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Xiantao Shi J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0-304,共5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deepl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character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deepl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is a knowledge-driven era,and"eco-friendly"and"low-carbon"a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ra of the knowledge-driven economy,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aim and cont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nforms to the tre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human",it creates an eco-friendly,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for enterprises,which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xtensive growth to intensive growth of the macro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生产力 管理理论 语境 生态友好 宏观管理 集约型
下载PDF
Basic conditions study to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 Shaanxi's economy growth mode
2
作者 LIU Shu-ru QI Long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0年第2期61-64,60,共5页
It is an urgent and important economic work in the moment and the next period for China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Relatively, there must be certain basic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makes ela... It is an urgent and important economic work in the moment and the next period for China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Relatively, there must be certain basic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makes elaboration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which accelerate the change of Shaanxi's economic growth mode from government angle,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or it, according to Shaanxi's situ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s economic growth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economic growth mode transformation basic conditions
下载PDF
Resource constraint,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in China
3
作者 Wang Yafei Huang Xiaojun 《Ecological Economy》 2007年第1期97-105,共9页
Over the past 20 years, China has mad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in the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being updated, and technology is playing a more an... Over the past 20 years, China has mad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in the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being updated, and technology is playing a more andmore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in many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are reducing. However, we should realize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hanging the economic growth pattern,such as high input, high consumption, high discharge, inharmony, recycling difficulty, and low efficiency, which havegreatly impaired and restrict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the economic growthpattern is inevitab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exploit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transformation from unsustainable to sustainable growth is the only choice in changing the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Inaddition, the transformation should not completely rely on the fundamental effects of market mechanism. We should makefull use of the power of governments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下载PDF
Analyses and Suggestion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Pattern Transformation
4
作者 裴长洪 彭磊 郑文 《China Economist》 2011年第5期4-16,共13页
In coping with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ll level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foreign trade firms have not only created new practices but have also changed their goal from transforming the growth pattern of for... In coping with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ll level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foreign trade firms have not only created new practices but have also changed their goal from transforming the growth pattern of foreign trade to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joreign trade. China's experience shows that economic instruments such as 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 (NBTT) and the smile curve theory have limitations when it comes to interpreting foreign trade. If used improperly, scientific theories often lead to.fallacies. Transjbrming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requires the following changes: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foreign trade competition, market explor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We advise that competent authorities create a reasonable and operational system of assessment indic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e conditions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pattern taking stock of experiences economics connotations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寅雅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以及中国现阶段的国际地位和经济体量来看,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大循环都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能让中国经济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推进对外开放跃上新台阶,实现“内循环驱动、外循环助推”的良性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实现,首先,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动能;其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奠基固本;再次,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抓手,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后,要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开辟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双循环经济 高质量发展 经济结构转型 区域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基于“企业—行业—开发区”的淮海经济区产业空间集聚特征
6
作者 唐梦琳 仇方道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企业—行业—开发区不同尺度的产业协同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企业尺度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平均最近邻指数,从企业—行业—开发区多尺度视角分析了2002—2022年淮海经济区产业空间... 企业—行业—开发区不同尺度的产业协同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企业尺度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平均最近邻指数,从企业—行业—开发区多尺度视角分析了2002—2022年淮海经济区产业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淮海经济区产业总体上呈现“西北—东南”空间集聚格局,表现为以济宁、徐州、临沂、宿迁为核心的点状集聚形态;②淮海经济区以商贸物流、科技研发、装备制造为典型优势行业,产业存在空间分布、集聚尺度与集聚强度差异;③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集聚指向性比省级开发区更强,高级化态势更显著,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水平高于高新技术开发区;④淮海经济区产业空间集聚具有企业—行业—开发区协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转型 空间格局 产业集聚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关系:基于战后德国的案例研究
7
作者 石嘉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5-60,共16页
二战后德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经济奇迹”,且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管理创新高潮。“25年周期进化说”对中日美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观点。文章首先通过回顾和分析近百年来德... 二战后德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经济奇迹”,且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管理创新高潮。“25年周期进化说”对中日美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观点。文章首先通过回顾和分析近百年来德国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历程,找出德国案例的周期性特征,其次推导出“25年周期进化说”的作用传导机制,最后利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历年发布的《国际人力资源竞争报告》合成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指数,以此代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用德国历史GDP数据生成GDP增长率转换指数,以其代表经济发展,利用统计性检验分析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间的波动性特征和因果关系,并对两者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25年周期进化说”的现实存在性,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该假说的理论内涵奠定坚实的数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年周期进化说 经济周期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因果检验
下载PDF
理解中国消费问题:典型事实、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绍杰 张泽邦 薛婧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1,共9页
在当前需求动力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内方面,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反映出中国经济由投资拉动型逐渐转向为内需拉动型的发展模式;... 在当前需求动力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内方面,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反映出中国经济由投资拉动型逐渐转向为内需拉动型的发展模式;国际方面,中国最终消费率长期处于G20国家中的较低水平,表明未来提高消费率存在巨大空间。中国消费既受到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人口因素、就业的影响,也受到宏观政策体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为全面释放消费潜力,应采取如下措施:其一,要把保障就业放在宏观政策优先位置;其二,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三,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消费环境;其四,要积极发展与规范平台经济,提升消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驱动 经济增长转型 双循环发展格局 收入分配 人口老龄化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结构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蒲晓晔 赵守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5,共7页
消费、投资、出口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动力模式,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具特色。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来看,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 消费、投资、出口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动力模式,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具特色。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来看,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进行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调整,各种动力结构的协调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动力结构
下载PDF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玉华 赵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6,共7页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广受关注但又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本文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方面探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鲜明、问题突出,在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世界...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广受关注但又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本文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方面探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鲜明、问题突出,在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世界经济失衡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使中国经济安全和增长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成为一个紧迫性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开放型经济 基本特征 转型升级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塑造新型市场主体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泉红 刘方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6,共9页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政企关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之一。长期以来,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以及金融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政企关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之一。长期以来,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以及金融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扭曲,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向未来,要本着"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使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协调、平等、有序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政策研究——基于浙江县域经济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玉平 王攀学 丁洁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9,共8页
通过分析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揭示县域经济转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个税征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激励... 通过分析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揭示县域经济转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个税征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激励技术创新等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转型 转变发展方式 财税政策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中国税制调整思路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少克 陆跃祥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56,共6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质上是由现行发展路径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和谐经济发展之路。税制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制度变量,但目前我国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下人们福祉的提高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因此,必须在...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质上是由现行发展路径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和谐经济发展之路。税制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制度变量,但目前我国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下人们福祉的提高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因此,必须在现代发展理念下对现行的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等进行调整,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税制 税制结构 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
下载PDF
实施绿色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毅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文章重点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和解决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三重挑战,根据国内外有关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10年应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以绿色创新为手段,以资源环境绩效、... 文章重点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和解决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三重挑战,根据国内外有关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10年应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以绿色创新为手段,以资源环境绩效、结构调整和发挥协同效应为重点目标,构建综合发展框架,整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发展理念,发挥多种手段的组合效益,创造出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建设绿色中国的构想,为自身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 中国
下载PDF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内涵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宁西 张文婷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73-76,82,共5页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老问题,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却是一个新提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其特定的时代内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是以人为本;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目标是统筹协调发展;核心是自...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老问题,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却是一个新提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其特定的时代内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是以人为本;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目标是统筹协调发展;核心是自主创新;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内涵,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时代内涵 经济结构
下载PDF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诠释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玉琼 曹向兰 《特区经济》 201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去诠释:理论上从经济增长方式扩展而来,涵盖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有内涵,是一个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法更科学、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的一个...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去诠释:理论上从经济增长方式扩展而来,涵盖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有内涵,是一个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法更科学、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的一个新概念;实践中包括了第一要义在发展、成败在转变、关键在加快、依托在资源、载体在经济、主体在有关各方、基本要求在坚持等七个方面的内涵,是推动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 内涵 诠释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把握的几个战略要点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庆修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7,共4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实质是解决经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有科技和管理创新作为支撑,以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作为根本...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实质是解决经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有科技和管理创新作为支撑,以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作为根本,配合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能源与资源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机制的健全。只有将这些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就是说,要把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更多地依靠法律的、市场的手段节能降耗减排;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体制,从体制、机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地说,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强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二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提高比较优势素质结合起来;三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四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五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完善现代资源环境制度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科学发展 科技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 市场机制
下载PDF
新结构主义:一种对“中国式发展”的新解释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继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6,共6页
"新结构主义"是在学理层面进一步阐明"中国式发展"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一种新尝试。与欧美学者所奉行的"新制度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基于"中国式发展"而提出的"新结构主义"理论是... "新结构主义"是在学理层面进一步阐明"中国式发展"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一种新尝试。与欧美学者所奉行的"新制度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基于"中国式发展"而提出的"新结构主义"理论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基于本国国情独立探索出的本土概念和解释框架。"新结构主义"理论揭示了中国社会呈现的"伞式"和"蜂窝式"并存的二元结构,提出"中国式发展"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一条腿走由政府主导的"伞式"发展路子,另一条腿走由民间自发开拓的"蜂窝式"发展路子。实践证明,通过"伞式"和"蜂窝式"的二重奏方式,以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为主旋律,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功奏响了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三部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发展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伞式社会 蜂窝式社会 新结构主义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口红利关系辨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詹浩勇 杨毅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近年来热烈讨论的人口红利,对我国来说更接近于一种"人口机会窗口"。它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提高储蓄率等渠道推动经济增长。但这种经济增长并非一定是现代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践证明,粗放式低层次地利用"人口机会窗口... 近年来热烈讨论的人口红利,对我国来说更接近于一种"人口机会窗口"。它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提高储蓄率等渠道推动经济增长。但这种经济增长并非一定是现代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践证明,粗放式低层次地利用"人口机会窗口",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已经遇到严峻挑战。印度自20世纪80年代起采取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培养与积累人力资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值得中国参考。应深层次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优势,积累人力资本,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发展道路,真正分享人口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人口机会窗口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高新技术产业
下载PDF
对当前深化经济发展模式变革的再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卫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4,117,共7页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这30多年的特点可以基本总结为,必要条件为劳动力从传统部门转移到现代化部门;充分条件为对外开放;产业条件是不断动态地引进世界的先进生产力;制度条件为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转化经济发展模式时要注意多方...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这30多年的特点可以基本总结为,必要条件为劳动力从传统部门转移到现代化部门;充分条件为对外开放;产业条件是不断动态地引进世界的先进生产力;制度条件为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转化经济发展模式时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转化的社会成本和竞争平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模式 国家转型 结构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