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Abandoned Land in Coal Mining Areas in Xingren County 被引量:7
1
作者 Qin Fanxin Pang Wenpin Liu Wenzhe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5年第11期19-25,共7页
Total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 Pb, Cr, Cd, Hg, As, Cu, Zn, and Ni) in 68 soi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the contamination level of soil from five coal mine areas in Xingre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The ... Total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 Pb, Cr, Cd, Hg, As, Cu, Zn, and Ni) in 68 soi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the contamination level of soil from five coal mine areas in Xingre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The pollution levels of heavy met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nthro- pogenic influence multiple, and the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 in soil was evaluated using geo-accumulation index. Based on the health risk models recommend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 US EPA), the health risk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were asse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bandoned land in the five coal mining areas were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and the order of pollution levels of eight heavy metals was As 〉 Pb 〉 Cu 〉 Hg 〉 Ni 〉 Cr 〉 Cd 〉 Zn. The soils suffered moderate-heavy pollution from As and Pb, and the contents of As and Pb in the soils were 13.16 and 4.76 times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values of Guizhou Province, followed by Cu, Hg and Ni , while soil pollution from Cr, Cd and Zn was mild. The order of non-caminogenic risks of the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was As 〉 Pb 〉 Cr 〉 Ni 〉 Cu 〉 Hg 〉 Cd 〉 Zn, and the non-carcinogenic dsk value of As was higher than that its threshold value 1, which indicated that As had a high potential health risk to adults and children. The order of carcinogen risks of the four heavy metals was As 〉 Cd 〉 Cr 〉 Ni, and the carcinogenic risk value of As was higher than its threshold value, indicating that As had a high carcinogenic risk to adults and children. The carcinogenic risk values of other three heavy metals ( Cd, Cr and Ni) were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value, so they had no carcinogenic risk to human health. Moreover, children were more sensitively affect- ed by heavy metals from the abandoned land. Therefore, the health of children in such area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HI value of the eight heavy metals to children was seven times higher than that to adult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HQAs to HI was about 88%,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CRA, to TCR was about 98%, so As was the most crucial factor influencing non-carcinogenic and carcinogenic dsk in the abandoned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arsenic coal mining area abandoned land Heavy metal Geo-accumulation index Health risk assessment China
下载PDF
Effect of co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compensation for damage to cultivated land in mining areas 被引量:10
2
作者 LI Yong-feng LIU Yuan-hua +1 位作者 DU Zhuan-ping CHEN Jie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5期620-625,共6页
The exploit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evitably affects, to different degrees, arable land resources and impacts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ining area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to probe the... The exploit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evitably affects, to different degrees, arable land resources and impacts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ining area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to probe the rules of the effect from coal resource exploration on arable land. Suitabl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mpensate for damaged to and loss of arable land resources should be taken on the basis of carrying out green mining and reducing damage to limited arable land resources. We have used GIS in simulating the effect of coal resource exploration on arable land. In light of our simulation of the space-time spectrum, the effect is analyzed. Given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a mining area, specified rational amoun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ompensation to arable land in mining areas are explored. Finally, 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 relevant proposals for rational arable land resource compensation are proposed to facilita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co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socio-economy development in min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arable land in mining areas COMPENSATION
下载PDF
LAND RECLAMATION IS BASIC GUARANTEE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AL MINING AREAS IN CHINA
3
作者 张和生 刘邦涛 +1 位作者 周丽霞 崔春香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1998年第1期71-75,共5页
Necessity of land reclamation is discussed, setting out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land connotation and its attribute and combining destroyed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in coal mining areas. It is... Necessity of land reclamation is discussed, setting out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land connotation and its attribute and combining destroyed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in coal mining area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land reclamation of coal mining areas is basic guarantee of solv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al mining areas and countryside,raising life of resident and ensuring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ing area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nd reclamation basic guarantee
下载PDF
The environment of coal mining areas and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land reclamation
4
作者 王志宏 肖兴田 何志强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1年第2期95-99,共5页
The environment impact of the coal resources mining was analyzed. The method of economic evaluation for the coal mining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land destruction. The opportunity cost method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 The environment impact of the coal resources mining was analyzed. The method of economic evaluation for the coal mining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land destruction. The opportunity cost method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and estimate the economic loss of the land destruction by coal m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dump land reclamation of the Yuanbaoshan Open Pit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evaluat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al benefit with the method of economic evaluation for the coal mining areas land recla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resource environment impact land reclamation economic evaluation environment protect of mining area
下载PDF
煤矿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对不同复垦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世文 蔡慧珍 +3 位作者 张燕海 董祥林 刘俊 俞静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49,共12页
科学揭示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细菌群落稳定性及其潜在互作关系对于复垦土地差异化管理及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以挖深垫浅、煤矸石充填和粉煤灰充填3种模式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Illumina Miseq 16S rRNA测序技术,采用方差分析... 科学揭示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细菌群落稳定性及其潜在互作关系对于复垦土地差异化管理及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以挖深垫浅、煤矸石充填和粉煤灰充填3种模式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Illumina Miseq 16S rRNA测序技术,采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等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复垦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通过构建分子生态网络模型,揭示不同复垦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的稳定性及菌群间潜在互作关系,明晰对细菌群落结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种群。结果表明:①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与丰富度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挖深垫浅>煤矸石充填>粉煤灰充填;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相似,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是所有模式土壤中的优势菌门,在各复垦模式土壤细菌群落中的占比之和均达70%以上。②不同复垦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的显著影响因子不同,部分优势细菌门与影响因子间的变化趋势不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挖深垫浅复垦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pH是影响煤矸石与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③挖深垫浅复垦土壤细菌网络复杂,群落联系紧密,能更好地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细菌网络内部节点间的连通度低,但菌群信息交换速度慢,拥有4个关键节点,网络相对稳定;粉煤灰充填复垦的土壤细菌网络规模最小,节点连通度不高,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反应快,网络稳定性最差。3种复垦模式土壤细菌群落间关系均以协同合作为主导,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细菌群落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占比最高。本文揭示了3种不同复垦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分子生态网络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模式的优选以及人为干预方式的选择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微生物多样性 分子生态网络 采煤沉陷区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上游煤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对固碳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泽民 刘博 关潇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201,共12页
明晰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区域碳储量的影响,是“双碳”目标背景下推进矿区低碳减排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多源数据集,使用InVEST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缓冲区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识别了1990-2020年黄河流... 明晰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区域碳储量的影响,是“双碳”目标背景下推进矿区低碳减排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多源数据集,使用InVEST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缓冲区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识别了1990-2020年黄河流域上游13个大中型煤矿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评估了不同矿区及其周边不同距离缓冲区的固碳服务能力,并对二者的关联度进行分析,旨在厘清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固碳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20年煤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草地、未利用地、林地和耕地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转移为主,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以288.8 hm^(2)/a的速度持续扩张.(2)1990-2020年不同时段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单一动态度均为正值,草地和未利用地则均为负值,其中2010-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动态度均较高,2015-2020年则均相对较低,并且露天开采方式矿区土地利用强度远高于井工开采方式.(3)1990-2020年各矿区内单位面积年固碳量在0.7~4.1 Mg/hm^(2)之间,在时间上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并且在距离矿区50 km范围内,距离越远,平均单位面积年固碳量越高,影响程度逐渐下降.(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单位面积年固碳量的平均关联度从高到低表现为未利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水体.研究显示,黄河流域上游煤矿区开发过程中未利用地和耕地面积的变化是矿区生态系统固碳服务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上游 煤矿区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固碳服务 缓冲区分析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沉陷监测研究
7
作者 仝云霄 杨俊泉 +1 位作者 胡晓佳 孟中玙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22,共13页
矿山开采可能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威胁矿区的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快速准确监测矿区沉陷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本文以山西省大同煤矿为研究对象,获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共13景Sentinel-1影像,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矿山开采可能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威胁矿区的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快速准确监测矿区沉陷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本文以山西省大同煤矿为研究对象,获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共13景Sentinel-1影像,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 SAR)进行地表沉陷监测研究,获取大同煤矿地表累计沉陷量,使用已有研究成果对比验证了本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大同煤矿沉陷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大同市南郊区西部以及南郊区、怀仁市、左云县和山阴县四县市交界处,监测期间最大、平均沉陷量分别为381.43 mm、13.88 mm,总沉陷面积约为207.91 km2,根据7个重点沉陷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化规律发现沉陷呈现持续扩张趋势,推断地表沉陷仍会持续较长时间。研究证明了In SAR技术在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的可靠性,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开采沉陷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矿 D-INSAR 矿区沉陷 地表形变监测 地质灾害 Sentinel-1
下载PDF
特征融合下的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估算法
8
作者 张鹏 张秋鹂 《科技通报》 2024年第6期63-66,93,共5页
由于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过程中易受生态动态演变特征影响,导致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估结果不精准。为此,本文提出了特征融合下的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估算法。采用概率积分法评估土地损毁程度,分析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动态演... 由于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过程中易受生态动态演变特征影响,导致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估结果不精准。为此,本文提出了特征融合下的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估算法。采用概率积分法评估土地损毁程度,分析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动态演变过程,融合重金属污染、土地单元下沉和水平移动、地表沉陷特征,引进免疫克隆模型原理,构建目标适应度函数,依据免疫细胞和抗原亲和力,克隆抗体库。根据克隆操作结果,评估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结合地累积指数法评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根据矿区实际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复垦可行性。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算法规划的不同种土地复垦空间与理想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的评估结果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融合 废弃露天煤矿 土地复垦 可行性评估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废弃煤矿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国际经验研究
9
作者 肖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8期15-17,22,共4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的废弃煤矿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将会迎来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分析和论述发达国家针对废弃煤矿矿区,在立法层面、投入的资金来源层面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的案例等不同层面的做法,以对国内废弃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有... “双碳”目标下,我国的废弃煤矿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将会迎来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分析和论述发达国家针对废弃煤矿矿区,在立法层面、投入的资金来源层面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的案例等不同层面的做法,以对国内废弃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废弃煤矿矿区 生态环境修复 国际经验 治理方式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法的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
10
作者 李超 崔瑞豪 +3 位作者 张曦 张曦元 马晋明 王培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高潜水位煤矿区井工开采造成了地面塌陷积水、农田减产等情况,但积水农田的损毁程度、损毁范围较难获取;加之高潜水位煤矿区采煤沉陷土地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科学进行土地损毁程度评定成为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和受损农民... 高潜水位煤矿区井工开采造成了地面塌陷积水、农田减产等情况,但积水农田的损毁程度、损毁范围较难获取;加之高潜水位煤矿区采煤沉陷土地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科学进行土地损毁程度评定成为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和受损农民补偿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采用熵权法确定积水时长、下沉深度、倾斜变形(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曲率(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水平变形(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和水平移动(东西方向,南北方向)10种指标的权重,将极限条件法和可拓评价方法相结合,对芡实地、水稻玉米田和莲藕池共计34个评价单元的土地损毁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芡实地总面积为444.7hm^(2),中度损毁面积为135.7hm^(2),占比30.51%;水稻玉米田总面积为747.2hm^(2),整体属于轻度损毁状态;莲藕池总损毁面积为562.6 hm^(2),中度损毁面积为151.8 hm^(2),占比26.98%;研究区整体土地损毁程度较好。研究结论为科学确定土地损毁程度及范围提供理论支撑,对地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及损毁补偿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损毁 熵权法 物元可拓法 年内水频率指数(AWFI) 高潜水位 煤矿区
下载PDF
采煤塌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策研究 ——以彬州市义门镇为例
11
作者 赵月帅 王军红 +2 位作者 王锐 张秀红 席敏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83-187,197,共6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发展时期,该项工作开展已成为土地整治的重要抓手。采煤塌陷区具有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的需求,该区域的保护与发展更应与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发展时期,该项工作开展已成为土地整治的重要抓手。采煤塌陷区具有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的需求,该区域的保护与发展更应与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本文基于社会调研和社会经济数据分析方法,对彬州市义门镇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究采煤塌陷区周边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提出“民生为重、产业强基、生态为本”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建议,以期为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与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 土地综合整治 陕西彬州 义门镇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支持下的煤矸石山自燃监测与预警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武 任河 +2 位作者 赵艳玲 王启元 胡振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2-421,共10页
复垦后煤矸石山的复燃问题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巨大挑战。超前和及时的自燃监测和预警对治理至关重要,同时也一直是研究和治理中的难题。研究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提出了一种在复垦后利用植被紫花苜蓿评估煤矸石山自燃风险... 复垦后煤矸石山的复燃问题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巨大挑战。超前和及时的自燃监测和预警对治理至关重要,同时也一直是研究和治理中的难题。研究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提出了一种在复垦后利用植被紫花苜蓿评估煤矸石山自燃风险的方法,并对该方法在自燃监测和预警中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以中国山西省某复垦后自燃煤矸石山为例,利用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热红外相机获取了某复垦后煤矸石山的无人机影像,并基于无人机影像提取的图像特征估算了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株高和植被水分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燃风险评估方法,在已发生自燃的研究区A1开展预警可行性探究;同时,利用上述方法对一未知(潜在)自燃研究区A2的自燃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无人机是煤矸石山植被监测的有效工具,基于无人机遥感图像特征能够实现紫花苜蓿长势参数的精准估算。基于随机森林的紫花苜蓿生物量和植被水分估算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和0.7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90.58 g/cm^(2)和4.29%;基于作物高度模型的株高预测结果的R2为0.92,RMSE为7.58 cm。(2)3种紫花苜蓿长势参数均表现出了对自燃的解释能力,在空间分布上与25 cm深度土壤温度T_(s,25)均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R^(2)=-0.43~-0.51),且地上生物量的解释能力最优(R^(2)=-0.51)。(3)基于紫花苜蓿生物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地下自燃过程的影响范围、强度和变化方向,从而可能对煤矸石山的潜在自燃风险实现监测和预警。研究旨在为矿区复垦后煤矸石山的复燃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生态修复 土地复垦 无人机遥感 煤矸石山自燃 紫花苜蓿
下载PDF
平原煤粮主产复合区煤矿开采和耕地保护协同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广礼 李怀展 +7 位作者 查剑锋 刘文锴 胡青峰 王方田 陈超 张沛沛 张会娟 张秋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6-426,共11页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煤炭是能源安全的保障。我国煤炭和耕地资源分布重合的煤粮复合区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2.7%,煤炭开采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实现煤矿开采与耕地保护协同发展是我国煤粮复合区亟待解决的瓶颈难题。...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煤炭是能源安全的保障。我国煤炭和耕地资源分布重合的煤粮复合区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2.7%,煤炭开采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实现煤矿开采与耕地保护协同发展是我国煤粮复合区亟待解决的瓶颈难题。从平原煤粮复合区采动耕地损毁机理、采动耕地破坏程度评价、开采沉陷控制技术等3个方面分析了煤矿开采和耕地保护协同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耕地保护面积大、变形耐忍度高等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煤矿开采和耕地保护协同发展的源头控制与修复治理有机结合的绿色开采区域性岩层及地表变形控制技术途径,建立了相应的地表变形预测及控制设计方法,并指出了平原煤粮复合区煤矿开采和耕地保护协同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平原煤粮复合区耕地采损驱动机制、采煤沉陷耕地防护阈值体系、面向耕地保护的煤矿绿色开采区域沉陷协调控制理论与方法,以期推动煤粮主产复合区煤矿绿色开采与耕地保护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煤粮复合区 区域性沉陷控制 耕地保护 协同防治
下载PD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bandoned Mine Land in China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振琪 王培俊 李晶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2年第4期289-296,共8页
Mining activities produced a lot of abandoned mine land.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progr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surface coal mines, mining subsidence land and coal waste piles in Chi... Mining activities produced a lot of abandoned mine land.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progr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surface coal mines, mining subsidence land and coal waste piles in China and discussed some key problems fo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bandoned mine land was related to many disciplines, and multi-disciplinary theories might make great contributes to it. Some practical techniqu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bandoned mine land and their demonstration bases in China were introduced. Ecosystem success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and new technologi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bandoned mine land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research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ndoned mine 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urface coal mine mining subsidence land coal waste piles
原文传递
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15
作者 陈绍杰 张立波 +2 位作者 李振华 江宁 任连伟 《绿色矿山》 2023年第1期101-118,共18页
地下煤炭资源经过长期高强度开采在地面形成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导致了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既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是矿业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沉陷区建筑利用需求... 地下煤炭资源经过长期高强度开采在地面形成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导致了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既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是矿业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沉陷区建筑利用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矿业城市近郊采煤沉陷区的大型建筑利用,对于采动地层状态与长期演化机理认识、采动地层治理技术研发和科学合理利用模式建立提出了更高要求。科研人员对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相关领域开展了理论技术研究,世界各国也开展了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工程实践。首先阐述了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理论技术体系,然后汇总了与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密切相关的采动地层损伤及长期演化规律、建(构)筑物与采动地层相互作用、采动地层治理与抗变形建筑技术和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模式4个方面研究进展,并进行了现状分析;笔者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德国鲁尔区、安徽两淮、山东济南和河北唐山的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工程实践,说明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对矿业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基础理论、采煤沉陷区注浆治理与抗变形建筑技术和采煤沉陷区大型建筑利用模式3个方面进行了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研究发展方向展望。系统阐述了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践研究现状,为采煤沉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研究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土地建筑利用理论 采动地层治理 沉陷土地建筑利用工程
下载PDF
黄淮平原矿区土地复垦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文雪 马静 +3 位作者 何环 朱燕峰 尤云楠 陈浮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3-233,共11页
黄淮平原矿区复垦土壤肥力低,与养分循环密不可分,但复垦对土壤养分循环影响的微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于山东省邹城市东滩矿区4个复垦区和1个对照区共采集65个表土样,利用高通量测序及PICRUSt2和FUNGuild分析工具探测复垦对土壤微... 黄淮平原矿区复垦土壤肥力低,与养分循环密不可分,但复垦对土壤养分循环影响的微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于山东省邹城市东滩矿区4个复垦区和1个对照区共采集65个表土样,利用高通量测序及PICRUSt2和FUNGuild分析工具探测复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区系演替的环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复垦对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随复垦年限增加,铵态氮(AN)逐渐上升,硝态氮(NN)、有效磷(AP)、有机碳(SOC)、β-葡萄糖苷酶(BG)及蛋白酶(PRO)活性下降,pH、亮氨酸氨肽酶(LAP)活性则先升后降。(2)复垦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P<0.05),丰富度和均匀度随复垦年限增加而上升,所有处理优势菌门保持不变,但相对丰度变化显著。(3)土壤pH、铵态氮及磷酸酶是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4)PICRUSt2功能预测显示细菌群落基因功能相似,与代谢相关功能最活跃。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真菌群落包含2个单营养型和3种混合营养型及4个单一功能群和14个混合功能群。本研究丰富了对复垦土壤发育的微生物学机制认识,为黄淮平原采煤沉陷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 矿区生态修复 土地复垦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覆土厚度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及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志洋 龙林丽 +3 位作者 程海燕 周育智 徐燕飞 陈孝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68-72,共5页
为了探究覆土厚度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及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采用干筛法、湿筛法测定不同覆土厚度下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分布,计算稳定性参数及有机碳贡献率,分析覆土厚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粒级下... 为了探究覆土厚度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及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采用干筛法、湿筛法测定不同覆土厚度下土壤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分布,计算稳定性参数及有机碳贡献率,分析覆土厚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粒级下,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覆土0~20 cm的>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最大、土壤团聚体团粒指数最小,覆土为60~80 cm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团聚体稳定率最大,团聚体破坏率最低,是研究区最适合微生物活动及土壤根系生长的覆土厚度,研究结果对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土地复垦 覆土厚度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碳贡献率
下载PDF
基于半航空瞬变电磁法识别复杂地形废弃煤矿富水空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莹琳 潘树仁 +7 位作者 杜松 李萌 赵岳 张玉峰 丁晏 宋思彤 车巧慧 王锋利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9,共11页
煤矿关闭后产生不明源头的酸性矿井涌水是困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南方煤矿区普遍存在地形条件复杂,矿硐基数大,点多面广等问题,因此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污染源头识别难度较大。为了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煤矿富水空间调查研... 煤矿关闭后产生不明源头的酸性矿井涌水是困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南方煤矿区普遍存在地形条件复杂,矿硐基数大,点多面广等问题,因此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污染源头识别难度较大。为了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煤矿富水空间调查研究,追溯地表酸性矿井涌水源头,以处于闽西南坳陷带的福建省龙岩市雁石镇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例,利用以无人机为载体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法,以高阻包裹的低电阻率特征为探测目标,以富水区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特征为参考依据,结合多源数据识别地表以下300 m范围内的含水异常区,分析异常区含水性,划定富水空间的地理位置,为废弃煤矿酸性矿井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表明:(1)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地下富水空间探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高阻包裹的低阻异常区可有效反映地下空间的含水性;(2)研究区内历史采空区分布广泛,但并非所有历史采空区都富水,利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地质剖面共圈定了8处富水采空区、大量近圆形通道富水区及3处断裂带富水区;(3)研究区内的历史采空区并非地下主要的富水空间,与采空区含水性相比,近圆形通道及断裂带的含水性也普遍较高,因此近圆形通道及断裂带积水区治理对于地表酸性矿井水涌水治理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复杂矿区 半航空瞬变电磁 废弃煤矿 含水性识别 酸性矿井水 涌水水源识别
下载PDF
我国资源型城市废弃矿区土地再利用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洪波 廖启鹏 《中国矿业》 2023年第8期9-18,共10页
废弃矿区土地资源再利用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是适应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中的知识图谱分析技术,对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近20年的970篇和WoS核心集数据库检索的1740篇... 废弃矿区土地资源再利用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是适应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中的知识图谱分析技术,对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近20年的970篇和WoS核心集数据库检索的1740篇废弃矿区土地资源再利用中英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进展与趋势梳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内废弃矿区土地再利用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关注度,刊文量进入快速增长期,核心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网络体系初步建立;②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可视化结果显示研究视角随国家政策变化呈现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参与境况,研究主题由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资源价值评价—景观再生设计—工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模式等逐渐发展演化;③研究内容逐步转向生态价值挖掘与资源潜力评价、资源转型路径探索与创新、构建以经济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开发模式。该研究可为资源型城市废弃矿区土地资源再利用与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区 土地再利用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人工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特征
20
作者 章强 郭晓明 +2 位作者 周雷强 徐小涛 李建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3期61-65,共5页
以焦作市韩王矿沉陷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沉陷部位和不同深度土壤中8项肥力指标,基于隶属度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陷区林地土壤硝氮、全氮、速效钾、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层位... 以焦作市韩王矿沉陷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沉陷部位和不同深度土壤中8项肥力指标,基于隶属度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陷区林地土壤硝氮、全氮、速效钾、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层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层(0 cm~20 cm)硝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下层(20 cm~40 cm);土壤肥力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坡中处最高,坡底处最低;速效磷是影响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提升的限制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空间差异性 人工林地 采煤沉陷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