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乐-诏安断裂带东支东山段晚更新世活动的年代学证据及其意义
1
作者 郭纪盛 乔岳强 +5 位作者 汤勇 余松 查雁鸿 胡庆 雷东宁 蔡永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长乐-诏安断裂带是福建沿海的主要活动断裂之一,沿断裂带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是福建省陆域上的主要发震构造。中国东部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与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有密切联系,因此研究长乐-诏安断裂带在晚更新世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 长乐-诏安断裂带是福建沿海的主要活动断裂之一,沿断裂带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是福建省陆域上的主要发震构造。中国东部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与晚更新世活动断裂有密切联系,因此研究长乐-诏安断裂带在晚更新世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福建省东山县最新发现的长乐-诏安断裂东支东山段剖面的野外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下盘地层和断层上断点以上地层中钾长石光释光测年,确定了长乐-诏安断裂带东支东山段的具体活动时间在(34.8±8.3)~(48.0±3.5)ka之间,显示该断裂至晚更新世晚期仍有活动,属晚更新世活动断裂;通过震级(M)与地震断层位错量(D)经验关系拟合法估算,该断裂的最大发震能力为6.5~7.0级地震。该晚更新世活动断裂的确定和最大震级估算,为长乐-诏安断裂带的活动性提供了确切年代学证据,为东山县地区城市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乐-诏安断裂带 晚更新世 活动断层 光释光测年 年代学 发震能力 东山
下载PDF
大柴旦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2
作者 庞炜 何文贵 +1 位作者 吴赵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473,共9页
通过航卫片遥感数据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结合差分GPS等测量手段,获取大柴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特征。结果显示:大柴旦断裂总长约135 km,整体上显示为一反“S”形,根据断裂走向的变化、地貌特征、活动强弱等,大致以温泉沟... 通过航卫片遥感数据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结合差分GPS等测量手段,获取大柴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特征。结果显示:大柴旦断裂总长约135 km,整体上显示为一反“S”形,根据断裂走向的变化、地貌特征、活动强弱等,大致以温泉沟、塔塔棱河为分界点,可将大柴旦断裂分为三段。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北段和南段逆冲性质较为明显。本次工作集中在断裂中段,该段以右旋逆冲活动为主,逆冲量和右旋量在不同地貌面上是不同的,显示出明显的多期次活动特征。野外天然古地震剖面揭示出1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2402.5±57.5)a.B.P之后,表明该断裂在全新世活动强烈,与该区域近年来频繁的强震活动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断裂 晚第四纪活动 右旋 断错地貌测量 测年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岳桥 李海龙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9-710,共12页
基于高分辨率SPOT影像解译、关键地点的野外构造地貌调查和活动断裂测量以及错断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OSL),确定了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主要活动断裂的分布特征及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发现后龙门山断裂带——五龙-冷碛镇断裂是一条晚更新世... 基于高分辨率SPOT影像解译、关键地点的野外构造地貌调查和活动断裂测量以及错断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OSL),确定了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主要活动断裂的分布特征及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发现后龙门山断裂带——五龙-冷碛镇断裂是一条晚更新世活动的右旋走滑断裂,没有明显的挤压逆冲活动形迹。根据次级断层的地层切割关系和沉积物测年结果,确定了沿该断裂带晚更新世两期走滑活动事件:一期发生在86~88ka,另一期发生在36~48ka。中央断裂带——双石-西岭断裂也具有右旋走滑活动特征,但其活动性相对较弱。这两条主要断裂在全新世没有明显的活动形迹,表明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构造活动性较弱。现今以中小地震为主,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以走滑应力机制占主导,与现今应力测量确定的逆冲应力状态不一致。这些观察和测试结果为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未来强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晚第四纪 活动断裂 光释光测年(osl)
下载PDF
浙江杭州地区孝丰—三门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姚琪 陈汉林 +7 位作者 张微 叶建青 马志江 赵冬 程晓敢 廖林 高翔 钱峻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1-609,共9页
北西走向的孝丰—三门湾断裂是浙北地区一条重要的断裂。该断裂第四纪以来表现为左旋走滑,并水平断错了北东走向的萧山—球川断裂和东西走向的昌化—普陀断裂。这三条断裂交汇于杭州地区并造成了钱塘江的拐弯。在孝丰—三门湾断裂与北... 北西走向的孝丰—三门湾断裂是浙北地区一条重要的断裂。该断裂第四纪以来表现为左旋走滑,并水平断错了北东走向的萧山—球川断裂和东西走向的昌化—普陀断裂。这三条断裂交汇于杭州地区并造成了钱塘江的拐弯。在孝丰—三门湾断裂与北东走向断裂的交汇处曾有多次地震发生。通过在孝丰—三门湾断裂(杭州段)上布设的4个探槽,发现该断裂附近存在一系列近于东西走向及北东走向的晚更新世活动断裂。这些断层活动可能是由孝丰—三门湾主干断裂的活动引起的,并调节着孝丰—三门湾主干断裂的活动,减弱断裂附近应力,降低区域地震危害性。采用了光释光(OSL)测年方法来限定断层活动时代,并采用孢粉测年对OSL年龄进行验证。依据OSL年龄,探槽所揭露的断层活动均发生距今1.65万年之前,存在两次断层活动,分别发生于1.65-1.97万年和4.2-5.12万年。孝丰—三门湾断裂在晚更新世有所活动的认识对于杭州地区乃至整个浙北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丰—三门湾断裂 osl测年 晚更新世 断裂活动性
下载PDF
乌兰巴托以西断裂活动时代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高元 龚志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2-327,共6页
蒙古乌兰巴托周边发育了多条活动断裂。以乌兰巴托以西的Emeelt和Hustai断裂为例,对相关断层开挖探槽,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Emeelt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根据剖面错断地层和其上覆、下伏地层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断出该断层最... 蒙古乌兰巴托周边发育了多条活动断裂。以乌兰巴托以西的Emeelt和Hustai断裂为例,对相关断层开挖探槽,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Emeelt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根据剖面错断地层和其上覆、下伏地层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断出该断层最新活动时间介于距今(9.6±1.0)ka和(11.3±1.3)ka之间;对Hustai断裂开挖的新鲜剖面显示其为正断层,通过分析错断地层和其上覆堆积物的光释光定年结果,推断该断裂最新活动时间介于距今(0.87±0.08)ka和(24.2±4.9)ka之间,且可能更接近距今(0.87±0.08)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光释光测年 晚第四纪 乌兰巴托
下载PDF
塔木素预选区第四纪构造活动性的光释光测年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饶峥 刘晓东 +1 位作者 刘帅 龚志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0170-10176,共7页
塔木素地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的预选区。预选区内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发育多条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于预选区有利地段的最终确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以塔木素... 塔木素地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的预选区。预选区内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发育多条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于预选区有利地段的最终确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以塔木素预选区北部靠近控盆断裂的塔木素断裂为研究对象,利用光释光定年技术研究了该断裂晚第四纪的活动性。通过采集研究区断裂错断河流阶地光释光样品进行室内分析,测得石英样品的光释光年龄为(56.8±5.2)ka,结合河流阶地的高程曲线认为塔木素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弱,是该研究区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预选区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木素断裂 晚第四纪 光释光定年 活动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部喀喇昆仑断裂活动构造研究进展综述(英文) 被引量:9
7
作者 Marie-Luce CHEVALIER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54,共18页
喀喇昆仑断裂系(KF)位于青藏高原西缘,具有右旋走滑性质,从帕米尔高原至尼泊尔西部延绵1 000多km。长期以来,对于喀喇昆仑断裂活动的起始时间、总位移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滑移速率以及断层两端的精确位置等问题,都存在较大争议。为... 喀喇昆仑断裂系(KF)位于青藏高原西缘,具有右旋走滑性质,从帕米尔高原至尼泊尔西部延绵1 000多km。长期以来,对于喀喇昆仑断裂活动的起始时间、总位移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滑移速率以及断层两端的精确位置等问题,都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好的了解喀喇昆仑断裂现今的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陆内碰撞造山带的关系,确定喀喇昆仑断裂的滑移速率历史以及它随时间和/或空间的变化规律是极其重要的。目前研究表明,从现今的大地测量学尺度到几个百万年的地质学尺度,喀喇昆仑断裂走滑速率的变化范围为3~10 mm/yr。本论文对断裂各段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阐述了获得晚第四纪以来走滑速率的方法,回顾了喀喇昆仑断裂在大地测量学、晚第四纪以及地质学等不同时间尺度的走滑速率,并重点讨论了晚第四纪以来断裂的走滑速率。然后,确定了喀喇昆仑断裂北端的精确位置、讨论了其运动学意义和地震灾害效应。鉴于喀喇昆仑断裂具有长期的活动历史、规模巨大、运动速率较高,我们认为即使板块内部小尺度的似连续变形非常发育,板块模型依然可以很好的解释由于印度-亚洲板块碰撞造成的喜马拉雅北部的岩石圈变形。喀喇昆仑断裂、阿尔金断裂、昆仑断裂及龙木错—郭扎错断裂等青藏高原周缘的主要走滑断裂对青藏高原向东的挤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断裂 青藏高原西部 滑移速率 晚第四纪 构造地貌 活动构造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