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滥用本人银行卡行为的刑事法理分析——兼评民刑交叉案件的法律适用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冯雨 王潜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第3期72-77,共6页
滥用本人银行卡具有典型的民刑交叉属性,其中持卡人身份和银行卡操作流程均具备合法性外观,这给刑法适用带来了困惑。在银行卡法律关系中,存款的占有判断标准和ATM机的法律属性,应结合民法和刑法各自特征分别做出。对于利用ATM机故障恶... 滥用本人银行卡具有典型的民刑交叉属性,其中持卡人身份和银行卡操作流程均具备合法性外观,这给刑法适用带来了困惑。在银行卡法律关系中,存款的占有判断标准和ATM机的法律属性,应结合民法和刑法各自特征分别做出。对于利用ATM机故障恶意取款、存入假币换取真币以及挂失取走本人银行卡中他人钱款的行为,应结合钱款的归属、钱款的受控状态以及实行行为特征,分别认定为盗窃罪或诈骗罪。在民刑交叉案件的法律归责中,不能一概采取先民法后刑法的法律适用路径,而应结合自然犯和法定犯的不同特征,确定法律归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本人银行卡 银行卡法律关系 民刑交叉 法律适用
下载PDF
境内人民币银行卡清算组织的反垄断法监管——基于“强制推行POS直联”案例的研究
2
作者 王文祥 张良成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7-161,共5页
中国银联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的人民币银行卡清算组织,应预防和制止其滥用基础网络业务的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发卡和收单等竞争性业务领域的竞争。本文在论证《反垄断法》对中国银联的适用性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银联强制推行POS直联... 中国银联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的人民币银行卡清算组织,应预防和制止其滥用基础网络业务的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发卡和收单等竞争性业务领域的竞争。本文在论证《反垄断法》对中国银联的适用性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银联强制推行POS直联的垄断行为本质,指出其涉嫌滥用基础网络业务的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了拒绝交易和搭配销售。制止中国银联的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不仅需要理清反垄断法监管与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关系,还要剥离纵向一体化企业"银联商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卡清算组织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POS直联
下载PDF
滥用银行卡行为的刑法规制
3
作者 王潜 冯雨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在滥用银行卡犯罪的刑法适用上,必须梳理银行卡法律关系中的刑法要素,并明确相似罪名的界限。在存款的占有判断中,刑法应以行为人对他人钱款的控制关系为标准;根据法律拟制的立法技术,ATM机可以构成诈骗类犯罪的对象;在特约商户和持卡... 在滥用银行卡犯罪的刑法适用上,必须梳理银行卡法律关系中的刑法要素,并明确相似罪名的界限。在存款的占有判断中,刑法应以行为人对他人钱款的控制关系为标准;根据法律拟制的立法技术,ATM机可以构成诈骗类犯罪的对象;在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共谋恶意透支时,其业务已脱离"中立行为"的范畴,而构成可罚的共犯行为。在滥用本人银行卡中,利用柜员机故障恶意取款的,应构成侵占罪;存入假币换取真币的,或者擅自挂失提取本人银行卡中他人钱款的,应构成诈骗罪。在滥用他人银行卡中,捡拾他人银行卡并使用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利用他人遗忘在ATM机中银行卡取款的,构成盗窃罪;诈骗银行卡并使用的,应根据受害人是否具有处分卡内钱款的意思,分别认定为诈骗罪或信用卡诈骗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卡 法律关系 滥用 刑法适用
下载PDF
滥用银行卡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
4
作者 王潜 冯雨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0-96,109,共8页
在滥用银行卡犯罪的刑法适用上,必须梳理银行卡法律关系中的刑法要素,并明确相似罪名的界限。对存款的占有判断,刑法应以行为人对他人钱款的控制关系为标准;根据法律拟制的立法技术,ATM机可以构成诈骗类犯罪的对象;在特约商户和持卡人... 在滥用银行卡犯罪的刑法适用上,必须梳理银行卡法律关系中的刑法要素,并明确相似罪名的界限。对存款的占有判断,刑法应以行为人对他人钱款的控制关系为标准;根据法律拟制的立法技术,ATM机可以构成诈骗类犯罪的对象;在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共谋恶意透支时,其业务已脱离"中立行为"的范畴,而构成可罚的共犯行为。对滥用本人银行卡,利用柜员机故障恶意取款的、存入假币换取真币的、或者擅自挂失提取本人银行卡中他人钱款的,应分别认定为侵占罪或诈骗罪。对滥用他人银行卡中、捡拾他人银行卡并使用的、利用他人遗忘在ATM机中银行卡取款的、诈骗银行卡并使用的,应分别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或诈骗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卡 滥用 刑法适用
下载PDF
银行卡盗刷案民事责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司吉梅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26-28,共3页
在现实中银行卡盗刷往往是表现为银行卡并没有离开真正的持卡人,但卡内金额却不翼而飞,由此引发的真正持卡人、银行、犯罪分子之间的纠纷也随之增多。对此类案件,在立法层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也给司法审判实践带来了不少问题,出现了&... 在现实中银行卡盗刷往往是表现为银行卡并没有离开真正的持卡人,但卡内金额却不翼而飞,由此引发的真正持卡人、银行、犯罪分子之间的纠纷也随之增多。对此类案件,在立法层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也给司法审判实践带来了不少问题,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民事责任、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故而应从持卡人、银行、犯罪分子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从合同法、侵权法、民事诉讼法角度,对三者之间的民事责任承担作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卡 盗刷 民事责任 储蓄合同 侵权关系 责任承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