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Eating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1
作者 Ting He Le Wang +3 位作者 Sha Wang Nannan Ma Li Mei Mengdan Zhe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7期191-195,共5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society,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psychological pressure,which comes not only from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ut also from f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society,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psychological pressure,which comes not only from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ut also from family environment,social expectations and other aspects.Psychological stress not only affects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ut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eating behavior.Therefore,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eating behavio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Based on this,the study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eating behavior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recent years.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general eating behaviors,abnormal eating behaviors and eating disorders were successively reviewed,and the relate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were explored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eating behavior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stress Eating behavior Research progress
下载PDF
Memetics clarification of abnormal behavior
2
作者 Ping Tang Tao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688-691,共4页
AIM: Biological medicine is hard to fully and scientifically explain the etiological factor and pathogenesis of abnormal behaviors; while, researches o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including memetics) are beneficial... AIM: Biological medicine is hard to fully and scientifically explain the etiological factor and pathogenesis of abnormal behaviors; while, researches o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including memetics) are beneficial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explain etiological factor and pathogenesis of abnormal behaviors. At present, the theo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ntity of abnormal behavior based on the views of memetics. METHODS: Abnormal behavior was research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instinctive behavior disorder, poorly social-adapted behavior disorder and mental or body disease associated behavior disorder. Most main viewpoints of memetics were derived from "The Meme Machine", which was written by Susan Blackmore. When questions about abnormal behaviors induced by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diseases and conduct disorder of teenagers were discussed, some researching achievements which were summarized by authors previously were added in this study, such as aggressive behaviors, pathologically aggressive behaviors, etc. RESULTS: The abnormal behaviors mainly referred to a part of people's substandard behaviors which were not according with the realistic social environment, culture background and the pathologic behaviors resulted from people's various psychological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eme", it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levant behavioral obstacles of various psychological diseases, for example, the unusual behavior of schizophrenia, were caused, because the old meme was destroyed thoroughly but the new meme was unable to establish; psychoneurosis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 were resulted in hard establishment of meme; the behavioral obstacles which were ill-adapted to society, for example, various additional and homosexual behaviors, were because of the selfish replications and imitations of "additional meme" and "homosexual meme"; various instinct behavioral and congenital intelligent obstacles were not significance for memetics. CONCLUSION: Generation of abnormal behavior is not only caused by complexly biological factors, also by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ent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normal behaviors abnormal psychology ESSENCE MEME MEMETICS
下载PDF
Nature or Nurture—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3
作者 席丽红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9期I0255-I0255,共1页
Referring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there is a question that people are very interested in,that is,do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on earth dep... Referring to children's development,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there is a question that people are very interested in,that is,do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on earth depend on innate inheritance or postnat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nswer this question,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then,expounds some theorie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finally,finds out the cru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 翻译
下载PDF
多形式心理干预对儿童斜疝手术后情绪状态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苗 王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探究多形式心理干预对儿童斜疝手术后情绪状态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某院收治的102例行斜疝手术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形式心理干预。... 目的:探究多形式心理干预对儿童斜疝手术后情绪状态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某院收治的102例行斜疝手术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形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情绪状态[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心理韧性[慢性病儿童韧性量表(CICRS)]、健康行为[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生活质量[中文版儿童青少年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edsQL4.0)]。结果: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CARED和DSRSC评分均明显较低(t=3.456,4.849;P<0.05),CICR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t=-3.925,-3.413,-4.796;P<0.05),社会能力评分明显较高(t=-2.594,P<0.05),行为问题评分明显较低(t=3.629,P<0.05),SSR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t=-4.508,-5.217,-6.850;P<0.05),PedsQL4.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t=-3.700,-3.582,-5.025,-5.160;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干预,多形式心理干预可改善斜疝手术后儿童的情绪状态,增强心理韧性,促进健康行为,提高社会支持,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式心理干预 儿童 斜疝手术 情绪状态 健康行为
下载PDF
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管理对小耳畸形患儿心理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张英 罗明灿 +2 位作者 李高峰 谭军 刘小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4期2427-2431,共5页
目的探究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管理对小耳畸形患儿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小耳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 目的探究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管理对小耳畸形患儿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小耳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9.8±2.1)岁;畸形类型:结构畸形9例,耳轮畸形6例,隐耳5例,杯状耳7例,招风耳6例,混合型畸形7例;采用常规随访资助管理。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9.6±2.3)岁;畸形类型:结构畸形8例,耳轮畸形7例,隐耳6例,杯状耳6例,招风耳5例,混合型畸形8例;采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管理。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孤独症行为(孤独症行为量表)、自信心(儿童自信心评定量表)及家长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评分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孤独症行为量表中感觉[(12.4±3.3)分]、躯体运动[(18.4±4.1)分]、生活自理[(13.4±3.5)分]、社会交往[(15.3±4.6)分]、语言[(15.5±4.4)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5.7±3.4)分、(21.4±4.4)分、(16.3±3.9)分、(18.4±4.9)分、(18.1±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儿童自信心评定量表评分[(97.2±12.1)分]高于对照组[(86.6±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总满意度[97.50%(39/40)]高于对照组[85.00%(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管理在小耳畸形患儿心理发育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行为异常问题,促进心理发育,提高自信心和患儿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手术 患儿 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管理 心理发育 儿童异常行为
下载PDF
rTMS技术治疗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异常行为及睡眠状况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苏静 苏秀琼 曾坤山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 研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技术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s)合并睡眠障碍患儿异常行为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泉州市... 目的 研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技术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s)合并睡眠障碍患儿异常行为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ASDs合并睡眠障碍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rTM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治疗阶段的异常行为以及睡眠状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孤独症异常行为量表各项目得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 CSHQ)各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CSHQ总分为(43.02±4.19)分,低于对照组的(45.72±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7,P=0.024)。结论 rTMS技术用于ASDs合并睡眠障碍患儿的治疗,可辅助减轻患儿异常行为,改善其睡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 睡眠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异常行为 睡眠状况
下载PDF
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基于心理安全感和教养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7
作者 余璐 郑沄 雷静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6-84,共9页
为了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幼儿心理安全感和父母教养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采用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学前儿童困难与长处问卷、幼儿心理安全感量表和幼儿父母教养效能感量表对重庆市355名幼儿进行问卷调... 为了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幼儿心理安全感和父母教养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采用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学前儿童困难与长处问卷、幼儿心理安全感量表和幼儿父母教养效能感量表对重庆市355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问题行为在父母学历和家庭结构中差异显著,幼儿心理安全感在家庭结构中差异显著和父母教养效能感在填表人上差异显著;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幼儿问题行为、幼儿心理安全感和父母教养效能感两两显著相关;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幼儿问题行为;幼儿心理安全感、父母教养效能感在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幼儿问题行为、幼儿心理安全感和父母教养效能感:幼儿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父母教养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提高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激发父母教养效能感和重视幼儿心理安全感发展可以减少幼儿问题行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 幼儿问题行为 心理安全感 父母教养效能感
下载PDF
闭环式护理配合延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及心理异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秀平 冯淑芳 +1 位作者 王凤颜 冯美英 《全科护理》 2024年第3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究闭环式护理配合延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心理异常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2月在医院首次住院诊疗的10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据抛币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及出... 目的:探究闭环式护理配合延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心理异常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3年2月在医院首次住院诊疗的10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据抛币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及出院前指导等方案,观察组实施闭环式护理配合延续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干预前后心理异常行为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为96.08%,对照组患儿依从性为80.3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异常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8.04%,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84.3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儿施行住院期间闭环式护理配合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改善患儿心理异常行为,调节其情绪状态,提升了家属对整体护理方案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闭环式护理 延续护理 依从性 心理异常行为
下载PDF
学习障碍儿童的主客观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9
作者 欧玉华 袁淑燕 郭小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486-2491,共6页
目的分析学习障碍儿童的主客观心理和行为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心理门诊就诊的84例学习障碍儿童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分为7~10岁学习障碍儿童组51例,11~14岁学习障碍儿童组3... 目的分析学习障碍儿童的主客观心理和行为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心理门诊就诊的84例学习障碍儿童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分为7~10岁学习障碍儿童组51例,11~14岁学习障碍儿童组33例。同期随机匹配同学校健康的96例非学习障碍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行为量表(CBCL/4-16)评价儿童行为,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评价儿童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结果7~10岁学习障碍儿童组女童与对照组女童CBCL评分中的攻击、多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两组男童CBCL评分中的违纪、攻击、多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4岁学习障碍儿童组女童与对照组女童CBCL评分中的违纪、社交退缩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的两组男童CBCL评分中的违纪、攻击、社交退缩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10岁学习障碍儿童组与对照组同性别儿童QLSCA评分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4岁学习障碍儿童组与对照组同性别儿童QLSCA评分中的作业态度、负性情绪、生活能力与态度、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障碍儿童组儿童的多动、孤独、焦虑及抑郁、低自信、内向、敌对和冲动率分别为57.14%、59.52%、65.48%、51.19%、35.71%、30.95%、22.62%,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11.46%、8.33%、5.21%、10.42%、7.29%、6.25%、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问题突出,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障碍儿童行为存在差异,11~14岁学习障碍儿童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更低,应加强对此类儿童心理行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障碍 儿童 心理特征 行为特征 Achenbach行为量表 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烈以“妄为证”论治儿童精神行为异常疾病经验
10
作者 林美玲 丁利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087-1090,共4页
探讨国医大师王烈教授以“妄为证”论治儿童精神行为异常疾病经验。“妄为证”是王烈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病名,用以概括儿童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综合征。该类疾病的发生以小儿先天的生理特征为根本,加之后天因素影响。根据临床表... 探讨国医大师王烈教授以“妄为证”论治儿童精神行为异常疾病经验。“妄为证”是王烈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病名,用以概括儿童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综合征。该类疾病的发生以小儿先天的生理特征为根本,加之后天因素影响。根据临床表现、病证特点,将妄为证分为三期论治,发作期清心平肝、佐以滋阴,方选妄为散加减;缓解期养心安神、益肾填精,方选安脑饮加减;稳定期补肾益脑、固本防复,方选滋肾散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妄为证 儿童精神行为异常 三期论治 中医药疗法 王烈
下载PDF
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璐 黄小恢 刘奕霜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以“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与“幼儿自立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重庆市4所幼儿园的57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庆市幼儿自立行为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自立行... 以“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与“幼儿自立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重庆市4所幼儿园的57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庆市幼儿自立行为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自立行为在年龄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幼儿自立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即认知解离、承诺行动与接纳都能正向预测幼儿自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 自立行为 接纳
下载PDF
基于儿童行为心理特征的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丹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7期45-47,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三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使得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儿童是我国社会人口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关注的群体之一,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而儿童户外活动场所是...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三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使得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儿童是我国社会人口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关注的群体之一,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而儿童户外活动场所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因此,良好的户外活动场所对儿童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儿童行为心理特征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儿童在活动时需要的户外空间设计等问题。本文从户外活动空间主要使用人群入手,系统分析了儿童在不同环境,不同年龄段的行为心理特征。此外,文中总结分析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可运用的设计原则和手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行为心理 户外活动 设计分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心理和行为健康效应: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13
作者 颜景飞 戴圣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系统综述关于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中的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PsycINFO、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心理和行... 目的系统综述关于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中的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PsycINFO、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心理和行为健康效应的系统综述,并分析其证据。结果最终纳入10篇英文文献,涉及221580例儿童青少年,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美国和西班牙。纳入文献主要来源于儿科学、儿童保育健康与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期刊。研究对象5~18岁,健康状况包括健康状态和非健康状态,其中非健康状态涉及神经发育障碍、抑郁和肥胖。干预类型包括学校体育课程、社区身体活动项目、家庭锻炼计划、课外运动项目、课外体育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干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游戏活动。干预频率为每次15~120 min,每周2~6次,干预强度为低~高,持续6~81周。健康结局主要体现为儿童青少年的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提高,肥胖率降低和生活方式改善。结论身体活动有助于儿童青少年改善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升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降低肥胖率,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身体活动 心理 行为健康 系统综述
下载PDF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干预对慢性腹泻患儿心理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林义 黄明桂 +1 位作者 黄显义 陈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712-1717,共6页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干预对慢性腹泻患儿心理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将某院2020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92例慢性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n=46,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6,IKAP理论干预+常规干预);对比两...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干预对慢性腹泻患儿心理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将某院2020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92例慢性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n=46,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6,IKAP理论干预+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情绪[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II)]、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依从性和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t=5.903,P<0.05),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t=-11.001,P<0.05)。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量表人际关系、运动锻炼、自我实现、压力管理、健康责任、营养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3.887,2.434,2.831,3.535,3.704,3.754,8.158;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腹泻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852,-18.600,-18.110,-11.523;P<0.05)。干预后,两组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偏食、口服补液率依从性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4.38,7.256,4.039,5.059;P<0.05)。干预后,观察组TP、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t=3.555,5.764,2.442;P<0.05)。结论:慢性腹泻患儿给予IKAP理论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心理情绪,提高健康行为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依从性和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干预 慢性腹泻 儿童 心理情绪 健康行为 依从性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基于网络化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早期预警平台的构建和效果评价
15
作者 张璐 赵利娟 +2 位作者 唐娇 黄璞珏 王涛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36,共6页
目的 构建一套集普筛性、可及性、简便性于一体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早期预警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泸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线上挂号就诊的0~3岁的共16 448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8 215)常规线上挂号就诊,研究... 目的 构建一套集普筛性、可及性、简便性于一体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早期预警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泸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线上挂号就诊的0~3岁的共16 448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8 215)常规线上挂号就诊,研究组(n=8 233)挂号时使用嵌入“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的线上挂号系统。对比两组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疾病管理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筛查率(33.2%vs 26.1%,P<0.001)、发育异常/偏离发现率(1.6%vs 0.5%,P<0.001)、发育异常/偏离检出率(4.7%vs 2.1%,P<0.001)、高危儿发现率(1.26%vs 0.67%,P<0.001)等指标均显著增加。结论 基于网络化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早期预警平台可显著提高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比例,可作为适用技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疾病 网络化 筛查工具 预警征象
下载PDF
行为诱导法为核心的心理干预改善扁桃体术后患儿情绪及睡眠观察
16
作者 陈景芸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06-1108,1112,共4页
目的:观察扁桃体术后采用行为诱导法为核心的心理干预对改善患儿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泰宁县总医院接受扁桃体术治疗的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实行常... 目的:观察扁桃体术后采用行为诱导法为核心的心理干预对改善患儿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泰宁县总医院接受扁桃体术治疗的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行为诱导法为核心的心理干预,分别对2组的恐惧感、睡眠障碍、睡眠指标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恐惧感、睡眠障碍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的睡眠指标、睡眠质量更优(P<0.05)。结论:对扁桃体术后患儿实行行为诱导法为核心的心理干预可降低其临床恐惧感,改善睡眠障碍及睡眠指标,提高睡眠质量,更利于促进机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术 行为诱导法 心理护理 儿童 情绪 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 上呼吸道疾病
下载PDF
认知心理行为干预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方晓荣 宣红花 毛红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8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行为干预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知识...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行为干预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自我维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6个月、12个月的子宫异常出血次数、子宫异常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心理行为干预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心理状态,提升子宫异常出血控制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认知心理行为干预 心理状态 异常出血控制
下载PDF
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特征及应对方式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倩 张际 +4 位作者 梅其霞 黄英 袁小平 蒋永蕙 胡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调查哮喘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临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和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p ingW ith a D is-ease,COD I)对143例在重庆... 目的调查哮喘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临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和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p ingW ith a D is-ease,COD I)对143例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中心确诊并系统管理的8~16岁哮喘儿童行为问题和应对方式进行测试,同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社会心理行为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哮喘儿童行为异常率为33.57%,显著高于全国常模(1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社交退缩倾向、社交能力降低、人际交往不良、强迫性、焦虑、过分依赖等。患儿年龄、家庭结构、教养方式不同,其行为问题和应对方式也不完全相同。结论哮喘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应对方式不成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以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提高心理应对能力,培养良好性格,促进哮喘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儿童 心理行为问题 应对方式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与ODD症状儿童抑郁、攻击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蔺秀云 李龙凤 +3 位作者 黎燕斌 王中会 陈琦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45,共11页
以北京市、山东省和云南省14所小学中的340名有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症状的儿童及其158名班主任为被试,收集了儿童自己填写的父母心理控制、自尊、抑郁量表,班主任评估的儿童攻击行为量表,用以考察父亲与母... 以北京市、山东省和云南省14所小学中的340名有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症状的儿童及其158名班主任为被试,收集了儿童自己填写的父母心理控制、自尊、抑郁量表,班主任评估的儿童攻击行为量表,用以考察父亲与母亲心理控制对ODD症状儿童抑郁、攻击行为的不同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与有ODD症状的女孩相比,具有ODD症状的男孩人数更多,抑郁、攻击行为问题更为严重,自尊也更差;(2)父亲对男孩的心理控制显著多于女孩,而母亲对男孩、女孩的心理控制没有显著差异;(3)父亲和母亲心理控制与ODD症状儿童的抑郁、攻击行为都呈显著正相关且父亲心理控制能显著预测儿童的抑郁和攻击行为,而母亲心理控制能显著的预测攻击行为;(4)自尊在父亲心理控制与ODD症状儿童的抑郁、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攻击行为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父亲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攻击行为、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抑郁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症状儿童 父母心理控制 自尊 抑郁 攻击行为
下载PDF
意外伤害儿童心理学特点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邱学兰 刘思美 蒋昭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4-858,共5页
目的了解意外伤害儿童心理学特点,为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用表),对7~11岁住院治疗的意外伤害儿童(伤害组)和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各81例进行测试。结果 EPQ的P、E... 目的了解意外伤害儿童心理学特点,为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用表),对7~11岁住院治疗的意外伤害儿童(伤害组)和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各81例进行测试。结果 EPQ的P、E、N分量表得分伤害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L分量表得分则高于伤害组(P<0.001)。伤害组CBCL平均得分(37.62±11.03)高于对照组(17.77±12.12,P<0.001);行为问题检出率(32.09%)亦高于对照组(11.11%,P<0.001),OR值3.78,95%CI为1.66~8.59。行为因子的敏感性(32.1%)较低,特异性(88.9%)和阳性结果价值(74.3%)较高。伤害组男童在多动、攻击性、违纪,女童在多动、攻击性、抑郁、违纪等因子M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伤害组男童CBCL平均得分(39.81±10.99)高于女童(34.26±10.43,P<0.05)。伤害的危险因子男童为攻击、多动、违纪,女童为攻击、违纪、抑郁。结论意外伤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较多,应采取心理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伤害 儿童 心理学 个性量表 行为 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