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paleoearthquakes in Jiuxian trenches across Nankou-Sunhe fault zone in Changping County of Beijing plain 被引量:6
1
作者 江娃利 侯治华 谢新生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2年第2期160-173,共14页
An abundance of the phenomena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paleoseismic events of different times and their recurrent interval, as well as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s is exposed in Jiuxian trenches across the Nank... An abundance of the phenomena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paleoseismic events of different times and their recurrent interval, as well as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s is exposed in Jiuxian trenches across the Nankou-Sunhe fault zone in Changping County.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ree paleoearthquakes occurring during the Holocene. They were dated as 10643 ± 250 a B.P.—9706 ± 1235 a B.P., 7894±150 a B.P.—7640 ± 650 a B.P, and 3987+100 a B.P.—3670 ± 310 a B.P, respectively. The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s are 1.0 m, 2.0 m, and 2.0 m, respectively. From a statistical formula of relation between historic earthquake magnitudes and surface seismic dislocations in North China, the magnitudes of these paleoearthquakes are inferred to be in a range fromM 7.7 toM 7.9.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Holocene fault activity in the plain can be traced in the trenches according to the micro-geomorphic features. Many micro-structural phenomena are also found in these trench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leoearthquakes in the Nankou-Sunhe fault zone during the Holocene time is of significance for assessment of future seismic risk in Beijing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nch excavation Holocene fault activity PALEOEARTHQUAKE Nankou-Sunhe fault zone beijing plain
原文传递
北京平原西北部地壳浅部结构和隐伏活动断裂——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 被引量:52
2
作者 刘保金 胡平 +7 位作者 陈颙 张先康 酆少英 杨晓平 于慎鄂 孟勇奇 石金虎 寇昆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15-2025,共11页
已有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存在有多条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和隐伏盆地.为了研究该区的地壳浅部结构、断裂的空间展布、断裂活动性以及深浅构造关系,2006年,在北京平原的西北部地区完成了1条60次覆盖的中深层地震反射剖... 已有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存在有多条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和隐伏盆地.为了研究该区的地壳浅部结构、断裂的空间展布、断裂活动性以及深浅构造关系,2006年,在北京平原的西北部地区完成了1条60次覆盖的中深层地震反射剖面和跨断裂的浅层地震反射剖面.结果表明,沿剖面结晶基底埋深约为3~6 km;在结晶基底以上,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一套连续性较好的强反射震相,应是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的沉积岩系;在结晶基底之下,为一系列横向连续性较差、能量较弱的短小反射事件,可能代表了变质程度较高的结晶变质岩系或不成层的其他岩体.中深层和浅层地震剖面揭示的断裂具有上下一致的对应关系和明显的第四纪活动,对本区地堑-地垒状盆岭构造和新生代地层厚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项研究不仅可进一步提高对北京地区新构造活动的认识,而且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技术对其他地区的深浅构造探测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区 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结构和构造 结晶基底 活动断层
下载PDF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3
作者 董泽义 汤吉 周志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2-452,共11页
根据已有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北京东部平原地区存在多条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该区基岩面的起伏情况、断裂的空间展布以及深部断面的延伸情况,2010年初,在北京顺义区庙卷村和朝阳区孙河地区附近完成了2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 根据已有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北京东部平原地区存在多条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该区基岩面的起伏情况、断裂的空间展布以及深部断面的延伸情况,2010年初,在北京顺义区庙卷村和朝阳区孙河地区附近完成了2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文中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隐伏活动断裂勘探的特点、资料采集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研究区域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结果表明:CSAMT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能给出工区内断裂的构造位置、倾向、断距以及发育规模,为地质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CSAMT法已经成为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手段,在城市活动断裂探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北京东部平原地区
下载PDF
磁性地层年代对北京平原顺义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的约束 被引量:17
4
作者 白凌燕 张磊 +6 位作者 蔡向民 王继明 杨天水 吴怀春 何静 张晓亮 赵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4-1242,共9页
顺义断裂是位于北京平原东北部的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活动性对北京市城市安全具有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为了解顺义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该断裂下盘的一个钻孔剖面ZK12-1的岩心样品开展磁性地层学研究。通过逐步热退磁,大部分样... 顺义断裂是位于北京平原东北部的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活动性对北京市城市安全具有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为了解顺义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该断裂下盘的一个钻孔剖面ZK12-1的岩心样品开展磁性地层学研究。通过逐步热退磁,大部分样品可成功分离出两个剩磁分量,其中低温分量具有正的、高倾角特征,可解释为由钻杆旋转引起的重磁化分量;高温分量为中等倾角且具有倒转特征,为原生剩磁。据此建立了ZK12-1钻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结合断裂上盘ZK12-2钻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结果,并根据这两个钻孔在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地层落差,计算出顺义断裂上、下两盘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相对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023 mm/a、0.001 7 mm/a、0.033mm/a和0.051 mm/a。这一结果表明顺义断裂在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更新世活动最弱,晚更新世断裂开始活化,活动性增强,全新世活动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学 顺义断裂 北京平原 活动速率 第四纪
下载PDF
北京南部地壳精细结构深地震反射探测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赵成彬 刘保金 +2 位作者 姬计法 酆少英 石金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8-1176,共9页
为了研究北京平原区的地壳结构特征、断裂的空间展布、断裂活动性以及深浅构造关系,在北京平原区的南部完成了1条长9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结果表明,该区地壳以双程反射时间(TWT)6~7s的强反射带Tc为界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厚... 为了研究北京平原区的地壳结构特征、断裂的空间展布、断裂活动性以及深浅构造关系,在北京平原区的南部完成了1条长9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结果表明,该区地壳以双程反射时间(TWT)6~7s的强反射带Tc为界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厚约18~19km,下地壳厚约16~17km,Moho界面深度约为34~35km.该区结晶基底起伏变化较大,上、下地壳分界面和Moho界面都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过渡带.上地壳反射层位丰富,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形态清晰.在夏垫断裂西北,剖面揭示了4~5组能量较强的反射震相,表现为典型的隆起区特征;在夏垫断裂东南,上部为一套向东南倾伏的密集强反射层,下部为一套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的强反射层,这些反射具有典型的沉积盆地特征,盆地最深处约为11km.剖面揭示的地壳深断裂倾角较陡,向上切穿了上、下地壳分界面,延伸到上地壳沉积盆地的底部,向下切穿了壳幔过渡带,与上部断裂和沉积盆地构成了独特的组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区 隐伏活动断裂 深地震反射剖面 结晶基底 速度剖面 壳幔过渡带
下载PDF
北京怀柔平原区的隐伏断层及构造活动性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长安 何科昭 温长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46-554,共9页
利用物化探、断层气、遥感、地质、地貌等综合方法,较详细地研究了北京怀柔一带平原区隐伏断层的分布及其新构造时期的活动特征。发现区内主要存在着北东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三组隐伏的新构造断层。其中北东向断层开始活动较早,且活动... 利用物化探、断层气、遥感、地质、地貌等综合方法,较详细地研究了北京怀柔一带平原区隐伏断层的分布及其新构造时期的活动特征。发现区内主要存在着北东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三组隐伏的新构造断层。其中北东向断层开始活动较早,且活动强度最大;南北向断层为青石岭断层的南延部分,第四纪初期活动较强;近东西向断层的活动时代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断层 构造活动 北京 怀柔地区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黄庄—高丽营断裂(房山—涞水段)第四纪活动特征的浅层综合探测证据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永恒 杨肖肖 +6 位作者 丰成君 张鹏 孟静 谭成轩 邓亚虹 宋焱勋 王继明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689,共13页
黄庄—高丽营断裂是北京平原区主要的隐伏活动断裂之一,其第四纪活动性对北京及邻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该隐伏断裂的复杂特征,本文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浅层人工地震、高密度电阻率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技... 黄庄—高丽营断裂是北京平原区主要的隐伏活动断裂之一,其第四纪活动性对北京及邻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该隐伏断裂的复杂特征,本文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浅层人工地震、高密度电阻率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结合联合钻孔剖面方法,揭示了黄庄—高丽营断裂房山—涞水段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主要特征,探测结果与综合分析表明:(1)该断裂走向NE,倾向SE,倾角为60°~70°,具典型的正断活动特征。(2)推断黄庄—高丽营断裂(房山—涞水段)上断点埋深约10 m,上更新统欧庄组底界错距约16 m,可能为晚更新世早期活动断裂,并可能是1658年涞水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并对浅地表地裂缝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对黄庄—高丽营断裂房山—涞水段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的综合探测结果可为该地区重大工程建设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及防灾减灾等提供关键地质依据。(3)综合物探结果可知,CSAMT法对隐伏活动断裂的初期探测有重要意义,在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内浅层地震勘探剖面揭示的断裂特征不如其在坚硬岩石地层内揭示的断裂特征明显,但通过多种物探方法的综合探测,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增加隐伏活动断裂探测的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黄庄—高丽营断裂 隐伏活动断裂 活断层探测 钻孔联合剖面
下载PDF
京津地区顺义-塘沽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的走时成像结果及其揭示的上地壳断裂构造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晓峰 熊伟 +3 位作者 王夫运 徐朝繁 段永红 嘉世旭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434,共21页
在大中型城市汇集的城市群及其邻近区域,利用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方法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对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韧性、构建城市减灾参考模型和防范地震及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文中运用正则化层析反演方法,... 在大中型城市汇集的城市群及其邻近区域,利用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方法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对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韧性、构建城市减灾参考模型和防范地震及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文中运用正则化层析反演方法,对穿越京津地区的高分辨折射地震剖面进行走时成像,构建了控制京津地区的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京津地区存在巨厚的沉积盖层,近地表速度低至1.6km/s,结晶基底最浅埋深位于北京凹陷(约2km),最深位于武清凹陷(约8km),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结晶基底埋深与结构性质主要受新生代期间的断陷沉降作用影响。文中还利用成像结果的速度差和地震记录的横向变化,对速度差异较大的断裂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研究区主要构造单元主控断裂的成像结果及其在上地壳的展布特征,为活断层探测中利用地震折射成像方法判定断层形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城市圈 地震折射剖面 上地壳速度结构 走时成像 平原区隐伏活断层
下载PDF
夏垫西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沈军 戴训也 +7 位作者 肖淳 焦轩凯 白其乐格尔 邓梅 刘泽众 夏方华 刘玉 刘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9-924,共16页
夏垫断裂是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在其西侧发现一条新的断裂,称其为夏垫西断裂。文中采用6条浅层地震剖面确定了该断层在三河市内的位置;采用联排钻孔探测方法并应用磁化率测井技术,结合释光测年,研究了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 夏垫断裂是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在其西侧发现一条新的断裂,称其为夏垫西断裂。文中采用6条浅层地震剖面确定了该断层在三河市内的位置;采用联排钻孔探测方法并应用磁化率测井技术,结合释光测年,研究了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该断裂蜿蜒曲折,总体走向NE,倾向NW。在垂直剖面上表现为正断层性质,它是燕郊半地堑型断陷东南缘的主控断裂。该断裂与夏垫断裂倾向相反,与夏垫断裂之间夹一地垒,地垒最窄处<1km。由10个钻孔的岩心柱状图和测井曲线及8个有效的测年数据组成的钻孔联合剖面显示,该隐伏断裂的上断点埋深约为12m,错断了晚更新世晚期地层,错断的最新地层的测年结果为(36.52±5.39)ka。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075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滑动速率约为0.03mm/a。该断裂在平面上可能与夏垫断裂组成雁列构造,二者在深部存在密切的联系,同属于一条切过整个地壳的深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夏垫西断裂 晚第四纪活动性 联排钻孔探测 浅层地震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