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id Release from an Acid Sulfate Soil Sample Under Successive Extractions with Different Extractants 被引量:5
1
作者 C.LIN M.M.ISLAM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1-228,共8页
An acid sulfate soil sample was successively extracted with deionized water, 1 mol L-1 KCl and 0.000 5 mol L-l Ca(OH)2 solu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very small amounts of acidity were extracted by deionized ... An acid sulfate soil sample was successively extracted with deionized water, 1 mol L-1 KCl and 0.000 5 mol L-l Ca(OH)2 solu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very small amounts of acidity were extracted by deionized water, possibly through slow jarosite hydrolysis. Acid release through jarosite hydrolysis was greatly enhanced by Ca(OH)2 extraction at the expense of the added OH- being neutralized by the acid released. Successive extraction of the sample with KCl removed the largest amounts of acidity from the sample. However, it is likely that the major form of acidity released by KCl extraction was exchangeable acidity.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e occurrence of low or non charged Al and Fe species in water and Ca(OH)2 extracts after first a few extractions. It appears that such a phenomenon was related to a decreasing EC value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ext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 release acid sulfate soil successive extractio`
下载PDF
滨海酸性硫酸盐土壤湿地沉积物中还原性无机硫和活性铁的 耦合特性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波 覃子东 +2 位作者 王锋 蔡平雄 张生银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5,共11页
滨海酸性硫酸盐土成土母质中富含还原性硫化物(reducing inorganic sulfur,RIS)和活性铁等生源要素,耦合制约着铁、硫以及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为了揭示滨海酸性硫酸盐土壤湿地沉积物中RIS和活性铁的耦合机制及环境意义,文章... 滨海酸性硫酸盐土成土母质中富含还原性硫化物(reducing inorganic sulfur,RIS)和活性铁等生源要素,耦合制约着铁、硫以及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为了揭示滨海酸性硫酸盐土壤湿地沉积物中RIS和活性铁的耦合机制及环境意义,文章通过在钦江河口滨海酸性硫酸盐土壤湿地采集深约40cm的沉积柱状样,在垂向上对酸性可挥发硫(acid volatile sulfide,AVS)、黄铁矿硫(chromium reducible sulfur,CRS)、元素硫(elemental sulfur,ES)和活性铁[Fe(Ⅱ)和Fe(Ⅲ)]的含量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厘定,并结合沉积物的理化性质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钦江河口酸性硫酸土中的活性铁中以Fe(Ⅲ)为主,活性铁中的Fe(Ⅱ)和Fe(Ⅲ)在环境容易发生相互转换,氧化还原电位(Eh)越低、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含量越高越利于Fe(Ⅲ)还原为Fe(Ⅱ);还原性无机硫以CRS为主,其次为AVS以及少量ES,成岩过程中还原性无机硫会相互转化,其过程主要受到活性铁和OM控制,但研究区还原性无机硫形成的限制因素并非活性铁,而是OM的含量及活性;较高的OM和Fe(Ⅱ)易造成AVS富集,较高的Fe(Ⅲ)和Eh值利于ES生成,CRS除受OM和活性铁的控制,还受到AVS转化率的影响;研究区大部分样点的CRS/AVS比值较低,表明AVS不能有效的转化为CRS,硫化物活性与生物有效性较高。因此应尽量避免外源OM引入和人为活动扰动,以免造成还原性无机硫氧化释放出H+形成酸害,同时降低吸附或共沉淀在还原性无机硫上的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浸出,以减少环境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湿地 还原性无机硫 活性铁 矿化度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性硫酸盐土硫形态转化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振乾 段舜山 +3 位作者 李爱芬 徐宁 王建武 李明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570-1574,共5页
以 4种土壤湿度、3种干湿交替周期和原状土自然风干 8个处理进行酸性硫酸盐土室内模拟实验 ,对模拟过程内土壤 6种硫形态和pH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跟踪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水分条件对酸性硫酸盐土中水溶性硫、交换性硫和黄铁矿硫的... 以 4种土壤湿度、3种干湿交替周期和原状土自然风干 8个处理进行酸性硫酸盐土室内模拟实验 ,对模拟过程内土壤 6种硫形态和pH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跟踪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水分条件对酸性硫酸盐土中水溶性硫、交换性硫和黄铁矿硫的形态转化制约作用显著 .淹水环境和过分干燥环境都不利于黄铁矿的氧化及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的形成 .潮湿但含水量不饱和环境有利于黄铁矿硫向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的转换 .在 3种周期的干湿交替处理中 ,单一排干期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土壤含量平均上升幅度分别为 0 90~ 1 6 3g·kg-1和 0 5 8~ 1 4 7g·kg-1,而黄铁矿硫含量下降幅度为 1 2 9~ 3 2 0 g·kg-1.淹水期黄铁矿硫含量相对稳定而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含量明显下降 ,并在排水过程中造成总硫的部分流失 .硫形态转化量和硫的淋失量受到干湿交替周期的显著影响 .同时分析了黄钾铁钒硫、有机硫和元素硫的动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 硫形态 转化
下载PDF
酸性硫酸盐土的形成、特性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巧义 唐拴虎 +2 位作者 卢瑛 张发宝 杨少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4-1544,共11页
酸性硫酸盐土(ASS)是全球沿海周边广泛分布的土壤种类,其铁、硫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全球物质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ASS也是最低质的土壤类型之一。ASS成土母质常形成于富含有机质、海水浸泡的江口、海湾等热带亚热带滨海环境,... 酸性硫酸盐土(ASS)是全球沿海周边广泛分布的土壤种类,其铁、硫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全球物质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ASS也是最低质的土壤类型之一。ASS成土母质常形成于富含有机质、海水浸泡的江口、海湾等热带亚热带滨海环境,经异化细菌还原海水硫酸盐而形成四方硫铁矿(Fe S)、硫复铁矿(Fe3S4)、黄铁矿(Fe S2)等多种还原态Fe-S矿物沉淀物。ASS成土母质形成过程中的生物活动、化学反应相当活跃,还原态Fe-S矿物沉淀物将环境中游离的金属、稀土元素以及痕量元素固定下来,实现海水净化、金属富集作用。因自然条件变化或者人为干扰等影响,ASS成土母质中的还原态Fe-S矿物被氧化而形成ASS。富含还原性硫化铁矿物的成土母质经一系列复杂反应,被氧化形成氢氧化铁、酸、硫酸盐等最终产物,同时伴生多种铁、硫生物中间产物,以及强酸土壤环境。强酸环境下,铝、镉、锰、砷、铬等有毒金属的活性大幅提高,而磷、钾、锌、硼等必需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降低,严重危害实地动植物生长。另一方面,ASS中的酸和活化的重金属随雨水、径流、毛细管等途径进入河流、地下水,威胁周边生态安全。目前,ASS的形成机理已基本被揭示,以及ASS发育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已基本清晰。然而,我国早期学者主要关注ASS的铁、铝、硫含量水平,以及ASS发育农田的改良应用,对于ASS的发育过程、生态功能及风险等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近年来,随着耕地面积不断萎缩,开发改良ASS等低产田块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为了合理开发利用ASS,尽量降低ASS的生态风险,亟需对ASS的形成机理、发育过程、土壤特性、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全面综述。本文首先对ASS的形成条件与过程进行综述,进一步梳理了ASS中硫的演变和铁的地球化学过程,并着重阐述了ASS的酸性特点,最后对ASS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讨论。结合我国研究现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ASS的主要问题,旨在为科学开发和利用酸性硫酸盐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 成土过程 生态效应
下载PDF
酸性硫酸盐土中铝的形态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建武 骆世明 冯远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35-740,共6页
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方法 ,把酸性硫酸盐土中可提取的非晶体态铝区分为交换态铝 (ExAl)、吸附态无机羟基铝 (HyAl)、有机配合铝 (OrAl)、氧化铁结合铝 (DCBAl)、层间铝 (InAl)和非晶体态铝硅酸盐 (NcAl) ,其平均值分别为 1.79、2 .5 1、4.1... 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方法 ,把酸性硫酸盐土中可提取的非晶体态铝区分为交换态铝 (ExAl)、吸附态无机羟基铝 (HyAl)、有机配合铝 (OrAl)、氧化铁结合铝 (DCBAl)、层间铝 (InAl)和非晶体态铝硅酸盐 (NcAl) ,其平均值分别为 1.79、2 .5 1、4.17、4.14、4.31和 18.6 6g·kg-1Al2 O3.实际酸性硫酸盐土中NcAl>OrAl >InAl >DCBAl>ExAl>HyAl,潜在酸性硫酸盐土NcAl >InAl >DCBAl >HyAl >OrAl >ExAl.可提取Al总量平均为 35 .5 7Al2 O3g·kg-1,占全Al 2 5 .0 4% .其显著特征是活性铝ExAl、HyAl和OrAl的含量较高 .每一种Al形态的结构组成与酸性硫酸盐土相应性质和生态特性密切相关 .酸化的ASS的强酸环境导致Al的过量游离 ,并转化为活度较大的活性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形态 酸性硫酸盐土 连续分级提取 铝毒
下载PDF
酸性硫酸盐土中硫形态转化过程的水分制约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振乾 王建武 +1 位作者 骆世明 区美美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68-71,共4页
分别设土壤田间持水量的30%恒定(FH1)、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0%恒定(FH2),一直淹水(INU)、风干后放置(DRY,作为对照)、自然风干(NAD)5个处理进行酸性硫酸盐土室内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水分条件对酸性硫酸盐土中水... 分别设土壤田间持水量的30%恒定(FH1)、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0%恒定(FH2),一直淹水(INU)、风干后放置(DRY,作为对照)、自然风干(NAD)5个处理进行酸性硫酸盐土室内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水分条件对酸性硫酸盐土中水溶性硫、交换性硫和黄铁矿硫的形态转化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淹水环境和过分干燥环境都不利于黄铁矿的氧化及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的形成,潮湿但含水量不饱和环境有利于黄铁矿硫向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的转换。模拟试验期内,水溶性硫含量的增加速度排列为:FH2>FH1>INU,交换性硫含量的增加速度排列为:FH1>FH2>INU,黄铁矿硫含量的下降速度排列为:FH2>FH1>INU,原状土自然风干(NAD)过程中,水溶性硫、交换性硫和黄铁矿硫之间发生了明显的转化。对不同处理中黄钾铁矾硫、有机硫和元素硫的动态变化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 硫形态 转化过程 水分制约作用 土壤湿度 土壤酸化
下载PDF
酸性硫酸盐土中硫的形态含量分布和酸化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建武 骆世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83-588,共6页
对广东省台山市南部滨海平原酸性硫酸盐土( 以下简称ASS)S 的形态、含量、分布和酸化特征的研究表明,ASS 全硫含量高达0 .615 % ,比咸田高2 ~6 倍,比砂泥田高3 ~9 倍;其硫以无机硫为主,占全硫的82 .3 %... 对广东省台山市南部滨海平原酸性硫酸盐土( 以下简称ASS)S 的形态、含量、分布和酸化特征的研究表明,ASS 全硫含量高达0 .615 % ,比咸田高2 ~6 倍,比砂泥田高3 ~9 倍;其硫以无机硫为主,占全硫的82 .3 % ~90 .4 % ,其中,黄铁矿硫的含量最高,占全硫的30 .3 % ~46 .2 % ,黄铁矿硫在剖面中的分布与全硫含量同步.ASS硫含量的空间变异和剖面内部的分异十分显著.ASS 发育过程中,适合黄铁矿累积的环境及其持续时间与地形地貌( 山) 的关系十分密切.ASS 的主要致酸物质是黄铁矿的氧化,酸化的ASS 的pH 一般在5 .5 以下,最低达2 .83 .ASS 可氧化总酸度一般比实际总酸度高2 ~3 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 酸化特征
下载PDF
酸性硫酸盐土中硫的形态与酸性表现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章家恩 骆世明 王建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0-74,共5页
选取了4个酸性硫酸盐土剖面共2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硫的分级测定和土壤pH值的测定,对土壤中硫的形态、含量及其剖面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对土壤酸性的贡献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酸性硫酸盐土中的全硫含量较高,其中土壤硫以无机态硫... 选取了4个酸性硫酸盐土剖面共2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硫的分级测定和土壤pH值的测定,对土壤中硫的形态、含量及其剖面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对土壤酸性的贡献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酸性硫酸盐土中的全硫含量较高,其中土壤硫以无机态硫为主,无机态硫又以硫铁矿、水溶性硫和交换性硫为主,有机硫和元素硫含量较低.土壤全硫含量和硫铁矿的含量一般具有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黄钾铁矾与水溶性硫、交换性硫有类似的剖面变化规律,即含量高值多出现在某一pH范围或pH较低的土层.土壤pH值与黄钾铁矾硫、交换态硫和全硫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67、-0.4374和-0.5729,分别达1%、5%和5%显著水平;硫铁矿的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黄钾铁矾在酸性硫酸盐土的发育与分类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 形态 剖面分布 酸害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石灰土硫形态和硫酸盐还原菌分布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伟 张丽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5-652,共8页
用土壤硫形态连续提取和微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石灰土中总硫、SO_4^(2-)、总还原态硫(TRIS)、有机硫含量以及硫酸盐还原菌(SRB)类群和数量,目的是阐明西南酸沉降地区土壤中硫化物积累和SRB的分布特征。有机硫是主要的硫形态,SO_4^(2-)是主... 用土壤硫形态连续提取和微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石灰土中总硫、SO_4^(2-)、总还原态硫(TRIS)、有机硫含量以及硫酸盐还原菌(SRB)类群和数量,目的是阐明西南酸沉降地区土壤中硫化物积累和SRB的分布特征。有机硫是主要的硫形态,SO_4^(2-)是主要的无机硫形态。石灰土中检出脱硫叶菌属和脱硫弧菌属-脱硫微菌属类群。石灰土剖面中SRB数量与TRIS含量增大的深度对应SO_4^(2-)-S含量降低的深度,指示石灰土中存在SO_4^(2-)异化还原反应。石灰土较高pH值和较低的黏粒含量不利于SO_4^(2-)吸附,生物滞留后剩余SO_4^(2-)主要通过淋溶迁移出石灰土剖面。有机硫是石灰土中大气酸沉降输入SO_4^(2-)的主要硫滞留方式,在硫沉降输入通量显著降低后,石灰土中有机硫矿化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导致大量SO_4^(2-)输入流域水体,与SO_4^(2-)淋溶输出有关的流域土壤和水体物理化学组成变化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小流域 石灰土 硫形态 硫酸盐还原菌
下载PDF
酸性硫酸盐土中的硫及其形态演变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继洪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8-101,共4页
研究了酸性硫酸盐土中S及其形态演变。结果表明 ,酸性硫酸盐土S含量高 ,以无机态为主 ;S积累和S形态演变与酸性硫酸盐土形成、发育与利用密切相关。与红树林盐渍沼泽土 (潜在酸性硫酸盐土 )比较 ,酸性硫酸盐水稻土黄钾铁矾S含量较高 ,但... 研究了酸性硫酸盐土中S及其形态演变。结果表明 ,酸性硫酸盐土S含量高 ,以无机态为主 ;S积累和S形态演变与酸性硫酸盐土形成、发育与利用密切相关。与红树林盐渍沼泽土 (潜在酸性硫酸盐土 )比较 ,酸性硫酸盐水稻土黄钾铁矾S含量较高 ,但FeS2 含量较低。酸性硫酸盐水稻土S形态剖面分布明显 ,其氧化层的黄钾铁矾S含量较高 ,pH值较低 ;其还原层的FeS2 含量较高。防治酸害是酸性硫酸盐土持续利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 S形态 演变
下载PDF
酸性硫酸盐土的景观诊断及时空分布与演替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家恩 《土壤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酸性硫酸盐土的发育与分布存在着较大的时空变异,表现为空问分布的不连续性、发育时间的间断性、环境影响的级联性以及开发利用的风险性,因此往往给实际利用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对酸性硫酸盐士的形成与发育特点、野外景观生态诊断以... 酸性硫酸盐土的发育与分布存在着较大的时空变异,表现为空问分布的不连续性、发育时间的间断性、环境影响的级联性以及开发利用的风险性,因此往往给实际利用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对酸性硫酸盐士的形成与发育特点、野外景观生态诊断以及酸性硫酸盐土的时空分布与演替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使人们正确地认识酸性硫酸盐土,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这类土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 硫酸盐土 景观生态 诊断特征 演替模式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黄壤硫形态和硫酸盐还原菌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伟 张丽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93-2803,共11页
本文分析了黄壤中总硫、SO_4^(2-)、总还原态无机硫(TRIS)和有机硫的含量,以及硫酸盐还原菌(SRB)类群和数量,目的是阐明西南酸沉降地区土壤中硫形态和SRB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硫是主要的硫形态,SO_4^(2-)是主要的无机硫形态;黄壤... 本文分析了黄壤中总硫、SO_4^(2-)、总还原态无机硫(TRIS)和有机硫的含量,以及硫酸盐还原菌(SRB)类群和数量,目的是阐明西南酸沉降地区土壤中硫形态和SRB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硫是主要的硫形态,SO_4^(2-)是主要的无机硫形态;黄壤剖面不同深度均检出脱硫弧菌属-脱硫微菌属,指示脱硫弧菌属-脱硫微菌属是黄壤中SRB的优势类群;黄壤剖面中SRB数量与TRIS含量增加的深度与SO_4^(2-)-S含量降低的深度基本一致,指示黄壤中存在SO_4^(2-)异化还原反应,并且TRIS是主要产物;生物滞留后剩余SO_4^(2-)的吸附、解吸、淋溶迁移及深层吸附与累积导致剖面底层SO_4^(2-)-S含量增加;酸沉降输入的SO_4^(2-)主要以有机硫和吸附态SO_4^(2-)滞留在黄壤中,在硫的年沉降速率大幅降低后,在较长时期内,黄壤中有机硫矿化和吸附态SO_4^(2-)解吸可能释放大量SO_4^(2-)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与之相关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和水体化学组成改变等方面的环境效应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小流域 黄壤 硫形态 硫酸盐还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