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锚异性结构面剪切破坏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1
作者 高军强 刘广建 +3 位作者 杜时贵 贾瑞锋 王康宇 徐钰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46,共10页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两侧岩性不同的结构面,工程中常用锚杆抑制结构面的滑动。为了研究加锚异性结构面的直剪特性,开展了室内直剪试验,结合声发射监测结果,探讨了加锚异性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破坏类型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两侧岩性不同的结构面,工程中常用锚杆抑制结构面的滑动。为了研究加锚异性结构面的直剪特性,开展了室内直剪试验,结合声发射监测结果,探讨了加锚异性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破坏类型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锚异性结构面弱侧壁岩强度增加,抗剪强度呈非线性增加趋势,结构面加锚时的抗剪强度相比未加锚时依次提高了200%、267%、303%,破坏类型依次为剪切、拉剪、劈裂,且主裂纹方向与剪切方向基本一致;加锚异性结构面剪切—位移曲线分为压密、弹性、屈服、破坏4个阶段,压密阶段锚固剂出现挤压破坏,弹性阶段岩体与锚杆挤压处出现裂隙,屈服阶段锚杆承担主要抗剪力且发生了变形,破坏阶段岩样被剪碎;当结构面弱侧壁岩强度较低时,声发射事件集中在弹性阶段,当其壁岩强度较高时,声发射事件集中在屈服阶段;随着结构面弱侧壁岩强度增加,当λ<1时岩样产生大尺度剪切裂隙,当λ≥1时岩样产生小尺度剪切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锚 异性结构面 直剪 抗剪强度 声发射
下载PDF
国产全埋入式颞下颌关节锚固钉的临床应用评价
2
作者 毛懿 陈旭卓 +4 位作者 王学宏 谢昕儒 徐伟峰 黄慧 张善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3-728,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全埋入式设计的国产新型颞下颌关节锚固钉,并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进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的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全埋入式设计的国产新型颞下颌关节锚固钉,并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进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的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43例,对于单侧手术患者采用国产全埋入式新型锚固钉复位关节盘,对于双侧手术患者采用右侧新型锚固钉、左侧传统锚固钉复位。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进行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评估。临床评估指标包括最大张口度、颞下颌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RI结果评价采用“三圆法”,聚焦于关节盘位置、关节盘长度和髁突高度。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术前术后患者开口度、疼痛评分、关节盘长度、髁突高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31例患者(53侧关节)完成全部随访。国产全埋入式新型锚固钉和传统锚固钉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0.3%和90.9%。术后1年,患者下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张口度由术前的(34.65±8.63)mm提高至(42.84±7.4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疼痛评分由术前的(2.94±1.13)分降低至(0.39±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MRI结果显示关节盘长度增加;术后6个月髁突高度与术后1个月髁突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髁突高度较术后1个月髁突高度平均增加1.54 mm(P=0.002)。应用新型锚固钉的患者31侧关节均无异物感,而应用传统锚固钉的22侧关节中,7例患者表示在该侧耳屏前能触摸到突起,其中2例患者出现明显异物感。结论·国产全埋入式新型锚固钉与传统锚固钉的手术成功率相近,且能显著减少术后异物感。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新骨形成可在术后1年通过MRI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前移位 关节盘复位固定术 锚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