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髋臼负重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林翔 贺聚良 +4 位作者 刘斌 莫昊 关键 吴振杰 袁振超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1642-164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髋臼负重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的3例髋臼负重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价...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髋臼负重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的3例髋臼负重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9.0±13.8)min,术中出血量(13.3±5.7)mL,注入骨水泥(6.3±3.8)mL。术后随访4~9个月,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而术后各时间点的KPS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1例患者术中出现关节腔内少量骨水泥渗漏,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无明显与渗漏有关的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发热、手术部位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髋臼负重区转移瘤疗效确切、安全、微创,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负重区转移瘤 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 疼痛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一种髋臼负重区转移瘤骨水泥成形手术方法的改良
2
作者 林翔 刘斌 +4 位作者 关键 莫昊 吴振杰 谭家昌 袁振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8期730-731,共2页
目前,髋臼负重区骨转移瘤接受骨水泥注射成形术的患者逐年增多,患者对治疗效果的关注点不仅在疼痛是否明显缓解及髋关节功能是否恢复,而且要求尽量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免延误后续的肿瘤综合治疗。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我科改良的... 目前,髋臼负重区骨转移瘤接受骨水泥注射成形术的患者逐年增多,患者对治疗效果的关注点不仅在疼痛是否明显缓解及髋关节功能是否恢复,而且要求尽量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免延误后续的肿瘤综合治疗。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我科改良的髋臼负重区转移瘤骨水泥成形手术方法,探讨骨水泥注射过程中改良透视投射角度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转移瘤 骨水泥成形 出口位 闭孔斜位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与髋关节疾病的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幼怡 袁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5538-5543,共6页
背景:因骨盆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与多个重要脏器、血管、神经毗邻,通过传统方法治疗复杂髋关节疾病的操作难度较大。利用3D打印技术显著提升了此类疾病的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目的:归纳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背景:因骨盆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与多个重要脏器、血管、神经毗邻,通过传统方法治疗复杂髋关节疾病的操作难度较大。利用3D打印技术显著提升了此类疾病的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目的:归纳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9年3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3D打印技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骨盆骨折,髋臼骨折,骨盆肿瘤,髋臼肿瘤、髋关节置换”,英文检索词为“3D printing,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pelvic fracture,acetabular fracture,pelvic tumor,acetabular tumor,replacement or the hip joint”。共检索到103篇文章,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3D打印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模具,直接通过数字化技术制造复杂的几何模具或模型。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复杂的骨盆及髋臼骨折与髋关节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将3D打印技术用于髋关节疾病的诊治对髋关节疾病的术前指导、术中操作以及术后康复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3D打印 髋关节疾病 髋臼骨折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肿瘤 髋关节置换 骨盆肿瘤
下载PDF
自体股骨头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楠楠 郑嘉乾 +5 位作者 曾志明 蓝鋆 何敏聪 李若愚 方斌 易春智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92-496,505,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股骨头回植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的可行性,通过随访(≥2年)研究该术式的肿瘤学预后和功能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例接受自体股骨头回植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 目的探讨自体股骨头回植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的可行性,通过随访(≥2年)研究该术式的肿瘤学预后和功能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例接受自体股骨头回植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手术的患者,术前所有患者术前完善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类型及累及髋臼的范围。随后,在计算机辅助下对肿瘤进行模拟切除,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所有患者术后均限制负重,术后1个月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术后6个月独立行走。术后随访,复查骨盆CT、MRI及X线片,肺部CT检查,评价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功能评分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评分(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实现了对肿瘤的R0切除,随后完成自体股骨头回植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术后均获得大于2年的随访,随访时间24~120个月。功能评分以末次随访的MSTS评价,5例患者末次随访功能评分为26~30分,平均为(28.2±1.6)分。随访影像学资料示:所有患者的假体均固定在位,未见髋臼假体移位、松动;未见关节脱位。所有患者均未见植骨不愈合、深部感染、术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最大程度地恢复了髋臼的正常旋转中心,结合常规多孔钽金属杯及常规髋关节假体的使用,从解剖学和生物学角度实现了假体的早期和长期稳定。随访结果提示该术式是安全、有效的,并获得了良好的髋关节功能,实现了髋臼周围肿瘤术后人工关节假体的长期生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周围肿瘤 髋臼缺损 自体股骨头 植骨
下载PDF
累及髋臼的原发良性与交界性骨肿瘤的术式选择与预后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珠晟 刘琦 +3 位作者 鲍其远 沈宇辉 张伟滨 万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0-1477,共8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累及髋臼的良性与交界性骨肿瘤(benign and aggressive bone tumors,BABT)的一般特点、处理原则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88例髋臼病灶患者病例资料,其中41例为髋臼BABT,就患者人口学资料、外科治疗的选择以及患... 目的·探讨并总结累及髋臼的良性与交界性骨肿瘤(benign and aggressive bone tumors,BABT)的一般特点、处理原则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88例髋臼病灶患者病例资料,其中41例为髋臼BABT,就患者人口学资料、外科治疗的选择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41例髋臼BABT术后中位随访时间42.6个月。其中30例行病灶刮除植骨术,2例行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8例行瘤段切除联合骨盆假体重建术,1例行半骨盆截肢术。术后病理提示良性者23例,其中8例伴有骨皮质破损(34.8%),仅有2例复发。术后病理提示交界性者18例,其中14例伴有骨皮质破损(77.8%),共有5例复发。7例骨巨细胞瘤中1例复发(14.3%),4例非典型软骨肿瘤中3例局部复发(75.0%)。结论·髋臼良性肿瘤不伴骨皮质破损者,单纯刮除术后复发罕见。交界性肿瘤和/或伴骨皮质破损者,单纯刮除术复发率较高,需术前严格确定手术边界。其中,骨巨细胞瘤可酌情采用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或是瘤段切除术,而非典型软骨肿瘤建议行瘤段切除联合骨盆假体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良性与交界性骨肿瘤 手术方式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经皮髋臼成形术穿刺部位的解剖学研究
6
作者 蒋昆利 梁清福 +1 位作者 王俊江 田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经皮髋臼成形术治疗髋臼转移瘤患者手术入路的最佳穿刺点、深度。方法选用30具经防腐固定处理的成人去肌肉骨盆髋关节标本和2具完整成人尸体标本。以髋臼中点为O点,过髂前上棘和O点做1条直线,再做1条过O点且垂直于...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经皮髋臼成形术治疗髋臼转移瘤患者手术入路的最佳穿刺点、深度。方法选用30具经防腐固定处理的成人去肌肉骨盆髋关节标本和2具完整成人尸体标本。以髋臼中点为O点,过髂前上棘和O点做1条直线,再做1条过O点且垂直于该直线的直线,2条直线分别与髋臼边缘交于A、B点,并把髋臼分为4个象限。∠AOB的角平分线与髋臼边缘交于C点。设髋臼顶点为0时,测量大转子顶点所在水平面与A、B、C各点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及A、B、C 3点在髋臼边缘外10mm相对应A’、B’、C’3点处的髋臼后壁厚度。根据测量的数据得出最佳穿刺点和深度,对2具完整尸体标本行髋臼穿刺操作并灌注骨水泥验证。结果A’点位于大转子顶点上方31.6~38.4mm,男性平均34.9mm,女性平均34.2mm;B’点位于与A’点相同距离的10~11点钟位置;C’点位于转子顶点上方33.8~42.5mm,男性平均距离36.7mm,女性35.5mm的0点钟位置。A’、B’、C’对应的体表投影点即为穿刺部位。其穿刺深度分别为6.7~8.4、17.7~20.4、14.7~17.9mm,平均深度约分别为7.5、18.5、16.5mm。经验证髋臼成形术最佳进针点结果成立。结论 A’、B’、C’3点的体表投影点均可为行髋臼成形术的穿刺点,3个穿刺点可以较短距离到达髋臼后上象限区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转移瘤 经皮髋臼成形术 手术入路 穿刺点
下载PDF
经皮骨强化术治疗肿瘤溶骨性转移累及髋臼关节面患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周遵伟 李辉坚 尹智伟 《医疗装备》 2021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强化术(PBA)治疗肿瘤溶骨性转移累及髋臼关节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收治的8例肿瘤溶骨性转移累及髋臼关节面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BA治疗,以视觉... 目的探讨经皮骨强化术(PBA)治疗肿瘤溶骨性转移累及髋臼关节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收治的8例肿瘤溶骨性转移累及髋臼关节面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BA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影像学评价结果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最终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获得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8.5个月,未出现血管、神经、关节损伤、骨水泥块游离、移位等情况;患者术后7 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1 d,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植入的骨水泥块和邻近骨组织结合紧密,形态、位置与术后比较无明显改变,术后髋关节结构稳定;患者术后7 d的软组织肿块与术前比较变化不明显,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直径缩小,其中5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结论PBA治疗肿瘤溶骨性转移累及髋臼关节面患者的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骨强化术 肿瘤 溶骨性转移 髋臼关节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带翼型髋臼加强杯在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大森 郭卫 +2 位作者 杨荣利 汤小东 曲华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探讨带翼型髋臼加强杯在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2003年6月-2009年12月,对25例髋臼肿瘤切除后HarringtonⅢ型骨缺损患者行带翼型髋臼加强杯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重建术。男13例,女12例;年龄13~73岁,平均51.2岁。... 目的探讨带翼型髋臼加强杯在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2003年6月-2009年12月,对25例髋臼肿瘤切除后HarringtonⅢ型骨缺损患者行带翼型髋臼加强杯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重建术。男13例,女12例;年龄13~73岁,平均51.2岁。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髋部及臀部疼痛;病程1~96个月,中位病程6个月。转移瘤18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Ⅰ级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各1例。1例软骨母细胞瘤患者联合应用RIBBED人工全髋关节(LINK公司,德国),6例应用国产春利正达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其余患者均应用SPⅡ人工全髋关节(LINK公司,德国)。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发生深部感染1例、髋关节假体脱位2例。转移瘤患者中,8例死于肿瘤进展,平均生存11个月;10例患者生存,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术后2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多发性骨髓瘤及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均生存,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软骨母细胞瘤与软骨肉瘤患者分别随访58个月及12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19个月肿瘤复发。3例患者因肿瘤复发导致髋臼内植物松动,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内植物失败。23例患者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行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 93)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为57%~93%,平均81%。结论采用带翼型髋臼加强杯重建HarringtonⅢ型髋臼骨缺损,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重建关节功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肿瘤 骨盆重建 带翼型髋臼加强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