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童津津 曲波 李庆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5-39,共5页
整合素是细胞黏附的跨膜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结合反应。整合素将细胞外基质同细胞内的骨架网络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整合素所起的细胞黏着作用,而且整合素将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反之亦然。作者对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 整合素是细胞黏附的跨膜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结合反应。整合素将细胞外基质同细胞内的骨架网络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整合素所起的细胞黏着作用,而且整合素将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反之亦然。作者对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细胞黏附、信号转导的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细胞黏附 信号转导
下载PDF
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对葡萄胎恶变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卓敏 李英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0,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E 钙粘素和 β 连环素的表达在葡萄胎恶变预测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2例正常早孕绒毛和 35例葡萄胎石蜡包埋组织中E 钙粘素和β 连环素的表达 ,利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与Logistic回归法结合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 :探讨E 钙粘素和 β 连环素的表达在葡萄胎恶变预测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2例正常早孕绒毛和 35例葡萄胎石蜡包埋组织中E 钙粘素和β 连环素的表达 ,利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与Logistic回归法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E 钙粘素和β 连环素在正常早孕绒毛和葡萄胎组织中均有表达 ,在正常早孕绒毛组和葡萄胎非恶变组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在葡萄胎恶变组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绒毛和葡萄胎非恶变组 (P <0 .0 1)。葡萄胎恶变与E 钙粘素和 β 连环素的表达强度、血 β HCG值和卵巢黄素化囊肿有关 (P <0 .0 5 )。结论 :E 钙粘素和β 连环素对葡萄胎恶变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E-钙粘素 Β-连环素
下载PDF
E-CD和CD_44V_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庆元 赵勇 +3 位作者 史本康 徐祗顺 吕俊生 管德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钙黏附因子E-CD和黏附因子CD44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CD和CD44V6在71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E-CD和CD44V6均呈阳性表达。71例膀胱癌组织... 目的探讨钙黏附因子E-CD和黏附因子CD44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CD和CD44V6在71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E-CD和CD44V6均呈阳性表达。71例膀胱癌组织中,E-CD保留表达率级为88.2%、级为57.8%、级为28.6%(P<0.01);Ta~T1期为83.3%、T2~T4期为47.2%(P<0.01);初发者68.3%、复发者40%(P<0.05);CD44V6保留表达率级为70.6%、级为45.5%、级为28.6%(P<0.05);Ta~T1期为66.7%、T2~T4期为37.7%(P<0.05);初发者58.5%,复发者30%(P<0.05)。结论E-CD和CD44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保留表达率和肿瘤的分级、分期呈负相关,和其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黏附因子
下载PDF
血清E-钙黏连蛋白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江涛 华龙 +1 位作者 张军杰 马万里 《癌症进展》 2017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sEC)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总结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结果,比较对照组血清sEC与观察组围术期血清sEC...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sEC)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总结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结果,比较对照组血清sEC与观察组围术期血清sEC。结果观察组中,5例患者中转开腹,其中2例患者因肝中静脉损伤,3例患者因肝实质深部出血腔镜下止血困难;35例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观察组术后复发时血清sEC水平高于观察组术后和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sEC对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肝细胞癌 E-钙黏连蛋白
下载PDF
宫腔粘连子宫内膜中tPA PAI-1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刚 申爱荣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在宫腔粘连(IUA)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IUA患者35例(观察组)(其中轻-中度粘连22例、重度粘连13例),非IUA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在宫腔粘连(IUA)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IUA患者35例(观察组)(其中轻-中度粘连22例、重度粘连13例),非IUA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tPA、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中tP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粘连组又低于轻-中度粘连组(P<0.05),PAI-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轻-中度粘连组与重度粘连组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UA患者子宫内膜中tPA的降低和PAI-1的升高表明纤溶系统失衡,可能和IUA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
下载PDF
以鸡毒支原体pvpA基因序列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毛晓娜 王嵩林 +3 位作者 徐丽丽 周莉 姚琦 张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86,共3页
本试验以GenBank中登录的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特异性黏附蛋白pvpA基因序列为目标,用两对引物对鸡毒支原体DNA进行套式PCR扩增,建立套式PCR扩增体系,并进行了套式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应用该PCR方法... 本试验以GenBank中登录的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特异性黏附蛋白pvpA基因序列为目标,用两对引物对鸡毒支原体DNA进行套式PCR扩增,建立套式PCR扩增体系,并进行了套式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应用该PCR方法对MG DNA的检出限为0.18 pg/μL;以鸡常见细菌、病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未扩增出条带,说明该方法特异性强,适用于临床对MG早期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套式PCR 黏附蛋白PvpA 检测
下载PDF
胆系恶性肿瘤上皮钙粘合素和连环素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竹林 李永国 +2 位作者 钟德玝 黄生福 王群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组织中上皮钙粘合素 (E cadherin ,E cd)、α 连环素 (α catenin,α C)和 β 连环素 (β catenin,β C)表达特征及意义。 方法 胆囊癌组织标本 4 0例 ,肝外胆管癌 4 2例。用石蜡切片ABC免疫组织化学法观... 目的 探讨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组织中上皮钙粘合素 (E cadherin ,E cd)、α 连环素 (α catenin,α C)和 β 连环素 (β catenin,β C)表达特征及意义。 方法 胆囊癌组织标本 4 0例 ,肝外胆管癌 4 2例。用石蜡切片ABC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其上皮钙粘合素和连环素的表达。结果  4 0例胆囊癌E cd、α C和 β C阳性率分别为 3 5 .0 %、5 0 .0 %和 4 2 .5 % ,4 2例胆管癌E cd、α C和 β C阳性率分别为 3 5 .7%、4 2 .8%和 4 0 .5 % ;高分化和未发生转移胆囊癌或胆管癌E cd、α C、β C阳性率及三者共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或未分化及发生转移的胆囊癌或胆管癌。结论 E cd、α C和 β C表达可能与胆囊癌和胆管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胆管癌 钙粘合素 连环素
原文传递
高钙培养促进人表皮角质细胞间的黏附和聚集
8
作者 张翠萍 付小兵 +3 位作者 李淑云 孙同柱 孙晓艳 蔡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4-1005,I0004,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钙浓度变化对表皮角质细胞黏附聚集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两组:低钙培养组(60μmol/L);高钙(2 mmol/L)培养组。培养3d后,镜下观察细胞的黏附和聚集现象;然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 目的观察细胞外钙浓度变化对表皮角质细胞黏附聚集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两组:低钙培养组(60μmol/L);高钙(2 mmol/L)培养组。培养3d后,镜下观察细胞的黏附和聚集现象;然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测定E-钙调素和P-钙调素mRNA的表达水平;最后借助免疫荧光法检测E-钙调素和P-钙调素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结果高钙培养3d后细胞分层并出现明显的黏附和聚集,E-钙调素也在高钙培养的条件下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P-钙调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高钙培养促进人表皮角质细胞的黏附和聚集,E-钙调素的表达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 培养 钙调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