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6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胺强化Cu(Ⅱ)活化过氧乙酸降解有机染料
1
作者 欧杰丽 刘义青 +1 位作者 唐钰琦 付永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47-5555,共9页
采用盐酸羟胺(HA)强化Cu(Ⅱ)活化过氧乙酸(PAA)降解亚甲基蓝(MB),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反应物投加量及水环境中常见阴离子、天然有机物对HA/Cu(Ⅱ)/PAA体系去除MB效果的影响;通过鉴别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探究PAA在HA/Cu(Ⅱ)/PAA体系... 采用盐酸羟胺(HA)强化Cu(Ⅱ)活化过氧乙酸(PAA)降解亚甲基蓝(MB),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反应物投加量及水环境中常见阴离子、天然有机物对HA/Cu(Ⅱ)/PAA体系去除MB效果的影响;通过鉴别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探究PAA在HA/Cu(Ⅱ)/PAA体系中的活化机理.结果表明:pH值为7.0条件下,当Cu(Ⅱ)和PAA投加量均为200μmol/L时,向Cu(Ⅱ)/PAA体系中加入400μmol/L的HA,经过30min的反应,MB的去除率可由14.7%增加到74.1%,降解速率由0.0047min^(-1)提高至0.2271min^(-1);HA的引入推动了Cu(Ⅱ)向Cu(Ⅰ)的转化,促进了PAA的催化分解,导致体系中生成更多的活性物种.基于自由基淬灭实验结果,羟基自由基(HO•)主导了MB的氧化降解.溶液pH值对MB降解影响较大,中性和弱碱性环境更有利于HA/Cu(Ⅱ)/PAA体系对MB的降解.共存Cl^(-)和HCO_(3)^(-)会抑制MB降解,而天然有机质对MB降解起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酸 Cu() 盐酸羟胺 高级氧化 亚甲基蓝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复合腐植酸及其对Mn(Ⅱ)的去除
2
作者 裴晓港 张鹏 +2 位作者 董珊珊 葛姗姗 赵月龙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共8页
以硝酸钙和磷酸氢铵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合成羟基磷灰石(HAP),并将其与腐植酸(HA)复合,制备出复合吸附剂HAP-H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差热-热重分析(TGDSC)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 以硝酸钙和磷酸氢铵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合成羟基磷灰石(HAP),并将其与腐植酸(HA)复合,制备出复合吸附剂HAP-H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差热-热重分析(TGDSC)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腐植酸成功负载到羟基磷灰石上;HAP-HA孔径主要分布在3~5 nm,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HAP-HA表面粗糙不平、孔隙较多,这增大了比表面积,为重金属离子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点。以Mn(Ⅱ)为目标污染物,将Mn(Ⅱ)的去除率作为指标,通过吸附实验考察吸附剂HAP-HA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pH为8.0、投加量为0.15 g、吸附时间为150 min的条件下,吸附剂HAP-HA对Mn(Ⅱ)的去除率最高,可稳定达到99.0%以上;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同时,对吸附后的吸附剂进行脱附及再生吸附实验,以NaOH溶液作为洗脱剂可取得较好的脱附效果,脱附效率可达78.1%,再生循环吸附6次后HAP-HA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腐植酸 吸附剂 金属Mn()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用饲料中苏丹红、罗丹明B和酸性橙Ⅱ等6种染色剂含量
3
作者 李宏 贺习文 +3 位作者 晁娟娟 李俊 武治勇 杨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QuEChERS快速净化方法,旨在建立禽用饲料中苏丹红等6种化工染料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C_(18)+PSA净化材料净化,净化液经Hypersil GOLD C_(18)反向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 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QuEChERS快速净化方法,旨在建立禽用饲料中苏丹红等6种化工染料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C_(18)+PSA净化材料净化,净化液经Hypersil GOLD C_(18)反向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双扫描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以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4种苏丹红和酸性橙Ⅱ检出限(LOD)为0.5μg/kg,定量限(LOQ)为1.0μg/kg,罗丹明B LOD为0.05μg/kg,LOQ为0.1μg/kg。添加回收率为90%~110%,相对标准偏差<10%。本研究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等优势,可实现禽用饲料中6种化工染料的准确定量分析,为禽用饲料的质量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用饲料 苏丹红 罗丹明B 酸性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下载PDF
改性球状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Pb(Ⅱ)的吸附探究
4
作者 尚路得 潘远凤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本文以纯化后的蔗渣纤维素(SBC)和不溶性腐植酸(IHA)为基材,通过添加海泡石(SEP)来提升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以碳酸钙为制孔剂,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戊二酸酐对复合微球进行改性,引入羧基基团,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SI... 本文以纯化后的蔗渣纤维素(SBC)和不溶性腐植酸(IHA)为基材,通过添加海泡石(SEP)来提升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以碳酸钙为制孔剂,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戊二酸酐对复合微球进行改性,引入羧基基团,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SIS-COOH,并将其用于水体中Pb(Ⅱ)的去除。通过SEM、BET、FTIR、TGA等手段对SIS-COOH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其形貌和结构特性。采用静态吸附法,系统研究了影响SIS-COOH吸附性能的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SIS-COOH的投放量、Pb(Ⅱ)的初始浓度以及温度等。实验结果表明,在pH=5、SIS-COOH投放量为5g·L^(-1)、Pb(Ⅱ)的初始浓度为1500mg·L^(-1)的条件下,SIS-COOH的吸附容量达到最佳,且吸附过程在120min内即可达到平衡状态。再生实验证实,SIS-COOH具有出色的再生性能,经历5次循环实验后,其吸附容量仍维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腐植酸 海泡石 APTES Pb()离子吸附
下载PDF
钙(Ⅱ)和铜(Ⅱ)吡嗪-2-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美娟 郭铭成 +1 位作者 谷长生 郝晓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1860,共10页
配体吡嗪-2-甲酸将其与CaCl_(2)和CuSO_(4)·5H_(2)O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单核钙和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为一个Ca(Ⅱ)离子与二个配体和四个配位水分子形成的单核结构,... 配体吡嗪-2-甲酸将其与CaCl_(2)和CuSO_(4)·5H_(2)O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单核钙和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为一个Ca(Ⅱ)离子与二个配体和四个配位水分子形成的单核结构,配合物2为一个Cu(Ⅱ)离子与一个配体和一个配位水分子形成的单核结构,单核结构之间通过O—H…H、N—H…H氢键作用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测试了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吸收及配合物2非均相类Fenton试剂的催化性质。测试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紫外可见吸收峰均在268 nm,配合物1固态荧光发射峰在414 nm和441 nm及配合物1和2在不同溶剂中荧光发射峰均为364 nm。含Cu(Ⅱ)的配合物2对甲基橙(MO)溶液可以达到81.76%的降解率,显示了良好的类Fenton催化性质,表明其是一种潜在的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配合物 Cu()配合物 吡嗪羧酸 催化降解
下载PDF
基于4-羟基间苯二甲酸和含氮杂环配体的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研究
6
作者 李波 王霏宇 +2 位作者 沈红 毛逢银 李勇辉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2-700,共9页
在水热法条件下,4-羟基间苯二甲酸(H 2HPHA)和锌离子分别与1,2二(吡啶-4-基)乙烯(dpee)及4,4′-联吡啶(4,4′-bpy)反应得到了2个三维的配位聚合物[Zn(HPHA)(dpee)·(DMA)2]n(配合物1)和[Zn(HPHA)2(4,4′-bpy)2·DMA]n(配合物2)... 在水热法条件下,4-羟基间苯二甲酸(H 2HPHA)和锌离子分别与1,2二(吡啶-4-基)乙烯(dpee)及4,4′-联吡啶(4,4′-bpy)反应得到了2个三维的配位聚合物[Zn(HPHA)(dpee)·(DMA)2]n(配合物1)和[Zn(HPHA)2(4,4′-bpy)2·DMA]n(配合物2)。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显示: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每个不对称单元由一个锌离子,一个4-羟基间苯二甲酸配体及一个1,2-二(吡啶-4-基)乙烯组成;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12/c1空间群,每个不对称单元由两个锌离子,两个4-羟基间苯二甲酸配体及两个4,4′-联吡啶配体组成。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最强激发峰和发射峰在分别在251和397 nm,配合物2的最强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在415和513 nm。热重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在室温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4-羟基间苯二甲酸 1 2-二(吡啶-4-基)乙烯 4 4′-联吡啶 水热法 晶体结构 荧光光谱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中氨基酸的含量
7
作者 尧爱珉 葛晓莹 申兰慧 《实验室检测》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的柱前衍生化含量分析方法。方法以邻苯二甲醛联合9-芴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进行在线衍生,采用Zorbax Eclipse-AAA柱,以40 mmol/L NaH_(2)PO_(4)溶液(pH7.8)为流动相A,乙腈-甲醇-水(45:45:10)为流动... 目的建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的柱前衍生化含量分析方法。方法以邻苯二甲醛联合9-芴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进行在线衍生,采用Zorbax Eclipse-AAA柱,以40 mmol/L NaH_(2)PO_(4)溶液(pH7.8)为流动相A,乙腈-甲醇-水(45:45:1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262 nm,柱温40℃。结果各氨基酸之间分离度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4,平均回收率99%~103%,重复性RSD均小于2%。结论该法稳定、准确、高效,可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并首次报道了OPA-FMOC衍生分析法中赖氨酸峰面积重复性不佳的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含量测定 柱前衍生 邻苯二甲醛 9-芴甲基氯甲酸酯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下载PDF
铝镁混悬液(Ⅱ)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德新 张延祯 +1 位作者 熊哲锟 魏明通 《智慧健康》 2024年第8期80-83,共4页
目的探究铝镁混悬液(Ⅱ)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酸相关性疾病患者202例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既往史、主要临床症状及诊断、疗效结果分析、治... 目的探究铝镁混悬液(Ⅱ)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酸相关性疾病患者202例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既往史、主要临床症状及诊断、疗效结果分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优化诊疗方案寻求循证医学支持。结果抗酸药记录表1填写者202例,其中铝镁混悬液(Ⅱ)为抗酸药物使用最常见药物。使用铝镁混悬液(Ⅱ)治疗的130例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54例;年龄阶段以23~55岁居多;收缩压平均值106~120mmHg居多;舒张压平均值66~80mmHg居多;体重平均值51~70kg居多;心率平均值76~90次/分居多;既往疾病史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高血压;个人史中发生率最高为饮酒史;既往治疗用药最常见为奥美拉唑。常出现的几种症状发生率依次为反酸、烧心、腹痛、嗳气、黑便;而临床诊断统计中显示主要为慢性胃炎。铝镁混悬液(Ⅱ)治疗130例患者的总体疗效有效率为95.89%。药物不良反应者1例,具体为大便黏稠和胃肠道不适。结论铝镁混悬液(Ⅱ)在酸相关性疾病中临床应用较为普遍,使用群体较为广泛,临床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相关性疾病 症状 治疗 铝镁混悬液() 应用现状
下载PDF
赤泥-黄土协同净化含Cd(Ⅱ)酸性矿井废水 被引量:1
9
作者 卢仪思 刘晓凤 +2 位作者 谢明星 于丽园 董晓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91-3097,共7页
为改善固体废弃物赤泥(red mud, RM)对含Cd(Ⅱ)酸性矿井废水(acid mine drainage, AMD)的净化能力,采用RM和天然黄土(loess, L)协同处理含Cd(Ⅱ)-AMD。通过批试验探究了RM和L的质量比、初始pH、接触时间、投加量和颗粒粒径对RM和L混合材... 为改善固体废弃物赤泥(red mud, RM)对含Cd(Ⅱ)酸性矿井废水(acid mine drainage, AMD)的净化能力,采用RM和天然黄土(loess, L)协同处理含Cd(Ⅱ)-AMD。通过批试验探究了RM和L的质量比、初始pH、接触时间、投加量和颗粒粒径对RM和L混合材料(RM-L)处理AMD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显著改善了RM-L对酸性溶液的pH缓冲能力,降低碳酸盐结合态Cd(Ⅱ)的占比。RM-L协同处理含Cd(Ⅱ)-AMD的最优质量比为7∶3。增加最优质量比下RM-L(RM-L73)的投加量和减小RM-L73的颗粒粒径均能够提高Cd(Ⅱ)的去除效率。对于初始浓度为100 mg/L和初始pH=3的AMD,8 g/L的RM-L73对Cd(Ⅱ)的去除率可达99.2%,并能够将AMD的pH提高至8.0。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发现RM和L混合后的RM-L73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度,RM-L73中的方解石和硅铝矿物对AMD的中和以及Cd(Ⅱ)的去除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酸性废水 固体废弃物 黄土 净化
下载PDF
Cu(Ⅱ)协同热活化过氧乙酸降解水中双氯芬酸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杰文 张琳悦 +1 位作者 付永胜 刘义青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2-1229,共8页
采用Cu(Ⅱ)协同热活化过氧乙酸(Cu(Ⅱ)-heat/PAA)降解水中双氯芬酸(DCF),识别了Cu(Ⅱ)-heat/PAA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考察了常见水基质(Cl^(−)、SO_(4)^(2−)、NO_(3)^(−)、HCO_(3)^(−)、天然有机质(NOM))对DCF去除的影响;探讨了该体系... 采用Cu(Ⅱ)协同热活化过氧乙酸(Cu(Ⅱ)-heat/PAA)降解水中双氯芬酸(DCF),识别了Cu(Ⅱ)-heat/PAA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考察了常见水基质(Cl^(−)、SO_(4)^(2−)、NO_(3)^(−)、HCO_(3)^(−)、天然有机质(NOM))对DCF去除的影响;探讨了该体系对天然水体中DCF的去除.结果表明,Cu(Ⅱ)-heat/PAA体系去除DCF的效率明显高于Cu(Ⅱ)/PAA和heat/PAA体系,表明热与Cu(Ⅱ)两者结合对PAA的活化具有协同作用.在pH 8时,羟基自由基(·OH)和有机自由基R-O·(CH_(3)C(=O)O·和CH_(3)C(=O)OO·)是Cu(Ⅱ)-heat/PAA体系去除DCF的主要活性物质,且R-O·对DCF去除的作用更大.在Cu(Ⅱ)-heat/PAA体系中,SO_(4)^(2−)、NO_(3)^(−)和HCO_(3)^(−)对DCF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Cl^(−)对DCF去除有微弱的促进效果;而NOM抑制DCF的降解,导致DCF在湖水和河水中的去除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 过氧乙酸 Cu() 有机自由基 高级氧化
下载PDF
一种CdⅡ-MOF作为传感Fe(Ⅲ)和Cr(Ⅵ)的多响应荧光探针
11
作者 安燕燕 卢丽萍 朱苗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9-946,共8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金属有机骨架[Cd_(3)(L)_(2)(H_(2)O)_(9)]·9H_(2)O(MOF1),其中H_(3)L=5-(((4-羧基苯基)氧基)甲基)苯-1,3-二甲酸,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MOF1表现为一个二维微孔结构...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金属有机骨架[Cd_(3)(L)_(2)(H_(2)O)_(9)]·9H_(2)O(MOF1),其中H_(3)L=5-(((4-羧基苯基)氧基)甲基)苯-1,3-二甲酸,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MOF1表现为一个二维微孔结构,孔隙可利用体积为22.4%。荧光性能研究表明,MOF1可以用作检测Fe(Ⅲ)和Cr(Ⅵ)的荧光传感器。它具有高选择性和低检测限,而且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此外,通过金属有机骨架主体和目标分析物客体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主体配合物的选择性荧光猝灭机制。这种荧光猝灭的可能机制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羧基苯基)氧基)甲基)苯-1 3-二甲酸 Cd^()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探针
下载PDF
磷石膏基有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Ⅱ)的吸附试验研究
12
作者 宋云杰 马梦雨 +3 位作者 吕晨阳 黄彩妹 向露 杜冬云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9,共9页
研究了用聚丙烯酸(PAA)改性磷石膏(PG)制备新型复合吸附剂PG/PAA,并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Pb(Ⅱ)。利用SEM、BET、FT-IR表征了PG/PAA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磷石膏基吸附剂表面形貌由光滑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官能团也有... 研究了用聚丙烯酸(PAA)改性磷石膏(PG)制备新型复合吸附剂PG/PAA,并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Pb(Ⅱ)。利用SEM、BET、FT-IR表征了PG/PAA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磷石膏基吸附剂表面形貌由光滑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官能团也有所改变;在溶液pH=5.0、PG/PAA用量1 g/L、初始Pb(Ⅱ)质量浓度50 mg/L、吸附时间30 min条件下,PG/PAA对Pb(Ⅱ)的吸附量达49.34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自发放热;PG/PAA吸附Pb(Ⅱ)的机制包括螯合、配位作用和离子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聚丙烯酸 改性 制备 吸附 Pb()
下载PDF
马家柚柚皮果胶的提取及其吸附Pb(Ⅱ)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硕儒 曹雷鹏 +3 位作者 高凯丽 李聪苗 刘玉环 阮榕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4-142,共9页
以江西特色马家柚柚皮为原料,采用水提法、盐酸法和柠檬酸法分别提取马家柚柚皮中的果胶,分析果胶的理化性质,并探究不同果胶对Pb(Ⅱ)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明确初始pH值、初始离子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b(Ⅱ)吸附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以江西特色马家柚柚皮为原料,采用水提法、盐酸法和柠檬酸法分别提取马家柚柚皮中的果胶,分析果胶的理化性质,并探究不同果胶对Pb(Ⅱ)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明确初始pH值、初始离子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b(Ⅱ)吸附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柠檬酸法提果胶(CEP)的提取率最高为28.62%,其次是盐酸法(HEP,12.68%)和水提法(WEP,12.13%)。此外,CEP的酯化度(58.20%)和分子质量(598.40 ku)显著低于WEP和HEP(P<0.05),表明CEP具有较多的羧基和较高的溶解性。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果胶吸附Pb(Ⅱ)的最佳pH值为5.0,并在吸附120 min后达到平衡。此外,CEP对Pb(Ⅱ)的吸附率显著高于WEP和HEP。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果胶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其吸附动力学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对Pb(Ⅱ)的吸附是物理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果胶的理化特性及其对Pb(Ⅱ)的吸附能力与提取方法密切相关,其中CEP对Pb(Ⅱ)具有较高的吸附率,可作为低成本、高效、天然环保型的Pb(Ⅱ)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柚 柠檬酸法 柚皮果胶 Pb() 吸附作用 动力学
下载PDF
人工回灌过程中富里酸和Cu(Ⅱ)对多孔介质悬浮物堵塞的影响
14
作者 梁昊志 王欢 +2 位作者 张俊杰 刘勇毅 方运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221,共10页
地下水人工回灌是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的有效措施,悬浮颗粒物堵塞是影响回灌进行的技术瓶颈。目前多数研究聚焦在悬浮物堵塞方面,然而地表回灌水中重金属离子以及腐殖质对多孔介质物理堵塞的影响缺乏研究。本研究采用室内渗流砂柱试验研... 地下水人工回灌是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的有效措施,悬浮颗粒物堵塞是影响回灌进行的技术瓶颈。目前多数研究聚焦在悬浮物堵塞方面,然而地表回灌水中重金属离子以及腐殖质对多孔介质物理堵塞的影响缺乏研究。本研究采用室内渗流砂柱试验研究富里酸、Cu(Ⅱ)以及两者共存对多孔介质悬浮物堵塞的影响,分别采用高岭土(SS组)、富里酸+高岭土(SS+FA组)、富里酸+Cu(Ⅱ)+高岭土(SS+FA+Cu组)配置模拟回灌用水。研究结果表明:(1)回灌结束时,SS组、SS+FA组、SS+FA+Cu组多孔介质整体相对渗透系数K’分别降至0.233,0.095,0.182。SS组和SS+FA+Cu组在中上层(0~7.50 cm)相对渗透系数K’均降至0.28以下,而在底层(7.50~10.50 cm)相对渗透系数K’仅降至0.45左右,说明2组多孔介质中上层重度堵塞(0<K’<0.30)、底层中度堵塞(0.30<K’<0.60);SS+FA组在各渗流段(0~10.50 cm)相对渗透系数K’均降至0.18以下,说明SS+FA组各渗流段多孔介质均为重度堵塞,相对其它2组,SS+FA组中悬浮物更易向深层迁移。(2)富里酸、Cu(Ⅱ)的存在会改变悬浮颗粒粒径、荷电性及内部氢键作用,从而影响多孔介质的堵塞发生。(3)相对SS组,SS+FA组富里酸的存在会加剧多孔介质堵塞;SS+FA+Cu组多孔介质整体堵塞程度比SS+FA组小,说明Cu(Ⅱ)会缓解富里酸对堵塞的加剧作用。探明富里酸和Cu(Ⅱ)对多孔介质堵塞的影响机制,能够为人工回灌过程中多孔介质堵塞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堵塞 悬浮物 富里酸 Cu() 地下水起采 地面沉降
下载PDF
三联苯六羧酸钴(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研究
15
作者 骆小方 蒲艳红 +1 位作者 杨京 冯安勇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98-100,共3页
以市售的三联苯六羧酸为功能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技术,辅以常温挥发法构筑了一例结构独特的钴(Ⅱ)配合物晶体,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该晶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12/c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8.4761(14)&#... 以市售的三联苯六羧酸为功能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技术,辅以常温挥发法构筑了一例结构独特的钴(Ⅱ)配合物晶体,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该晶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12/c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8.4761(14)Å,b=8.7895(6)Å,c=23.4547(17)Å,α=90.00°,β=100.6500(10)°,γ=90.00°,V=3743.3(5)Å3,Z=4,F(000)=1464,μ=0.942 mm^(-1)。中心金属钴(Ⅱ)原子分别与三联苯六羧酸配体的羧基官能团的5个氧原子(O2、O3、O4、O5、O7)和1个水分子的氧原子(O1)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且O2、O3、O4、O7具有一定的共面性。借助中心金属钴(Ⅱ)原子与配体和桥联水分子的氧原子的配位,而沿z轴方向无限延展,形成具有蜂窝状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该配合物的合成有望为纺织印染废水的吸附处理提供一种潜在的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苯六羧酸 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大环镍(Ⅱ)配合物与扁桃酸的手性识别
16
作者 蒋亚南 邓远欢 +2 位作者 王琼 谭英芝 欧光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2-1078,共7页
外消旋大环镍(Ⅱ)配合物[Ni(rac-L)](ClO_(4))_(2)分别与l-和d-扁桃酸阴离子在乙腈/水溶液中反应,通过手性识别得到六配位的[Ni(RR-L)(S-Man)]ClO_(4)(1)和[Ni(SS-L)(R-Man)]ClO_(4)(2)对映异构体(L=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 外消旋大环镍(Ⅱ)配合物[Ni(rac-L)](ClO_(4))_(2)分别与l-和d-扁桃酸阴离子在乙腈/水溶液中反应,通过手性识别得到六配位的[Ni(RR-L)(S-Man)]ClO_(4)(1)和[Ni(SS-L)(R-Man)]ClO_(4)(2)对映异构体(L=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Man=扁桃酸)。当[Ni(rac-L)](ClO_(4))_(2)与dl-扁桃酸阴离子反应时得到一对对映体等量存在的共聚物,其中大环配体中RR和SS构型分别优先与l-和d-Man-配位形成外消旋混合物,反应过程中发生了手性识别现象,每颗晶体均为手性对映体。当[Ni(rac-L)](ClO_(4))_(2)分别与结构类似的dl-2-苯基丙酸和dl-托品酸阴离子反应时,分别得到化合物[Ni(rac-L)(dl-PPA)]ClO_(4)(3)(PPA=2-苯基丙酸)和[Ni(rac-L)(dl-Tro)]ClO_(4)(4)(Tro=托品酸)。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4个配合物中Ni(Ⅱ)离子均与折叠大环配体L的4个氮原子和2个来自羧基与羟基的氧原子(1和2),或羧基氧原子(3和4)顺式配位,形成六配位八面体构型。配合物1和2属于一对对映异构体,分别通过[Ni(RR-L)(S-Man)]+和[Ni(SS-L)(R-Man)]+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之字形链状结构。配合物1和2的单手性特征与圆二色(CD)谱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镍()配合物 手性识别 扁桃酸 2-苯基丙酸 托品酸
下载PDF
从铜渣中获得工业醋酸铜(Ⅱ)溶液的常压浸出条件和浸出动力学研究
17
作者 Zeynel Abidin SARI M.Deniz TUR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2556-2573,共18页
从铜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技术虽然很多,但其经济和环境相容性都不理想。用双氧水和有机酸乙酸研究了铜渣中金属在常压下的溶解行为。该渣为转炉渣和闪速炉渣的混合物,含Cu 6.74%,Zn 4.34%,Fe 36.45%。常规的常压浸出实验在100 mL的玻璃... 从铜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技术虽然很多,但其经济和环境相容性都不理想。用双氧水和有机酸乙酸研究了铜渣中金属在常压下的溶解行为。该渣为转炉渣和闪速炉渣的混合物,含Cu 6.74%,Zn 4.34%,Fe 36.45%。常规的常压浸出实验在100 mL的玻璃烧杯中进行,在磁力搅拌器中使用涂有聚四氟乙烯的磁性搅拌棒。在最佳浸出条件下,铜提取率为98.04%,锌提取率为28.8%,铁提取率为2%。拉曼光谱显示Cu^(2+)/Zn^(2+)与AcO^(-)(乙酸)存在配位。溶解过程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表观活化能为23.7 kJ/mol,表明溶解过程受扩散控制。H_(2)O_(2)和CH_(3)COOH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24和0.1。本文提出的湿法冶金新工艺简单、环保,在常规条件下从铜渣中获得醋酸铜溶液的性能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醋酸铜溶液 选择性浸出 过氧化氢 醋酸
下载PDF
转鼓式内电解装置处理水中酸性橙Ⅱ染料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海宁 曲久辉 +2 位作者 李国亭 刘会娟 雷鹏举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25-1430,共6页
设计制作了转鼓式内电解反应装置,将铁屑与活性炭按体积比为1∶1混匀后装填在转鼓内,对偶氮染料酸性橙Ⅱ(AOII)进行降解实验,考察了溶液pH、转鼓转速和溶液浓度对AO II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OII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酸性... 设计制作了转鼓式内电解反应装置,将铁屑与活性炭按体积比为1∶1混匀后装填在转鼓内,对偶氮染料酸性橙Ⅱ(AOII)进行降解实验,考察了溶液pH、转鼓转速和溶液浓度对AO II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OII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酸性条件有利于AOII的降解,转鼓转速过快和溶液浓度过高则不利于AO II的降解.解决了铁炭床长时间运行板结结块的问题.AOII分子在转鼓式内电解的作用下,其可见光和紫外光区的特征吸收峰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并新生成更容易生物降解的对氨基苯磺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电解 转鼓 酸性橙II 降解
下载PDF
滑动弧等离子体处理酸性橙Ⅱ废水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亚纳 严建华 +2 位作者 李晓东 戴尚莉 岑可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1-227,共7页
采用气液两相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酸性橙Ⅱ,研究了酸性橙Ⅱ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0 kV,载气为O2,气体流速为0.4 m3.h-1,废水流量为20 ml.min-1,电极间最窄处距离为3.5 mm,溶液浓度在300 mg.L-1以下时,滑动弧等离子... 采用气液两相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酸性橙Ⅱ,研究了酸性橙Ⅱ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0 kV,载气为O2,气体流速为0.4 m3.h-1,废水流量为20 ml.min-1,电极间最窄处距离为3.5 mm,溶液浓度在300 mg.L-1以下时,滑动弧等离子体对酸性橙Ⅱ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检测了纯水放电时H2O2、O3生成量以及OH.的相对量。运用紫外光谱(UV-Vis)、离子色谱(IC)、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测定出酸性橙Ⅱ的主要降解产物有乙酸、乙二酸、丙二酸、苯酚、3-羟基苯乙酮、萘、苯磺酸、邻苯二甲酸(酐)、β-萘酚等,并依此推测酸性橙Ⅱ的降解机理,即羟基自由基攻击酸性橙Ⅱ分子上与萘环相连的C—N键,导致C—N键的断裂,进而染料脱色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滑动弧放电 酸性橙 降解率
下载PDF
核糖核酸Ⅱ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淼 张燕 +4 位作者 高振林 金永丽 马骖 赵蔚然 刘慈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22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简称核Ⅱ)对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9例ECOG评分超过2分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核Ⅱ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核Ⅱ组... 目的观察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简称核Ⅱ)对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9例ECOG评分超过2分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核Ⅱ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核Ⅱ组患者静脉滴注核Ⅱ200 mg、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最佳支持治疗。结果治疗后核Ⅱ组患者CD3+,CD4+,CD56+,CD4+/CD8+表达的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核Ⅱ组患者咳嗽、发热、乏力及恶液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核Ⅱ组KPS评分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明显增加(P<0.05);核Ⅱ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P<0.05),总生存期(OS)延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Ⅱ可提高ECOG评分>2分的晚期NSCLC老年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其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增加体重,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对延长总生存期无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核糖核酸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免疫功能 生存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