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the equivalent offset migration method in acoustic log reflection imaging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铁轩 陶果 +2 位作者 李君君 王兵 王华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9年第4期303-310,393,共9页
Borehole acoustic reflection logging can provide high resolution images of nearborehole geological structure.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seismic migration and imaging methods are not effective because the reflected wav... Borehole acoustic reflection logging can provide high resolution images of nearborehole geological structure.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seismic migration and imaging methods are not effective because the reflected waves are interfered with the dominant borehole-guided modes and there are only eight receiving channels per shot available for stacking. In this paper, we apply an equivalent offset migration method based on wave scattering theory to process the acoustic reflection imaging log data from both numerical modeling and recorded field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outine post-stack depth migration method, the equivalent offset migration method results in higher stack fold and is more effective for near-borehole structural imaging with low SNR acoustic reflection lo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reflection logging common scatter point gather signal processing nearborehole structure imaging
下载PDF
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Invasive ERT in Vertical Oil Well Logging
2
作者 周海力 徐立军 +2 位作者 曹章 胡金海 刘兴斌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19-328,共10页
An invasive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ic sensor was proposed for production logging in vertical oil well.The sensor consists of 24 electrodes that are fixed to the logging tool,which can move in the pipeline to a... An invasive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ic sensor was proposed for production logging in vertical oil well.The sensor consists of 24 electrodes that are fixed to the logging tool,which can move in the pipeline to acquire data on the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of oil/water mixture flow at different depths.A sensitivity-based algorithm was introduced to reconstruct the cross-sectional images.Analysis 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 to the distribution of oil/water mixture flow was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position of the imaging cross-section.The imaging results obtained using various boundary conditions at the pipe wall and the logging tool were compared.Eight typical models with various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s were created and the measurement data wer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forward problem of the sensor system.Image reconstruction was then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 simulation data for each model.Comparisons between the models and the reconstructed images show that the number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oil bubbles can be clearly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reconstruction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invasive sensor production logging vertical well
下载PDF
3D trajectory inversion of an adjacent well using scattered P-wave
3
作者 Lu Cheng Xiao-Hua Che +1 位作者 Wen-Xiao Qiao Teng Zha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857-865,共9页
In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cluster well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fficiency.An effective adjacent well detection metho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isk of collision between adjacent wells.Thi... In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cluster well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fficiency.An effective adjacent well detection metho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isk of collision between adjacent wells.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 to invert the 3D trajectory of an adjacent well using a scattered P-wave obtained by borehole azimuthal acoustic reflection imaging.After obtaining the scattered P-wave from the raw data of the target well using the wave field separation technology,the waveform data in an imaging profile can be obtained by the downhole acoustic directional reception technology.Migration imaging technology is then used to obtain the image of the formation in the imaging profile.Subsequently,by analyzing the images of the formation in the imaging profile of the different azimuths,the well spacing and azimuth of the target well can be determined.Finally,the 3D trajectory of the target well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inversion equation.This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processing the field data from a deviated well in a deep formation.The comparison of the inversion and actual trajectories of the target well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ximum deviation of the inversion trajectory is 0.9 m in the north-south direction,0.78 m in the east-west direction,1.45 m in the well spacing,and 2.48°in the azimuth.The field data inversion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use the azimuth reflection acoustic data to invert the 3D trajectory of an adjacent well,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borehole azimuthal acoustic reflection imaging technology has great potential within the context of adjacent well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imaging acoustic reflection logging Directional reception Adjacent well
下载PDF
成像测井解释评价方法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赖锦 肖露 +5 位作者 白天宇 范旗轩 黄玉越 李红斌 赵飞 王贵文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40,共18页
为了系统梳理成像测井解释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拓展其在地质与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首先回顾了成像测井采集系列的发展历程及资料处理步骤与解释流程,然后提出了“四个层次”为约束(图像直接解释、常规测井约束、岩心约束以及地质理论约束... 为了系统梳理成像测井解释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拓展其在地质与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首先回顾了成像测井采集系列的发展历程及资料处理步骤与解释流程,然后提出了“四个层次”为约束(图像直接解释、常规测井约束、岩心约束以及地质理论约束)的成像测井精细解释方法。成像测井相模式可划分出具有地质意义的块状、条带状、线状、斑状、杂乱、递变模式和对称沟槽状模式七大类。成像测井可用于岩心定向、地层产状获取、裂缝评价、断层性质分析、地应力方向判别、沉积特征拾取以及古水流方向判别等领域中。通过阿尔奇公式反算,成像测井数据矩阵可以生成孔隙度频谱以及视地层水电阻率谱,并可分别运用于储层质量评价以及流体性质识别。成像测井切片处理可凸显沉积纹层等信息,可实现细粒沉积岩纹层结构拾取及非常规油气储层高分辨率测井评价。Poro Tex图像结构分析技术可用于拾取孔洞缝等储集空间特征,并定量计算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等参数,因此被广泛运用至非均质性较强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工作中。研究成果可规避成像测井解释中的误区同时可扩展成像测井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孔隙度谱 视地层水电阻率谱 切片图像 Poro Tex技术 地质应用
下载PDF
远探测声波测井处理解释方法发展与展望
5
作者 李宁 刘鹏 +5 位作者 武宏亮 李雨生 张文豪 王克文 冯周 王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1-742,共12页
远探测声波测井技术(亦称反射声波测井技术)能够从井中探测及评价井外数十米范围内的裂缝、洞穴和断层等地质异常反射体,大大拓展了测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回顾该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重点介绍了远探测声波测井处理解释核心方法、软件和... 远探测声波测井技术(亦称反射声波测井技术)能够从井中探测及评价井外数十米范围内的裂缝、洞穴和断层等地质异常反射体,大大拓展了测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回顾该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重点介绍了远探测声波测井处理解释核心方法、软件和现场应用效果。结合目前油田实际生产需求和现有技术面临的挑战,指出远探测声波测井处理解释方法有5个最重要的发展方向:继目前利用声波时差和密度通过反射系数褶积进行“测井约束下的地震反演”后,突破实现井下实测反射波和地面地震反射波正反演关系的直接建立,同时开展页岩储层裂缝成像、压裂效果评价、随钻地质导向研究及远探测声波测井仪器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探测声波测井 单极纵波 偶极横波 水平井远探测 三维成像 井震融合 CIFLog软件
下载PDF
声波测井成像图中的反射体自动精确识别
6
作者 李昕 陈晓莹 +2 位作者 李珊 庄春喜 李盛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28,共7页
针对声波测井成像图噪声多、图像模糊导致的反射体自动识别困难、依赖专家识别、费时耗力等问题,提出反射体自动识别方法。通过高斯混合模型将像素点按颜色进行聚类,拆分为多通道子图,筛选有效子图进行组合;基于局部连通性进行粗降噪;... 针对声波测井成像图噪声多、图像模糊导致的反射体自动识别困难、依赖专家识别、费时耗力等问题,提出反射体自动识别方法。通过高斯混合模型将像素点按颜色进行聚类,拆分为多通道子图,筛选有效子图进行组合;基于局部连通性进行粗降噪;以连通区域内像素点数量为基准进行精细降噪,最终完成反射体区域的像素级精确识别。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在油田开发所用声波成像图上进行实验,实现反射体区域像素级精确识别,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声波成像图 反射体 高斯混合模型 自动识别 精确识别
下载PDF
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的深煤层顶板封盖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7
作者 吴鹏 周国晓 +3 位作者 刘世伟 姜非 梁天琦 李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7-144,共8页
深煤层游离气含量高,资源量丰富,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潜力资源。顶板封盖条件是影响深煤层含气性,特别是游离气含量的重要因素。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系统开展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某煤层气开发区顶板岩性识别,建立了煤层顶板岩性... 深煤层游离气含量高,资源量丰富,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潜力资源。顶板封盖条件是影响深煤层含气性,特别是游离气含量的重要因素。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系统开展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某煤层气开发区顶板岩性识别,建立了煤层顶板岩性和裂缝识别图版,分析了地应力方向,提出了有利的顶板组合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综合常规测井资料和电成像测井特征,可以基于静态电成像图有效区分砾岩、砂岩和泥岩等10类岩性,对应不同的伽马和声波时差测井结果,研究区煤层顶板以泥岩为主,砂岩次之;②煤层顶板裂缝主要发育有高导缝与诱导缝,高导缝显示为正弦曲线,包括张开缝和泥质充填缝,诱导缝呈现为羽状或雁行状排列,可以用于判断应力方向;③结合顶板岩性厚度、裂缝发育情况等,可划分出封盖性不同的3类煤层顶板组合,其中I类顶板电成像图像一般呈亮色且裂缝发育少,II类顶板发育较多裂隙,III类顶板图像显示裂隙切割且图像不清晰;④基于此划分了3类顶板组合条件的分布,研究区以I和II类为主,具备良好封盖性。研究明确了不同岩性在电成像测井上的显示特征,提出了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的深煤层顶板封盖性评价方法,可有效支撑深部煤层气甜点区带优选和井位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 顶板岩性 裂缝 地应力 封盖性
下载PDF
致密储层水平井外裂缝与地层界面远探测声波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梦生 刘鹏 +7 位作者 范华军 李振 赵浩 姜京伟 冯周 王克文 李雨生 武宏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9-2454,共16页
致密砂岩和页岩等非常规储层中常发育有密集小尺度和高角度裂缝.这些裂缝一方面起到增加储层渗透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油气开采、水力压裂、注二氧化碳等过程中,它们又可能引起水平井孔套变和邻井压窜等风险.因此,考察这些裂缝的水... 致密砂岩和页岩等非常规储层中常发育有密集小尺度和高角度裂缝.这些裂缝一方面起到增加储层渗透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油气开采、水力压裂、注二氧化碳等过程中,它们又可能引起水平井孔套变和邻井压窜等风险.因此,考察这些裂缝的水平井远探测声波测井响应特征,以及进一步利用远探测方法识别这些裂缝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构建了致密储层水平井外存在裂缝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开展了正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裂缝与井孔夹角较小时,井孔内接收器主要接收裂缝反射波.当夹角大于某临界值后,接收波形主要为来自裂缝两个端点的散射波,它们分裂为两个波包.进一步提出广义SH散射波概念,即声源的偏振方向与裂缝走向平行的横波,它总是代表了所有方位上散射能量最强的方位.水平井外同时存在裂缝和强声阻抗地层界面是更为普遍的情况.相关模拟结果表明,裂缝散射波的主要能量集中在广义SH散射波上.随着地层界面和裂缝走向差异的增大,裂缝对应的广义SH散射波更容易识别.最后,通过一口水平井远探测实例验证了正演模拟结论的准确性.本文研究对识别和评价非常规储层水平井外小尺度裂缝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远探测声波测井 裂缝 地层界面 散射波 广义SH散射波
下载PDF
基于穿层钻孔声波远探测有限元方法的煤岩界面成像
9
作者 徐宏阳 翟成 +6 位作者 夏济根 孙勇 董兴蒙 来永帅 余旭 徐吉钊 丛钰洲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9,共12页
小型地质构造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主要因素,小构造的精准探测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煤岩界面高精度探测是查明小构造,实现透明工作面的基础。声波远探测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分辨率高、可成像等优点,能够实现对煤岩界面的精准识... 小型地质构造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主要因素,小构造的精准探测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煤岩界面高精度探测是查明小构造,实现透明工作面的基础。声波远探测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分辨率高、可成像等优点,能够实现对煤岩界面的精准识别。为此,提出了基于穿层钻孔声波远探测的煤岩界面探测技术,通过在井下穿层钻孔内布置声波远探测仪,采集孔周煤岩分界面产生的阵列波形,并利用反射波信息反演获得煤岩界面成像图,进一步结合钻孔群,实现工作面的整体勘察。首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出煤系单极远探测数值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正演分析全波信号与波场快照的全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对远探测声波数据进行反演实现煤岩界面的偏移成像。正演结果表明:模型中煤层的纵波波速比顶底板岩层慢1.2 km/s左右,声波在煤层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得更快,同时声波穿过煤岩界面时会出现主频的漂移;当测点趋近于仪器从底板岩层向煤层过渡的位置时,直达波的变化特征为幅度的骤降与声时的增大,而界面反射波的特征为时间-深度域中倾斜同相轴的斜率改变。对采集到的波形数据进行滤波、波场分离、反射波增强、偏移成像四个步骤完成模型反演,成像结果与原始模型相似度高,煤岩界面倾角误差0.6°、煤厚误差0.212 m,穿层钻孔远探测声波有限元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演出煤岩界面的位置和形态特征。该研究可为声波远探测技术应用于穿层钻孔煤岩界面识别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远探测 煤岩界面成像 煤层小构造 穿层钻孔
下载PDF
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沉积相研究
10
作者 向威 王晓飞 +5 位作者 崔维平 欧阳帅玉 王世越 邵威猛 程怡高 牛永斌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沉积相分析是恢复古地理环境、进行油气储层、烃源岩和盖层预测,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的常用手段之一。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精细解译,结合岩心、录井、常规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在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基础上,以沉... 沉积相分析是恢复古地理环境、进行油气储层、烃源岩和盖层预测,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的常用手段之一。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精细解译,结合岩心、录井、常规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在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理论方法为指导,对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的岩性、岩石序列组合和沉积构造等进行了识别,并以此为相标志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新近系的沉积相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从琼东南盆地新近系高清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共识别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等共5类岩性,岩性较为复杂,整体粒度较细,粒径跨度很大,垂向上岩性呈现明显的旋回性。(2)根据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高清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中不同形态线条的组合方式,结合倾角矢量模式,共识别出5类层理类型(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块状层理),此外还识别出了钙质结核和生物扰动构造。(3)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沉积环境总体为滨-浅海相、半深海和深海相沉积,局部层段发育浊流沉积;沉积演化规律表现为在渐新世晚期陵水组沉积时期全区发生海进,接受了滨海三角洲为主的各类沉积作用;到中新世早期的三亚组和梅山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逐步由滨岸沉积环境过渡到浅海和半深海沉积;至黄流组和莺歌海组沉积期海水进一步加深,出现了半深海和深海沉积;而到莺歌海组沉积末期,发生了缓慢的海退,逐步变为半深海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相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 松涛隆起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断裂构造中电阻率与声波波速特征分析及其在探测过程中的联合运用
11
作者 高健 潘剑伟 +3 位作者 詹林 钱伦 杨晨 张成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查明断裂构造的具体位置对于工程场址的选择和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声波测井是广泛运用于探测断裂构造的地球物理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对低阻体敏感且探测范围较大的特点,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分辨率有限,难以准... 查明断裂构造的具体位置对于工程场址的选择和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声波测井是广泛运用于探测断裂构造的地球物理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对低阻体敏感且探测范围较大的特点,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分辨率有限,难以准确圈定地质体的边界位置;声波测井具有准确识别地层的特点,但其横向探测范围非常有限。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结合2种方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各自的优势以提高圈定地质体的精度,文章首先通过物性试验证明岩石破裂前后电阻率与声波波速变化的相关性,随后用一实例分析断裂构造的电阻率与声波波速特征以及两者在探测过程中的联合运用,最后借助声波测井数据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结果进行深度校正,得到断裂构造在地下空间的三维分布位置。结果表明:岩石破裂后的电阻率与声波波速较未破裂前均偏低;断裂构造的破碎带在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剖面上以低阻异常区域存在,在声波波速曲线上破碎带区域的波速值会有明显的骤降,2种方法的组合探测模式可为断裂构造具体位置的圈定提供更好的指导。钻探结果验证了借助声波测井数据校正后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结果比未校正之前更加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深度校正 物性参数 高密度电阻率法 声波测井
下载PDF
成像测井地应力方向判别方法适应性分析
12
作者 李静文 刘荣芳 +1 位作者 吴健 赵永昌 《国外测井技术》 2024年第3期56-60,2,共6页
地应力方向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中需要获知的一项重要地质资料信息,为压裂改造、井网部署等提供有利指导。阵列声波测井和电成像测井可以实现地应力方向的识别。通过分析两种成像测井资料确定地应力方向的方法及其适用性,发现阵列声... 地应力方向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中需要获知的一项重要地质资料信息,为压裂改造、井网部署等提供有利指导。阵列声波测井和电成像测井可以实现地应力方向的识别。通过分析两种成像测井资料确定地应力方向的方法及其适用性,发现阵列声波各向异性确定地应力方向存在多解性,高角度裂缝及高角度地层倾角均会影响地应力方向的判断;而根据电成像测井资料图像显示的地质信息进行判断更为可靠。研究表明,钻井诱导缝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一致,井壁崩落与最小水平地应力方向一致,椭圆井眼长轴方向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一致。在同一口井中利用电成像不同特征方法进行地应力方向判断,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并且与整个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认识一致。以此构建了测井成像资料进行地应力方向识别的综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方向 测井 阵列声波 电成像 图像
下载PDF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在伊拉克米桑油田地层评价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禧润 《地质装备》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ERMI)在勘探开发和地质评价中的作用,提高其在伊拉克米桑(Missan)油田等复杂地层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介绍ERMI电成像测井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伊拉克米桑油田...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ERMI)在勘探开发和地质评价中的作用,提高其在伊拉克米桑(Missan)油田等复杂地层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介绍ERMI电成像测井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伊拉克米桑油田的地质情况和构造特点,根据前期在米桑油田的实际作业情况,从ERMI电成像测井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仪器参数优化组合、测井资料质量控制、现场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地层特性的操作技巧,并在数据处理和综合解释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 成像测井 米桑油田 构造 岩性
下载PDF
Imaging technologies in oilfield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14
作者 XIE C.G. NORTH R. +3 位作者 WILT M. ZHANG P. DENACLARA H. LEVESQUE C.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394-1400,共7页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some recent imaging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Schlumberger for oilfield downhole mul- tiphase flow production logging (PL) and cross-well electromagnetic (EM) survey applications. FloScan Im...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some recent imaging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Schlumberger for oilfield downhole mul- tiphase flow production logging (PL) and cross-well electromagnetic (EM) survey applications. FloScan Imager (FSITM)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 3-phase oil/gas/water flow PL tool for deviated and horizontal wells. FSI sensors can map fluid velocity and holdup profiles along a vertical diameter of the wellbore at every survey depth, enabling a robust estimate of the individual phase flow rates in complex flow regimes. The cross-well EM survey is based on cross-borehole induction logging technique and provides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 at a reservoir scale. It is a useful tool for reservoir management and is most effective in dynamic fields where fluid saturations are variable in time and space. The tool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water or steam) flooded and bypassed regions. By monitoring changes in the resistiv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with time, cross-well EM survey is very effective at mapping inter-well temperature and structure. Some field examples are shown for both FloScan Imager PL tool and cross-well resistivity imaging surv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FIELD Production logging (PL) Multiphase flow imaging TOMOGRAPHY Cross-well resistivity
下载PDF
Field validation of imaging an adjacent borehole using scattered P-waves
15
作者 Jian-Lin Ben Wen-Xiao Qiao +3 位作者 Xiao-Hua Che Xiao-Dong Ju Jun-Qiang Lu Bai-Yong Me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272-1280,共9页
Acoustic waves enter a rock formation from a borehole and are reflected or scattered upon encountering a geologic structure.Consequently,we obtain the structure loc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azimuth and distance from th... Acoustic waves enter a rock formation from a borehole and are reflected or scattered upon encountering a geologic structure.Consequently,we obtain the structure loc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azimuth and distance from the borehole using the acoustic reflection or scattering.Downhole acoustic measurements with the azimuthal resolution are realized using an azimuthal acoustic receiver sonde composed of several arcuate phased array receivers.Eight sensors distributed evenly across the arcuate phased array receiver can record acoustic waves independently;this allows us to adopt the beamforming method.We use a supporting logging tool to conduct the downhole test in two adjacent fluid-filled boreholes,for validat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geologic structure using scattered P-waves.The test results show the multi-azimuth images of the target borehole and the azimuthal variation in scattering amplitudes.Thus,we obtain the precise location of the target borehole.Furthermore,the measured values of the target borehol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values,indicating that we can accurately evaluate a near-borehole geologic structure with scattered P-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logging acoustic imaging Scattering exploration BEAMFORMING
下载PDF
基于电成像测井的火山碎屑砂砾岩支撑类型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小青 王翔宇 +2 位作者 张志国 张维峰 陈海峰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326-333,共8页
火山碎屑砂砾岩在沉积过程中受河流搬运与火山作用共同影响,造成岩石粒径变化大、不同粒级组合的孔隙结构复杂,影响储层品质。如何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岩石粒级及不同粒级的组合模式是储层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X衍射的全岩分析实验结... 火山碎屑砂砾岩在沉积过程中受河流搬运与火山作用共同影响,造成岩石粒径变化大、不同粒级组合的孔隙结构复杂,影响储层品质。如何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岩石粒级及不同粒级的组合模式是储层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X衍射的全岩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研究区主要矿物成分及母岩类型特征。通过观察岩心照片结合岩电实验数据,发现研究区火山碎屑砂砾岩普遍存在骨架含有酸性火山岩的低阻砾石及正常沉积的高阻砾石。基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利用分水岭算法,定量计算高、低阻砾石含量,并建立研究区岩性识别划分标准。在基于滑动窗口法生成的粒度谱基础上,构建粒度面积谱用来定量评价不同粒级砾石的含量,以获得不同粒级砾石的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岩心不同粒级组合关系的含油性特征,确定砾石颗粒支撑类型,结合粒度谱及粒度面积谱,形成基于电成像测井的火山碎屑砂砾岩支撑类型评价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在砾石识别中的优势,为火山碎屑砂砾岩岩性识别及粒级组合模式评价提供了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火山碎屑砂砾岩 母岩类型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粒度面积谱 砾石颗粒支撑类型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
下载PDF
基于声波垂直入射于井壁的随钻远探测方法及初步数值模拟
17
作者 刘西恩 赵腾 车小花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542-550,577,共10页
目前随钻声波远探测测井技术受到大振幅井孔模式波的干扰、声源斜入射于井壁的影响,导致回波传播路径长,来自井旁异常体的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往往很低。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由相控线阵声波辐射器及其邻近的柱面阵声波接收器组成的随... 目前随钻声波远探测测井技术受到大振幅井孔模式波的干扰、声源斜入射于井壁的影响,导致回波传播路径长,来自井旁异常体的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往往很低。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由相控线阵声波辐射器及其邻近的柱面阵声波接收器组成的随钻声波远探测测井方案。井下相控线阵声波辐射器辐射的声波近乎垂直入射于井壁,能够在地层中产生尽可能多的纵波。声波接收器离发射器很近,可以接收沿较小的声学路径传播的井旁异常体回波信号,从而提高回波信号的信噪比。此外,应用柱面阵声波接收器可以获得准确的方位测量结果。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对新方法进行初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井内声源在井旁地层中产生纵波和横波,其中纵波主要沿垂直于井轴的方向传播,横波主要沿井眼上下侧向传播,这说明纵波更有利于探测距离井轴较远的井旁异常体;来自井旁地层界面的PP回波的到时与方位呈现出近似的正弦关系,不同方位接收的波形极性相同、幅度不同,具有相似性;最靠近地层界面所在方位的接收单元接收的PP回波到时最早,振幅最强;随着地层界面越来越远,PP回波到时越来越晚,振幅越来越小。将新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压制井孔模式波和增强井外地层中的纵波能量,从而有效增强随钻声波远探测测井回波信号的信噪比。该研究为随钻远探测装置设计和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声波测井 声波远探测 相控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电阻率测井成像图井壁裂缝智能识别与分割方法
18
作者 夏文鹤 朱喆昊 +3 位作者 韩玉娇 杨燚恺 林永学 吴雄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2-1052,共11页
目前测井图像裂缝识别、处理过程工作量巨大,人工识别主观性强、稳定性差,为此,提出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框架引入测井成像图分析解读领域,构建新型裂缝形态智能识别网络模型,实现了电阻率测井成像图中井壁裂缝区域的智能识别与... 目前测井图像裂缝识别、处理过程工作量巨大,人工识别主观性强、稳定性差,为此,提出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框架引入测井成像图分析解读领域,构建新型裂缝形态智能识别网络模型,实现了电阻率测井成像图中井壁裂缝区域的智能识别与分割标注。首先,通过多尺度空洞卷积结合注意力机制提取电阻率测井井壁成像图中浅层和深层特征,并将深、浅层特征进行多尺度融合,形成更具表征能力的新特征。然后,根据该特征进行像素点二分类,完成每个像素点的前景、背景类型识别,若干个前景分类的像素点对应裂缝区域的轮廓。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型从微观角度充分保留了裂缝区域图像轮廓细节,裂缝区域关联像素点识别分类准确率接近80%。最后,进一步借鉴人眼视觉相似度评价体系,从宏观角度设计裂缝轮廓智能识别性能评价算法。评价结果表明,当视觉相似度感受评级为Ⅱ级时,训练集和测试集图像中与人工识别结果基本一致的裂缝区域分别达到81.3%和80.0%,说明所提方法可替代人工解释完成裂缝的识别和标注工作,能大幅减少图像分析工作量,细致勾勒出裂缝区域轮廓线。同时,有利于及时、迅速地判断井筒、井壁稳定性,为后续裂缝区域的智能定量评价、计算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成像测井 井壁裂缝智能识别与分割 计算机视觉 多尺度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A地区SⅢ油层组下部含泥含钙储层有效厚度及夹层划分标准
19
作者 宋延杰 李卓 +2 位作者 唐晓敏 管西永 郑江华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有效厚度标准是产能预测和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分析不同含油产状岩心长度占比及产油能力,确定含油性下限为油斑。分析储层岩性与含油性关系并结合含油性下限,确定岩性下限为泥质粉砂岩和钙质粉砂岩;分析岩性、含油性与物性关系并结合... 有效厚度标准是产能预测和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分析不同含油产状岩心长度占比及产油能力,确定含油性下限为油斑。分析储层岩性与含油性关系并结合含油性下限,确定岩性下限为泥质粉砂岩和钙质粉砂岩;分析岩性、含油性与物性关系并结合岩性、含油性下限,确定物性下限:φ≥9.0%,K≥0.1×10^(-3)μm^(2);根据试油资料,采用AC-RLLD交会图版,确定有效厚度电性标准:AC≥260μs/m,RLLD≥7.8Ω·m;240μs/m﹤AC﹤260μs/m,RLLD≥-82.09ln(AC)+464.92。分析研究区泥质和钙质夹层测井响应特征,优选MSFL、RMN、RMG、HAC作为泥质和钙质夹层敏感曲线;确定泥质夹层划分标准:MSFL回返程度≥42%、RMN回返程度≥42%、RMG回返程度≥41%,钙质夹层划分标准:MSFL/MSFL_(S1D)≥12、RMN/RMN S1D≥4.2、HAC/HAC_(S1D)≤0.67。研究区5口取心井储层有效厚度解释与对比,表明建立的有效厚度及夹层划分标准适用于研究区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Ⅲ油层组 含泥含钙储层 有效厚度 微电阻率和高分辨率时差 夹层划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克里摩里组岩溶型储层特征新认识
20
作者 王立新 张茹 +6 位作者 王菡 易志伟 曲长伟 陈艳艳 赵先然 吴金龙 李伸专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8,共9页
文中综合录井、取心、钻井及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奥陶系克里摩里组岩溶型储层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首次利用三维远场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刻画岩溶储层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克里摩里组岩溶型储层可细分为无... 文中综合录井、取心、钻井及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奥陶系克里摩里组岩溶型储层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首次利用三维远场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刻画岩溶储层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克里摩里组岩溶型储层可细分为无充填溶洞相、方解石角砾充填型溶洞相、泥质充填型溶洞相、溶沟相、裂缝相及高阻致密相等6种测井相模式;除高阻致密相外,其他测井相类型均可作为有效储集空间。三维远场声波成像显示:方解石角砾充填型溶洞相延展最远,可达距井12 m的范围;其次为无充填溶洞相,可延展至距井约5 m的范围;泥质充填型溶洞相延展规模较小,仅在井周附近有所发育。研究区岩溶发育程度与岩性相关,且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以及后期成岩作用。综合利用测井数据,尤其是三维远场声波成像测井技术,既对克里摩里组岩溶型储层特征进行了精细表征,又描绘了岩溶储层的空间展布,为研究区克里摩里组勘探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成像测井 三维远场声波成像测井 储层品质 克里摩里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