德理性不至于被私欲所扭曲。最后,道德叙事在其道德理性和道德生命养成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儒者需要在儒家经典的叙事中,把握自我的存在,即在天人之际认识自我,确立儒者自己的道德理性。个体儒者需要在儒家的传统叙事中,透过儒家的群体叙事来发现自己,并形成自我的道德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人谱 人谱杂记 视界 工夫 道德叙事
下载PDF
《坛经》版本与南禅思想演变关系考论
8
作者 马俊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坛经》版本繁多,但真正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三个本子,即法海本、惠昕本和契嵩本。三个本子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关系。梳理这三个主要版本之间传承、演变的关系,可以揭橥《坛经》思想重心演变的轨迹,从而为理解南禅宗思想的发展提供... 《坛经》版本繁多,但真正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三个本子,即法海本、惠昕本和契嵩本。三个本子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关系。梳理这三个主要版本之间传承、演变的关系,可以揭橥《坛经》思想重心演变的轨迹,从而为理解南禅宗思想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视角。概而言之,法海本主要体现了惠能及其以下二代弟子的思想;惠昕本主要体现了由"顿悟法"向"见性法"转移的思想变化;契嵩本则体现了"儒佛会通"、"融合空有"的思想趋势。《坛经》版本的演变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理论的逻辑展开,一方面又折射了佛教自身地位的升降及其与其它社会思潮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版本 惠能 禅宗思想演变 儒佛会通 佛性
下载PDF
汉代丧服决狱对传统礼俗的破坏与“法律儒家化”之重估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若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瞿同祖提出"法律儒家化"命题时,以晋律"准五服以制罪"为标志。这包含两层基本意义:一是晋泰始律之前的秦汉律令条文与决狱定谳是非儒学性的,尤其是未曾引入五服制;二是泰始律"准五服以制罪"才将刑无等级... 瞿同祖提出"法律儒家化"命题时,以晋律"准五服以制罪"为标志。这包含两层基本意义:一是晋泰始律之前的秦汉律令条文与决狱定谳是非儒学性的,尤其是未曾引入五服制;二是泰始律"准五服以制罪"才将刑无等级的法家律令改造为维护等级的儒家律令。通过对东汉时期典型案例"何侍搏姑案"的细致分析,可证汉代已存在以丧服决狱,并且,这一决狱方式颠覆了传统礼俗,使丧服由亲疏程度的表征,被异化为行为规范。于是,礼所原有的双向性原则被摧毁,代之以法的单向性原则。对于以服制入律的准确评价,不是欺骗性的"法律儒家化",而是"儒学暴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儒家化 丧服决狱 何侍搏姑案 儒学暴力化
下载PDF
试论立法史的演进之路
10
作者 徐爽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64-70,共7页
对于中国立法史发展规律的研究,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选取“内在视角”,打破过去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条块分割”,不仅从现在看过去、也从过去看现在,由此得出了立法演变规律的新的景观。
关键词 立法 世俗主义 暴力主义 儒家化 现代性
下载PDF
王阳明的经学思想
11
作者 黄家庭 崔海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5-20,共6页
阳明以唐虞三代之圣学为学问之标准,认为三代之后,大道不行,虚文胜而实行衰,孔子方删繁就简,整理经典,以存大道,“六经之学”方始形成。后儒妄增,附以传记,甚至加诸谬误,更演为支离,完全悖离孔门家法。故阳明认为继承六经之学,当诉诸良... 阳明以唐虞三代之圣学为学问之标准,认为三代之后,大道不行,虚文胜而实行衰,孔子方删繁就简,整理经典,以存大道,“六经之学”方始形成。后儒妄增,附以传记,甚至加诸谬误,更演为支离,完全悖离孔门家法。故阳明认为继承六经之学,当诉诸良知,以心体道,简易直接,不必妄增私意。以此原则为指导,阳明又批评了朱子对《大学》之增改,翼以恢复古本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经学 良知 《大学》古本
下载PDF
点校本两唐书《儒学》正误四则
12
作者 徐志林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8-69,77,共3页
研究唐代历史,首先面对的就是纪传体的《旧唐书》和《新唐书》。目前点校版两唐书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读点校本两唐书列传中的《儒学》,就存在字形不同,称谓不一致等疑点,拟遵循陈垣《校勘学释例》所列诸方法,就其中的疑义提出商榷。
关键词 两唐书 《儒林》 陈垣校勘法
下载PDF
钱穆《汉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史意义
13
作者 曹明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钱穆的《汉刘向、歆父子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主要针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提出28处疑问,并逐一进行批驳,廓清了康氏著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结束了支配学术界20多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考察《汉刘向、歆父... 钱穆的《汉刘向、歆父子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主要针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提出28处疑问,并逐一进行批驳,廓清了康氏著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结束了支配学术界20多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考察《汉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写作背景可以发现,康氏著作巨大的负面影响是钱穆著述《年谱》的直接动因,通过《年谱》的编纂,钱穆把"通史和文化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历史在文化史中得到最终完成"的治史之法充分展现,《年谱》所反映的广阔的学术视野、科学的研究方法、灵活的治学思路、客观的学术立场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刘向 歆父子年谱》 《新学伪经考》 今古文之争
下载PDF
“译”与“传”:辜鸿铭儒经翻译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碧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06,共5页
辜鸿铭英译儒经文本是典籍翻译"走出去"的成功典范,是一种经典化儒经译本。但由于学界长期缠绵于翻译标准的"忠"、"信"之争,辜鸿铭开拓性的儒经翻译在得到极大肯定的同时也遭到部分学者的全盘否定。翻译... 辜鸿铭英译儒经文本是典籍翻译"走出去"的成功典范,是一种经典化儒经译本。但由于学界长期缠绵于翻译标准的"忠"、"信"之争,辜鸿铭开拓性的儒经翻译在得到极大肯定的同时也遭到部分学者的全盘否定。翻译传播本质的认识为我们研究翻译提供新视角,利用传播学理论能对辜译现象做出较好解释。因此,若能立足于翻译学自身的"译"理,吸收传播学之"传"艺,建构翻译传播理论体系,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将会帮助翻译突破"译"的瓶颈,提高当前典籍翻译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引导译作的经典化,促进翻译学跃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儒经英译 典籍翻译 翻译本质 传播
下载PDF
儒家经典的首部法译本《孔子或君王之道》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颖 贺梦莹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9,共8页
1687年,弗朗索瓦·贝尼耶完成了儒家经典的首部法译本,命名为《孔子或君王之道》。该部作品在之后的三百余年间并未出版,所以不为中外学者们所熟知。本文通过分析贝尼耶的生平,《孔子或君王之道》与《中国哲学家孔子》的关系和不同... 1687年,弗朗索瓦·贝尼耶完成了儒家经典的首部法译本,命名为《孔子或君王之道》。该部作品在之后的三百余年间并未出版,所以不为中外学者们所熟知。本文通过分析贝尼耶的生平,《孔子或君王之道》与《中国哲学家孔子》的关系和不同以及贝尼耶的儒学思想,以促进学界对该部译著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尼耶 儒家 四书 法译本
原文传递
汉文译著:回儒对话历史与现实的文本资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克家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5,共4页
文明对话的基础是对其他文明的平等、宽容、广泛的理解和研究态度;但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探讨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困局,“师夷长技以制夷“,民族救亡和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头等大事,因此,大家的眼睛始终盯着希腊—罗马传统... 文明对话的基础是对其他文明的平等、宽容、广泛的理解和研究态度;但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探讨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困局,“师夷长技以制夷“,民族救亡和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头等大事,因此,大家的眼睛始终盯着希腊—罗马传统的欧美文明,急于理解和研究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译著 回儒对话 历史 现实 文本资源
原文传递
从“禅让”思想看帛书《衷》篇的成书时间
17
作者 刘永昆 《周易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42-46,共5页
在帛书《衷》篇中,孔子以"禅让"思想解说《乾》卦用九之辞,表现出对"禅让"肯定、赞成的态度。根据宣扬禅让的《唐虞之道》《子羔》和《容成氏》等文献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及公元前316年发生的燕王哙"禅让"... 在帛书《衷》篇中,孔子以"禅让"思想解说《乾》卦用九之辞,表现出对"禅让"肯定、赞成的态度。根据宣扬禅让的《唐虞之道》《子羔》和《容成氏》等文献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及公元前316年发生的燕王哙"禅让"悲剧,可以推断儒家赞成"禅让"的思想在战国中期盛行,至公元前316年左右陷入沉寂。《衷》篇既然记载孔子以"禅让"说解《易》,其当成书于儒家盛行、宣扬"禅让"说之时,而不会是质疑、反对的沉寂之时,由此可推断《衷》篇当成书于战国中期,其下限当在公元前316年左右。从《衷》篇另一部分材料的来源--《系辞》和《说卦》成书于战国早期看,其成书于战国中期的推断也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衷》篇 “禅让” 《易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