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ur Pillars Underpinn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1
作者 Xiangjun CHEN Xiuying GONG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2期69-82,共14页
Throughout history,there have been close political,economic,and cultur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border areas and the interior of China.To strengthen the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forge a strong sense of nationa... Throughout history,there have been close political,economic,and cultur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border areas and the interior of China.To strengthen the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forge a strong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it is important to draw inspiration from our history.Politically,we must reinforce the memory of national unity and promote the belief that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big family and China's territory is indivisible.Economically,it is crucial to continue the historical economic ties between the border areas and the interior,and to deepen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in the present era.This will strengthen economic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groups within China and promote unity.Socially,it is essential to facilitate the population flow between dfferent regions,particularly between the border areas and the interior,to promote ethnic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Encouraging ethnic groups to live among each other and supporting two-way population flow can further enhance social cohesion.Culturally,we must maintain our tradition of cultural sharing and sprea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modern socialist values among all ethnic groups.This will strengthen the bond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These four pillars-political,economic,social,and cultural-form the foundation of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historical memory economic ties population flow culture sharing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丹 闫冬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要旨涵盖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内涵意蕴在学界热烈而持久的讨论中由文化视角逐渐拓展到认同、现实、家园、国家和共同体等视角。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研究聚焦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要旨涵盖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内涵意蕴在学界热烈而持久的讨论中由文化视角逐渐拓展到认同、现实、家园、国家和共同体等视角。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研究聚焦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共有精神家园等维度。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有效实现方式和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方向,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象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辅相成,共同体意识在精神家园中孕育滋养,精神家园在共同体意识指引下建设发展,聚力凝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旅行杂志》中的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
3
作者 苍铭 牛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4,共10页
在以《旅行杂志》涉滇内容为切入点的探讨中,可以看到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及内地对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近代中国,“华夷”观与“中华民族”说并存。民国以后,尤其抗战后“中华民族”说渐被认同,但“华夷”观仍有影响... 在以《旅行杂志》涉滇内容为切入点的探讨中,可以看到从“远夷”到“中华民族”共识的演变及内地对云南边疆民族认知变迁。近代中国,“华夷”观与“中华民族”说并存。民国以后,尤其抗战后“中华民族”说渐被认同,但“华夷”观仍有影响。新中国建立后,“劳动者”“建设者”取代“华夷”,认同基准重构。《旅行杂志》不同时期对云南民族形象呈现不同,抗战前是“远夷”,抗战时是“典范”,建国后是“劳动者”“建设者”。形象差异源于接触程度和观念转变。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缔造国家、书写历史、创造文化、培育精神,《旅行杂志》从一个微观视角反映了其凝聚融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五个共同 《旅行杂志》 “华夷”观
下载PDF
向内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主体性意蕴 被引量:6
4
作者 俞贺 魏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2,共13页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表现为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独立自主的主人翁意识与自信、自觉、自为的历史主动精神。巩固文化主体性,应在“第二个结合”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不断建设中...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表现为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独立自主的主人翁意识与自信、自觉、自为的历史主动精神。巩固文化主体性,应在“第二个结合”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不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巩固文化主体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耦合,旨在巩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与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并为“五个认同”提供坚实保障、为“四个与共”开拓精神磁场、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造思想城墙、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通时空场域。发挥中华文化“向内凝聚”的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量赋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融通、有机统一,不断建设中华文化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向内凝聚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变形成的历史探察
5
作者 陈天驰 姜思雨 王冰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1期18-26,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中心,对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捍卫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创、共有、共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中心,对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捍卫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创、共有、共享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有机统一。从先秦时期传统的“华夷之辨”、到秦汉开创的“大一统”格局、到近现代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联合,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诸多探索,都贯穿着我国各民族之间在长期交往中进行的民族融合和制度创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可以相互巩固促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深厚的理论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策 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共创共享共情:传统节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6
作者 王丹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4,共9页
传统节日是中国人以时间为轴心的生活制度,它规约各族民众的生活方式,记忆各族民众的生活历史,凝结各族民众的生活情感,彰显共有家园理念和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坐标。传统节日是多民族交往交流的时空,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的... 传统节日是中国人以时间为轴心的生活制度,它规约各族民众的生活方式,记忆各族民众的生活历史,凝结各族民众的生活情感,彰显共有家园理念和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坐标。传统节日是多民族交往交流的时空,也是多民族交往交流的过程,突出表现为多民族、跨地域的知识生产、情感互动与团结凝聚。传统节日生动且深刻地体现为各民族共创共享共情的生活实践,昭示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共生、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高度同构。传统节日汇聚社会文化,仪式与娱乐融为一体,各族民众的生活实践构成情感相依、文化互嵌、民族团结的关系整体。在传统节日认同基础上建立的超越地域、民族和文化界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更具感召力、包容性和凝聚力的生活共同体。传统节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将中华民族生活公共性、文化共享性等价值观念与传统节日特有内涵有机融合,形成新的传统节日凝铸共同体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创共享共情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新疆职业院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究——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例
7
作者 唐晓冰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人,“向心”还是“离心”,关键在教育。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阵地。本文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聚焦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实践为例,从完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人,“向心”还是“离心”,关键在教育。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阵地。本文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聚焦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实践为例,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个方面阐释了新疆职业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依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筑牢团结奋进之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全面构建各族师生互嵌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模式等方面,探究新疆职业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样态与当代启示——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考察
8
作者 周金鑫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44-52,110,共10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阐述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文本,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人”的发现构成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起点,基于科学理论对未来趋势的分析呈现了这一思想生成的逻辑规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阐述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文本,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人”的发现构成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起点,基于科学理论对未来趋势的分析呈现了这一思想生成的逻辑规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则表明了该思想的最终逻辑指向。同时,《形态》显示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以“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价值性与规律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为特征的理论样态。重新考察和认识这一文本,对于秉持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在共同富裕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载PDF
新冠疫情防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路径 被引量:8
9
作者 廖杨 杨志群 张木明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82,92,共11页
2019年至2020年初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重要影响。在这场"大灾大难"面前和持久的防疫、抗疫、战疫实践中,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中... 2019年至2020年初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重要影响。在这场"大灾大难"面前和持久的防疫、抗疫、战疫实践中,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意识得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中华传统文化和新媒体、自媒体和融媒体的作用下辐射汇聚,形成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向心力、聚合力、凝聚力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党和国家在这场防疫、抗疫、战疫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健康和美世界的实践中向全世界提供了"中国声音""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强音,为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时代精神的民族特征赋予了全球化时代的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中华民族 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民族凝聚力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共享文化符号与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冰雪 马宇彤 杜娟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30,158,共11页
具象化的文化符号形式可以为青年群体锻造具有时代意识形态变迁的自我身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提供空间基础;同时,可持续传承的文化符号更可以为青年群体铸造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可靠的空间环境。所以,通过有意识的探索和构建,将“铸... 具象化的文化符号形式可以为青年群体锻造具有时代意识形态变迁的自我身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提供空间基础;同时,可持续传承的文化符号更可以为青年群体铸造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可靠的空间环境。所以,通过有意识的探索和构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形而上的概念转化为青年群体更易接受的具象化、可视化的文化符号,系统地打造更具共识性、深刻性和可操性的“共享文化符号”,既符合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更深层次的发展诉求,更符合新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诉求。本文依据文化符号与镜像阶段理论方法,阐述在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如何在青年群体中建立“文化符号”的共识性、深刻性以及可操性,使其具有“元符号”能力,可以在青年群体形成“共享”,进而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路径方法,挖掘和打造能够具有共享性质的国家文化符号,通过媒介进行再现或重构,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更可以让青年群体从心理和情感意识中不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文化符号 镜像阶段 青年群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途径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彭尚源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3,121-122,共8页
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因此,要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条件,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要... 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因此,要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条件,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要着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的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从而使其在培育自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担当起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者,担当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的责任,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同 培育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文炯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共14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的文化基建,它既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深谋远虑的文化忧患意识,又是基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精神绸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承前启后、高瞻远瞩的文化谋划与精神储备,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的文化基建,它既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深谋远虑的文化忧患意识,又是基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精神绸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承前启后、高瞻远瞩的文化谋划与精神储备,旨在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在回顾、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十三个方面提出多维度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一个有容乃大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安顿下自己又容下世界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继焦 吴玥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93-299,307,共8页
多民族共有节日超越了单一的民族与地域范畴,成为多民族、多地区共同参与的节庆活动,从单一的族别标识演变成为多民族的文化共享,既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 多民族共有节日超越了单一的民族与地域范畴,成为多民族、多地区共同参与的节庆活动,从单一的族别标识演变成为多民族的文化共享,既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在实践层面,主要通过分析相关个案,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阐释多民族共有节日从族别标识到族际共有、再到文化共享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学理层面,提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框架下,中国民族研究应从“文化族别研究”走向“文化共享研究”,从强调差异、多元的研究角度走向共同、共享的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共有节日 族别标识 文化共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基于多维服务模式的高校图书馆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佟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4-96,共3页
高校图书馆育人方式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图书馆可将资源、文化、服务、环境条件等有机结合起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传递知识,传播文化.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通过馆内资源、服务、环境、智慧空间,强化图书馆文化育人职能... 高校图书馆育人方式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图书馆可将资源、文化、服务、环境条件等有机结合起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传递知识,传播文化.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通过馆内资源、服务、环境、智慧空间,强化图书馆文化育人职能,形成图书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体系,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校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多维服务模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与路径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少霞 魏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强盛的根基、民族团结和睦的本源、民族精神凝聚的动力源。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知晓国情、维护统一、政治法治、团结奋斗、携手发展、共建共享。在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和谐共...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强盛的根基、民族团结和睦的本源、民族精神凝聚的动力源。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知晓国情、维护统一、政治法治、团结奋斗、携手发展、共建共享。在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和谐共生、共御外辱、家国同构、共建新疆,淬炼了强烈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这种相互认同、相互吸引、相互亲和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黏合力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系、结合、构建、提升、延续具有重要的功能性意义。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大局"和"大势"着眼,坚持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依法治疆、文化润疆,在新疆铸牢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新疆 认同感 归属感
下载PDF
“四个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深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春霞 陈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3,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具有历史的广度、理论的高度、实践的深度以及情感的温度的话语体系作为支撑。“四个与共”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精神力量的凝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理论自觉,更是破除西方话语遮蔽的本土民族叙事方...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具有历史的广度、理论的高度、实践的深度以及情感的温度的话语体系作为支撑。“四个与共”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精神力量的凝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理论自觉,更是破除西方话语遮蔽的本土民族叙事方式,其以大历史观为视域统筹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家国情怀”为遵循勾连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框架,以增量有机性为目标指向探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行动路径。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时,应把握“四个与共”话语的实践性、统一性、普及性和创新性特征,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形态;挖掘“四个与共”话语的相关要素,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内容;强化“四个与共”话语的具象表达,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个与共” 民族团结 中国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谓与何为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永发 任敏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2,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反映中华民族自身存在的独特精神标志。“共担”“共建”“共享”作为平等互惠的情感表达,彰显了各族人民命运共享的价值同构,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塑离不开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反映中华民族自身存在的独特精神标志。“共担”“共建”“共享”作为平等互惠的情感表达,彰显了各族人民命运共享的价值同构,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塑离不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在支撑,离不开各民族成员的独特贡献。作为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与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民族团结与提升政治认同的根本纽带,是凝聚民族力量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并不是单向度侧重“中国一域”,而是双向度聚焦“世界全局”,是为了更好建设全人类共同生存的美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复兴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张之江武术思想的国民意识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玉柱 杨萧 +1 位作者 陈保学 董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2,共8页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为史料基础,对中央国术馆时期张之江武术思想的国民意识进行考察。面对国民的身份屈辱、国民的文化自卑、国民的三病困扰,张之江积极筹建中央国术馆,希望以国术振奋...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为史料基础,对中央国术馆时期张之江武术思想的国民意识进行考察。面对国民的身份屈辱、国民的文化自卑、国民的三病困扰,张之江积极筹建中央国术馆,希望以国术振奋民族精神,以国术实现强种救国。总结张之江国术救国实践得出:国民意识重塑需要由“重文轻武”向“文武兼济”转变,以根植勇武意识;需要由“术德失衡”向“德艺双馨”转变,以培养尚德意识;需要由“西学东渐”向“中西交融”转变,以提升主体意识;需要由“门户之见”向“破除畛域”转变,以塑造家国意识。张之江武术思想的国民意识关注国术对国民身体的锻造、思想的启迪,可以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强化国民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夯实文化自信的自觉意识,重塑德才兼备的价值意识,凝聚休戚与共的爱国意识提供历史镜鉴与价值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张之江 武术思想 国民意识 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与铸牢路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鹍飞 余虹雨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3,154,共12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经济生产活动、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结构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涉及经济交往、政治认同、文化交融的心理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经济生产活动、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结构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涉及经济交往、政治认同、文化交融的心理活动过程。其核心要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自强意识与使命意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共有精神家园的自豪意识与守护意识;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政治意识;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自尊意识与责任意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的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有精神家园 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下载PDF
以语言的内聚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建军 张玉亮 李宗赫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89-96,共8页
语言具有交际、思维、教化、情感和凝聚等功能,对促进中华文化普及,强化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重要的载体、纽带和价值彰显作用。要准确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语言具有交际、思维、教化、情感和凝聚等功能,对促进中华文化普及,强化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重要的载体、纽带和价值彰显作用。要准确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语族与民族、差异性与共同性、语言的工具性和内聚性的关系,切实发挥国家通用语言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语言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桥梁功能,强化中华文化站位和中华文化认同,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切实发挥语言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内聚性和向心力,使各民族在共创中华文化基础上,共享中华文化、共传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