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用燃气热水器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杜福银 徐扬 《工业加热》 CAS 2005年第6期20-22,共3页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楼层水压、气压不同,以及随用水、用气用户的多少,水压、气压也发生变化的特点,设计多组模糊控制器的参数,系统根据检测的实际水压、气压值,确定各组控制器参数的加权系数,再对各组控制器参数加权求和,获得一适应外界...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楼层水压、气压不同,以及随用水、用气用户的多少,水压、气压也发生变化的特点,设计多组模糊控制器的参数,系统根据检测的实际水压、气压值,确定各组控制器参数的加权系数,再对各组控制器参数加权求和,获得一适应外界环境的控制器参数,完成系统的自适应功能。不仅提高了洗浴质量,也节约了能源。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燃气热水器 模糊控制器 自适应 水压 气压 加权系数
下载PDF
基于蒸汽冷却器与附加高压加热器联合系统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文升 李力衔 史浩莹 《应用能源技术》 2017年第10期31-33,共3页
电厂的升级改造过程中,运用提高系统最终给水温度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机组效率,降低汽轮机热耗。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和附加高压加热器联合系统的引入,可进一步改善机组经济性。为此,根据某电厂的具体情况及机组回热系统的... 电厂的升级改造过程中,运用提高系统最终给水温度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机组效率,降低汽轮机热耗。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和附加高压加热器联合系统的引入,可进一步改善机组经济性。为此,根据某电厂的具体情况及机组回热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四种可选择的改造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与改造前后的经济性收益,对各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逐一理论验证,最终通过比较得出外置式蒸汽冷却器与附加高压加热器串联布置方案的收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附加高压加热器 给水回热循环 给水温度
下载PDF
适应深度调峰的广义回热系统热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天 吕凯 +1 位作者 黄嘉驷 雒青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
提高火电机组中低负荷运行经济性是当前深度调峰模式下的重要节能方向。本文介绍了5种广义回热系统的原理及特点,以某亚临界300 MW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EBSILON软件建立的评估模型,计算分析了5种广义回热技术在机组不同负荷率下的参... 提高火电机组中低负荷运行经济性是当前深度调峰模式下的重要节能方向。本文介绍了5种广义回热系统的原理及特点,以某亚临界300 MW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EBSILON软件建立的评估模型,计算分析了5种广义回热技术在机组不同负荷率下的参数变化和节能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附加高压加热器联合外置蒸汽冷却器系统节能效果最大,改造后发电煤耗可下降1 g/(k W·h)以上;附加高压加热器与热风加热器联合系统,3抽热风加热器系统工程应用中需采取针对性的防磨措施;附加高压加热器系统、附加高压加热器与热风加热器联合系统有利于低负荷工况脱硝系统的投运和锅炉稳燃,在当前火电机组提高灵活性及深度调峰能力的迫切需求下,仍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 深度调峰 经济性 灵活性 广义回热技术 附加高压加热器 外置蒸汽冷却器
下载PDF
3D打印一体化制备阴极热子组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信 杨怀超 +1 位作者 邵文生 熊宁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0-305,312,共7页
基于增材制造的技术特点,设计完成了适用于3D打印的阴极热子组件模型,并通过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一体化3D打印完成了直径为3 mm和5 mm的样品,并对样品展开了相应的后处理工艺研究,包括去除支撑结构、热子绝缘防护和浸渍发射盐等。结果表... 基于增材制造的技术特点,设计完成了适用于3D打印的阴极热子组件模型,并通过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一体化3D打印完成了直径为3 mm和5 mm的样品,并对样品展开了相应的后处理工艺研究,包括去除支撑结构、热子绝缘防护和浸渍发射盐等。结果表明,新型组件的热子能够将阴极加热至900~1100℃的工作温度范围;在水冷阳极二极管中测试,1100℃下阴极拐点发射电流密度达到7.94 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热子组件 3D打印 选择性激光熔融 增材制造 电流密度
下载PDF
基于背压式汽轮机的宽负荷高效回热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薛朝囡 石慧 +4 位作者 陈霖 王汀 谢天 余小兵 韩磊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108,共6页
针对基于背压式汽轮机宽负荷高效回热系统的4种不同方案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方案下机组的热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纯背压式汽轮机还是抽背式汽轮机,从主蒸汽抽汽做功方案的热经济性优于从屏式过热器抽汽方案;将背压式汽... 针对基于背压式汽轮机宽负荷高效回热系统的4种不同方案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方案下机组的热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纯背压式汽轮机还是抽背式汽轮机,从主蒸汽抽汽做功方案的热经济性优于从屏式过热器抽汽方案;将背压式汽轮机的经济运行工况向低负荷侧调整,利用在低负荷下背压式汽轮机和主汽轮机缸体的效率差可以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在30%负荷下最大可降低供电煤耗率3.21 g/(kW·h);本文设计的回热系统可以提高低负荷下给水温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循环热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改善低负荷脱硝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压式汽轮机 附加高压加热器 回热系统 低负荷 热经济性
下载PDF
锅炉加热炉燃油添加剂节油率测试条件分析
6
作者 冯海东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6-46,共1页
<正> 一、前 言 油田和管道系统是耗油大户,以胜利油田为例,每年仅锅炉加热炉就烧掉燃油近70×10~4t,为此许多单位研制开发出多种燃油添加剂,以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节油率是燃油添加剂最主要的性能指标.通常要进行现场测... <正> 一、前 言 油田和管道系统是耗油大户,以胜利油田为例,每年仅锅炉加热炉就烧掉燃油近70×10~4t,为此许多单位研制开发出多种燃油添加剂,以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节油率是燃油添加剂最主要的性能指标.通常要进行现场测试。但是如何准确测试节油率是一个技术难点,因为节油率与加添加剂前、后设备的单位能耗有关,而锅炉加热炉的单位能耗又与其额定负荷、实际负荷和运行工况有关。加添加剂前、后设备运行工况不同,节油率的测试结果也不同。因此,如何消除这些非添加剂本身的因素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加热炉 燃料油 添加剂 节能 油气加工
下载PDF
锅炉热管空气预热器失效再生试验研究
7
作者 王育 《西北电力技术》 2001年第4期17-19,22,共4页
热管失效是阻碍热管预热器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热管失效的原因及恢复传热能力的原理 ,通过对略阳发电厂 1号锅炉热管预热器两年多的性能测试 ,说明加装热管元件失效再生附加装置 ,是防止热管失效的有效手段 ,为热管技术的推广利用... 热管失效是阻碍热管预热器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热管失效的原因及恢复传热能力的原理 ,通过对略阳发电厂 1号锅炉热管预热器两年多的性能测试 ,说明加装热管元件失效再生附加装置 ,是防止热管失效的有效手段 ,为热管技术的推广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热管 空气预热器 失效 再生 试验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给水回热系统改造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涛 《电气技术》 2018年第7期78-82,86,共6页
国内现役一次再热燃煤机组的回热系统性能还有提高的空间,主要表现在机组的第三段抽汽具有超高的过热度,导致换热温差过大以及能级利用不合理,使不可逆损失的增大。当前较为普遍的改造措施即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降低换热器设计压力,... 国内现役一次再热燃煤机组的回热系统性能还有提高的空间,主要表现在机组的第三段抽汽具有超高的过热度,导致换热温差过大以及能级利用不合理,使不可逆损失的增大。当前较为普遍的改造措施即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降低换热器设计压力,通过提高回热效率提高机组总体发电效率。本文基于某燃煤电厂600MW的超临界机组,对于可提高机组回热效率的技改措施及热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为汽轮机设计及现役机组的改造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600MW 超临界 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附加高压加热器 回热系统
下载PDF
利用射流原理解决被膜液添加浓度不均匀问题
9
作者 郑莉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8-70,共3页
泵站热水循环系统自用复方硅酸盐被膜水处理剂取代钠离子交换器已有5年,目前使用的被膜剂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固体为兰色玻璃体,只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加装一个溶解被膜的溶解罐即可,液体为浅灰色。由于固体被膜剂溶解速度太慢,所以我们一直... 泵站热水循环系统自用复方硅酸盐被膜水处理剂取代钠离子交换器已有5年,目前使用的被膜剂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固体为兰色玻璃体,只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加装一个溶解被膜的溶解罐即可,液体为浅灰色。由于固体被膜剂溶解速度太慢,所以我们一直使用液体被膜剂。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简便可行的添加方法,大都用人力一次性将被膜液从25m^3循环罐顶部或侧面加入,这种方法既费力、费事、不安全,又难以控制水中药液的浓度,尤其对热水流失较多的热水炉,由于测试手段不完善,更无法保证其在合适的浓度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热水炉 水处理 水处理料剂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viability of nanoparticles in drilling fluids as additive for fluid loss and wellbore stability
10
作者 Albertus Retnanto Rommel Yrac +4 位作者 Abdullah Shaat Adhika Retnanto Laith Abughaush Maha Al Sulaiti Najla Badar 《Petroleum》 EI CSCD 2023年第3期342-351,共10页
Wellbore instability is an issue that,if left untreated,can cause wells to collapse,resulting in human,environmental,equipment,and revenue losses.Drilling fluids have been used to enhance the drilling process by lubri... Wellbore instability is an issue that,if left untreated,can cause wells to collapse,resulting in human,environmental,equipment,and revenue losses.Drilling fluids have been used to enhance the drilling process by lubricating and cooling the drill bit,eliminating cuttings,and most importantly,by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well by preventing fluid loss.However,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operational demands and challenges that call for drilling fluids to be more effective,economical,sustainable,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With shales that have infinitesimally small pores,nanoparticle additives in drilling fluids can be crucial in providing the properties that are necessary to prevent fluid loss and provide wellbore stability while meeting the operational demands of the present day.Therefore,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se of nanoparticle additives including copper(Ⅱ)oxide(CuO),magnesium oxide(MgO),and aluminum oxide(Al_(2)O_(3))where they are tested under three conditions using the permeable plugging tester(PPT),high-temperature high-pressure(HTHP)fluid loss apparatus,and API low-temperature e low-pressure(LTLP)fluid loss apparatus under concentrations of 0.03%and 0.10%.Finally,based on the results,each nanoparticle sample(particle sizes between one and 100 nm)performed well in contributing to the aim of this project.CuO is the most effective inhibitor across all concentrations and under the three different conditions.It contributed to reducing the fluid loss from 37.6 mL to 18.2 and 13.2 mL,which is between 52%and 65%of fluid reduction.For MgO,it contributed to fluid loss reduction to 23.8 mL and 15 mL,which translated to 37%e60%of fluid loss reduction.The use of Al_(2)O_(3) nanoparticles resulted in a fluid loss reduction to 33.6 mL and 17.8 mL,reducing the fluid loss up to 11%,at HTHP and up to 53%at LTLP.Unlike CuO and MgO,Al_(2)O_(3) was less effective under HTHP conditions when compared to LTLP conditions.Al_(2)O_(3) did not suffer as a significant diminishing benefit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in LTLP conditions however which means that at a higher concentration,it may begin to be more effective.Each material used in this study has its own specific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will help create a progressive amount of property,such as providing stability and withstanding the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condition down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ARTICLES Drilling fluids additIVES Fluid loss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原文传递
家用静态热泵热水器热损耗标定装置及方法浅析
11
作者 王志坤 马安娜 +4 位作者 杨双 蔡宁 李浩 徐玲 陈洁 《家电科技》 2021年第5期145-147,共3页
根据新版GB/T 23137-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中对于水箱内水温试验测试方法的要求,设计了一套热损耗标定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标定水箱、搅拌泵、电加热棒、功率调节器、功率计、温度保护器、温度测量单元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根据新版GB/T 23137-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中对于水箱内水温试验测试方法的要求,设计了一套热损耗标定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标定水箱、搅拌泵、电加热棒、功率调节器、功率计、温度保护器、温度测量单元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通过对该系统的保温性能、漏热量以及附加误差进行测试分析,优化试验流程,提高热水器性能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标定水箱 保温性能 漏热量 附加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