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海软珊瑚附生真菌Acremonium sp.SCSIO41216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涵 谭雁鸿 +2 位作者 杨斌 刘永宏 李云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139,共5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色谱法、中压正相柱层析色谱法、中压反相柱层析色谱法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南海软珊瑚来源真菌Acremonium sp.SCSIO41216的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使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文献... 采用硅胶柱层析色谱法、中压正相柱层析色谱法、中压反相柱层析色谱法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南海软珊瑚来源真菌Acremonium sp.SCSIO41216的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使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文献数据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结构:fischexanthone(1)、sydowinin A(2)、(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3)、16-O-去乙酰基夫西地酸内酯(4)、环-(S)-脯氨酸-(R)-亮氨酸(5)、环-(S)-脯氨酸-8-羟基-(R)-异亮氨酸(6)和环(L)-脯氨酸-(L)-苯丙氨酸(7)。化合物1—7均首次从海洋软珊瑚来源的枝顶孢属真菌(Acremonium sp.)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软珊瑚附生真菌 acremonium sp. 次级代谢产物
下载PDF
水杨酸受体NPR1负调控枝顶孢霉Acremonium sp. D212与宿主植物共生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丽 周璇 +9 位作者 平翔蕊 何云露 赵宜婷 武丽霞 张利娜 姜茜 钱杰 彭晟 何霞红 杜云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9-1766,共8页
[目的]主要探究内生真菌Acremoniumsp.D212(枝顶孢霉D212)与植物激素水杨酸相互作用调控植物发育的机制。[方法]用枝顶孢霉D212与三七共培养后,通过转录组测序及PCR方法,检测基因表达;将枝顶孢霉D212接种水稻培养后,进行免疫反应,观察... [目的]主要探究内生真菌Acremoniumsp.D212(枝顶孢霉D212)与植物激素水杨酸相互作用调控植物发育的机制。[方法]用枝顶孢霉D212与三七共培养后,通过转录组测序及PCR方法,检测基因表达;将枝顶孢霉D212接种水稻培养后,进行免疫反应,观察枝顶孢霉D212在水稻根中的定殖及水稻根系的发育情况;利用免疫组化及细胞学的方法观察生长素输出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枝顶孢霉D212与三七共生时,引起了水杨酸途径及病程防御相关基因的大量表达,但没诱导病程防御反应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但是,降低了独脚金内酯中PnDAD2d,PnD14c及PnD27基因的表达。枝顶孢霉D212可以同水稻共生,并可大量定殖于水杨酸受体突变体OsNPR1-RNAi植株中,促进根系的生长。枝顶孢霉D212与水稻OsNPR1-RNAi突变体的共生降低了生长素输出蛋白OsPIN1与OsPIN2在根表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定位。[结论]枝顶孢霉D212与宿主植物共生需要水杨酸受体NPR1,并改变生长素的运输而影响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枝顶孢霉 水杨酸 NPR1 根系发育
下载PDF
见血封喉内生真菌Acremonium sp. J1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阙东枚 戴好富 +2 位作者 曾艳波 吴娇 梅文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研究见血封喉内生真菌Acremoniumsp.J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2S,4S-dihydroxypentyl)-6,8-dihyd... 目的研究见血封喉内生真菌Acremoniumsp.J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2S,4S-dihydroxypentyl)-6,8-dihydroxyisocoumarin(1)、3-(2S-hydroxy-4-oxopentyl)-6,8-dihydroxy-isocoumarin(2)、(3β,22E)-麦角甾-5,7,22-三烯-3-醇(3)、(3β,5α,6α,7α,22E)-5,6-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7-二醇(4)、(3β,5α,6β,22E)-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5)、腺苷(6)、胸腺嘧啶脱氧核苷(7)和2-(4-羟苯基)乙酸乙酯(8)。结论8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见血封喉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见血封喉 内生真菌 acremonium sp.
原文传递
sea-derived fungus Acremonium sp.HDN16-126
4
作者 Ruonan Sun Hengyi Xu +6 位作者 Yanyan Feng Xuewen Hou Tianjiao Zhu Qian Che Blaine Pfeifer Guojian Zhang Dehai Li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SCIE 2021年第2期127-133,共7页
Acremonium species are prolific producers of therapeutic molecules which include the widely used beta-lactam antibiotic,cephalosporin.In light of their significant medical value,an efficient gene disruption method is ... Acremonium species are prolific producers of therapeutic molecules which include the widely used beta-lactam antibiotic,cephalosporin.In light of their significant medical value,an efficient gene disruption method is required for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on this genus of fungi.However,the number of selection markers that can be used for gene targeting is limited,which constrain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multiple functional genes.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a uridine auxotrophy based marker recycling system which achieves scarless gene deletion,and allows the use of the same selection marker in successive transformations in a deep seaderived fungus Acremonium sp.HDN16-126.We identified one homologue of Acremonium chrysogenum pyrG(also as a homologous gene of the yeast URA3)from HDN16-126,designated as pyrG-A1,which can be used as a selection marker on uridine free medium.We then removed pyrG-A1 from HDN16-126 genome via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on MM medium with 5-fluoroortic acid(5-FOA),a chemical that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toxin of 5-flurouracil by pyrG-A1 activity,thus generating the HDN16-126-△pyrG mutant strain which showed auxotrophy for uridine but insensitivity to 5-FOA and enabled the use of exogenous pyrG gene 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lection marker to achieve the scarless deletion of target DNA fragments.We further applied this marker recycling system to successfully disrupt two target genes pepL(encodes a putative 2OG-Fe(Ⅱ)dioxygenase)and pepM(encodes a putative aldolase)identified from HDN16-126 genome,which are proposed to be functional genes related to 2-aminoisobutyric acid metabolism in fungi.This work is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uridine auxotrophy based scarless gene deletion method in Acremonium species and shows promising potential in assisting sequential genetic analysis of filamentous fun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emonium sp. Deep sea-derived Homologous recombinant Marker recycling system Markerless deletion
原文传递
海洋枝顶孢霉BH0531代谢物对松材线虫形态和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海霞 蒙春蕾 +2 位作者 王勇勇 孟庆恒 孙建华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6期23-26,共4页
使用海洋枝顶孢霉(Acremoniumsp.BH0531)活性代谢物处理松材线虫,通过线虫的形态、运动和酶活的变化对BH0531杀线虫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经BH0531代谢物处理后的线虫虫体严重扭曲,扭动频率显著提升,并随时间推移而趋缓,最终呈C... 使用海洋枝顶孢霉(Acremoniumsp.BH0531)活性代谢物处理松材线虫,通过线虫的形态、运动和酶活的变化对BH0531杀线虫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经BH0531代谢物处理后的线虫虫体严重扭曲,扭动频率显著提升,并随时间推移而趋缓,最终呈C形、新月形或直形死亡。酶活性测试表明,该菌代谢物对松材线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具较强抑制作用,酶比活力由0.417 U/mg降至0.089 U/mg;ATP酶活力先升高后下降,处理2h酶比活力由0.447U/mg升至0.501U/mg,随着时间的持续又急剧下降至0.18 U/mg左右。这两种酶活力的变化情况与线虫处理后运动频率变化的观察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枝顶孢霉 松材线虫 乙酰胆碱酯酶 三磷酸腺苷酶
下载PDF
海洋枝顶孢霉BH0531对黄瓜根结线虫防治的微生态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敏 刘晓霞 +4 位作者 申佩娟 蔡爽 冯欣 孟庆恒 孙建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56,共5页
测定了海洋枝项孢霉BH0531发酵液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根结线虫的杀线效果,分析了盆栽试验条件下对黄瓜根结线虫指数、减退率及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原液浓缩1倍时,其对根结线虫的校正死亡率高达96.2%;虫口减退... 测定了海洋枝项孢霉BH0531发酵液在室内离体条件下对根结线虫的杀线效果,分析了盆栽试验条件下对黄瓜根结线虫指数、减退率及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原液浓缩1倍时,其对根结线虫的校正死亡率高达96.2%;虫口减退率达到71.21%;发酵液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有促进作用,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最高达到1.24×10^8CFU/mL及1.56×10^6CFU/mL,而对真菌则表现出高浓度时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组真菌由原来的3.12×10^4CFU/mL减少至8.67×10^3CFU/mL;随着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减弱,但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未减弱。菌株BH0531发酵液可通过杀线作用、促进细菌和放线菌生长、以及降低土壤真菌化程度等微生态效应米实现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枝顶孢霉 黄瓜根结线虫 线虫减退率 土壤微生物 微生态效应
下载PDF
海洋真菌BH0531对黄瓜促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蔡爽 申佩娟 +4 位作者 刘晓霞 黄敏 冯欣 孟庆恒 孙建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1,共5页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洋枝顶孢霉(Acremonium sp.)BH0531次生代谢产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黄瓜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以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侵染后的黄瓜为材料,在土壤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 mg/mL、10 mg/mL...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洋枝顶孢霉(Acremonium sp.)BH0531次生代谢产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黄瓜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以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侵染后的黄瓜为材料,在土壤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 mg/mL、10 mg/mL、20 mg/mL、40 mg/mL菌株BH0531发酵液40 mL,用等体积清水作为对照,测定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施入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最高达72.7%,同时施入发酵液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提高黄瓜的根系活力。因此,海洋枝顶孢霉BH0531的代谢物不仅对黄瓜根结线虫病有显著的控制效果,而且对黄瓜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顶孢霉 次生代谢产物 黄瓜 根结线虫 防控效果
下载PDF
海洋枝顶孢霉BH0531发酵液对根结线虫卵及二龄幼虫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申佩娟 苗利华 +4 位作者 李娜 刘晓霞 冯欣 孟庆恒 孙建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29,共4页
实验以根结线虫的卵、卵囊和二龄幼虫(J2)为研究对象,对海洋枝顶孢霉(Acremonium sp.)BH0531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不同发育阶段的杀线作用进行了效果评价,并以J2幼虫为靶标,与市面上的灭线磷及阿维菌素的药效进行了初步对比。结果显示,在... 实验以根结线虫的卵、卵囊和二龄幼虫(J2)为研究对象,对海洋枝顶孢霉(Acremonium sp.)BH0531发酵液处理根结线虫不同发育阶段的杀线作用进行了效果评价,并以J2幼虫为靶标,与市面上的灭线磷及阿维菌素的药效进行了初步对比。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海洋枝顶孢霉BH0531发酵液对根结线虫卵囊和分散卵的孵化以及J2幼虫的活力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对卵囊孵化的抑制作用达40.18%;对分散卵孵化的抑制作用可达84.28%;而对J2幼虫的杀线作用最为显著,校正死亡率高达97.41%,高于实验条件下灭线磷及阿维菌素的测定值,在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控方面显现出潜在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枝顶孢霉BH0531 根结线虫 卵孵化 二龄幼虫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宁夏苦马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清梅 余永涛 贝盏临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21-1826,共6页
为研究苦马豆(Swainsona salsula)中内生真菌的种属分类,对采自宁夏的苦马豆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对分离菌株的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从宁夏苦马豆植株的叶和茎中共分离出4个真菌菌株,编号分别为SS_NXB1、SS... 为研究苦马豆(Swainsona salsula)中内生真菌的种属分类,对采自宁夏的苦马豆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对分离菌株的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从宁夏苦马豆植株的叶和茎中共分离出4个真菌菌株,编号分别为SS_NXB1、SS_NXF1、SS_NXG2、SS_NXA1,因植株未表现出任何病害症状,故确定其为内生真菌。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确定前3株真菌为枝顶孢属(Acremonium)真菌。因菌株SS_NXA1未产生分生孢子及GenBank数据库中缺少同源菌株的分类信息而未确定其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 内生真菌 枝顶孢属
下载PDF
内生真菌对布顿大麦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8
10
作者 南志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18,共3页
植物生长室条件下,通过比较含(E+)与不含(E-)内生真菌的布顿大麦草(Hordeumbodganii)的生物量、分蘖数等指标,研究确定了内生真菌(Acremoniumsp.)对寄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E-植株相... 植物生长室条件下,通过比较含(E+)与不含(E-)内生真菌的布顿大麦草(Hordeumbodganii)的生物量、分蘖数等指标,研究确定了内生真菌(Acremoniumsp.)对寄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E-植株相比,E+植株的总生物量增加36.4%,地上部分牧草干物质产量增加33.3%,根干重增加30%,每株植株的分蘖数增加1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布顿大麦草 生物量 牧草产量
下载PDF
3种虫道真菌对光滑足距小蠹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群芳 王慧 李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8-181,共4页
1836年,Schmidberger首次发现蛀木质部小蠹是以坑道壁上排列的栅栏状物为食,由于弄不明白这些栅栏状物为何物,便将它们称为"ambrosia",意为"神的食物"(Fisher et al.,1953;1954;Schmidberger,1836)。1844年,Hartig... 1836年,Schmidberger首次发现蛀木质部小蠹是以坑道壁上排列的栅栏状物为食,由于弄不明白这些栅栏状物为何物,便将它们称为"ambrosia",意为"神的食物"(Fisher et al.,1953;1954;Schmidberger,1836)。1844年,Hartig明确了被北方材小蠹(Xyleborus dispar)幼虫取食的栅栏状物是丛梗孢属(Monilia)的一种真菌(Batra,1967)。此后,"ambrosia fungi",即"虫道真菌",便被广泛用于对生长在坑道中、为蠹虫所取食的真菌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足距小蠹 Ambrosiella hartigii acremonium kiliense Fusariumsp. 发育 繁殖
下载PDF
海洋枝顶孢霉BH0531发酵液杀线虫组分的分离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霞 李娜 +4 位作者 苗丽华 申佩娟 冯欣 孟庆恒 孙建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38,共4页
实验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通过超滤、Sephadex凝胶层析、离子交换树脂、硅胶板薄层层析,以及特异性鉴别染色等方法对海洋枝顶孢霉BH0531发酵液的杀线虫活性组分进行分级分离和初步的性质分析。结果表明,Sephadex凝胶柱层析(G-25,G-10)可... 实验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通过超滤、Sephadex凝胶层析、离子交换树脂、硅胶板薄层层析,以及特异性鉴别染色等方法对海洋枝顶孢霉BH0531发酵液的杀线虫活性组分进行分级分离和初步的性质分析。结果表明,Sephadex凝胶柱层析(G-25,G-10)可有效分离获得杀线虫活性组分,3 d的线虫校正死亡率达98.33%;以正丁醇:水:无水乙醇=1∶1∶1(V/V)为展开剂的薄层层析,可将活性组分有效分离,R_f=0.31,斑点洗脱物的线虫校正死亡率达到94.00%;定性染色结果显示,茚三酮反应阳性,证实有α-氨基存在,茚三酮吡啶呈红色,显现出寡肽性质;双甲酮染色呈亮黄色,表明具有酮糖性质。结果表明,BH0531杀线虫活性代谢物应为含有酮糖基团的短肽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枝顶孢霉 杀线活性组分 活性跟踪 分离
下载PDF
从稻田土壤中快速筛选分离纤维素降解真菌 被引量:3
13
作者 傅筱冲 袁林 +2 位作者 郭建军 龚小华 张小华 《江西科学》 2015年第6期822-825,共4页
为了建立一种纤维素分解真菌的快速分离方法,将一种水不溶的,呈色基团与维晶纤维素交联的纤维素酶检测底物作为筛选指示剂,同时作为筛选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通过测定培养液的OD值,快速从样品中分离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经酶活测定、形... 为了建立一种纤维素分解真菌的快速分离方法,将一种水不溶的,呈色基团与维晶纤维素交联的纤维素酶检测底物作为筛选指示剂,同时作为筛选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通过测定培养液的OD值,快速从样品中分离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经酶活测定、形态学观察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真菌:J1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J5为青霉菌Penicillium sp,J7为枝顶孢霉菌Acremonium sp,它们的纤维素分解全酶活(FPase)、内切酶活(EG)、外切酶活(CBH)分别是:J1,3.07μ/m L,6.28μ/m L,3.92μ/m L;J5,2.28μ/m L,5.38μ/m L,3.08μ/m L;J7,5.86μ/m L,6.10μ/m L,5.47μ/m L。本研究采用的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较以往的平板降解圈法更准确,更快捷。菌株J7可作为出发菌株,具有深度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 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方法 尖孢镰刀菌 青霉菌 枝顶孢霉菌
下载PDF
两种枝顶孢霉胞内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种群演替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培新 刘伟 张长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56-2062,共7页
分离、鉴定了枝顶孢霉(Acremonium strictum Gams.)2种胞内细菌,探讨了细菌在其宿主真菌菌丝细胞内的种群演替规律。结果表明,2种胞内细菌分别为不动杆菌Epbas6菌株(Acinetobacter sp.Epbas6)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分离、鉴定了枝顶孢霉(Acremonium strictum Gams.)2种胞内细菌,探讨了细菌在其宿主真菌菌丝细胞内的种群演替规律。结果表明,2种胞内细菌分别为不动杆菌Epbas6菌株(Acinetobacter sp.Epbas6)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镜检分析和原始分离物菌落统计表明,不动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比例为77.5∶1;然而,4℃保藏6个月的真菌分离物中不动杆菌的数量大大减少,地衣芽孢杆菌占据优势,二者的比例变为1∶50.45;而保藏12个月的真菌分离物中只有地衣芽孢杆菌。根据2种细菌的16SrDNA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分别扩增了保藏6个月和12个月的枝顶孢霉分离物,发现保藏6个月的分离物能够扩增出2种细菌的保守序列,而保藏12个月的分离物只能扩增出地衣芽孢杆菌保守序列。研究结果说明在枝顶孢霉人工培养和菌种保藏过程中,2种细菌在其宿主真菌菌丝细胞内发生着复杂的生态互作,存在着动态种群演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顶孢霉 胞内细菌 不动杆菌Epbas6 地衣芽孢杆菌 种群演替
下载PDF
枝顶孢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15
作者 路鹏鹏 孙晓宇 +4 位作者 陈锐 瞿佳 赵玲侠 韩丽萍 沈卫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以室内生物测定检测枝顶孢霉悬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致死率,在黄瓜砧木上,以盆栽试验和温室小区试验检测枝顶孢霉粉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室内生物测定枝顶孢霉悬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最高致死率为89.7%,毒力曲线为y ... 以室内生物测定检测枝顶孢霉悬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致死率,在黄瓜砧木上,以盆栽试验和温室小区试验检测枝顶孢霉粉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室内生物测定枝顶孢霉悬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最高致死率为89.7%,毒力曲线为y =-7.5989+1.717826x,R^2=0.9960,LC_(50)=2.15×10~7 CFU/ mL;盆栽试验最佳防效为药后14 d,防效为15.38%~31.57%,各处理有剂量-效应关系,对黄瓜砧木生长有促进作用。温室小区最佳防效为药后120 d,防效为80.47%~84.38%。枝顶孢霉粉剂对南方根结线虫有一定的防效,同时可以促进黄瓜砧木的生长,需要在早期病害较轻时施用,药后4个月左右需要补施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顶孢霉 南方根结线虫 生物测定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中产苦参碱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东霞 郭丹丹 +4 位作者 吴玲玲 田晓雪 张胜翔 刘陶 马小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92,共7页
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获取天然产物,是一项比植物提取法更为经济的环境友好技术。为建立一种微生物生产苦参碱的方法,本文从陕北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和鉴定了一种能合成苦参碱的枝顶孢属真菌。首先采用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质谱... 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获取天然产物,是一项比植物提取法更为经济的环境友好技术。为建立一种微生物生产苦参碱的方法,本文从陕北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和鉴定了一种能合成苦参碱的枝顶孢属真菌。首先采用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分别确定了在所获真菌菌株发酵产物中含有苦参碱物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该菌株菌落呈白色绒毛状,呈圆形,菌丝分散,背面奶油色至赭黄色;菌丝无色,光滑且具隔膜,孢子囊梗直接从菌丝上长出,呈锥形,多单生;分生孢子无色,光滑,形成簇状或链状,长纺锤形,两头尖,未见厚垣孢子。内转录区间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ITS)扩增、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该菌株ITS序列与枝顶孢属的同源性高达99%。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真菌与枝顶孢属菌的遗传距离最近。综合形态学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对此菌株进行了种属分类,确认这株能合成苦参碱物质的真菌应归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枝顶孢属(Acremonium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石油污染 枝顶孢属 薄层层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邻接法
下载PDF
一株抗植物致病真菌的深海霉菌的鉴定和活性成分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丽维 敖敬群 陈新华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90-395,共6页
从印度洋深海底泥中分离到一株真菌S2915,经ITS基因序列分析及显微形态观察,鉴定S2915为支顶孢属Acremonium sp.真菌.其发酵液对5株植物致病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硫酸铵沉淀后的抗菌活性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抗菌活性成分为蛋白类物质... 从印度洋深海底泥中分离到一株真菌S2915,经ITS基因序列分析及显微形态观察,鉴定S2915为支顶孢属Acremonium sp.真菌.其发酵液对5株植物致病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硫酸铵沉淀后的抗菌活性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抗菌活性成分为蛋白类物质,且最佳硫酸铵饱和浓度为70%(m/m).初步分析了该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耐热性,经60、80、100℃甚至121℃处理后,活性均无明显差异;耐强酸强碱,在pH值为2~12范围内活性不受影响;紫外照射0~12h及用蛋白酶K、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活性均没有减弱;但对多种有机溶剂比较敏感,经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和丙酮处理后,抗菌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抑制率分别为35%、25.7%、22.9%、12.9%.证明该抗菌活性物质高效、稳定,可用于抗真菌农药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支顶孢属 植物致病真菌 硫酸铵沉淀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杀线虫海洋真菌BH0531发酵液及菌体代谢物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金源 杜紫荆 +4 位作者 苗利华 李娜 冯欣 孟庆恒 孙建华 《科技视界》 2019年第4期239-241,共3页
杀线虫海洋枝顶孢霉BH0531是以松材线虫为靶标从渤海水域分离获得的一株海洋真菌。为进一步探明其活性代谢物的性质和类型,实验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对发酵液及菌体代谢物进行定性检测鉴定测定结果显示,发酵液与菌体共有的代谢物160... 杀线虫海洋枝顶孢霉BH0531是以松材线虫为靶标从渤海水域分离获得的一株海洋真菌。为进一步探明其活性代谢物的性质和类型,实验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对发酵液及菌体代谢物进行定性检测鉴定测定结果显示,发酵液与菌体共有的代谢物160种,只存在于发酵液中的代谢物87种。其中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相关物质有3种;促进植株生长作用相关物质有6种;抗氧化相关物质有6种;抑菌相关物质有3种。从代谢物角度为BH0531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枝顶孢霉 活性代谢物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杀线虫海洋枝顶孢霉BH0531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19
作者 苗利华 张金源 +3 位作者 李娜 冯欣 孟庆恒 孙建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48,共4页
以自主筛选出的杀线虫海洋枝顶孢霉BH0531为对象,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和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杀线虫效果的因素为Na NO_3、K_2HPO_4、发酵时间。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 以自主筛选出的杀线虫海洋枝顶孢霉BH0531为对象,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和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杀线虫效果的因素为Na NO_3、K_2HPO_4、发酵时间。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以上影响因素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Na NO_33.4 g/L、K_2HPO_41.5 g/L、发酵时间130 h。在此优化条件下,经摇瓶发酵验证,优化后发酵液的杀线活性为88.00%,比优化前提高了22.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枝顶孢霉 杀线虫活性 发酵条件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顶孢霉菌代谢产物对玉米圆斑病菌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雪梅 孙冬梅 +2 位作者 王介夫 张风娇 宋志儒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顶孢霉代谢产物对玉米圆斑病菌生长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顶孢霉发酵液对玉米圆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表明,含有顶孢霉菌代谢产物的培养基(D+P)圆斑病菌菌丝...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顶孢霉代谢产物对玉米圆斑病菌生长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顶孢霉发酵液对玉米圆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表明,含有顶孢霉菌代谢产物的培养基(D+P)圆斑病菌菌丝的生长速率低于含有玉米圆斑病菌代谢产物的培养基(Y+P)和空白对照PDA的生长速率,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65.0、86.5、87.5 mm/d;以Y+P和PDA为对照,D+P对玉米圆斑病菌在第1天和第2天时抑制率最高,均达58%以上;在1 mL PDA体系中,顶孢霉发酵液添加量为0.5 mL时,抑制率可达100%,不同浓度处理间及其与对照处理间顶孢霉发酵液抑制率差异显著(P=0.05);同一处理不同培养天数顶孢霉发酵液抑制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孢子萌发实验表明,经顶孢霉发酵液处理后的玉米圆斑孢子萌发率降低,在发酵液浓度为0.9 mL/mL时,萌发率仅为24%,抑制率可达66.67%,EC50约为68 mL/100 mL,且孢子经发酵液处理后产生畸形,不能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圆斑病 孢子萌发 顶孢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