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付睿 戴威 +2 位作者 孟然 赵星辉 黄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评价脑蛋白水解物(施普善)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7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施普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同时使用相同剂量的激素、B族维生素和能量合剂治疗,施普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施普善治疗。... 目的评价脑蛋白水解物(施普善)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7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施普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同时使用相同剂量的激素、B族维生素和能量合剂治疗,施普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施普善治疗。治疗后4周和3个月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和3个月施普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61.1%×33.3%和75%×44.4%,总有效率分别为80.5%vs.50%和94.4%vs.72.2%,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ouse-Brackmann分级Ⅴ~Ⅵ级的重症患者施普善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为82.4%和44.4%(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施普善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施普善 house-brackmann分级法
下载PDF
三七通舒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静 吴景芬 韦永胜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发病7天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以及针灸理疗等基础治疗,三七通舒组44例采用基础治疗+三七通舒治疗,疗程28天。...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发病7天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以及针灸理疗等基础治疗,三七通舒组44例采用基础治疗+三七通舒治疗,疗程28天。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判定。治疗前后行面神经电图(ENoG)检查。结果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患侧EnoG的潜伏期及振幅均具有可比性。治疗28天后,两组H-B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33±1.21vs对照组3.08±1.35,P<0.05);面神经电图显示治疗组患侧潜伏期(2.46±0.34)及振幅(189±67)均较对照组潜伏期(3.37±0.49)及振幅(131±52)有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指标比较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5.45%,对照组80.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针灸及理疗等综合治疗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三七通舒胶囊 临床对照试验 house-brackmann 面神经电图
下载PDF
针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强 王秀娟 +2 位作者 陆小左 薛蓉 李平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的疗效改善情况。[方法]将1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局部血运,减轻神经根水肿和营养周围神经的口服药物进行常规治疗。选... [目的]观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的疗效改善情况。[方法]将1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局部血运,减轻神经根水肿和营养周围神经的口服药物进行常规治疗。选用口服泼尼松30 mg/次,每日2次;弥可保0.5 mg/次,每日3次;有病毒感染者口服阿昔洛韦0.2 g/次,每日5次,以上药物均5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施加针刺治疗,选取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等穴位辨证加减,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5 d为1个疗程,针刺2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House-Brackmann分级)以及瞬目反射(BR)检查患侧R1、R2、健侧R2′波幅较自身健侧R1、R2,患侧R2′百分比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House-Brack-mann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R所检测的R1、R2、R2′波幅,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有明显性提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疗法在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 针刺 瞬目反射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江伟 何传斌 周俊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法治疗35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经10 d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2例,显... 目的观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法治疗35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经10 d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2例,显效率达82.9%。1个月后随访,痊愈25例,显效8例,好转2例。显效率达94.3%。结论运用综合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急性期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上官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2-99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4例,显效23例,好转5例,无效0例,痊愈率33.33%,显效率88.09%,总有效率10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4例,显效23例,好转5例,无效0例,痊愈率33.33%,显效率88.09%,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中痊愈8例,显效13例,好转19例,无效2例,痊愈率19.05%,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5.24%。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途径,能使受损的面神经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急性特发性面瘫MRI表现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钱华 宋雯雯 +3 位作者 戴敏慧 许茂盛 杨林 曹志坚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7期979-980,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特发性面瘫患者面神经MRI的相对强化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特发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增强MRI的图像,根据临床完全恢复时间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组和预后较差组,比较两组患者每段面神经的相对强化程度的差... 目的分析急性特发性面瘫患者面神经MRI的相对强化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特发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增强MRI的图像,根据临床完全恢复时间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组和预后较差组,比较两组患者每段面神经的相对强化程度的差弃,结果两组患者面神经迷路段、膝状神经节段相对强化程度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内听道段、鼓室段、乳突段的相对强化程度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特发性面瘫MRI增强表现与预后时间存在一定相关,在面神经迷路段、膝状神经节段预后较好组的强化程度比预后较差组的强化程度低,在评估患者预后中可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面瘫 磁共振成像 面神经
下载PDF
三七通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02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李进民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2011年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0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2011年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0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面神经电图(ENoG)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0%;面神经电图(ENoG):治疗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损失比分别为82%和20%,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损失比分剐为80%和5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通舒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电图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牵正散联合温针灸足三里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金 张柳燕 +1 位作者 刘芳 段婷婷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牵正散联合温针灸足三里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牵正散联合温针灸足三里。两组疗程均为1... 目的观察牵正散联合温针灸足三里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牵正散联合温针灸足三里。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计数及EPCs集落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6.67%和6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EPCs计数与EPCs集落计数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EPCs计数与EPCs集落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联合温针灸足三里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满意,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内皮损伤的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 牵正散 温针灸 足三里 血管内皮损伤
下载PDF
分期针刺联合泼尼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瑞 赵静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6期2309-2311,2315,共4页
目的探究分期针刺联合泼尼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西安工会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与观察组(n=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观... 目的探究分期针刺联合泼尼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西安工会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与观察组(n=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联用泼尼松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后遗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量表评分及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刺联合泼尼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可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更好恢复,且后遗症较少,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泼尼松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买国仆 郭长娥 +2 位作者 王侠 朱校序 李静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1期95-99,共5页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风寒袭络证的疗效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IFP风寒袭络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风寒袭络证的疗效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期IFP风寒袭络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针刺及中药内服。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面神经传导功能及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眼裂闭合、口角偏斜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眼裂闭合、口角偏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M波潜伏期均降低(P<0.05),观察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M波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GDNF、NGF水平均提高(P<0.05),观察组血清G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观察组(9.09%)与对照组(0)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IFP风寒袭络证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增强GDNF、NGF等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急性期 风寒袭络证 祛风化痰 通络止痉 针刺 面神经传导功能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郭元明 马建法 +2 位作者 孙晓 陈聪聪 刘崇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基于面神经电图参数探究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患者面神经传导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期89例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 目的基于面神经电图参数探究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患者面神经传导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期89例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给予地塞米松、更昔洛韦、甲钴胺针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神经传导功能、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unny brook评分为(90.34±2.24)分,面瘫评分标准(Portmann)为(13.83±2.34)分、面部残疾指数(FDIP)评分为(20.54±2.28)分高于对照组Sunny brook评分(81.27±2.18)分,面Portmann(12.18±2.12)分、FDIP评分(19.06±2.04)分,面部残疾社会生活指数(FDIS)为(10.08±2.05)低于对照组FDIS(11.66±2.2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额肌M波波幅(0.79±0.16)mV、眼轮匝肌M波波幅(1.25±0.38)mV、口轮匝肌M波波幅(1.79±0.41)mV、上唇方肌M波波幅(2.09±0.43)mV均高于对照组额肌M波波幅(0.35±0.04)mV、眼轮匝肌M波波幅(1.09±0.22)mV、口轮匝肌M波波幅(1.29±0.20)mV、上唇方肌M波波幅(1.79±0.38)mV,运动潜伏期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皮素(ET)水平(87.12±3.75)pg/mL低于对照组ET水平(121.45±3.32)pg/mL,一氧化氮(NO)水平(65.06±3.54)μmol/mL高于对照组NO水平(43.26±3.64)μmol/mL(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因子对急性期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预后面神经功能,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和内皮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药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电图参数 鼠神经生长因子 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传导功能
下载PDF
浮针治疗非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试验
12
作者 陶腊梅 李静 +4 位作者 陆瑾 朱茂慧 谢志红 包小丽 丁星浩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非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非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口服甲钴胺片...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非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非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口服甲钴胺片、特定电磁波谱照射、面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浮针治疗,进针点包括肱桡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于患肌周边进针,扫散同时配合再灌注活动,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H-B)分级、H-B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FDIP)评分和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及血清NO、ET含量,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H-B分级较治疗前降低、H-B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01,P<0.05),且观察组H-B分级低于对照组、H-B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FD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含量较治疗前升高、ET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NO含量升高幅度、ET含量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55.6%(20/36),高于对照组的22.2%(8/36,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浮针配合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非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肌运动功能,可能与调节血清NO、ET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非急性期 浮针 再灌注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