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清侠义章回小说的伦理叙事与女性观念的发展演变
1
作者 樊庆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明清时期,侠义章回小说逐步发展繁荣,女性人物的性别存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伦理叙事所反映出的女性观念逐渐增强,女性角色在书中所占地位也越发凸显。这反映了明清小说家对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深入,更加符合下层民众的审美趣味,... 明清时期,侠义章回小说逐步发展繁荣,女性人物的性别存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伦理叙事所反映出的女性观念逐渐增强,女性角色在书中所占地位也越发凸显。这反映了明清小说家对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深入,更加符合下层民众的审美趣味,从而给侠义小说的创作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女性角色增加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创作观念的更新、文学艺术的发展不无关系。但是,由于封建时代伦理道德规范仍然占有统治地位,女性最终只有服膺于性别角色的固有设定,进入传统伦常秩序之中,才能获得人生价值的圆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家 侠义题材 章回小说 女性观念 伦理叙事
下载PDF
贞烈演绎:明清女诗人的绝笔诗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倚含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明清两代女性文学的繁荣蔚为大观。绝命诗作为特殊时期文本,对于研究女性心态及贞烈风气意义非常。女诗人面对离乱场景时投江、投崖、投井,毁容、自刎、投缳等行为选择说明了女性的主观贞烈心态,而这些文本的保存又彰显着被动的社会需... 明清两代女性文学的繁荣蔚为大观。绝命诗作为特殊时期文本,对于研究女性心态及贞烈风气意义非常。女诗人面对离乱场景时投江、投崖、投井,毁容、自刎、投缳等行为选择说明了女性的主观贞烈心态,而这些文本的保存又彰显着被动的社会需求。从女性绝命诗的书写主题可以看到她们向完美的“贞烈才媛”靠拢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馈了女作家们对于贞烈的定义。绝命诗的不断流传与社会需求桴鼓相应,与妇教闺训彼此滋养,加固了明清社会的妇德教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女诗人 明清闺秀 绝笔诗 贞烈
下载PDF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塑造逻辑与塑造方式研究
3
作者 黄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60-64,共5页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她们或善良、智慧,或彪悍、神勇,或顺从、妩媚,或贞烈、自强,或恶毒、淫荡……总之,这些形象虽风格迥异,但具有共同点的是,在塑造逻辑上作者们基本以批判封建礼教和儒家纲常理论为出发点。在塑造方式上... 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她们或善良、智慧,或彪悍、神勇,或顺从、妩媚,或贞烈、自强,或恶毒、淫荡……总之,这些形象虽风格迥异,但具有共同点的是,在塑造逻辑上作者们基本以批判封建礼教和儒家纲常理论为出发点。在塑造方式上,作者们基本都延续着“弱者反抗”的模式去进行形象建构,以此勾勒出古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女性自觉意识。在此特围绕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以供学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明朝 清朝 文学作品 女性角色 塑造
下载PDF
明清小说戏曲中的女子“断发”情节研究
4
作者 王雪娇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断发”之举,渊源有自,其来尚矣。早在原始社会,“断发”行为就是因地制宜的百越民俗和悖礼犯义的中原禁忌,与地域因素、生活方式、民族意识乃至社会伦理关联密切。而聚焦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断发事件,主体犹以女性居多,女子“断发”的背... “断发”之举,渊源有自,其来尚矣。早在原始社会,“断发”行为就是因地制宜的百越民俗和悖礼犯义的中原禁忌,与地域因素、生活方式、民族意识乃至社会伦理关联密切。而聚焦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断发事件,主体犹以女性居多,女子“断发”的背后暗含了其婚恋状况的反映、贞节观念的体现和内心悲愤的宣泄,现实寓意丰富深厚。明清小说戏曲借用此种情节结构,渲染描绘,呈现了矢志守节,割发立誓;男女恋爱,截发传情;意同折辱,剃发受惩;内心悲愤,断发绝念;夫妻分离,剪发寄情;看破红尘,削发空门;迫于生计,祝发谋生等特定类型。此情节叙写了不同情境下的个体故事,代表了不同遭遇下的女性心声,蕴含了广博精深的文化内蕴和独树一帜的审美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断发 明清 小说 戏曲
下载PDF
明清环太湖流域家族女性文人群体的兴起及特点 被引量:5
5
作者 娄欣星 梅新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21,共11页
明清时期全国出现了众多有女性文人群体出现的文学家族,其中以江南环太湖流域分布最为集中,这与环太湖流域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环太湖流域共有35个文学家族出现了女性文人群体,她们以家族为依托,在家族浓... 明清时期全国出现了众多有女性文人群体出现的文学家族,其中以江南环太湖流域分布最为集中,这与环太湖流域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环太湖流域共有35个文学家族出现了女性文人群体,她们以家族为依托,在家族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的熏陶之下成长,创作了诸多文学作品,其中以诗、词为主。明清家族女性开始从闺内吟咏走向闺外唱和,与家族外的文人进行交往,扩展了她们文学生活的范围。并在家族内外文人的帮助之下,出版了诸多女性文学作品集,使家族女性文学作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明清环太湖地区家族女性群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对太湖地区整个人文空间的形成,对整个明清女性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环太湖流域 家族 女性 文人群体
下载PDF
妇女无名:明清山西碑刻题记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春敏 丁雅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102,共7页
由于特殊的地理及人文环境,山西保留了大量的碑刻,尤以明清时期为重。在上万余通碑刻中,有近五分之一与女性相关。碑文中女性的姓名书写方式林林总总,但大多均以某门某氏与某某氏呈现,偶见有女善人、某某母、某某妻独立出现,这一书写方... 由于特殊的地理及人文环境,山西保留了大量的碑刻,尤以明清时期为重。在上万余通碑刻中,有近五分之一与女性相关。碑文中女性的姓名书写方式林林总总,但大多均以某门某氏与某某氏呈现,偶见有女善人、某某母、某某妻独立出现,这一书写方式与同时期文学作品里清晰的女性姓名书写迥然不同。从碑刻题记来看,大部分妇女均无名有姓,印证了古语所谓“妇人无名,以姓为名”的说法。在数以千计的碑刻女性题记中,出现了女性独立建立团体、独立修葺公共设施的记载,甚至出现了一个五百名左右女性参加捐款的碑阴题名。部分女性居士与丈夫并列在碑刻题记中,拥有独立署名权。妓女与乐户也出现在碑刻题记中,成为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碑刻 题名 妇女 明清
下载PDF
列女书写、妇德规训与地域秩序——以明清乐清县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世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91,170,共11页
不同版本的明清县志《列女传》,在传记内容和叙事策略上存在着隐晦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呈现出士绅的妇德塑造脉络,以及不同时期士绅妇德内涵的演化轨迹。结合时代环境的变化分析士绅的妇德规训意图,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清中叶以后... 不同版本的明清县志《列女传》,在传记内容和叙事策略上存在着隐晦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呈现出士绅的妇德塑造脉络,以及不同时期士绅妇德内涵的演化轨迹。结合时代环境的变化分析士绅的妇德规训意图,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清中叶以后妇德内涵建构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由明代较为单一的"贞烈"导向,增加了以欧阳修母亲式的以"荻训"为特征的贤母规范,到清末士绅又表达了列女书写包含"才女"的意向。因此,有必要重新检讨学界的这个一般性认识:明以后妇德内涵朝着"贞烈"的单一导向而趋于"窄化"。第二,士绅的妇德建构因应特定的时代问题,清中叶以来妇德建构的两方面内容:倡导贤母和批判佛道信仰、私育异姓,均非作者书斋臆想的产物。第三,士绅妇德规训牵涉到极为实在的物质层面问题。列女书写具有维护地域的社会秩序、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三个方面的意涵。近百年来节烈观念批判者的攻击火力主要集中在道德规范层面,而没有探究妇德规训背后坚硬广阔的底座。因此,新文化运动健将无法解释古人普遍肯定妇女节烈实践的事实。研究妇德观念的建构过程有助于深化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列女书写 妇德建构 地域秩序 温州乐清
下载PDF
明清女子发型演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仲林 李稳 邬红芳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6-70,共5页
发型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社会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民间文化等的变迁,而呈现出的独特艺术风貌。通过服饰博物馆的实物考察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可知:明朝女子的发型是由拘谨而转变典雅,由简单到复杂;清朝满汉女子的发型开始各自保留自... 发型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社会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民间文化等的变迁,而呈现出的独特艺术风貌。通过服饰博物馆的实物考察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可知:明朝女子的发型是由拘谨而转变典雅,由简单到复杂;清朝满汉女子的发型开始各自保留自己的特点,之后共存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满族 汉族 女性 发型
下载PDF
明清女性的职业选择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崔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2-487,共6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妇女择业不占优势。至明清时期,社会结构开始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推动女性参与就业;官府政策调整、社会观念转变以及女性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促使她们参与经济活动,从事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涉及农业、工商及... 在中国古代社会,妇女择业不占优势。至明清时期,社会结构开始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推动女性参与就业;官府政策调整、社会观念转变以及女性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促使她们参与经济活动,从事多种多样的社会职业,涉及农业、工商及服务等领域。此时的女性择业形成如下特色:形式灵活多样、择业优势渐显、家务与社会劳动兼有、从业群体扩大和职业层次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女性 职业
下载PDF
“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雍君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在明清时期,《牡丹亭》女读者的活动地域主要在江南。她们大都是具有文学家身份的青年妇女,对她们来说,阅读《牡丹亭》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能够触发灵感、推动文学创作的审美中介。明清时期有些女读者因阅读《牡丹亭》而早亡,... 在明清时期,《牡丹亭》女读者的活动地域主要在江南。她们大都是具有文学家身份的青年妇女,对她们来说,阅读《牡丹亭》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能够触发灵感、推动文学创作的审美中介。明清时期有些女读者因阅读《牡丹亭》而早亡,她们明知阅读有伤身体,却仍然如痴如醉地沉迷于阅读,可见《牡丹亭》的阅读对于明清女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生命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牡丹亭》的闺阁传播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筱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3-117,共5页
《牡丹亭》在明清时期引起极大轰动,特别是受到了广大闺阁妇女的喜爱,从而风靡闺阁。受时代环境和性别因素的影响,明清时期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带有卷入性理解的特点,她们以自身的心理期待和感情需求去理解剧中的人物,认同杜丽娘的行... 《牡丹亭》在明清时期引起极大轰动,特别是受到了广大闺阁妇女的喜爱,从而风靡闺阁。受时代环境和性别因素的影响,明清时期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带有卷入性理解的特点,她们以自身的心理期待和感情需求去理解剧中的人物,认同杜丽娘的行为,并以此观照自我的生存状态。在女性对《牡丹亭》的评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和男性评点者不同的重情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牡丹亭》 闺阁读者 传播 评点
下载PDF
女性意识的增长与女性词选的出现——宋、明人选录女性词人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甘松 丁放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11,共6页
词选对女性词人的选录在中国女性词史乃至整个女性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宋人词选中,李清照词备受青睐和关注,但女性词人群体整体上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明代中后期,随着女性词坛的活跃与词选家女性意识的增长,女性词人群体受到关... 词选对女性词人的选录在中国女性词史乃至整个女性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宋人词选中,李清照词备受青睐和关注,但女性词人群体整体上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明代中后期,随着女性词坛的活跃与词选家女性意识的增长,女性词人群体受到关注,出现了第一部女性词选《名媛诗纬初编诗余集》,其编者王端淑关注本朝的女性词创作,并且着意提升女性作家的文学地位,这一演进历程颇堪玩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明代 王端淑 女性词选
下载PDF
明清仕女画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宗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3-85,91,共4页
作为中国画常见题材,明清仕女画的程式化特征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明清浮华的世俗文化为其提供了极其丰厚的养料;另一方面,明清仕女画体现的是男性的标准,是男人的女性艺术。
关键词 明清仕女画 世俗文化 女性艺术
下载PDF
明清女性结社综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付优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6-63,共8页
明清两代,承续北朝东魏时期"女人社"的遗风,在文人结社的风气、文学家族的教育和交际以及男性文人的支持和引导等因素影响下,女性结社现象大量出现。不同类型的女性诗社相互影响、齐头并进,各种社事活动十分兴盛,流传下来的... 明清两代,承续北朝东魏时期"女人社"的遗风,在文人结社的风气、文学家族的教育和交际以及男性文人的支持和引导等因素影响下,女性结社现象大量出现。不同类型的女性诗社相互影响、齐头并进,各种社事活动十分兴盛,流传下来的社诗也不乏佳作。因此,女性结社对明清妇女生活史和文学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女性结社 文学意义
下载PDF
明清江南才女文化与《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展 邬学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红楼梦》的创作,与繁荣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化尤其是才女文化密不可分。明清江南才女文化构成了《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有重要影响。《红楼梦》中的女性都带有鲜明的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特征。她们对才与美都... 《红楼梦》的创作,与繁荣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化尤其是才女文化密不可分。明清江南才女文化构成了《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有重要影响。《红楼梦》中的女性都带有鲜明的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特征。她们对才与美都有着觉醒的追求,是才德美兼备的新型女性;一些女性走出家门,展示出女性生活空间的开拓,却因为才高而遭受着命薄的人生命运;以花神寓意的女性神化形象蕴含着社会对才女早逝的惋惜和敬仰。《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在于其"江南才女"符号更为突出,体现在其形象性和抽象性都超越了其他江南才女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江南才女文化 《红楼梦》女性形象
下载PDF
明清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秀霞 《艺术探索》 2010年第5期14-15,22,共3页
明清时期仕女画中女性呈现出一种阴柔羸弱、神情忧郁的弱女子形象,这种病态美的特征根源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文人士大夫受儒学思想的影响推崇女子依附、卑弱、顺从的女性人格,文人"以女自况"的感情倾诉,女性对自身... 明清时期仕女画中女性呈现出一种阴柔羸弱、神情忧郁的弱女子形象,这种病态美的特征根源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文人士大夫受儒学思想的影响推崇女子依附、卑弱、顺从的女性人格,文人"以女自况"的感情倾诉,女性对自身人格的认同,赋予了明清仕女画女性形象深刻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仕女画 女性形象 文人 以女自况
下载PDF
明清徽州闺媛及其诗词创作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燕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明清徽州文学发展到鼎盛,徽州女性文学更是蓬勃发展。明清之际徽州闺媛数量达到140余人,这些女性或是名父之女、或是名士之妻、或是令子之母,抑或多种身份兼而有之。创作的诗词数量颇丰,题材丰富多样。其中的弃妇诗更能代表徽州女性的... 明清徽州文学发展到鼎盛,徽州女性文学更是蓬勃发展。明清之际徽州闺媛数量达到140余人,这些女性或是名父之女、或是名士之妻、或是令子之母,抑或多种身份兼而有之。创作的诗词数量颇丰,题材丰富多样。其中的弃妇诗更能代表徽州女性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世界。徽州闺媛诗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存在,她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女性诗作共有的特征,也体现了"程朱阙里"闺媛诗人的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徽州 闺媛诗人 诗词创作
下载PDF
《痴婆子传》的口传文学特质、来源及叙事先导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6-90,共5页
《痴婆子传》的女性私情自述性叙事,直接取法于元代散曲。唐人的“田野作业”和小说中也早载录了女性自夸性自述。这一“倒叙式”机杼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是独创,而有着文学史渊源。痴婆子的自叙,除了做世劝善的伦理说教,仍不免带有口传... 《痴婆子传》的女性私情自述性叙事,直接取法于元代散曲。唐人的“田野作业”和小说中也早载录了女性自夸性自述。这一“倒叙式”机杼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是独创,而有着文学史渊源。痴婆子的自叙,除了做世劝善的伦理说教,仍不免带有口传文学的诸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口传文学 女性自传 隐秘心理 小说母题
下载PDF
文学女性从闺内到闺外——以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水云 王茁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是明末清初比较著名的女性诗群,她们除了在家族内部进行唱和之外,还与家族外部的女性文人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定的社交性社团。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她们的作品得以生存、彰显并流传,男性文人和... 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是明末清初比较著名的女性诗群,她们除了在家族内部进行唱和之外,还与家族外部的女性文人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定的社交性社团。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她们的作品得以生存、彰显并流传,男性文人和以男性为主导的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山阴祁氏家族 女性诗人 文学群体
下载PDF
明清女曲家笔下之“梦”及其女性立场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梅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纵观中外文学史,对"梦"的书写一直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其表现方式也极富变化。明清女曲家在表现其所在社会现实及描绘其理想世界时自然也离不开对各种"梦"的书写,不仅叶小纨、吴藻、刘清韵等剧作家常以"拟男... 纵观中外文学史,对"梦"的书写一直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其表现方式也极富变化。明清女曲家在表现其所在社会现实及描绘其理想世界时自然也离不开对各种"梦"的书写,不仅叶小纨、吴藻、刘清韵等剧作家常以"拟男"的艺术手法写"梦",以"梦"架构故事、塑造人物、表现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主题,而且陈同等女性曲评家更擅长通过对"梦"的深层解析反映当时知识女性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立场。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她们的思想与今天的女性主义有较大差异,但在那个时代,她们通过对"梦"的书写所表现出的叛逆思想及可贵的男女平等理想,仍然具有超前眼光,是那个时代女性作家对男女平等、女性解放问题最有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女曲家 女性意识 拟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