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梯度模型探讨溶血对TMA核酸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田耘博 魏兰 +1 位作者 李维 欧阳熊妍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57-561,581,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溶血程度和病毒浓度的梯度模型,研究标本溶血对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波破坏红细胞制造溶血标本,验证游离血红蛋白(Hb)浓度并建立溶血梯度模型;按照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析因设计方式,... 目的通过建立溶血程度和病毒浓度的梯度模型,研究标本溶血对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波破坏红细胞制造溶血标本,验证游离血红蛋白(Hb)浓度并建立溶血梯度模型;按照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析因设计方式,在不同溶血程度的标本模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检测目标病毒。溶血程度根据血浆Hb浓度分为5个梯度,依次为0g/L、5g/L、10g/L、20g/L、40g/L。HIV、HCV、HBV浓度分为2个水平,低水平组分别为:20IU/ml、10IU/ml、5IU/ml;高水平组分别为:60IU/ml、20IU/ml、15IU/ml。采用基于TMA技术的全自动系统进行NAT。对检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每个Hb梯度内各标本管的Hb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α)。核酸检测分3个批次进行测试,每个批次80例样本,共计240例。其中225个测试标本呈反应性,15个对照标本呈非反应性。结论在标本血浆Hb浓度≤40g/L时,溶血对基于TMA技术的NAT结果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模型 溶血 转录介导的扩增(tma) 核酸检测(NAT)
下载PDF
TMA和THB的不同扫描隧道显微图像的微观机理(英文)
2
作者 林丽 甘利华 刘作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6,共6页
利用从头算Har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1,3,5-苯三酸(苯三酸,TMA)和1,3,5-苯三酚(间苯三酚,THB)在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上的增长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分子的不同组装行为起源于氢键作用下的成核过程.TMA能够形成头碰... 利用从头算Har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1,3,5-苯三酸(苯三酸,TMA)和1,3,5-苯三酚(间苯三酚,THB)在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上的增长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分子的不同组装行为起源于氢键作用下的成核过程.TMA能够形成头碰头和非头碰头结构,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孔洞结构;THB只能形成非头碰头结构,从而形成密堆积结构.这些计算揭示了这两种结构相似的分子形成不同扫描隧道显微图像的微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三酸(tma) 间苯三酚(THB) 组装行为 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安徽血液中心血液筛检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吕蓉 盛琪琪 +1 位作者 赵阳 刘忠 《安徽医学》 2014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NAT)技术用于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转录介导扩增(TMA)两种方法分别对我站298份及6737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单人份病毒核酸检测(ID-NAT),并将两种核酸检测方法的结果与ELAS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NAT)技术用于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转录介导扩增(TMA)两种方法分别对我站298份及6737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单人份病毒核酸检测(ID-NAT),并将两种核酸检测方法的结果与ELAS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存在相当比例的ELASA(+)、NAT(-)结果,德国GFE核酸检测试剂HBV、HCV阳性检出率低于美国诺华的ID-TMA检测试剂。经TMA-NAT检测发现本地区2次ELASA血清学方法进行血液病毒筛查HBV的残余风险为万分之4.8。本次研究没有发现HCV和HIV的血清学漏检。诺华ID-NAT核酸检测试剂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核酸检测对于降低输血传播传染病的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诺华TIGRIS核酸检测体系适用于献血者血液病毒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ELASA 荧光定量PCR 转录介导扩增 血液安全
下载PDF
基于转录介导扩增的单人份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尹丹 毕蕾静 +4 位作者 黄秀琳 刘东 田耘博 王芳 李维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技术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在重庆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采集的128 973(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2次ELISA法检测HBs... 目的探讨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技术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在重庆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采集的128 973(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2次ELISA法检测HBs Ag、抗-HCV、抗-HIV-1/2和HIV-1 p24抗原(国产试剂为第3代,进口试剂为第4代),同时采用基于TMA原理的ID-NAT行HBV/HIV-1/HCV 3项联合检测。对ELISA非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用配套的试剂做NAT鉴别检测。结果本组中NAT反应性标本共计885例,反应性率0.69%(885/128 973),其中ELISA和NAT均为反应性的标本528例,ELISA非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为357例,NAT单反应性率0.28%(357/128 973)。对NAT单反应性的标本的鉴别检测:HBV DNA反应性114例,HIV-1RNA反应性3例,未检出HCV RNA呈反应性的标本,鉴别反应性率为32.77%(117/357)。对3例HIV-1 RNA鉴别为反应性献血者的追踪随访:均被证实为窗口期感染。结论基于TMA技术的NAT检测将HBV DNA反应性和HIV窗口期血液成功阻断,说明在血液筛查中开展NAT检测的必要性和其对于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转录介导的扩增 血液筛查 献血者 检测窗口期
下载PDF
以转录介导扩增技术大规模筛查无偿献血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立波 夏欣一 +1 位作者 马贵明 姚根宏 《东南国防医药》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以转录介导扩增(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TMA)技术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大规模病毒核酸检测,以增强临床使用血液的安全性。方法以TMA技术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HBV DNA、HCV RNA、HIV1 RNA 3项联合病毒核酸检测... 目的研究和探讨以转录介导扩增(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TMA)技术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大规模病毒核酸检测,以增强临床使用血液的安全性。方法以TMA技术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HBV DNA、HCV RNA、HIV1 RNA 3项联合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对上述样本以ELISA技术检测HIV、HBV和HCV抗原或抗体。结果 54 744份献血者血液中以TMA技术共检出病毒核酸阳性样本208例,阳性检出率为0.38%。ELISA检出阴性而TMA检出阳性的样本共75份,阳性率为0.14%,其中病毒核酸阳性共46份,即HBV DNA阳性45份与HIV1 RNA阳性1份,HCV RNA阳性未检出视为不确定结果 29份。ELISA阴性而病毒核酸阳性共46份,ELISA检测漏检率为0.08%。结论以TMA技术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大规模病毒核酸检测能有效缩短无偿献血人群中HIV、HBV和HCV检测的"窗口期",显著降低输血可能存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转录介导扩增技术 窗口期 血液安全
下载PDF
组织芯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兔死后DNA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6
作者 罗国厂 杨坦 +2 位作者 张春玉 吴新杰 熊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目的:测量组织中DNA含量变化,研究不同时间段、不同组织DNA含量变化,与已知人体组织相比较,检验其用于推断死亡经过时间的可能。方法:利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对Feulgen染色后组织芯片细胞DNA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结果:兔子... 目的:测量组织中DNA含量变化,研究不同时间段、不同组织DNA含量变化,与已知人体组织相比较,检验其用于推断死亡经过时间的可能。方法:利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对Feulgen染色后组织芯片细胞DNA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结果:兔子死亡后各组织的DNA发生降解,一定时间内DNA降解出现平台期,各组织DNA降解改变平均值与死后经过时间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气管、延髓、软骨组织表现更明显,与人体组织相比较,确定兔组织DNA作为参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DNA 组织芯片技术 图像分析技术
下载PDF
SVHC之偏苯三甲酸酐的一种检测方案
7
作者 廖晓全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6期258-260,共3页
偏苯三甲酸酐(TMA)是欧盟管控的高关注物质(SVHC)中的一项。由于其具有活泼的酸酐基团,在常温下就能和水反应生成酸,和醇类反应能生成酯,因此不能用常用的反向色谱柱LC-MS体系直接检测,或仅能以检测到的偏苯三甲酸总量计。本文利用TMA... 偏苯三甲酸酐(TMA)是欧盟管控的高关注物质(SVHC)中的一项。由于其具有活泼的酸酐基团,在常温下就能和水反应生成酸,和醇类反应能生成酯,因此不能用常用的反向色谱柱LC-MS体系直接检测,或仅能以检测到的偏苯三甲酸总量计。本文利用TMA的反应特性,设计了两种检测方案,分别以偏苯三甲酸(TMLA)或偏苯三甲酸单甲酯为检测目标物,通过差减计算得到样品中本身含有的TMA。经比较验证,确认以偏苯三甲酸为检测对象的差减方案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苯三甲酸酐 tma SVHC 偏苯三甲酸 偏苯三甲酸单甲酯 LC-MS
下载PDF
Inhibition of DNA restrictive endonucleases and Taq DNA polymerase by trimalonic acid C_(60) 被引量:4
8
作者 YANG XinLin CHEN Zhe MENG XianMei LI Bo TAN X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13期1802-1806,共5页
Activities of trimalonic acid fullerene (TMA C_60) on DNA restrictive enzymatic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wo restrictive endonucleases Hind III and EcoR I and plasmid pEGFP-N1 with single restric-tive site ... Activities of trimalonic acid fullerene (TMA C_60) on DNA restrictive enzymatic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wo restrictive endonucleases Hind III and EcoR I and plasmid pEGFP-N1 with single restric-tive site for both enzymes. Meanwhile, TMA C60 was also tested to clarify its effects 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ith the catalyst of Taq DNA polymerase and the template of plasmid pEGFP-N1. The products from restrictive reactions or PCR were detected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duct amounts from restrictive reactions or PC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addition of TMA C60. The inhibition by TMA C60 was dose-dependent and IC50 values for reactions of Hind III, EcoR I and PCR were 16.3, 6.0 and 6.0 μmol/L, respectively. Addition of two scavenger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L-ascorbic acid-2-phosphate ester magnesium and sodium azide 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2―10 mmol/L did not antagonize the activities of TMA C60 against PCR and two restrictive reactions. However, increase of Taq DNA polymerase amounts in PCR system antagonized the activities of TMA C60. These data implied that TMA C60 was able to inhibit the activities of the three above-mentioned enzymes involved in DNA metabolism, and that this inhibition probably did not correlate to R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切核苷酸 抑制作用 DNA 聚合酶 氧化
原文传递
Acceleration of bidirectional sulfur conversion kinetics and inhibition of lithium dendrites growth via a“ligand-induced”transformation strategy
9
作者 Wei Zhou Minzhe Chen +7 位作者 Dengke Zhao Jiacheng Dan Chuheng Zhu Wen Lei Li-Jun Ma Nan Wang Xinghua Liang Ligui Li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7期9496-9506,共11页
The introduction of materials with dual-functionalities,i.e.,the catalytic(adsorption)features to inhibit shuttle effects at the cathode side,and the capability to facilitate homogenous Li-ion fluxes at the anode side... The introduction of materials with dual-functionalities,i.e.,the catalytic(adsorption)features to inhibit shuttle effects at the cathode side,and the capability to facilitate homogenous Li-ion fluxes at the anode side,i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realize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LSBs).Herein,a facile and rational organic“ligand-induced”(trimesic acid(TMA))transformation tactic is proposed,which achieves the 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performance and d-band center of bimetallic oxides(NiFe_(2)O_(4))to promote bidirectional sulfur conversion kinetics and stabilize the Li plating/striping during the charge/discharge process.The battery assembled with NiFe_(2)O_(4)-TMA modified separator exhibits a remarkable initial specific capacity of 1476.6 mAh·g^(-1)at 0.1 C,outstanding rate properties(661.1 mAh·g^(-1)at 8.0 C),and excellent cycling ability.The“ligand-induced”transformation tactic proposed in this work will open a whole new possibility for tun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d-band center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LS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ligand-induced”transformation NiFe_(2)O_(4)-trimesic acid(tma) bidirectional sulfur conversion high sulfur load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