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诗接受的另一面向:论杜诗在官修唐史之生成与注释中的作用 |
贾兵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刘濬《杜诗集评》资料来源、编纂体例及评语选录特点考论 |
王辰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李杜诗篇的人文意蕴与英译策略 |
魏瑾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4
|
顾炎武的杜诗学 |
田小军
孙微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5
|
清人对杜甫像的题咏及其意义 |
李鹏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6
|
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交游对杜诗创作的影响 |
刘占召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3
|
|
7
|
杜诗释词六例 |
黄灵庚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8
|
韩愈诗文之效体现象与“杜诗韩笔”再论 |
管琴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南京图书馆藏《方南堂先生手批杜诗》考论 |
杨曦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7 |
1
|
|
10
|
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2章1-4节与杜甫诗篇 |
姜宗强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人际传播:杜诗未刊评点的传播方式 |
曾绍皇
|
《武陵学刊》
|
2011 |
1
|
|
12
|
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
王辉斌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3
|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以杜甫诗《赠卫八处士》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
符元兰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4
|
杜诗修辞格的超常运用 |
于年湖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5
|
“天阙”应为“天窥”之误 |
韩成武
张岚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6
|
杜诗引《易》辨证 |
李小成
|
《唐都学刊》
|
2018 |
0 |
|
17
|
论周邦彦对杜诗的接受 |
黄桂凤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8
|
论明代诗学中辨体与集大成的矛盾——以七子派对待杜甫诗的态度为例 |
闫霞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9
|
郑善夫与弘、正诗风的新变 |
蔡一鹏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20
|
一部杜诗研究的开疆拓土之作——读沈文凡先生《杜甫韵文韩国汉诗接受文献缉考》有感 |
曹丽芳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