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and control factors in Qingdao offshore,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Ze Ning Man-man Lin +2 位作者 Yong Zhang Xiao-bo Zhang Xiang-huai Kong 《China Geology》 2019年第1期40-48,共9页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tively occurs in coastal zones, and these areas have numerous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Since 2009,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surveys in sea areas has promoted extensive geoph...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tively occurs in coastal zones, and these areas have numerous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Since 2009,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surveys in sea areas has promoted extensive geophysical surveys in Qingdao offshor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were systematically revealed using sub-bottom profile data, side-scan sonar data, and single-channel seismic data, among others.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the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are classified, and control factors in Qingdao offshore ar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mary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include active faults, buried paleo channels, shallow gas, irregular bedrock, eroded gullies, estuary deltas, tidal sand ridges, and seawater intrusion. In addition, neotectonic movement, sea level changes and sedimentary dynamic process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Qingdao offsh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YELLOW Sea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BURIED paleo channels SINGLE-CHANNEL seismic active faults
下载PDF
Active Northern Huashan Piedmont Fault Zone and Geological Hazard in Shaanxi Province
2
作者 Hou Jianjun Han Mukang Bai Taixu(Department of Geolop,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 100871)Zhang Wanxia(Institute of Geology, State Seiam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29)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7-40,共4页
On the basis of field observation and measuring data,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types,distributing regularity and gemeso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on the Northern Huashan predmont and its foreland plain. We think that ... On the basis of field observation and measuring data,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types,distributing regularity and gemeso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on the Northern Huashan predmont and its foreland plain. We think that the activity of Northern Huashan piedmont fault zone since Quaternary period makes the mountain highly uplift,which provide a favorable terrain condition for gravitatiotal geological hazard;the recent activity of the buried fault on the foreland plain is the main reason of ground cracking and sinking .Finally ,we make a synthetical analysis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 o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logical hazard fault activity Northern Huashan piedmont.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研究新进展:专辑序言
3
作者 吴中海 何仲太 +2 位作者 钟宁 俞晶星 张波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621-627,共7页
青藏高原东缘作为调节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构造转换带,发育了高密度活动断裂和具有高频强震活动,而且地质地貌复杂,人口相对密集,因而成为我国地震灾害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伴随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活断层探测等工作的深入,对青... 青藏高原东缘作为调节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构造转换带,发育了高密度活动断裂和具有高频强震活动,而且地质地貌复杂,人口相对密集,因而成为我国地震灾害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伴随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活断层探测等工作的深入,对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及相关地震灾害的调查研究程度得到不断提升。为了及时交流相关的研究成果,支撑区域防震减灾和地质安全评价等工作,《地震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成果专辑2期。此期专辑共征集优选了强震构造、地震与灾害和构造地貌相关领域的代表性学术论文11篇,希望这些成果可进一步提升对区域强震构造特征、地震活动风险及触发地质灾害规律等的认识,从而为防范强震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强震构造 地震次生灾害 活动断裂 构造地貌
下载PDF
CSAMT法在莆田市断裂活动性调查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志伟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查明福建省莆田地区重点建设区断裂活动性与区域稳定性,进而指导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莆田市以城市地质调查为契机,开展了主要断裂活动性调查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题工作。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 为查明福建省莆田地区重点建设区断裂活动性与区域稳定性,进而指导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莆田市以城市地质调查为契机,开展了主要断裂活动性调查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题工作。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CSAMT)为主,高密度电法及电阻率测深为辅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通过对莆田重点建设区内沙县—南日岛、东郊—涵江及陂头—西天尾三条断裂的CSAMT探测成果对比分析。查明了探测区域内地层厚度规律和构造的规模形态、充填情况等信息,总结了莆田断裂构造的电性特征和展布规律并与钻探验证资料吻合。结果显示,CSAMT能有效分辨埋深1 km以内断裂构造的纵向及横向电性差异情况,以电阻率等值线图推测的地质信息为基础,结合区域地震、地温差异等因素能对断裂的活动性、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定性分析研究。其探测成果为城市的空间利用、工程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 断裂活动性 地壳稳定性 地质灾害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断裂活动的灾害效应 被引量:31
5
作者 吴珍汉 叶培盛 +2 位作者 吴中海 胡道功 周春景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青藏铁路沿线发育大量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对地震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形成了12条区域性地震构造带。一些重要的活动断裂的平均运动速度达4~15mm/a,能够孕育6~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导致... 青藏铁路沿线发育大量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对地震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形成了12条区域性地震构造带。一些重要的活动断裂的平均运动速度达4~15mm/a,能够孕育6~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导致严重的地震灾害。在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活动不仅导致路基变形、路面破裂和工程破坏,还诱发不均匀冻胀、构造裂缝和移动冰丘等地质灾害,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和输油管道等线路的工程安全产生不良影响。断裂蠕滑运动与地下水活动、不均匀冻胀的耦合效应使青藏公路安多段路基松动和路面强烈变形,对青藏铁路的工程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效应 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 工程安全 青藏铁路 青藏高原 地震构造带
下载PDF
CO2地质封存工程的潜在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20
6
作者 崔振东 刘大安 +1 位作者 曾荣树 牛晶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0-706,共7页
CO2地质封存技术虽是有效减排CO2和提高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采收率的技术手段,但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CO2地质封存工程可能诱发一些潜在的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如浅层地表垂向差异变形、可能诱发的断层活化及地震事件、CO2逃逸导致淡... CO2地质封存技术虽是有效减排CO2和提高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采收率的技术手段,但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CO2地质封存工程可能诱发一些潜在的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如浅层地表垂向差异变形、可能诱发的断层活化及地震事件、CO2逃逸导致淡水含水层的污染、CO2泄漏富集危害附近人类健康和局部生态系统等。本文分析了上述潜在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及灾害诱发模式,并从科学选址、风险评估、工程监管、监测预警、应急补救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和工程指导原则,对CO2地质封存技术的安全性评估和工程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地质环境灾害 断层活化 泄漏风险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质灾害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学潮 张辉 +2 位作者 刘振红 赵自强 牛书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7-303,共7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位于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部 ,采用深埋长隧洞方案经巴颜喀拉山输水入黄河 ,工程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包括活动断层和地震、冻土冻害、高地应力及岩爆、地温异常、库区岸坡变形等 .其中 ,活动断层及地震是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位于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部 ,采用深埋长隧洞方案经巴颜喀拉山输水入黄河 ,工程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包括活动断层和地震、冻土冻害、高地应力及岩爆、地温异常、库区岸坡变形等 .其中 ,活动断层及地震是调水工程区的主要地质灾害 .对主要地质灾害的特征和破坏形式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地质灾害 地震 活动断层 新构造活动 破坏形式 治理措施
下载PDF
青海西南部乌丽活动断裂系的地质特征及灾害效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吴珍汉 吴中海 +2 位作者 张永双 胡道功 周春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7-444,共8页
乌丽活动断裂系发育于乌丽山地,是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区域性活动构造体系,由乌丽北山活动断裂、乌丽盆缘活动断裂和乌丽南山活动断裂所组成,主要包括17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层。大部分活动断层属左旋斜滑断层,部分活动断层为左... 乌丽活动断裂系发育于乌丽山地,是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区域性活动构造体系,由乌丽北山活动断裂、乌丽盆缘活动断裂和乌丽南山活动断裂所组成,主要包括17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层。大部分活动断层属左旋斜滑断层,部分活动断层为左旋走滑断层。据地质观测资料估算,典型活动断层全新世左旋走滑速度分量为1.2~3.5mm/a、垂直下滑速度分量为0.5~3.5mm/a。沿乌丽活动断裂系发育5条宽100~400m的构造裂缝带、大量串珠状冰丘群与少量移动冰丘,构造裂缝产生的高密度地表破裂和移动冰丘造成的地表拱曲变形是影响青藏铁路、公路线路工程安全的主要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 乌丽 青藏高原北部
下载PDF
南海南部活动断裂与灾害性地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詹文欢 刘以宣 +1 位作者 钟建强 陆成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共9页
根据浅层地震剖面资料,本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南海南部活动断裂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同时,还对该区的灾害性地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活动断裂 灾害性地质 南海
下载PDF
南北活动构造带中段地质灾害与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概论 被引量:22
10
作者 郭长宝 张永双 +4 位作者 王涛 孙萍 蒋良文 杜宇本 杨志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722,共16页
甘肃天水等城镇和成兰交通廊道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南北活动构造带中段,是中国东西部地质、地貌边界带,断裂活动性强,地震活动频繁。本文在区内地质资料收集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活动断裂、浅表层地质灾害、深埋隧道重大工程地质... 甘肃天水等城镇和成兰交通廊道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南北活动构造带中段,是中国东西部地质、地貌边界带,断裂活动性强,地震活动频繁。本文在区内地质资料收集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活动断裂、浅表层地质灾害、深埋隧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等角度,分析了甘肃天水等城镇和成兰交通廊道规划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认为:研究区内对成兰铁路和甘肃天水等城镇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断裂带主要有15条,并对区域构造应力场具有重要影响,具有强震诱发背景;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极为发育,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受强降雨、地震和活动断裂影响大,并发育一系列古地震滑坡,部分崩塌和滑坡方量大,具有高位、高速远程等特征,已严重制约着城镇、铁路、公路等地面工程建设,危害严重;研究区内深埋长大隧道多且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已经遇到并严重受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涌水突泥和高地温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影响,同时还存在活动断裂断错效应对深埋隧道和桥梁等重要工程设施的长期影响。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深入探讨了其发育分布规律,并提出了调查研究途径和解决办法,对区内重要城镇、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兰铁路 活动断裂 工程地质问题 地质灾害 地质选线
下载PDF
汶川大震的科学思考 被引量:26
11
作者 彭建兵 马润勇 +3 位作者 范文 门玉明 林鸿州 邓亚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29,共29页
在野外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围绕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特征、发震机制、地表破裂带的分段性与分带性、南北构造带地震危险性、地震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及链生性、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特征与安全性、地震烈度区划问题及极端自然灾害的... 在野外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围绕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特征、发震机制、地表破裂带的分段性与分带性、南北构造带地震危险性、地震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及链生性、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特征与安全性、地震烈度区划问题及极端自然灾害的预测与应对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结果表明,低速滑动断层、晚更新世断层或中央活动断裂也可以发生强震;汶川地震同时具有深部构造的控震作用;地表破裂沿走向可分为映秀—安县段、北川—关口段及青川段;地表破裂可分为主破裂、牵动破裂与感应破裂3种类型;青川段的深部破裂与浅部破裂没有几何上的连续关系或继承关系;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大陆强震多发带,尤其是其北段的六盘山—天水—武都—青川一带未来的强震危险性不容忽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具有灾害类型多、成因机理复杂、灾害链长、规模大、范围广、灾害程度深、危害对象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高烈度区和活断层沿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与预测评价对防灾减灾极为重要;活动断裂沿线应注意破裂影响带宽度与建筑物安全避让距离;应对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地震烈度区划应同时考虑活动断层的复发周期、地震的离逝时间乃至地形地貌条件;重大工程应提高设防烈度;应当加强极端自然灾害预测评估,完善应对对策和提高应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地震 活动断裂 地表破裂带 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 地质灾害 建(构)筑物破坏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的地裂缝及工程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珍汉 胡道功 +2 位作者 吴中海 叶培盛 刘琦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通过大比例尺野外地质调查和跨季节对比观测, 发现青藏铁路沿线发育地震破裂、断层裂缝、冻土裂缝与冰裂缝4种不同类型的地裂缝。典型地震破裂包括西大滩古地震破裂、昆仑山南缘地震破裂、可可西里古地震破裂、崩错地震破裂、谷露盆西... 通过大比例尺野外地质调查和跨季节对比观测, 发现青藏铁路沿线发育地震破裂、断层裂缝、冻土裂缝与冰裂缝4种不同类型的地裂缝。典型地震破裂包括西大滩古地震破裂、昆仑山南缘地震破裂、可可西里古地震破裂、崩错地震破裂、谷露盆西地震破裂、羊八井—当雄盆西地震破裂; 地震破裂规模大, 产状稳定, 与地震鼓包、地震陡坎、地震凹陷有序组合, 是地表构造变形的重要形式, 属内动力成因地裂缝。断层裂缝沿断层破碎带定向分布, 产状稳定,成群产出, 与断层活动、地下水运移、不均匀冻胀存在密切的关系, 是构造变形与融冻变形联合、内外动力耦合产生的复合成因地裂缝。冻土裂缝和冰裂缝属外营力成因地裂缝, 是冻土与冰层不均匀融冻变形的重要表现形式。地震破裂、断层裂缝和冻土裂缝对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及沿线工程安全具有不良影响, 这些地裂缝切割错断路基, 形成路面破裂和路基滑塌, 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活动断层 融冻变形 地质灾害 青藏铁路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风火山活动断裂系及工程危害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珍汉 吴中海 +1 位作者 胡道功 彭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风火山活动断裂系由风火山北麓活动断裂、风火山活动断裂、二道沟活动断裂、二道沟南活动断裂所组成 ,其中发育不同方向、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层。风火山北麓 F2 4断层自 2 2 10 0 a以来平均左旋走滑运动速度为 4.0 7mm/a,二道沟... 风火山活动断裂系由风火山北麓活动断裂、风火山活动断裂、二道沟活动断裂、二道沟南活动断裂所组成 ,其中发育不同方向、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层。风火山北麓 F2 4断层自 2 2 10 0 a以来平均左旋走滑运动速度为 4.0 7mm/a,二道沟 F2 6-4断层自 163 0 0 a以来平均左旋走滑运动速度为 1.10 m m/a,二道沟南 F2 7,F2 7-1,F2 7-8断层在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平均左旋走滑运动速度分别为 3 .5 2 ,2 .98,0 .5 1mm/a,断层 F2 6-4,F2 7,F2 7-1,F2 7-8尚存在 0 .12~ 0 .5 1mm/a的垂直运动速度分量。沿风火山活动断裂系发育不均匀冻胀、冰丘、构造裂缝带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输油管道等线路工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山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 工程安全 青藏高原 运动规律 地震
下载PDF
天水地区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成玉祥 张骏 杜东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33-37,共5页
在对天水地区断裂活动性的实地调查和断裂带氡气含量测试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分级,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分布特征,研究了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的... 在对天水地区断裂活动性的实地调查和断裂带氡气含量测试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分级,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分布特征,研究了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断裂活动是本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活动性 地质灾害 相关性 天水地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不冻泉移动冰丘及灾害效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培盛 吴珍汉 +1 位作者 胡道功 吴中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258,共7页
不冻泉移动冰丘发育于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2001年仅在青藏公路东南侧形成1个小型冰丘,2002年在青藏公路西北侧形成低矮冰丘群,2004-2005年发展成为大型冰丘群,2006年移动冰丘的发育高度和分布范围进一步增大。不冻泉移动... 不冻泉移动冰丘发育于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区断裂破碎带,2001年仅在青藏公路东南侧形成1个小型冰丘,2002年在青藏公路西北侧形成低矮冰丘群,2004-2005年发展成为大型冰丘群,2006年移动冰丘的发育高度和分布范围进一步增大。不冻泉移动冰丘不仅穿刺青藏公路路基,破坏青藏公路桥涵结构,蚕食青藏公路路堤,影响青藏公路的交通安全;而且导致输油管道拱曲变形,诱发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产生显著的灾害效应。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通过地下疏导或地表排放沿断裂破碎带上涌的地下泉水,能够有效减轻或防治不冻泉移动冰丘的灾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冰丘 地质灾害 活动断裂 不冻泉 青藏公路
下载PDF
西藏波密—林芝环境地质灾害及防治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建忠 郑来林 +3 位作者 耿全如 孙志明 董翰 李泰兴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1-84,88,共5页
本文在利用遥感技术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波密—林芝环境地质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部构造结及其所形成的活动断裂系统控制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发育、水文气候和植被,进而控制洪涝、岩崩、泥... 本文在利用遥感技术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波密—林芝环境地质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部构造结及其所形成的活动断裂系统控制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发育、水文气候和植被,进而控制洪涝、岩崩、泥石流、滑坡和崩塌,以及地震等灾害,并提出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活动断层 防治 波密-林芝 西藏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带对地质选线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炳祥 谌文武 +1 位作者 梁收运 李金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青藏铁路横穿了青藏高原上大量的活动断裂带。本文研究了青藏铁路沿线的29条活动断裂带分布规律和地质病害。通过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病害特点和典型路段的地质选线,总结了断裂带地质选线的原则,主要包括:尽量在断裂带活动性较... 青藏铁路横穿了青藏高原上大量的活动断裂带。本文研究了青藏铁路沿线的29条活动断裂带分布规律和地质病害。通过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病害特点和典型路段的地质选线,总结了断裂带地质选线的原则,主要包括:尽量在断裂带活动性较弱、宽度较窄的地段以垂直或高角度通过;尽量不设大中桥、高桥、隧道、高填深挖等难以修复的大型建筑物。事实证明,以上原则在绕避和通过活动断裂带时是正确可行的,可以在青藏线改建和其它铁路工程上借鉴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地质选线原则 活动断裂带 地质灾害
下载PDF
LiDAR技术在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7
18
作者 马晓雪 吴中海 李家存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103,共11页
介绍了LiDAR激光探测与测距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并对LiDAR技术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冰川及海岸线测绘等地质环境领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LiDAR系统集激光、GPS和惯性导航系... 介绍了LiDAR激光探测与测距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并对LiDAR技术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冰川及海岸线测绘等地质环境领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LiDAR系统集激光、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三种技术于一身,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取地面目标的三维空间信息,是继GPS空间定位系统之后又一项测绘技术新突破。LiDAR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测量技术未来在自动、快速提取滑坡体、自动提取与断裂相关的微地貌结构信息、海岸带附近精细地物分类、海岸带调查以及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地质环境 滑坡灾害监测 活动断裂 冰川及海岸线测绘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区典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健 张虎元 +1 位作者 张永雷 张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北京市平原区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活动断裂、地震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文章结合具体实例对三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其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活动断裂的危险性主要根据断裂的活动时期、断裂不同部位的活动性以及评估区距离断裂活动部位的远近... 北京市平原区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活动断裂、地震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文章结合具体实例对三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其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活动断裂的危险性主要根据断裂的活动时期、断裂不同部位的活动性以及评估区距离断裂活动部位的远近程度进行评估。地震砂土液化判别采用现场标准贯入试验进行评估。地面沉降预测评估依据地下水累计开采量与累计地面沉降量的相关关系分析和固结理论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地震砂土液化 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
下载PDF
断裂活动与矿山地质动力灾害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国才 李强 吴宏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7-19,共3页
根据岩石圈动力学[1 ] 的基本原理 ,阐述了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等矿山地质动力现象显现与区域断裂活动的相关性以及活断裂活动与矿区动力现象显现特征间的关系等问题。结合北票矿区地质动力区划研究成果 ,介绍了用断裂活性评估确定矿山... 根据岩石圈动力学[1 ] 的基本原理 ,阐述了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等矿山地质动力现象显现与区域断裂活动的相关性以及活断裂活动与矿区动力现象显现特征间的关系等问题。结合北票矿区地质动力区划研究成果 ,介绍了用断裂活性评估确定矿山地质动力现象显现与断裂活动相关度大小的方法 ,分析了北票矿区断裂活动及矿山地质动力现象显现规律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示了矿山地质动力灾害区域预测与防治工作的岩石圈动力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 活动断裂 地质动力灾害 区域应力环境 岩石圈 冲击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