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丙沙星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临床株qnr和aac(6’)-Ⅰb-cr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雪青 陈增强 +1 位作者 陈坚 余方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环丙沙星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临床株的qnr、aac(6’)-Ⅰb-cr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8年4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环丙沙星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共46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70株,阴沟肠杆菌39株,克雷伯...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环丙沙星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临床株的qnr、aac(6’)-Ⅰb-cr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8年4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环丙沙星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共46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70株,阴沟肠杆菌39株,克雷伯菌属细菌52株。应用PCR方法检测qnr和aac(6’)-Ⅰb基因,DNA测序检测qnrA、qnrB、qnrS和aac(6')-Ⅰb-cr基因;接合传递试验方法探讨细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传递情况。结果461株环丙沙星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临床株中检出含qnr基因阳性菌株15株(3.25%),包括qnrA基因阳性株5株(4株阴沟肠杆菌和1株解鸟氨酸克雷伯菌)、qnrB基因阳性株4株(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株大肠埃希菌)、qnrS基因阳性株6株(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4株大肠埃希菌);检出52株细菌(包括42株大肠埃希菌、4株阴沟肠杆菌和6株克雷伯菌属细菌)携带aac(6’)-Ⅰb-cr。15株qnr基因阳性的菌株同时携带aac(6’)-Ⅰb-cr,药敏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敏感但对多种抗生素耐药。15株qnr基因阳性的菌株中7株质粒接合传递试验成功,临床株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部分传递给了受体株。结论qnr基因在温州地区环丙沙星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临床株中较少见,而aac(6’)-Ⅰb-cr基因存在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质粒 QNR基因 aac(6’)-b-cr基因
原文传递
金黄杆菌属检出aac(6′)-Ⅱ和ant(2″)-Ⅰ耐药基因研究
2
作者 明德松 张志珊 +2 位作者 庄建良 苏智军 谢尊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387-2389,共3页
目的研究金黄杆菌属临床分离株6种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两株金黄杆菌属临床分离株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耐药基因,并对PCR阳性产物测... 目的研究金黄杆菌属临床分离株6种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两株金黄杆菌属临床分离株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耐药基因,并对PCR阳性产物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两株临床分离菌株均检出2种AMEs基因(aac(6′)-Ⅱ、ant(2″)-Ⅰ),同源性分析证实为2种AMEs基因,GenBank注册号分别为EU252512,EU252513,EU252514,EU252515;其他4种AMEs基因(aac(6′)-Ⅰb、aac(3)-Ⅱ、ant(3″)-Ⅰ、aac(3)-Ⅰ)均阴性。结论金黄杆菌属临床分离株存在AMEs基因,且为两种基因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杆菌属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aac(6′)- ant(2″)-
原文传递
养殖动物及人分离大肠埃希菌染色体和质粒介导氟喹诺酮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景云 崔生辉 +3 位作者 王云鹏 胡昌勤 金少鸿 马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从养殖动物及周围人群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染色体和质粒介导氟喹诺酮耐药机制。方法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氟喹诺酮抗菌药物及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表型。PCR扩增DNA解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Ⅳ(parC和parE)基因的喹... 目的探讨从养殖动物及周围人群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染色体和质粒介导氟喹诺酮耐药机制。方法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氟喹诺酮抗菌药物及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表型。PCR扩增DNA解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Ⅳ(parC和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导致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质粒的部分基因(qnr)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乙酰转移酶Ⅰb亚型cr变异体编码基因[aac(6’)-Ⅰb-cr],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接合试验确定aac(6’)-Ⅰb-cr酶的可转移性以及在氟喹诺酮耐药中的作用。结果鸡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猪和周围人群来源菌株。在PCR检测的64株大肠埃希菌中,环丙沙星MIC值大于1μg/ml以上的53株均存在gyrA和/或parC基因上出现两个位点突变和氨基酸替代,环丙沙星的MIC〉16μg/ml的菌株parE基因也发生了点突变及相应氨基酸替代。未发现gyrB亚单位有氨基酸替代。鸡来源28株菌和猪来源9株菌中分别有7株(25.0%)和1株(11.1%)携带有aac(6’)-Ⅰb-cr基因;aac(6’)-Ⅰb-cr基因可使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乙酰化而降低药物抗菌活性。结论gyrA、parC和parE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置换的数量与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水平呈正相关,携带aac(6’)-Ⅰb-cr基因的质粒在细菌氟喹诺酮耐药上也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氟喹诺酮类 染色体介导耐药 aac(6’)- b-cr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