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ceptions and Controversies on Cholera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el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
作者 GUO Shiqiang WU Haohuan WU Yinghua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4年第2期143-151,共9页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itial cholera outbreak in China,Wang Qingren(王清任),after years of clinical trials,became an early representative who discovered the infectious characteristics and observed the course of cho...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itial cholera outbreak in China,Wang Qingren(王清任),after years of clinical trials,became an early representative who discovered the infectious characteristics and observed the course of cholera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se medicine(TCM).Kou Langao(寇兰皋)and Xu Zimo(徐子默),both medical practitioners,constructed 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cholera with cold patterns under the theory of typhoid.They represented“School of Cholera with Cold Patterns”(SCCP).In the 1860s,with the influence of Wang Shixiong’s(王士雄)studies on the nature of cholera under the theory of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the“School of Cholera with Heated Patterns”(SCHP)prevailed thereafter.The two schools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in theorie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integrity of TCM in choler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By reviewing previous literature,books,clinical cases,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medical field,this article aims 1)to summarise the influence of TCM on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towards choler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2)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SCCP and SCHP from historical evidence;3)to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lessons from the debate over cholera in TCM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based 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and offer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ew diseases using 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OLERA school of Cholera with Cold Patterns school of Cholera with Heated Patterns Wang Shixiong Xu Zimo
下载PDF
Summary of Zhang Hongxing'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Refractory Angina Pectori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
作者 Fen Han Hongxing Zh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1年第3期115-119,共5页
A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expert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a famous veteran TCM expert in Dezhou city,Zhang Hongxing has been engaged in cardiovascular clinical work for more than 30 years.He has uni... A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expert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a famous veteran TCM expert in Dezhou city,Zhang Hongxing has been engaged in cardiovascular clinical work for more than 30 years.He has unique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angina pectoris.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xplains from the aspect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His treatment is mostly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combined with the basic pharmacology of modem Chinese medicine to formulate prescriptions and drugs,and at the same time values the use of insect drugs.We hereby attach the clinical records,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workers,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amous Chinese medical academic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ang Hongxing Refractory angina pector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amous chinese medical academic experience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TCM master Lu Zhizheng’s academic thought
3
作者 Su Fengzhe Yang Dan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Lu Zhizheng as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TCM masters in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an academic thought of his own after longterm clinical practice of TCM. Such as develop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18-character... Lu Zhizheng as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TCM masters in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an academic thought of his own after longterm clinical practice of TCM. Such as develop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18-character guideline——holding central area, operating also, taking good care of emotional activities, soothing liver, moistening dryness, improving digestion, and while his conclusions have been used for clinical practice flexibly. He suggested that the key of pathogenesis may be excessive fluid together with phlegm dampness and proposed the treatment rules of diseases caused by dampness. And he attempted to expound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of rheumatism diseases. If conditions of diseases change,Professor Lu Zhizheng would be agile and adjust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The method of herbs is principled,and King Way therapy used by TCM treatment should be promo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u Zhizheng academic Thought Overview China
下载PDF
卵巢癌中西医结合“全周期”诊疗上海专家共识
4
作者 李鹤 茹丹 +5 位作者 张旭 丁忱欢 俞超芹 张婷婷 徐莲薇 董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S01期88-96,共9页
上皮性卵巢癌发病隐匿,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70%以上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表现为盆腹腔内组织器官的广泛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1]。除了早期筛查意识欠缺、诊断困难,卵巢... 上皮性卵巢癌发病隐匿,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70%以上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表现为盆腹腔内组织器官的广泛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1]。除了早期筛查意识欠缺、诊断困难,卵巢癌患者的高复发率和复发后可选择方案少也是其高病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患者的长期预后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海派中医妇科 中西医结合 全周期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卵巢癌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5
作者 李鹤 张旭 +6 位作者 应亮 茹丹 丁忱欢 俞超芹 张婷婷 徐莲薇 董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S01期17-21,共5页
腹水是腹膜腔内的过量积液,主要由原发或转移性肿瘤表面裸露的毛细血管渗出导致。恶性肿瘤相关腹水占所有腹水类型的10%,其中又以卵巢癌最为常见。卵巢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三位,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绝大多数... 腹水是腹膜腔内的过量积液,主要由原发或转移性肿瘤表面裸露的毛细血管渗出导致。恶性肿瘤相关腹水占所有腹水类型的10%,其中又以卵巢癌最为常见。卵巢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三位,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绝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初诊时已出现广泛腹腔转移,大量腹水增加腹腔压力,引起不同程度恶心、呕吐、纳差、腹部胀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控制可进一步诱发心肺功能不全,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腹水 海派中医妇科 上海专家共识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中医药超分子课程对中药本科专业学生知识重构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探讨
6
作者 肖美凤 贺琪珺 +4 位作者 邓凯文 石继连 唐宇 潘雪 贺福元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9期83-87,共5页
该文根据亟待解决的中医药现代化所面临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结合国家持续推进“双一流”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关注传统应用型中药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向学术型创新中药专业培养模式转变时对人才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分析中... 该文根据亟待解决的中医药现代化所面临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结合国家持续推进“双一流”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关注传统应用型中药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向学术型创新中药专业培养模式转变时对人才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分析中药专业主要课程的内在关系,探讨中医药超分子课程对中药本科专业人才的交叉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提出学术型中药本科专业增开中医药超分子课程的必要性。中医药超分子课程的开设将促进研究学术型人才知识结构重构,满足中药原始创新研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专业 本科教育 中药超分子 学术型人才 交叉学科 知识结构
下载PDF
浙派中医治疗痛经经验整理
7
作者 杨华娣 俞鉴玲 +2 位作者 李慧 陆申奕 张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6-458,464,共4页
[目的]总结1911年前浙派中医治疗痛经的经验,探究其特色。[方法]对浙派中医古籍文献中有关痛经的论述、病案等进行摘录整理,总结痛经病机及治疗特色。[结果]浙派中医治疗痛经以“气血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以寒热虚实为纲的气血辨证法,... [目的]总结1911年前浙派中医治疗痛经的经验,探究其特色。[方法]对浙派中医古籍文献中有关痛经的论述、病案等进行摘录整理,总结痛经病机及治疗特色。[结果]浙派中医治疗痛经以“气血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以寒热虚实为纲的气血辨证法,从月经有无先后失期、经血色量如何、痛在经行前后三方面进行辨证。文献所记载的痛经证型共8种,分别为血气虚证、血虚有滞证、血虚有寒证、血虚有热证、冲任不足证、肝气郁滞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以“温通清化、调和血气”为治则。浙派中医发扬命门学说,擅用温药,记载痛经要药10味,分别为凌霄花、白芍、马鞭草、玄胡、京三棱、鹿角、阳起石、白头翁根、莲房、荷叶。[结论]浙派中医治疗痛经从“气血”立论,“温补”“清化”以治本,“调畅气血”为根本,以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为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痛经 中医学术挖掘 经验整理 学术流派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学术沙龙对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探索
8
作者 孙鑫 燕燕 +4 位作者 刘丽斯 谭冬阳 王庆谚 邓洋洋 杨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7期163-166,共4页
学术沙龙是一种灵活的学术交流形式,新冠疫情背景下,线下的学术沙龙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同时线上交流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各种会议应用被广泛用于线上交流,而智慧教学平台的诸多配套功能可对学术沙龙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改善,... 学术沙龙是一种灵活的学术交流形式,新冠疫情背景下,线下的学术沙龙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同时线上交流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各种会议应用被广泛用于线上交流,而智慧教学平台的诸多配套功能可对学术沙龙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改善,在疫情期间,成为组织研究生交流、扩展教学的有力补充。从开始的无奈之举,到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系列线上活动的优势与长处,线上沙龙活动,不但在疫情期间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而且也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学生活动实践经验,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中医药学知识推广的新思路。疫情过后,全国全面恢复正常秩序,线下的教学与学生活动也已经恢复如前。而线上教学平台已成为日常教学的有力补充,线上沙龙也得以保留,且大大丰富了线下沙龙的内容与活动形式,已经成为学术沙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沙龙 研究生培养 智慧教学平台 中医基础理论 能力提升
下载PDF
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教育思想研究
9
作者 陈文玲 闫超 +2 位作者 林国清 李学麟 郑泳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0-13,共4页
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工作任重道远。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术流派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丰富了中医药的内涵和实质,对于传承、弘扬、发展中医药事业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及其教育模式,论述了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 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工作任重道远。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术流派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丰富了中医药的内涵和实质,对于传承、弘扬、发展中医药事业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及其教育模式,论述了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的源流及教育思想,希望能够给提高中医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助力中医药传承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术流派 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 中医教育思想
下载PDF
从“气化”浅述国医大师葛琳仪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病之学术思想
10
作者 徐素美 谢益文 +3 位作者 张翔 徐王达 颜雯茜 黄琦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48-552,共5页
[目的]介绍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以下简称葛教授)分层次施用风药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特色及其临证经验。[方法]通过理论溯源,跟师随诊,整理并分析葛教授基于气化理论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临床医案,总结葛教授巧施风药辨治脾胃病的思路... [目的]介绍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以下简称葛教授)分层次施用风药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特色及其临证经验。[方法]通过理论溯源,跟师随诊,整理并分析葛教授基于气化理论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临床医案,总结葛教授巧施风药辨治脾胃病的思路、心得和用药特色,并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气化是生命的基本活动,气化异常是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葛教授指出,脾胃病的基本病机是“气化异常”,常从“气化”切入,巧施风药以调畅气机,恢复脾升胃降功能,维稳五脏气机,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以风药疏肝和脾、壮气运脾、燥湿健脾以及搜风通络养脾。常用的风药有柴胡、防风、黄芪、升麻、佛手、紫苏梗、苍术、娑罗子、桑叶、藿香、草果、厚朴、佩兰、徐长卿、炒僵蚕等及其组成的药对、药串。[结论]葛教授临证精于辨证,从“气”切入,按不同层次巧施风药治疗脾胃病,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其学术思想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风药 脾胃病 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 葛琳仪
下载PDF
针灸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之问题及策略
11
作者 张欢欢 王文哲 +2 位作者 刘明 范世东 于冬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1期192-195,共4页
针灸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先行官。随着中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国际上迫切需要大量针灸学专业的高端人才。我国医学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四证合一的模式使其成为众多医学生的首要选择;针灸... 针灸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先行官。随着中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国际上迫切需要大量针灸学专业的高端人才。我国医学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四证合一的模式使其成为众多医学生的首要选择;针灸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尚不成熟且无统一标准,严重影响学生报考的积极性和针灸科研学术的未来发展。如何使针灸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就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商榷,旨在为针灸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提供一些对策,从而提升针灸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科研、教学以及临床等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学术型研究生 中医教育
下载PDF
文献报告会在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与评价
12
作者 成细华 雷晓明 +2 位作者 杨冬梅 李亚楠 庹勤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190-193,共4页
目的 探讨文献报告会在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和满意度评价。方法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2020级、2021级基础医学学术型在读研究生29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生对文献报告会满意度、报告会前后科研各项能力... 目的 探讨文献报告会在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和满意度评价。方法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2020级、2021级基础医学学术型在读研究生29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生对文献报告会满意度、报告会前后科研各项能力自评、文献报告会对研究生综合能力影响评价及师生交流情况设计问卷调查。结果 参与文献报告会后,86.21%(25/29)的研究生表示满意文献报告会。调查对象自评其文献检索能力、文献阅读分析能力、文献撰写能力、制作学术PPT能力和文献汇报能力均有显著提升(P<0.05)。89.66%(26/29)的调查对象认同参加文献报告会有助于开拓学术视野,有助于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79.31%(23/29)的调查对认同其巩固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72.41%(21/29)认同其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及主动参加线上线下的学术专题讲座意愿。文献报告会也增加了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方式和见面频率。结论文献报告会促进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对研究生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报告会 基础医学 学术型研究生 中医教育
下载PDF
辨章学术守正本考镜源流求新知——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70年发展回溯与展望
13
作者 陈仁寿 薛昊 +2 位作者 陆跃 李煜 王家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15-324,共10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70年来经历了初创期(1954—1958)、成熟期(1959—1977)、发展期(1978—1999)和提升期(2000年至今)4个历史阶段。在一代代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完成了多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中医药...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70年来经历了初创期(1954—1958)、成熟期(1959—1977)、发展期(1978—1999)和提升期(2000年至今)4个历史阶段。在一代代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完成了多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中医药文献传世巨著,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与重点项目。学科特色鲜明,以擅长整理编纂大型中医药工具书为成果标志,文献研究以注重实用性为导向,在研究领域以本草和方剂为工作重点,从而为现代临床、科研和教学提供有效信息。未来学科发展将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知识和新方法,开展中医药文献的信息化和数智化研究,培养更多优秀的高层次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 历史回顾 学术成果 学科特点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下载PDF
陈华教授传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经验探析
14
作者 杨伟吉 吴蔚波 +2 位作者 彭甜 章家菡 陈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总结陈华教授传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研究浙派儿科学术特点,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等方面阐释陈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陈师诊疗... [目的]总结陈华教授传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研究浙派儿科学术特点,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等方面阐释陈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陈师诊疗小儿肺系疾病的经验可概括为融通中西,谨守病机;四望一听,尤重望诊;分期论治,善用和清;用药轻灵,顾护脾胃。所列案例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案例,急性感染期解表清里,迁延反复期益气养阴,缓解恢复期补肺健脾,疗效显著。[结论]陈师小儿肺系疾病的诊治经验,不仅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更是对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系疾病 浙派中医儿科 小儿 临床经验 医案 陈华
下载PDF
邓运明教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病例数据挖掘及学术思想探析
15
作者 熊伟 程凌 +3 位作者 李华南 邓运明 李松 邵子晨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式探讨全国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邓运明教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导出2015年1月-2022年9月邓运明教授所诊治的骨折延迟愈合病例信息,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构建"邓运明...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式探讨全国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邓运明教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导出2015年1月-2022年9月邓运明教授所诊治的骨折延迟愈合病例信息,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构建"邓运明-骨折延迟愈合数据库",利用Excel、R语言等软件工具进行数据挖掘,以表格及图片形式进行展示.结果:共纳入69例病例,得到方剂273条,涉及舌象27条,脉象13条,证型12种,药物138味,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心为主,强关联药物组合40个,核心药物共现网络29个节点、332条边,可能的新方4条.结论:数据挖掘结果体现了邓教授"首重气血,通达为先,滋补肝肾,续筋接骨"的骨折延迟愈合治疗原则,为未来诊治和研究骨折延迟愈合提供了思路,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邓教授学术思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中医药 中医骨伤 延迟愈合 邓运明学术思想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借鉴师承教育模式探索闽医萧氏学术流派的生存与发展
16
作者 郭萧 黄宁 肖定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9-22,共4页
闽医萧氏学术流派是福建省萧氏在长期临床实践历程中形成的,拥有独特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中医外科流派。中医师承教育在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文章分别从闽医萧氏学术流派传承发展情况、存在的主要... 闽医萧氏学术流派是福建省萧氏在长期临床实践历程中形成的,拥有独特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中医外科流派。中医师承教育在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文章分别从闽医萧氏学术流派传承发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等方面报告了研究结果,拟通过借鉴师承教育模式的优势探索出一条更适合闽医萧氏学术流派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以期发扬传承闽医学术流派优势特色理论与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师承教育 闽医萧氏学术流派 教育模式
下载PDF
蒋长庚主任治疗小儿咳嗽经验撷要
17
作者 鞠丽 蒋长庚 阮为勇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24-27,共4页
咳嗽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小儿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可对小儿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西医通常予以抗感染、镇咳、平喘化痰等治疗,但存在疗效欠佳,病情反复、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中医药... 咳嗽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小儿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可对小儿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西医通常予以抗感染、镇咳、平喘化痰等治疗,但存在疗效欠佳,病情反复、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具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整体调节的优势。蒋长庚主任从医、执教、科研近40年,治学严谨,对小儿肺系疾病颇有研究,在小儿咳嗽辨证论治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文章分析蒋长庚主任对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临床辨证治等的认识,总结蒋主任治疗儿童咳嗽的用药经验。蒋主任认为,咳嗽属肺家疾病,多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发肃降所致。咳嗽与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临床辨证时要详细询问病史,注重区分咳与嗽孰轻孰重;分辨新咳、暴咳或久咳,新咳、暴咳多实邪,久咳多虚损,常虚实夹杂;咳嗽多因痰作祟,着重辨别咳痰的性质;同时结合患儿体质因素、脏腑功能偏颇,灵活运用宣肺、肃肺、清肺、开肺、润肺、泻肺、补肺等常用治法,酌情予以益气温阳、补肾纳气、上病下治等变法,审证求因,灵活辨治。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嗽 学术思想 治疗经验 中医药
下载PDF
浅谈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中的融入式教学——以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学术传承教学为例
18
作者 窦一田 尚懿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4-6,共3页
名老中医特色学术传承是当前推动相关领域中医药学术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对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学术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为例,分别从价值塑造、知识传... 名老中医特色学术传承是当前推动相关领域中医药学术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对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学术传承过程中的融入式教学为例,分别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多层次予以初步探讨,以期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过程中的教学创新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入式教学 名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传承 曹式丽
下载PDF
从“岭南罗氏妇科诊法”谈中医药的文化传承与学术传播
19
作者 罗颂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586-2590,共5页
“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为广东省、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称非遗项目),具有文化属性与学术属性。“岭南罗氏妇科诊法”源于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带有岭南文化的基因与岭南医学的印记。中医药非遗项目与中医流派的文化传承与学术传播... “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为广东省、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称非遗项目),具有文化属性与学术属性。“岭南罗氏妇科诊法”源于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带有岭南文化的基因与岭南医学的印记。中医药非遗项目与中医流派的文化传承与学术传播各有侧重。非遗项目由文化部门组织评定,其传播主要面向公众,以外展型传播为主;而流派是由中医药管理部门评定,其传播则以行业内为主,外展为辅。中医流派的文化传承与学术传播,既要在中医理论方面深入发掘,又要以理论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流派团队建设尤需注重学科文化传承,可通过工作站建设等形式,在行业内进行学术传播,让更多的从业者了解和掌握流派的学术经验,从而使民众获益。与中医流派相比,中医药非遗项目的文化属性更为突出,非遗传承人不仅要传承技艺,更需要在社会层面进行文化与技艺推广,让民众了解中医药非遗项目,自觉以中医药保健防病。中医药非遗项目与学术流派的传播均应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多层次、多维度传播中医药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罗氏妇科诊法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 中医药文化 文化传承 学术传播
下载PDF
赓续中华文脉书写中医文化创新发展新篇章——近40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20
作者 张宗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25-333,355,共10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40年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自由探索、中期的有组织科研和近期的重点学科快速发展3个阶段。我校中医文化学在学科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医文化相结合研究、重大重点项目研究、文化育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40年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自由探索、中期的有组织科研和近期的重点学科快速发展3个阶段。我校中医文化学在学科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医文化相结合研究、重大重点项目研究、文化育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医文化学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在交叉团队建设上多出智慧,在“第二个结合”上多出成果,在“顶天立地”上多下功夫,在协同创新中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学 重点学科 学术特色 学科贡献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