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铅中毒致因模式及其预防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桂香 吴超 《湖南冶金》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分析了铅中毒的机理 ,建立了铅中毒的致因模式和铅中毒的事故树 ,提出了预防铅中毒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铅危害 职业病 事故树 事故模型 安全对策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胃管意外滑脱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洪利芬 何冬伟 +1 位作者 李晨玲 李芳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8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预防胃管意外滑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胃管留置过程中,应用FMEA对胃管留置过程中可能出现脱管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危机值找出优先需要干预的因素,采取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预防胃管意外滑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胃管留置过程中,应用FMEA对胃管留置过程中可能出现脱管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危机值找出优先需要干预的因素,采取应对措施,从环节上寻找原因杜绝其脱管。结果危机值由FMEA实施前的1656分降至373分,危机值下降率为77.5%。结论 FMEA应用于预防胃管意外脱(拔)管中,能有效地降低脱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 意外脱管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下载PDF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学发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其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22,共18页
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科学发现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探讨三个基本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是发现的还是发明的?这一问题阐释了广义的科学发现思想,科学发现的本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无论... 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科学发现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探讨三个基本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是发现的还是发明的?这一问题阐释了广义的科学发现思想,科学发现的本质是人类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无论是科学事实的发现,还是科学理论的发现,都是包含了发明在内的发现。二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科学发现具有怎样的“发现期”?这一问题提出并阐明了“发现期”的概念,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科学发现的“发现期”的主要性质与特征,在统计学的意义上实证了科学发现的十年磨一剑的“十年法则”。三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科学发现是怎样生产的?这里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获奖人从事获奖研究的具体过程的考析,提出并诠释了科学发现的逻辑超逻辑模式,阐发了科学发现始于问题的提出和终于问题的解答,以及科学发现富含意外的机遇性发现的观点,彰显了获奖人做出重大发现所具有的特质与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科学发现 “十年法则” 逻辑超逻辑模式 机遇性发现 统计分析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不同护理模式在儿童意外伤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红芳 徐美亚 顾静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33-134,共2页
目的:研究对于儿童意外伤害事件提供不同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在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某医院急诊接收的30例受意外伤害患儿为常规组,为患儿提供一般护理流程;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间30例受意外伤害患儿为研究组,提供... 目的:研究对于儿童意外伤害事件提供不同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在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某医院急诊接收的30例受意外伤害患儿为常规组,为患儿提供一般护理流程;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间30例受意外伤害患儿为研究组,提供早期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评估患儿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常规组患儿家长对临床提供的体征监护、生活护理、用药、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该研究为意外伤害事件后入院治疗患儿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缓解患儿心理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伤害 护理模式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NICU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海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降低NICU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NICU留置各种导管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留置各种导管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失效模式...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降低NICU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NICU留置各种导管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留置各种导管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分析NICU患者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找到潜在失效模式及原因,计算优先风险指数;针对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结果:观察组NICU患者意外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降低NICU患者意外拔管率,保证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NICU 意外拔管
下载PDF
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对意外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夏渭超 阿尔泰 +1 位作者 庄小垒 朱海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9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对意外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6例意外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传统急救模式的9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急救方案... 目的:探讨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对意外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6例意外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传统急救模式的9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急救方案的9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抢救室急救时间、病情初步确诊时间、住院时间、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抢救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结果: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室急救时间、病情初步确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RDS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能提高意外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率与成功率,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窗内全流程一体化方案 意外多发伤 传统急救模式 救治效果
下载PDF
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引入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对RPN值及老年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燕洁 黄捷晖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引入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对共同风险系数(RPN)值变化和老年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防范管理;选择...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引入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对共同风险系数(RPN)值变化和老年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防范管理;选择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FMEA模式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对比两组RPN值变化和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RPN值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中引入FMEA模式可显著减小风险,尽可能降低老年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 失效模式 效果分析 RPN值 意外拔管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全麻患者苏醒期意外拔管防范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湘萍 许艳艳 方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全麻患者苏醒期意外拔管防范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全麻苏醒期患者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5—11月在我院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全麻围麻醉期护理;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全麻患者苏醒期意外拔管防范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全麻苏醒期患者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5—11月在我院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全麻围麻醉期护理;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围麻醉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躁动评分、Steward苏醒评分、BCS舒适度评分及约束带脱落率、躁动坠床率、误吸率、引流不畅率、意外拔管率。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苏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VAS评分、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舒适度评分、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约束带脱落率、躁动坠床率、误吸率、引流不畅率、意外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全麻患者苏醒期不适感受、提升患者苏醒质量,降低苏醒期意外拔管率,提高全麻患者苏醒期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患者 集束化护理模式 苏醒期躁动 意外拔管防防范
下载PDF
自动变速器坡道模式在实际工作中的控制应用及换档质量评价
9
作者 潘宏博 方立辉 +2 位作者 丁麟 李延斌 王惠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22期289-291,共3页
文章主要针对自动变速器在坡道模式中意外换档和频繁换档弊端加以分析,提出具有驾驶员意愿识别的换档规律,保证驾驶的动力性,在此种模式中可以大大减少换档次数,保护自动变速器,并且该做法已经成功应用到已经量产的变速器中,而且也对换... 文章主要针对自动变速器在坡道模式中意外换档和频繁换档弊端加以分析,提出具有驾驶员意愿识别的换档规律,保证驾驶的动力性,在此种模式中可以大大减少换档次数,保护自动变速器,并且该做法已经成功应用到已经量产的变速器中,而且也对换档质量进行了主客观的打分,具有较强的指导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档次数 坡道模式 意外换档 换档循环 坡度
下载PDF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 被引量:66
10
作者 蒋谷芬 彭丽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住院老年患者防跌倒措施进行改进,以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HFMEA方法,成立防跌倒小组;绘制预防跌倒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住院老年患者防跌倒措施进行改进,以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HFMEA方法,成立防跌倒小组;绘制预防跌倒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于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2008年的90.0%提高到2009年的95.4%,本院2009年跌倒率由2008年的4.3‰下降到了0.5‰。结论将HFMEA应用于预防老年患者的跌倒,防范于未然,能够准确地把握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意外跌倒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原文传递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戴月琴 金友红 +4 位作者 缪科 叶盛 范红春 吴晓东 陈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33期4022-4026,共5页
目的制定有效的跌倒安全管理方法,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和跌倒伤害率。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组建多部门参与的跌倒管理团队,形成一个跌倒评估、教育、预防、处置为一体的跌倒管理体系。以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2014年1... 目的制定有效的跌倒安全管理方法,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和跌倒伤害率。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组建多部门参与的跌倒管理团队,形成一个跌倒评估、教育、预防、处置为一体的跌倒管理体系。以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FEMA实施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跌倒伤害率。结果FEMA实施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由2014—2015年的0.091‰下降至2016—2017年的0.076‰,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所致2级以上伤害率由42.86%下降至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FEMA质量改进工具形成跌倒管理体系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跌倒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