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苏轼词的词史定位——兼及如何打破“婉约”“豪放”二分法
1
作者 宋学达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词学史上对苏轼词的定位,主要有“豪放词”“以诗为词”“东坡范式”三种重要说法。“豪放词”从风格论出发,并不能完全涵盖苏轼词的全部艺术特质;“以诗为词”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亦非苏轼所独有;唯有作为传统“体派论”的现代发展的“... 词学史上对苏轼词的定位,主要有“豪放词”“以诗为词”“东坡范式”三种重要说法。“豪放词”从风格论出发,并不能完全涵盖苏轼词的全部艺术特质;“以诗为词”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亦非苏轼所独有;唯有作为传统“体派论”的现代发展的“东坡范式”,最适宜作为苏轼词之词史定位的总结性词汇。同时,既然“豪放词”一语已不足以概括苏轼的词史定位,那么“婉约”“豪放”二分法也自然应被扬弃,而打破这一“二分法”,并不意味着否定“二分法”这一极具简洁性的思维方式,寻找更具学理性、更符合唐宋词实际的“新二分法”取而代之,才是真正的破旧立新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苏轼 豪放词 以诗为词 东坡范式
下载PDF
苏东坡的茶诗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广莹 胡家浩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1,共7页
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苏东坡茶诗文本的内容,分析宋代的茶事、茶艺和茶俗,识别当时考究的泡茶器具;欣赏煎茶、分茶、斗茶等高超的泡茶技艺;领略茶叶待客赠友以增进友谊的风俗。文章进一步梳理宋代社会背景,深层次剖析苏东坡创作茶诗的原... 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苏东坡茶诗文本的内容,分析宋代的茶事、茶艺和茶俗,识别当时考究的泡茶器具;欣赏煎茶、分茶、斗茶等高超的泡茶技艺;领略茶叶待客赠友以增进友谊的风俗。文章进一步梳理宋代社会背景,深层次剖析苏东坡创作茶诗的原因、政治、经济、饮茶文化和纳俗入雅的诗风等呼唤诗人求新立异,苏东坡顺应了时代要求;此外,苏东坡自身的嗜好和仕途经历也促使他对香茗情有独衷,择茶入诗。苏东坡的茶诗有益于当今茶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茶旅游产业的拓展也不无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茶诗 内容 背景 启示
下载PDF
苏东坡《七绝一首》茶诗文化负载词英文转换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文慧 朵云峰 《昆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也是诗的国度,以茶入诗,二者的交融滋生了茶诗这一文化瑰宝。茶诗中的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千年文化积淀,以苏轼茶诗《七绝一首》为例,诗中的"维摩""灵运""魏帝"和"卢仝&quo...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也是诗的国度,以茶入诗,二者的交融滋生了茶诗这一文化瑰宝。茶诗中的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千年文化积淀,以苏轼茶诗《七绝一首》为例,诗中的"维摩""灵运""魏帝"和"卢仝",包含了极深的历史和文化意涵,也为跨语言文化读者理解带来了困难,通过对这些词或以模仿的方式翻译转换,或以模仿与解释的方式结合译出,有助于非母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赏析原诗歌之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诗 七绝一首 文化负载词 语言文化转换
下载PDF
民初遗民诗词中的苏轼意象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惠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75-181,共7页
苏轼意象不同于苏轼形象,苏轼意象是由具象的人生经历、亲友、遗物、文学图录等与抽象的文化精神(文学精神、文学人物、人格魅力和文化性格)及与其关联的爱情、友情等构成。因苏轼独特的文化精神影响,苏轼经历、心灵的神通等原因,民初... 苏轼意象不同于苏轼形象,苏轼意象是由具象的人生经历、亲友、遗物、文学图录等与抽象的文化精神(文学精神、文学人物、人格魅力和文化性格)及与其关联的爱情、友情等构成。因苏轼独特的文化精神影响,苏轼经历、心灵的神通等原因,民初遗民借助淞社、超社(逸社)、须社、沤社、白雪词社等社团雅集、酬唱活动,通过对苏轼生日的追忆,表达了对苏轼狂旷谐适的人格精神、人格魅力和文化性格的崇敬与景仰;通过对苏轼图像、遗物、遗迹的吟咏,表达了对苏轼的崇拜与神往;通过对苏轼兄弟情、友情、爱情诗的唱和,表达对普适的人间情爱的肯认与赞颂。分析苏轼意象为了解文化的苏轼、了解苏轼的文学意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遗民 苏轼意象 东坡生日 东坡笠屐图 苏轼崇拜
下载PDF
东坡贬谪诗的意趣及表现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巨传友 《怀化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苏轼继承了宋初柳、石、欧、梅等诗人尚理重意的特色 ,并对其进行革新变异。他的诗拓展了意的内涵 ,特别是他后期的贬谪诗 ,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呈现出新的特征 ,创造了独特的意趣美 。
关键词 宋代 苏轼 苏东坡 贬谪诗 意趣美 表现特征 艺术个性 灵思妙悟 体物传神 运思自由
下载PDF
苏轼茶诗中的人生态度与审美精神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苏莉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茶诗是中国茶文化与茶文化美学的载体之一。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众多文人墨客创作的突出主题,苏轼的茶诗最为突出。苏轼对茶有浓厚兴趣和精深研究,并自觉地引茶入诗,借茶歌颂理想人格,借茶抒写人世遭际,同时也针砭贡茶扰民之时弊,... 茶诗是中国茶文化与茶文化美学的载体之一。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众多文人墨客创作的突出主题,苏轼的茶诗最为突出。苏轼对茶有浓厚兴趣和精深研究,并自觉地引茶入诗,借茶歌颂理想人格,借茶抒写人世遭际,同时也针砭贡茶扰民之时弊,其茶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茶诗 人生态度 审美精神
下载PDF
读东坡词札记二题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龙 《惠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8-71,共4页
本文是对东坡词两个不甚为人注意的侧面所作的考察。苏轼的惜花伤春之词,有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一是对自然世界的厚爱,二是对生命本体的忧思,三是对美好事物的留连。东坡词中衍化唐传奇的联章词三首,至今鲜为人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和创变... 本文是对东坡词两个不甚为人注意的侧面所作的考察。苏轼的惜花伤春之词,有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一是对自然世界的厚爱,二是对生命本体的忧思,三是对美好事物的留连。东坡词中衍化唐传奇的联章词三首,至今鲜为人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和创变形式,都应当刮目相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坡词 惜花伤春 唐传奇 联章词
下载PDF
试论苏、黄齐名及其诗歌优劣之争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永晓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7-41,共5页
苏轼与其弟子黄庭坚等人一起,将宋诗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形成了在风格的独特性和做诗技巧方面足以与唐诗相颉颃的宋诗,也引出了后人有关唐宋诗优劣论、苏黄诗优劣论等一系列文学公案。本文对宋以来有关苏、黄齐名并称与苏、... 苏轼与其弟子黄庭坚等人一起,将宋诗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形成了在风格的独特性和做诗技巧方面足以与唐诗相颉颃的宋诗,也引出了后人有关唐宋诗优劣论、苏黄诗优劣论等一系列文学公案。本文对宋以来有关苏、黄齐名并称与苏、黄优劣论的一系列相关言论作了重新考察,确立了苏、黄并称出现的时间,分析了有关苏、黄优劣论的四种类型,认为这一争论多源于对诗歌发展道路的认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苏黄 苏黄优劣论
下载PDF
紫砂壶的文化背景及其滥觞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传席 《创意与设计》 2011年第6期77-85,共9页
紫砂壶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其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文人在各方面的参与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造物设计艺术。本文拟从紫砂壶发展的文化背景着手,从诗词文学、风俗习惯以及文物考古等诸方面对其初期的历史状态作丰富翔实的阐述。
关键词 紫砂壶 宜兴 饮茶 陆羽 苏东坡
下载PDF
《注坡词》与东坡词诠释
10
作者 李剑亮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67-71,共5页
傅幹《注坡词》对东坡词的诠释,乃至对其他宋词作品的诠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它的价值主 要体现在揭示了东坡词与古代文学的关系,为全面诠释东坡词提供了最基本的材料方面。
关键词 傅斡 《注坡词》 东坡词 诠释 价值
下载PDF
论苏东坡黄州词的创新及原因分析
11
作者 郭杏芳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6期134-137,共4页
苏东坡对词的最大贡献公认是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和社会功能,提升了词的品位,指出了词的向上一路,使之与诗相媲美,成为传统文学上的双璧。他对词的创新在贬居黄州时期表现更为突出,《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认为是豪放词... 苏东坡对词的最大贡献公认是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和社会功能,提升了词的品位,指出了词的向上一路,使之与诗相媲美,成为传统文学上的双璧。他对词的创新在贬居黄州时期表现更为突出,《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认为是豪放词的代表之作。通过对他在黄州时期的生活状况、生活环境、思想情感及创作特色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是黄州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人文环境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条件和创作思路,是苏词创新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黄州词 创新原因
下载PDF
东坡词四首编年刍议
12
作者 薛瑞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15-20,共6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东坡词编年者不在少数,这是东坡词研究的深入,但也存在着歧见。本文拟就《菩萨蛮》等四首词编年有歧见者展开讨论,以期在争辩中达到统一。
关键词 苏东坡 编年
下载PDF
暮年浮海的澄明之境:苏东坡流寓雷州诗文的情感世界
13
作者 张学松 彭洁莹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1-36,共6页
苏东坡流寓雷州的诗文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沉浮起落的记载,表现了其流落感、忧惧心,以"鲁叟"、"箕子"自喻和"人生如寄"、"岭海亦闲游"的思想。
关键词 苏东坡 流寓 雷州 诗文
下载PDF
漫说“乌台诗案”
14
作者 涂普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930多年前北宋神宗皇帝时代的一场文字大案——"乌台诗案",对苏东坡来说既是天降横祸,使其由地方官轮为阶下囚,险些丧命,出狱后被贬到时为僻州的黄州;这段贬居生活又是他人生的财富,使其思想和创作在此升华。再谈"乌台诗... 930多年前北宋神宗皇帝时代的一场文字大案——"乌台诗案",对苏东坡来说既是天降横祸,使其由地方官轮为阶下囚,险些丧命,出狱后被贬到时为僻州的黄州;这段贬居生活又是他人生的财富,使其思想和创作在此升华。再谈"乌台诗案",一是分析其原由,二是探究制造冤狱者的真实意图及东坡所受到的人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台诗案” 成因分析 人生境遇 苏东坡
下载PDF
困惑与超脱——从“和陶”探索苏轼心灵轨迹
15
作者 芦宇苗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64-68,共5页
“和陶诗”是苏东坡追和陶渊明诗韵而创作的诗歌,现存124首,是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内,主要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完成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和陶诗”绝非东坡单纯模拟陶渊明诗风的作品,而是宋以来诗坛主平淡之... “和陶诗”是苏东坡追和陶渊明诗韵而创作的诗歌,现存124首,是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内,主要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完成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和陶诗”绝非东坡单纯模拟陶渊明诗风的作品,而是宋以来诗坛主平淡之风的大背景下,苏轼平淡诗论的一种艺术实践,陶渊明的诗歌,符合苏轼的审美理想;尤其重要的是,“和陶诗”的创作是东坡晚年贬谪生涯中,借学陶、和陶来消解胸中抑郁的一种较有效的方式。它对于我们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全貌和诗人晚年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和陶诗” 陶渊明 诗歌评论 审美
下载PDF
论东坡“清”词的审美意蕴
16
作者 徐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8-91,共4页
东坡"清"词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其中的"清"主要指向客观的自然景物、主体的审美心境以及诗乐的独特格致,但很多时候这几种意蕴在东坡"清"词中是合而为一的,即东坡"清"词从整体上呈现出了独特的... 东坡"清"词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其中的"清"主要指向客观的自然景物、主体的审美心境以及诗乐的独特格致,但很多时候这几种意蕴在东坡"清"词中是合而为一的,即东坡"清"词从整体上呈现出了独特的"清"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清”词 审美 意蕴
下载PDF
宋刊《注东坡先生诗》的史学和文献价值
17
作者 彭文良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0-34,共5页
《注东坡先生诗》是今存最早的编年注本,在苏诗注释史上具有奠基性质。该注在文学上的意义早为学者公认,其史学、文献价值亦极高。其题注,有的为《宋史》本传的材料来源,有的可补正史之缺,是苏轼文学和宋史研究的重要史料。题注中关于... 《注东坡先生诗》是今存最早的编年注本,在苏诗注释史上具有奠基性质。该注在文学上的意义早为学者公认,其史学、文献价值亦极高。其题注,有的为《宋史》本传的材料来源,有的可补正史之缺,是苏轼文学和宋史研究的重要史料。题注中关于苏诗墨迹、刻石类材料,是研究苏诗传播的重要资料,同时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东坡先生诗 史学价值 文献价值
下载PDF
从翁同龢抄录评点本《东坡先生诗集集注》看清初常熟地区之诗学理论
18
作者 余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78-82,共5页
本文通过对国图藏《钱廷锦评点并跋翁同龢并临严虞惇批明刻〈东坡先生诗集注〉》中翁同龢之题跋及文中严虞惇、钱廷简对苏轼诗歌的注释、评论加之与王文诰本《苏诗集注》的对比,以此来总结清代初期常熟地区的诗歌理论发展规律与诗歌创... 本文通过对国图藏《钱廷锦评点并跋翁同龢并临严虞惇批明刻〈东坡先生诗集注〉》中翁同龢之题跋及文中严虞惇、钱廷简对苏轼诗歌的注释、评论加之与王文诰本《苏诗集注》的对比,以此来总结清代初期常熟地区的诗歌理论发展规律与诗歌创作风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注 诗歌理论 苏诗
下载PDF
医学养生视角的苏轼解读
19
作者 马妍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34-135,共2页
从课堂教学需要出发,重点分析苏轼诗词中的"茶"的意象以及苏轼茶文化中折射的中国审美养生休闲传统。
关键词 养生休闲 苏轼诗词 审美
下载PDF
苏东坡“和陶诗”艺术风格论略
20
作者 芦宇苗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苏东坡“和陶诗”艺术成就颇高,它是“绚烂之极”后而造的“平淡”,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色调:诗风平淡,感情真笃;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写景传神,时见佳句。研究苏东坡“和陶诗”的艺术风格,对于了解诗人晚年... 苏东坡“和陶诗”艺术成就颇高,它是“绚烂之极”后而造的“平淡”,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色调:诗风平淡,感情真笃;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写景传神,时见佳句。研究苏东坡“和陶诗”的艺术风格,对于了解诗人晚年诗歌创作的全貌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和陶诗” 陶渊明 诗歌评论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