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nsecutive joint shear strength model considering the 3D roughness of real contact joint surface
1
作者 Liren Ban Zhigang Tao +1 位作者 Weisheng Du Yuhang H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17-624,共8页
A consecutive joint shear strength model for soft rock joint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egradation law of the actual contact three-dimensional(3D)roughness.The essence of the degradation ... A consecutive joint shear strength model for soft rock joint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egradation law of the actual contact three-dimensional(3D)roughness.The essence of the degradation of the maximum possible dilation angle is the degradation of the 3D average equivalent dip angle of the actual contact joint asperities.Firstly,models for calculating the maximum possible dilation angle at the initial and residual shear stress stages are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3D joint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esponding shear stages.Secondly,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maximum possible dilation angle is quantified by studying the degradation law of the joint micro convex body.Based on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maximum possible dilation angle,the maximum possible shear strength model is proposed.Furthermore,a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shear stiffness degradation in the plastic stage is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possible shear strength of rock joints,the shear stress-shear displacement prediction model of rock joints is obtained.The new model reveals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int shear strength and actual contact joint roughness,and the degradation of shear strength after the peak is due to the degradation of actual contact joint rough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ar strength actual contact area 3D roughness Shear test
下载PDF
基于离散方法的钢-BFPC结合面接触性能虚拟材料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佳兴 陈宇 +1 位作者 徐平 于英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5-214,共10页
为准确计算钢-BFPC结合面的实际接触面积比进而建立基于离散方法的钢-BFPC结合面接触性能虚拟材料仿真方法。通过对结合面接触拓片离散化处理建立钢-BFPC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比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不同结合面压力对实... 为准确计算钢-BFPC结合面的实际接触面积比进而建立基于离散方法的钢-BFPC结合面接触性能虚拟材料仿真方法。通过对结合面接触拓片离散化处理建立钢-BFPC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比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不同结合面压力对实际接触面积比的影响规律。以计算的实际接触面积比为基础,建立了钢-BFPC结合面虚拟材料仿真分析模型。分别通过虚拟材料仿真和实验研究了钢-BFPC结合面试件模态特性并将两种方式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固有频率最大相对误差为+6.48%且振型一致,证明了钢-BFPC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比的离散计算方法和虚拟材料仿真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方法 钢-BFPC结合面 实际接触面积比 接触性能 虚拟材料
下载PDF
GIS设备用表带触指电连接结构接触电阻的分形理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为 朱太云 +2 位作者 任汀 王青于 靳守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0,共10页
电连接结构的接触电阻(electrical contact resistance,ECR)是评价电接触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表带触指是环保气体GIS设备中重要的电连接部件,其ECR不仅影响回路总电阻,通流过大导体振动、安装不当等因素也会导致电接触不良,引发触指... 电连接结构的接触电阻(electrical contact resistance,ECR)是评价电接触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表带触指是环保气体GIS设备中重要的电连接部件,其ECR不仅影响回路总电阻,通流过大导体振动、安装不当等因素也会导致电接触不良,引发触指局部过热,引起绝缘放电等故障,还会关系到环保气体GIS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为研究触指ECR的产生机理和变化规律,采用MATLAB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捕捉接触区域灰度图像,获得触指接触区域的名义接触面积Aa和分形维数D;运用分形理论模型,数值计算了表带触指电连接结构的ECR,并通过ECR试验测量,验证了应用分形理论模型解析计算表带触指电连接结构ECR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了表带触指电接触过程中的弹性变形、第一弹塑性变形、第二弹塑性变形和塑性变形4个阶段,对比分析了不同分形维数对触指电接触实际接触面积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分形理论模型可用于GIS设备用表带触指的接触电阻理论计算;触指电接触表面形貌越复杂,分形维数越大,触点变形越先进入弹塑性阶段,也越易进入第二弹塑性变形阶段,达到相同承载能力所需实际接触面积也越小。研究成果有助于环保气体GIS电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为环保气体GIS设备触指电连接结构的多物理场计算和电接触性能的状态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模型 表带触指 接触电阻 弹塑性变形 实际接触面积
下载PDF
机床支撑地脚结合部法向粗糙接触建模 被引量:3
4
作者 田红亮 余媛 张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11-2118,共8页
基于对起伏和凹凸不平的表面微观几何学形貌统计分析,考查衡量微接触点的2个弹塑性变形区域,建立机床支撑地脚结合部的实际接触面积、法向接触负载与法向接触刚度的理论解.该理论解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弹性、弹塑性与塑性变形规制.计算及... 基于对起伏和凹凸不平的表面微观几何学形貌统计分析,考查衡量微接触点的2个弹塑性变形区域,建立机床支撑地脚结合部的实际接触面积、法向接触负载与法向接触刚度的理论解.该理论解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弹性、弹塑性与塑性变形规制.计算及分析结果显示:地脚结合部的实际接触面积、法向接触负载和法向接触刚度均随着混凝土地坪与标准平板之间间距的减少而增长,但随着塑性指数的扩大而上升.微接触点高度的概率密度关乎结合部法向接触参数的程度最大.通过有限元仿真对地脚结合部法向接触参数辨识结果进行验证,计及地脚参数的有限元模型得到的谐响应分析和法向接触刚度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结合部法向接触参数的理论考究以及仿真分析为粗糙表面接触特性的扩展探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脚结合部 弹塑性区域 实际接触面积 法向接触负载 法向接触刚度 两表面间距 塑性指数
下载PDF
钢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平 徐戍廷 +1 位作者 沈佳兴 于英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8-824,共7页
为解决分形接触理论中最大接触面积难以准确计算导致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难以有效获取的问题,基于离散化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一种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与结合面接触刚度理论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钢玄武岩纤维树... 为解决分形接触理论中最大接触面积难以准确计算导致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难以有效获取的问题,基于离散化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一种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与结合面接触刚度理论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钢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BFPC)结合面接触刚度计算方法。通过模态实验对五种预载荷下的钢BFPC结合面组件的接触刚度进行了测量,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确定了二者的相对误差均小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结合面 离散法 实际接触面积 接触刚度 分形接触理论
下载PDF
计算粗糙实际接触面积的图解分析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睦 李铬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13,共3页
零件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承载能力、耐磨性、配合性质、密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零件接触点间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特点分析 ,提出了计算金属匀质粗糙表面承载后实际接触面积的图解分析法。按此方法确定零件接触面积 ,无需给出凸峰分... 零件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承载能力、耐磨性、配合性质、密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零件接触点间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特点分析 ,提出了计算金属匀质粗糙表面承载后实际接触面积的图解分析法。按此方法确定零件接触面积 ,无需给出凸峰分布和曲率半径 ,仅用一个静态参数—不平度平均间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曲线 压力 不平度平均间距 实际接触面积
下载PDF
一种用于动物黏附运动机制研究的多参数同步测量传感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步祥 沈鸿烈 +2 位作者 肖博 曹铮铮 戴振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9-365,共7页
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包括壁虎在内的许多动物演化出了与其运动表面间形成黏附力的器官。已有研究发现:生物黏附力与接触面积密切相关,基于范德华力的干黏附可能受包括摩擦接触电荷导致的电场在内的外电场调控。壁虎运动过程接触/摩擦电的... 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包括壁虎在内的许多动物演化出了与其运动表面间形成黏附力的器官。已有研究发现:生物黏附力与接触面积密切相关,基于范德华力的干黏附可能受包括摩擦接触电荷导致的电场在内的外电场调控。壁虎运动过程接触/摩擦电的存在已得到证实,反力、实际接触面积两个参数的单独测量和表征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不同参数测试技术和设备之间存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冲突,上述3个参数的同步测试及综合研究仍未能顺利展开。本文在综合考量了上述多参数测试技术之间的冲突后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多参数测量复合传感器,实现了上述3个参数的同步测试,并以具有优异黏附能力的大壁虎为对象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复合传感器能够满足黏附力、黏附实际接触面积以及黏附接触电荷的同步测量需求,为研究生物黏附机制和仿生黏附奠定了设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接触反力 实际接触面积 接触电荷 同步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