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enosine triphosphate promotes locomotor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by activating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pathway in rats 被引量:3
1
作者 Zhengang Sun Lingyun Hu +4 位作者 Yimin Wen Keming Chen Zhenjuan Sun Haiyuan Yue Chao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pathw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uronal growth,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mTOR pathway involved in the induction of spinal cord ...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pathw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uronal growth,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mTOR pathway involved in the induc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rat models of spinal cord injury were established by modified Allen's stall method and interfered for 7 days by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 of mTOR activator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nd mTOR kinase inhibitor rapamycin. At 1-4 week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duction, the 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rat locomotor func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nestin (neural stem cell marker), neuronal nuclei (neuronal marker),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eurofilament protein 200 (axonal marker),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e marker), Akt, mTOR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 Results showed that adenosine triphosphate-mediated Akt/mTOR/STAT3 pathway increased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induced neurogenesis and axonal growth, inhibited excessive astrogliosis and improved the locomotor function of ra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spinal cord injury serine/threonine-specific protein kinase mammalian target ofrapamycin pathway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adenosine triphosphate signal pathway rapamycin photographs-containing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基于AMPK信号通路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萌 杨鹏 +3 位作者 李晓晨 吴丽丽 秦灵灵 刘铜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7-255,共9页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对IR的治疗成为防治T2DM的关键。IR是指胰岛素刺激下的组织细胞对葡萄糖不敏感或减敏感的状态,导致细胞无法有效地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引起高血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对IR的治疗成为防治T2DM的关键。IR是指胰岛素刺激下的组织细胞对葡萄糖不敏感或减敏感的状态,导致细胞无法有效地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引起高血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能量感应的酶,能够调节多种代谢途径,维持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的稳定。近年来中药在T2DM的防治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基于AMPK信号探寻中药干预T2DM进程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诸多药理研究表明,中药在防治T2DM方面具备安全、高效等优势,AMPK信号通路是中药有效成分、中药提取物发挥改善IR作用的关键通路之一。中药酚类、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皂苷类等有效成分及中药提取物,可以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级联反应,从而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和维持线粒体稳态等方式改善IR。基于此,该文章将对近年来中药干预AMPK信号通路改善IR现有的药理和实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中药干预IR和治疗T2DM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 胰岛素抵抗 中药
原文传递
Novel nervous and multi-system regenerati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diabetes mellitus with mTOR 被引量:13
3
作者 Kenneth Maies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72-385,共14页
Throughout the globe,diabetes mellitus(DM) is increasing in incidence with limited therapies presently available to prevent or resolve the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of this disorder.DM impacts multiple organs and af... Throughout the globe,diabetes mellitus(DM) is increasing in incidence with limited therapies presently available to prevent or resolve the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of this disorder.DM impacts multiple organs and affects all components of th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 that can range from dementia to diabetic neuropathy.The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 is a promising ag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regenerative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M.m TOR and its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impact multiple metabolic parameters that include cellular metabolic homeostasis,insulin resistance,insulin secretion,ste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with apoptosis and autophagy.m TOR is central element for the protein complexes m TOR Complex 1(m TORC1) and m TOR Complex 2(m TORC2) and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for a number of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involve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 3-K),protein kinase B(Akt),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IRT1),Wnt1 inducible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 1(WISP1),and growth factors.As a result,m TOR represents an exciting target to offer new clinical aven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M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this disease.Future studies directed to elucidate the delicate balance m TOR holds over cellular metabolism and the impact of its broad signaling pathways should foster the translation of these targets into effective clinical regimens for 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 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 apoptosis Alzheimer’s disease autophagy β-cell canc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spase CCN family diabetes mellitu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rythropoieti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 Fox O FRAP1 hamartin(tuberous sclerosis 1)/tuberin(tuberous sclerosis 2)(TSC1/TSC2) insulin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m TOR Complex 1(m T ORC1) m TOR Complex 2(m TORC2) nicotinamide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oxidative stress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 3-K) programmed cell death 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IRT1) sirtuin stem cells wingless Wnt Wnt1 inducible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 1(WISP1)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通过Adipor1/AMPK/PGC-1α调节脂代谢治疗运动性疲劳
4
作者 彭娟 韦华妮 +3 位作者 姜婷 刘伟 潘华山 陈道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通过脂联素受体1(Adipor1)/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对运动性疲劳(EIF)小鼠骨骼肌中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中益气...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通过脂联素受体1(Adipor1)/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对运动性疲劳(EIF)小鼠骨骼肌中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维生素C组。空白组不施加任何干预,其余组通过力竭游泳建立EIF模型。力竭游泳前1 h,空白组、模型组灌服0.2 mL蒸馏水,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4.1、8.2、16.4 g·kg^(-1)的补中益气汤,维生素C组灌胃0.04 g·kg^(-1)剂量维生素C,持续6周。实验6周后,计算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脏器指数、力竭游泳时间;酶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D)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TEM)观察骨骼肌组织超微结构;微板法检测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甘油三酯(TG)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骨骼肌中Adipor1、磷酸化(p)-AMPK/AMPK、PGC-1α和己糖激酶2(HK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率、胸腺指数降低,血清中BUN、CK、LD、LDH水平升高(P<0.01),NEFA、TG含量下降(P<0.01),骨骼肌组织Adipor1、p-AMPK/AMPK、PGC-1α、HK2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体质量增长率、胸腺指数、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升高(P<0.01),BUN、CK、LD、LDH显著下降(P<0.01),NEFA、TG显著升高(P<0.01),骨骼肌组织Adipor1、p-AMPK/AMPK、PGC-1α、HK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维生素C组胸腺指数、力竭游泳时间明显提高,BUN、CK、LD明显下降(P<0.05,P<0.01),NEFA、TG显著升高(P<0.01),骨骼肌组织Adipor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延缓EIF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dipor1/AMPK/PGC-1α信号通路,提高骨骼肌对脂肪的利用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补中益气汤 骨骼肌 脂代谢 补中益气汤通过脂联素受体1(Adipor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探讨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毛文君 张艳 +2 位作者 张伟 王雅琴 袁子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2-122,共11页
心力衰竭(HF)是一种由心脏功能障碍引起心室泵血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HF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心肌收缩力减退、心肌细胞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等多个方面,并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炎症反应及心肌细胞自噬等多种... 心力衰竭(HF)是一种由心脏功能障碍引起心室泵血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HF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心肌收缩力减退、心肌细胞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等多个方面,并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炎症反应及心肌细胞自噬等多种因素有关。自噬是一种细胞通过自我降解的方式,以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在HF的进程中,适度的自噬能够清除老化和受损的心肌细胞、维持心肌能量代谢平衡,而异常的自噬则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功能减退和病理性改变。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mTOR)则是调控自噬的经典通路之一,可以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心肌细胞自噬过程,起到保护心脏功能,延缓HF进程的作用。中医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创新,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在与现代医学的交汇下表现出卓越的疗效与广泛的应用前景。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许多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及中成药可以通过调节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以达到治疗HF的目的。笔者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的作用机制出发,阐释该机制在治疗HF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基于中医相关理论探讨对自噬、AMPK/mTOR信号通路和HF的理解,同时对中医药通过AMPK/mTOR通路调控自噬治疗HF进行了综述,以期深入挖掘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潜力,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并在临床上展现中医优势,实现更加精准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自噬 中医药 心力衰竭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AMPK/mTOR自噬通路探讨芍药苷保护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代鑫 李柔 +5 位作者 胡洋 王宇航 赵芮竹 冯嘉轩 娄石磊 孙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UC小鼠模型,56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MPK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芍药苷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UC小鼠模型,56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MPK抑制剂组(20 mg·kg^(-1))、芍药苷(50 mg·kg^(-1))+抑制剂(20 mg·kg^(-1))组、芍药苷高剂量组(50 mg·kg^(-1))、中剂量组(25 mg·kg^(-1))、低剂量组(12.5 mg·kg^(-1))药物干预7 d后,通过比较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变化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判断芍药苷对UC的保护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结肠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AMPK、mTOR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p-AMPK、p-mTO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AMPK、mTOR、Beclin1、LC3和p6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DAI评分升高、结肠出现严重的病理学损伤,炎症因子TNF-α、IL-6在血清中含量上升(P<0.01),LC3和p-AMPK/AMPK在结肠组织中蛋白水平下调,p-mTOR/mTOR蛋白水平上调(P<0.01);AMPK、LC3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mTOR、p62的mRNA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和芍药苷+抑制剂组比较,经芍药苷治疗后小鼠体质量上升、DAI评分降低、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炎症因子TNF-α、IL-6在血清中含量下降(P<0.05),LC3和p-AMPK/AMPK在结肠组织中蛋白水平上调,p-mTOR/mTOR蛋白水平下调(P<0.01),AMPK、Beclin1、LC3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mTOR、p62的mRNA表达下调(P<0.01),抑制剂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各项指标趋势与芍药苷高剂量组完全相反。结论:芍药苷可通过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增强自噬,减轻UC小鼠的炎症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自噬 炎症反应 芍药苷 溃疡性结肠炎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对舒张性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及AMPK/PPARα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臻 李洁白 +1 位作者 董昕 沈晓旭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基于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信号通路对舒张性心衰(DHF)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运用腹主动脉...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基于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信号通路对舒张性心衰(DHF)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运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DH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12.72 g·kg^(-1)·d^(-1)),酒石酸美托洛尔组(0.004 5 g·kg^(-1)·d^(-1)),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的去离子水,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药物连续干预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中单磷酸腺苷(AMP),二磷酸腺苷(ADP),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采用投射电镜检测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MPK,PPARα,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MP,ADP含量显著升高,ATP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大鼠AMP含量明显降低(P<0.01),ADP含量下降(P<0.05),ATP含量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线粒体数量减少,形态异常;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大鼠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形态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AMPK蛋白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PAR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PPAR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是通过改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激活AMPK并上调AMPK/PPARα信号通路的表达,从而改善衰竭心脏的能量代谢,延缓心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舒张性心衰大鼠 心肌线粒体 能量代谢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雅琴 于新阳 +1 位作者 张月明 黄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3-51,共9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益气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组,每组10只。采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腹腔注射方法,建立ITP小鼠模型;注射APS后的第8天,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14 d。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分离脾脏、胸腺组织,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取胸骨做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脾脏AMPK、mTOR、ULK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p62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脾脏AMPK、p-AMPK、p-mTOR、p-ULK1、LC3Ⅱ/LC3Ⅰ、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PLT计数、Hb及TPO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脾脏和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L-10、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量组及强的松组显著增加模型小鼠PLT计数、TPO水平(P<0.01),明显降低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P<0.01),明显增加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P<0.05,P<0.01),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P<0.05,P<0.01),明显提高IL-10、TGF-β1水平(P<0.05,P<0.01);与芪黄益气摄血方低剂量组比较,芪黄益气摄血方高剂量组和强的松组在改善PLT计数、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P<0.0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AMPK、LC3、Beclin1 mRNA和p-AMPK/AMPK、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P<0.01),mTOR、ULK1、p62 mRNA和p-mTOR、p-ULK1、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黄益气摄血方高、低剂量组及强的松组可明显下调脾脏AMPK、LC3、Beclin1 mRNA和p-AMPK/AMPK、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P<0.05,P<0.01),同时明显上调mTOR、ULK1、p62 mRNA和p-mTOR、p-ULK1、p62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芪黄益气摄血方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ULK1信号通路抑制自噬的过度发生,从而调节免疫失耐受,发挥治疗ITP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益气摄血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自噬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对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欣欣 高飞 +3 位作者 陈素枝 杨凤文 檀淼 檀金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7-66,共10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抽取2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均采用预免疫和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制作膜性...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抽取2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均采用预免疫和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制作膜性肾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10 mg·kg-1)及益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6.61,13.22,26.44 g·kg-1),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灌胃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UTP)定量指标的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及透射电镜下观测肾脏病理形态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中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的沉积;免疫组化(IHC)法观察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p62蛋白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TP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TG,TC水平显著升高(P<0.01),ALB水平显著下降(P<0.01);肾小球结构紊乱,体积增大,基底膜可见不同程度增厚和部分肾小管空泡样变性,大量胶原纤维和嗜复红蛋白沉积,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肾小球毛细血管襻IgG和补体C3弥漫性沉积;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显著降低(P<0.01),p6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磷酸化-Unc-51样激酶1(p-ULK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络方各剂量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大鼠TG,TC,UT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SCr,BUN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损害不同程度减轻;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p62蛋白表达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p-AMPK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p-mTOR,p-ULK1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结论: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激活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通络方 膜性肾病(MN) 自噬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p53/AMPK信号通路观察益气扶正解毒汤对A549细胞自噬水平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俏兰 宋婷 +3 位作者 陈泽涛 陈修保 张宜晨 陈维达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5-75,共11页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解毒汤对A549细胞自噬水平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益气扶正解毒汤含药血清干预A549肺癌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解毒汤对A549细胞自噬水平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益气扶正解毒汤含药血清干预A549肺癌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n1),p62,p53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mTOR(p-mTOR)蛋白的水平,免疫荧光(IF)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B(MAP1LC3B)蛋白水平,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侵袭实验(Transwell)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分别检测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侵袭、衰老情况的影响;设置自噬抑制剂甲基腺嘌呤(3-MA,5 mmol·L^(-1))干预组,即分为10%胎牛血清组(空白组),10%正常血清组(正常组),10%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10%高剂量含药血清加3-MA(高剂量+3-MA)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衰老水平;并设置p53抑制剂(PFT-α,10μmol·L^(-1))组,即分为正常组,PFT-α组,高剂量组,高剂量+PFT-α组,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和MAP1LC3B免疫荧光强度及各组细胞增殖、侵袭、衰老的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正常组比较,干预A549细胞48 h,益气扶正解毒汤中、高剂量组LC3-Ⅱ和Beclin1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1);益气扶正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p62,p-mTOR/mTOR蛋白下降(P<0.05,P<0.01),p53,p-AMPK/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1);益气扶正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增殖、侵袭数量明显降低,细胞衰老数量显著增多(P<0.01),同时MAP1LC3B免疫荧光强度增强,且益气扶正解毒汤高剂量组效果最佳;与益气扶正解毒汤高剂量组比较,益气扶正解毒汤高剂量+3-MA组、益气扶正解毒汤高剂量+PFT-α组发生增殖、侵袭的细胞数量均增加,而发生衰老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同时,高剂量+PFT-α组的MAP1LC3B免疫荧光强度减弱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益气扶正解毒汤可经p53/AMPK信号通路上调A549细胞自噬水平,进而抑制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促进细胞衰老,在抑制肺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扶正解毒汤 A549细胞 自噬 p5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
原文传递
降脂通络软胶囊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对膜性肾病大鼠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郝文霞 高飞 +3 位作者 赵方 袁国栋 张倩 檀金川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降脂通络软胶囊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脏的干预作用及对足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复制M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组、降脂通络软胶囊2... 目的:探讨降脂通络软胶囊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脏的干预作用及对足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复制M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组、降脂通络软胶囊25、50、100 mg/kg组。造模成功大鼠每日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 w。末次药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UT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变化,采用HE、PASM染色及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IgG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自噬蛋白LC3、Beclin-1、P62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UTP、TC、TG含量显著升高,ALB含量显著下降(P<0.01);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PASM染色见基底膜不规则增厚,钉突形成,电镜示上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不规则沉积,足突广泛融合,免疫荧光染色示IgG沿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呈颗粒样沉积。p-AMPK/AMPK比值显著降低(P<0.01),p-mTOR/mTOR、p-S6K/S6K比值显著升高(P<0.01);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表达显著下调,P62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UTP、TC、TG含量均显著下降,ALB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均有缓解,以降脂通络软胶囊50、100 mg/kg组改善更加明显;p-AMPK/AMPK比值显著升高(P<0.01),p-mTOR/mTOR、p-S6K/S6K比值明显降低(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表达明显上调,P6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降脂通络软胶囊可能通过AMPK-mTOR通路增强足细胞自噬活性,减轻肾脏病理损伤,降低尿蛋白,延缓M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通络软胶囊 膜性肾病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原文传递
丹参多酚酸盐通过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诱导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自噬的机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尧 高飞 +5 位作者 檀淼 杨凤文 陈素枝 任美芳 袁国栋 檀金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3-213,共11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的表达及细胞自噬和凋亡的情况,探讨其治疗MN的可能的分子机制。...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的表达及细胞自噬和凋亡的情况,探讨其治疗MN的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10 mg·kg^(-1)),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16.7、33.3、66.7 mg·kg^(-1)),通过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按照相应比例剂量连续给药4周后留取24 h尿、血清和肾组织,尿液用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用于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法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AMPK、AMPK、p-Sirt1、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大鼠肾组织自噬特异性基因-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泛素结合蛋白(p62)、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 UTP、IL-6、TNF-α、CRP、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SOD和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1),BUN、SC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24 h UTP、IL-6、TNF-α、CRP、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免疫荧光及电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贝那普利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肾组织细胞的病理损伤逐渐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p-AMPK/AMPK、p-Sirt1/Sirt1、PGC-1α、Bcl-2、Beclin-1、LC3Ⅱ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Caspase-7、p62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大鼠肾脏p-AMPK/AMPK、p-Sirt1/Sirt1、PGC-1α、Bcl-2、Beclin-1、LC3Ⅱ表达显著升高(P<0.01),Bax、Caspase-7、p6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MN大鼠肾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激活AMPK/Sirt1/PGC-1α通路,上调自噬,减少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膜性肾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 自噬 凋亡
原文传递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蔚 曹俊岭 +4 位作者 荆志伟 崔拓拓 尹梦霞 刘鑫 欧阳竞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29,共9页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CLMT)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PD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 TOR)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CLMT)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PD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 TOR)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采用长期低剂量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建立PD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PD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多巴丝肼0.032 g·kg^(-1)+盐酸氟西汀0.002 g·kg^(-1))、CLMT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1)),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旷场实验、爬杆实验评估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CL)测定脑脊液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IHC)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免疫荧光法(IF)检测黑质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AMPK、磷酸化AMPK(p-AMPK)、m TOR、磷酸化m TOR(p-m TO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总距离及中央区域活动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P<0.01),爬杆时间明显缩短(P<0.01),评分升高(P<0.01),脑脊液中DA、5-HT含量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CLMT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水平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及中央区域活动时间均增加(P<0.05,P<0.01),爬杆时间延长(P<0.05),评分下降(P<0.05,P<0.01),DA及5-HT含量增加(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胞体缩小且排列疏松,α-synuclein荧光表达显著增强(P<0.01),TH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CLMT高剂量组和西药组黑质DA能神经元数量增加,胞体增大,α-synuclein荧光表达明显减弱(P<0.05,P<0.01),TH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纹状体LC3Ⅱ/Ⅰ、p-AMPK/AMPK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p-m TOR/m TOR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CLMT高剂量组和西药组LC3Ⅱ/Ⅰ、p-AMPK/AMPK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0.01)、p-m TOR/m TOR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LMT可抑制鱼藤酮神经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提高DA水平,从而改善帕金森病大鼠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m TOR信号通路,激活自噬,促进异常聚集的α-synuclein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信号通路 自噬 神经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中医药调控AMPK信号通路防治肥胖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俊龙 贾慧雨 +1 位作者 冯志海 李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4-273,共10页
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增加了胰岛素抵抗(IR)及代谢异常程度,显著增加了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患病风险,其特征是IR和营养过剩。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代谢调节中心,主要响应细胞内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腺苷一磷酸(AMP)水平的变化... 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增加了胰岛素抵抗(IR)及代谢异常程度,显著增加了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患病风险,其特征是IR和营养过剩。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代谢调节中心,主要响应细胞内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腺苷一磷酸(AMP)水平的变化,其激活后将细胞代谢模式从合成转换为分解以提高能量代谢,作用于炎症、缺血、肥胖和衰老等病理状态。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MPK为治疗肥胖T2DM的重要靶点,中药单体/提取物、中药复方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主要影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关键信号因子,从而实现调节代谢、自噬、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多种作用治疗肥胖T2DM,具有多靶点、全方位、低毒性等优势。中医药调控AMPK通路防治肥胖T2DM成为当今及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但此领域尚无系统总结与归纳。该文总结了AMPK信号通路的构成与调控及其影响肥胖T2DM的机制,对中医药调控AMPK信号通路防治肥胖T2DM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肥胖T2DM的中医诊治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肥胖2型糖尿病 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调控AMPK信号通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雅琪 刘建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13-221,共9页
急性心肌梗死因其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再灌注策略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策略,这些治疗措施能够快速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循环,以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然而再灌注可能会导致额外心脏损伤,... 急性心肌梗死因其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再灌注策略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策略,这些治疗措施能够快速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循环,以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然而再灌注可能会导致额外心脏损伤,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因此,如何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心血管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医药在治疗MIRI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能为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思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与MIRI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自噬、凋亡和铁死亡等过程在减轻MIRI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该文综述了AMPK信号通路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目前中医药通过调控AMPK通路治疗MIRI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 中医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与自噬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子冰 曾佩芸(综述) +1 位作者 张琦 刘静(审校)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真核细胞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调节细胞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内AMPK对腺嘌呤核苷酸水平变化的反应由AM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相对于三... 真核细胞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调节细胞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内AMPK对腺嘌呤核苷酸水平变化的反应由AM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相对于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增加而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细胞生长及调节的中枢调节因子,AMPK/mTOR信号通路是调控自噬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多项证据支持自噬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中的主要作用。自噬不仅调节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且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及细胞死亡。本文就AMPK/mTOR/自噬信号通路在NAFLD中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寻找人类肝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信号通路 自噬 非酒精性脂肪肝
原文传递
中药干预mTOR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沂泽 李兴勇 +3 位作者 吕汐妍 元宝华 蔺海生 魏晓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53-263,共11页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老年人多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骨流失、骨微结构退变等,其临床上多表现为骨骼脆性增加、骨痛等症状。同时,OP会因其引起的骨骼高脆性而增加骨折风险,最终导致OP患者终身残疾或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老年人多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骨流失、骨微结构退变等,其临床上多表现为骨骼脆性增加、骨痛等症状。同时,OP会因其引起的骨骼高脆性而增加骨折风险,最终导致OP患者终身残疾或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既往研究发现,OP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与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破骨细胞活性与功能的障碍和自噬激活的异常等众多因素相关。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相关信号通路参与骨稳态的调节,可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破骨细胞功能、激活细胞自噬而促进骨形成、改善骨代谢和骨微结构,在OP防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医药防治OP历史悠久、疗效明确,且具有作用靶点多、不良反应小、来源广泛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该文通过检索和查阅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简略阐述了mTOR相关信号通路在O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详细总结了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干预mTOR相关信号通路防治OP的最新研究成果,旨为mTOR相关信号通路与OP的关系、临床应用中医药防治OP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TOR信号通路 腺苷-磷酸(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mTOR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通路探究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损伤影响
18
作者 王亚红 侯智权 +3 位作者 张紫洋 韩心怡 柳云恩 骆中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245-1248,1253,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IMI)模型,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PGC-1α)通路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 目的建立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IMI)模型,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PGC-1α)通路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采用大鼠7 d力竭运动方案建立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腓肠肌组织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镜下发现,模型组大鼠腓肠肌组织肌纤维排列紊乱,连接处出现严重炎症浸润,核仁排列杂乱渗出,纤维化明显,胶原纤维大量堆积等。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MI可增加血清TNF-α、IL-6炎性因子水平,抑制AMPK/SIRT1/PGC-1α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通路 炎性因子 腓肠肌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