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盛型小儿癫痫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久胜 刘玉玲 +1 位作者 王心羽 张方方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598-603,共6页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盛型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脾虚痰盛型儿童癫痫患者11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59例。西药组予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针刺组在西药组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予调和阴阳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盛型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脾虚痰盛型儿童癫痫患者11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59例。西药组予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针刺组在西药组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予调和阴阳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癫痫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每月发作次数、脑电活动情况以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ES)、s100β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西药组的86.0%(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各单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癫痫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和每月发作次数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均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ES、GFAP和s100β蛋白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均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电活动指标中θ波功率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刺组高于西药组(P<0.05)。随访时,针刺组复发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调和阴阳针刺治疗脾虚痰盛型小儿癫痫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单次发作持续时间,改善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对脑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调和阴阳 癫痫 脑电活动 神经功能 脾虚痰盛 儿童
下载PDF
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范崇桂 付国惠 闪海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通脑活络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目的探讨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通脑活络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BI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观察组治疗后12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基础治疗 通脑活络针刺治疗
下载PDF
平肝补肾法联合肌肉起止点针刺对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路永坤 王新志 +1 位作者 杨国防 杨海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907-1912,共6页
【目的】观察平肝补肾法联合肌肉起止点针刺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普通针刺组和复合针刺组,每组各20例。西药治疗组给予美多芭片口服,普通针刺组在西药治疗组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平肝补肾法联合肌肉起止点针刺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普通针刺组和复合针刺组,每组各20例。西药治疗组给予美多芭片口服,普通针刺组在西药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平肝补肾法针刺治疗,复合针刺组在普通针刺组的基础上加用肌肉起止点针刺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28 d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的变化情况,包括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UPDRS-Ⅰ)、日常生活活动评分(UPDRS-Ⅱ)和运动检查评分(UPDRS-Ⅲ),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UPDRS-Ⅰ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后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者的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复合针刺组在改善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方面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且复合针刺组在改善Berg平衡量表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补肾法联合肌肉起止点针刺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补肾法 肌肉起止点针刺 帕金森病 中晚期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尚杰 黄居科 +3 位作者 麦荣康 朱芬 欧伊娜 许琼瑜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外伤(TB)I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将60例TBI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规范化醒脑开窍针法)、对照组(非规范化的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和改良的B...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外伤(TB)I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将60例TBI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规范化醒脑开窍针法)、对照组(非规范化的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来评定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在定向能力、专注能力、复述能力、记忆能力、命名能力、计算能力方面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在定向能力、复述能力方面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在专注能力、定向能力、复述能力、记忆能力方面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MB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MB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醒脑开窍针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针灸疗法 针刺 醒脑开窍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不同时相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尹丽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分为急性期治疗组、恢复期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急性期治疗组于发病开始即行针刺治疗,恢复期治疗组于发病...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分为急性期治疗组、恢复期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急性期治疗组于发病开始即行针刺治疗,恢复期治疗组于发病14 d后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则不行针刺治疗。3组患者均于发病时及发病1个月时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结果 3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及NIH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治疗组、恢复期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及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及NIHSS评分与恢复期治疗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血Hcy水平,且不同时间点针刺有差异,早期治疗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梗死 醒脑开窍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防痉挛针刺法联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冯赵慧子 刘培培 幸小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防痉挛针刺法联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再学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究防痉挛针刺法联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再学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防痉挛针刺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下肢CSS评分为(4.28±0.69)分,低于对照组的(7.84±0.76)分,且两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MAS评分为(13.72±2.06)分、下肢MAS评分为(25.83±3.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08±2.11)、(22.09±3.45)分,且两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为(78.93±5.72)分,高于对照组的(69.72±5.34)分,且两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痉挛针刺法联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可有效恢复患者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防痉挛针刺法 运动再学习疗法 肌张力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近五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研究概况 被引量:8
7
作者 孔玥 张威 《河南中医》 2021年第6期919-922,共4页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常用方法有:体针疗法、眼针疗法、头针疗法、"靳三针"、穴位注射疗法、电针疗法及针刺结合其他疗法等。其中,体针疗法包括传统体针、巨刺法、"醒脑开窍法"等。体针、头针、眼针等运用较多并取得...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常用方法有:体针疗法、眼针疗法、头针疗法、"靳三针"、穴位注射疗法、电针疗法及针刺结合其他疗法等。其中,体针疗法包括传统体针、巨刺法、"醒脑开窍法"等。体针、头针、眼针等运用较多并取得较好疗效,此外,一些特殊疗法如"醒脑开窍法""靳三针"等也获得较好的疗效,但特殊针法虽然运用到临床中并取得疗效,但未被大量研究数据证实,缺乏大样本数据,不能为科研提供可靠依据,缺乏对机制的深入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较好,但尚未明确何种针刺方法最佳,故医者应采用循证医学,因人而异,选择最合适的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针刺疗法 体针疗法 眼针疗法 头针疗法 “靳三针” 穴位注射疗法 电针疗法 “醒脑开窍法” 巨刺法
下载PDF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黄香红 赵忠辉 +1 位作者 罗高俊 张佳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7期899-903,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焦氏头针及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均取C3-6颈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焦氏头针及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均取C3-6颈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焦氏头针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C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焦氏头针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焦氏头针及电针颈夹脊穴是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颈椎病 醒脑开窍 头针 血流变学 电针
下载PDF
开窍醒脑通语针刺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80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肖丹 陶剑青 +2 位作者 张银华 陈晨 李继慧 《河南中医》 2021年第7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观察开窍醒脑通语针刺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开窍醒脑通语针... 目的:观察开窍醒脑通语针刺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开窍醒脑通语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严重程度、问答能力、复述能力变化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和TrkB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治疗组有效率为97.5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窍醒脑通语针刺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语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窍醒脑通语针刺疗法 脑卒中后失语 语言康复训练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10
作者 周桂妃 余静 李倩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将研究对象通过随机...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将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干预方案为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干预方案为针刺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34/38),高于对照组的67.59%(25/38)(Z=2.41,P=0.016)。治疗后,两组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大(t=4.73,P<0.001;t=-10.58,P<0.001;t=6.42,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大(t=-7.33,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更大(t=3.72,P<0.001;t=-5.02,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核心肌群的徒手肌力评分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更大(t=3.31,P<0.0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核心肌群肌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针刺穴位 康复 运动疗法 运动活动 肌力 治疗结果 临床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手足十二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伟 张虎 +1 位作者 张春荣 于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究手足十二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北京市中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目的探究手足十二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北京市中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手足十二针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237,P=0.025)。治疗后,两组患者BBS、FMA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BS、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GF、BDNF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GF、BDN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十二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平衡能力及运动能力,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手足十二针 强制性运动疗法 治疗结果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针灸联合Lokohelp机器人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明明 班文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697-700,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Lokohelp机器人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临床疗效优势.方法选择太和县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58例...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Lokohelp机器人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临床疗效优势.方法选择太和县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58例,观察组5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治疗及基本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Lokohelp机器人步态康复.约定30 d为试验终点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ugl-Meyer平衡功能(FMA-B)评分为(9.15±2.58)分,观察组为(12.85±2.69)分,对照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为(23.78±5.33)分,观察组为(29.79±6.45)分,两组FMA-B、FMA-L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水平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1、11.441、7.213、11.318、7.591、5.489,均P<0.01);治疗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56.11±17.12)分,观察组为(79.59±21.31)分,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5、18.279、6.563,均P<0.01).结论针灸联合Lokohelp机器人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协同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偏瘫 针刺疗法 针刺穴位 Lokohelp机器人 灸法 康复 步行 姿势平衡 日常生活活动
原文传递
经筋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红岩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5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及温针灸治...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及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经筋刺法治疗,10 d为一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使用改良Ashworth法评估两组肌张力变化并进行比较。使用改良Lindmark评分表评估两组手精细动作运动协调能力与感觉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使用量角器测量两组患者患侧手关节活动度并进行比较,使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估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肌张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协调能力评分、感觉功能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运动协调能力评分、感觉功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手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手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经筋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增强手精细动作运动协调能力与感觉功能,提高患侧的手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经筋刺法 温针灸 肌张力 手运动 感觉功能 手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