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判高铁轨道短波不平顺病害的轨道冲击指数法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金朝 陈东生 +4 位作者 赵钢 刘伶萍 孙善超 郭剑峰 梁志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1,共8页
基于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能有效刻画轨道短波不平顺引起轮轨之间高频冲击的特性,提出基于带通滤波后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的轨道冲击指数,评判高速铁路轨道短波不平顺病害;相对以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为指标的传统评价方法,用轨道冲击指... 基于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能有效刻画轨道短波不平顺引起轮轨之间高频冲击的特性,提出基于带通滤波后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的轨道冲击指数,评判高速铁路轨道短波不平顺病害;相对以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为指标的传统评价方法,用轨道冲击指数评判轨道的短波不平顺病害,可以有效减少钢轨接头焊缝、道岔以及钢轨不均匀磨耗、波浪和波纹磨耗等各种随机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影响。针对传统的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移动有效值计算方法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挖掘相邻2个移动有效值的递推关系,设计出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移动有效值快速计算方法。采用轨道冲击指数法和实测的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评判轨道短波平顺状态,并与轮轨力检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用轨道冲击指数能更有效评判轨道短波不平顺病害,而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用给出的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移动有效值快速算法有效解决了传统算法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满足了工程在线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冲击指数 轨道短波不平顺 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 移动有效值 高速铁路
下载PDF
基于轮速传感器判定颠簸路面的研究
2
作者 韩俊 吴琼 王洪静 《汽车实用技术》 2015年第11期15-17,共3页
该论文首先论述了颠簸路面衡量指标的选取过程,确定了以轮加速度作为衡量颠簸路的指标,然后详细讲述了对轮加速度信号的优化算法设计,最终得出了颠簸路面的表征值和颠簸路面监测限值。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此算法能准确判定车辆行驶工况为... 该论文首先论述了颠簸路面衡量指标的选取过程,确定了以轮加速度作为衡量颠簸路的指标,然后详细讲述了对轮加速度信号的优化算法设计,最终得出了颠簸路面的表征值和颠簸路面监测限值。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此算法能准确判定车辆行驶工况为颠簸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速传感器信号 轮速加速度 算法设计 颠簸路面指标值 监测限值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轨道短波健康状态动态诊断模型和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金朝 徐晓迪 +3 位作者 牛留斌 孙善超 张二永 赵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9-74,共6页
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焊接接头凸凹、翼轨堆高等短波病害虽然幅值较小,但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冲击响应,增加轮轨系统部件的损伤。结合轴箱加速度和轮轨力高频车辆动态响应,提出集成轨道冲击指数(TII)和波磨指数(RCI)的高速铁路轨道短波健康... 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焊接接头凸凹、翼轨堆高等短波病害虽然幅值较小,但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冲击响应,增加轮轨系统部件的损伤。结合轴箱加速度和轮轨力高频车辆动态响应,提出集成轨道冲击指数(TII)和波磨指数(RCI)的高速铁路轨道短波健康状态动态诊断方法,以及基于改进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SSTFT)的时频特征挖掘算法和轨道-轮对系统高频仿真模型。新的动态诊断方法利用安装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的传感器采集的车辆动态响应数据,计算带通滤波后数据的加窗能量信号用以代替原始振动信号,在保留轨道短波病害引起的高频振动特性的前提下,将轨道短波冲击引起的振动特性从高频解调到低频,保证了结果的高稳定性,解决了利用幅值进行评判时诊断结果随机性较强的难题。分析结果和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新的评判方法能有效诊断钢轨波磨、焊接接头凸凹等短波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冲击指数 波磨指数 轨道短波不平顺 轴箱振动加速度 高速铁路
下载PDF
GEO轨道相对论电子日积分通量预报统计建模 被引量:1
4
作者 钟秋珍 未历航 +2 位作者 林瑞淋 郑金磊 刘四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7,共10页
基于辐射带相对论电子哨声波局地加速理论,将地磁AE指数作为源电子通量和通量各向异性的指标,将地磁Dst指数作为损失机制的指标,利用滑动窗口线性滤波器方法,建立了一个地球静止轨道大于2 MeV相对论电子预报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2000-2... 基于辐射带相对论电子哨声波局地加速理论,将地磁AE指数作为源电子通量和通量各向异性的指标,将地磁Dst指数作为损失机制的指标,利用滑动窗口线性滤波器方法,建立了一个地球静止轨道大于2 MeV相对论电子预报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2000-2009年地球静止轨道相对论电子通量预报试验.研究发现,这10年总预报效率为0.818, 2003年的预报效率(0.633)最低,2009年的预报效率(0.856)最高.模型预报效果与持续模型相比有很大提高,略低于利用太阳风参数作为输入的同类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这说明即使在缺少太阳风参数的情况下,该模型利用地磁扰动参数也能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当模型输入参数增加了太阳风速度时,即综合考虑了行星际扰动和磁层扰动对辐射带粒子加速过程的影响,模型逐年的预报效率进一步提升.其中,2005年的预报效率提升了9.5%,这10年的总预报效率增加到0.848,预报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18,均方根误差为0.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静止轨道 哨声波局地加速 地磁AE指数 太阳风速度 相对论电子预报
下载PDF
摩托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分析与研究
5
作者 陈亚娟 王雪琴 贾志超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动力性是摩托车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文中在基于摩托车整车动力性能测试获得的极限动力参数与DRE主观评价试验获得的主观感受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整车的动力性指标:加速度和转速变化率,并通过基于用户模式的动力评价试验,... 动力性是摩托车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文中在基于摩托车整车动力性能测试获得的极限动力参数与DRE主观评价试验获得的主观感受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整车的动力性指标:加速度和转速变化率,并通过基于用户模式的动力评价试验,验证了该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两个指标的提出可以实现静态测试、极限动力和主观感受的对应和匹配,可以用来指导车辆的正向开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性指标 加速度 转速变化率 用户模式
下载PDF
基于行星会合指数对太阳轨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指数的建立——对太阳自转运动周期性振荡成因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复刚 鲍锟山 +4 位作者 姚允龙 侯建秋 陈凯 马丽伟 罗金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81-1387,共7页
Tlatov(2007)研究表明太阳自转具有准22年振荡周期,并认为是太阳系自引力造成的.根据刘复刚和王建(2013)创建的行星会合指数KP(令KP=K是为了和其他指数的表现形式相统一)和获得的修正系数发现:太阳轨道运动具有平均准22.1826年运动周期... Tlatov(2007)研究表明太阳自转具有准22年振荡周期,并认为是太阳系自引力造成的.根据刘复刚和王建(2013)创建的行星会合指数KP(令KP=K是为了和其他指数的表现形式相统一)和获得的修正系数发现:太阳轨道运动具有平均准22.1826年运动周期,认为太阳轨道角动量和太阳自转角动量的周期性叠加致使太阳自转角速度具有准22.20年周期性变化.基于行星会合指数KP同时标定了太阳质心S相对于一个无法观测到的太阳系质心C位置关系的变化规律,进而通过太阳轨道运动指数KS、速率指数Kv、加速度指数Kα对太阳轨道运动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这使得从行星系统之视角分析、揭示太阳运动和太阳活动成为可能,并对太阳自转运动的准11年和22年周期振荡受控于太阳轨道运动的调控进行了分析,这从探索途径和思想方法上是一种突破.依K_P表达式给出的太阳轨道运动轨迹与Jose(1965)、杨志根等(1988)、Scafetta(2014)、Mc Cracken等(2014)给出的图像不但形态特征相同而且图像的相位也完全一致.行星会合指数KP更重要的作用是标定了行星系统质心距离太阳位置关系的变化.本文从行星系统质心出发,根据行星系统质心P与太阳质心S绕太阳系质心C同步运动这一基本原理来进一步揭示太阳轨道运动规律.由于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按这一途径可根据8大行星公开的天文数据分析太阳轨道运动规律.这种方法不但把纷繁复杂的行星系统统一起来,呈现出行星系统固有的整体运动规律,而且在整个太阳系中建立了与太阳处于相同子系统地位的行星系统质心.在此基础上,通过行星系统质心P与太阳S间位置关系变化,系统分析了太阳S和太阳系质心C的统一与分野规律.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行星系质心运动规律发现它与太阳轨道运动特征间的本质联系,这使得从行星系统质心的运动特征对太阳运动与太阳活动关系的探寻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会合指数KP 太阳轨道运动指数KS 速率指数Kv 加速度指数Kα 太阳自转振荡 22.20年周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