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聚木糖下调鼠伤寒沙门氏菌STM0306基因表达并抑制其黏附能力的作用
1
作者 凌翀 于晓蕾 +4 位作者 曹庆云 叶慧 冯定远 左建军 王伟唯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6-91,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黏附素基因表达及黏附能力的影响,为畜禽养殖中缓解沙门氏菌的感染提供基础。以IPEC-J2细胞为模型,探究了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黏附素基因表达及黏附能力的影响,为畜禽养殖中缓解沙门氏菌的感染提供基础。以IPEC-J2细胞为模型,探究了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能力的影响和黏附素STM0306基因表达的调控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XOS显著降低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P<0.05);qRT-PCR结果表明,XOS处理导致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素基因STM0306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XOS处理后,鼠伤寒沙门氏菌培养基的pH显著降低(P<0.05),Mg^(2+)浓度显著提高(P<0.05)。说明,XOS可能通过调控菌液的Mg^(2+)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PhoP/PhoQ调控系统,进而抑制其下游基因STM0306表达,从而降低细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木糖 STM0306基因 鼠伤寒沙门氏菌 细菌黏附 黏附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临床株粘附素Hpa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在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利先 杨致邦 +1 位作者 林珊珊 刘淼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临床株粘附素 (HpaA)的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蛋白 ,探讨重组蛋白作为Hp抗原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临床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临床株粘附素 (HpaA)的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蛋白 ,探讨重组蛋白作为Hp抗原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临床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经纯化和Westernblot鉴定后 ,作为Hp抗原 ,ELISA法对 10 0例临床标本进行相应抗体检测 ,并与细菌培养、组织学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比较来评价其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经酶切、测序分析插入的基因片段全长 783bp ,与基因文库中的粘附素基因同源性达 98 87%。表达蛋白经SDS -PAGE分析 ,相对分子量 (Mr)约为 300 0 0 ,可溶性表达占全菌的 4 1 6 7%以上 ,经亲和层析后可获得纯度为 90 %以上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证实了其免疫反应性。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检测结果显示细菌培养、组织学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和HpaA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10 0 0 %和 80 9% ;10 0 0 % ;和 90 5 % ;90 5 %和 85 8% ;93 3%和 85 9% ,相差不多。结论 HpaA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 ,作为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有望成为Hp新的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粘附素 HPAA基因 克隆 表达 诊断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p113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发龙 张焕容 +1 位作者 汤承 岳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采用多种软件对p113基因的相似性、跨膜结构、重复序列、信号肽、抗原表位等进行预测,并与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113基因是猪肺炎支原体黏附素基因p97的直系同源基因,并具有与P97蛋白R2区类似的特征性重复序列.通过综合比较分... 采用多种软件对p113基因的相似性、跨膜结构、重复序列、信号肽、抗原表位等进行预测,并与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113基因是猪肺炎支原体黏附素基因p97的直系同源基因,并具有与P97蛋白R2区类似的特征性重复序列.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推测P113蛋白极可能是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黏附素和膜表面免疫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p113基因 黏附素 免疫原
下载PDF
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粘附素蛋白编码基因pvpA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继荣 曾振灵 +3 位作者 邓碧琴 阎化领 李旭宁 蒋红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67-2473,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粘附素蛋白(PvpA)编码基因pvpA的分子特征,为进一步了解鸡毒支原体致病机制、建立新的鉴别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巢式PCR法对41株广东、四川和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和3株参考株的p... 【目的】探讨中国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粘附素蛋白(PvpA)编码基因pvpA的分子特征,为进一步了解鸡毒支原体致病机制、建立新的鉴别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巢式PCR法对41株广东、四川和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和3株参考株的pvpA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中国临床分离株pvpA的基因变异特征。【结果】所有临床分离株pvpA基因分子特征与强毒株S6,BG44T一致,与疫苗株F36完全不同。临床分离株pvpA基因C-末端DR-1、DR-2区域(第670位~第1056位)GC的含量为53.52%,明显高于鸡毒支原体的平均GC含量;所有临床分离株及S6、BG44T在DR-1和DR-2之间丢失60个碱基。推测该区域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富含脯氨酸,高达30.27%;重复四肽Pro-Arg-Pro-X共出现10次,X为甲硫氨酸6次、甘氨酸1次、天冬酰胺1次、谷氨酰胺2次。而疫苗株F36PvpA只有DR-1区域,与R株相比间隔25肽缺失了24个肽,DR-2区域全部丢失。【结论】临床分离株pvpA基因变异特征与强毒株S6一致,与疫苗株F36的变异特征有显著差异,可以把pvpA基因作为靶标以建立临床鸡毒支原体流行病调查和诊断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pvpA基因 粘附蛋白 变异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因子基因R_1R_2区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映 贾广乐 +1 位作者 邵国青 聂向庭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8-341,共4页
根据 Gen 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 2 32株 P97基因和 J株黏附因子基因设计了 1对引物 ,以我国猪肺炎支原体Z株 (强毒株 )基因组 DNA为模板 ,通过 PCR方法扩增了该株黏附因子基因的部分序列。经序列分析后 ,重新设计了1对带有 Eco R 和 H... 根据 Gen 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 2 32株 P97基因和 J株黏附因子基因设计了 1对引物 ,以我国猪肺炎支原体Z株 (强毒株 )基因组 DNA为模板 ,通过 PCR方法扩增了该株黏附因子基因的部分序列。经序列分析后 ,重新设计了1对带有 Eco R 和 Hind 酶切位点的引物 ,并经引物的定点突变 ,PCR扩增了 Z株黏附因子的 R1 R2 区。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 p ET- 32 (a) +中。该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 ,将其具有正确阅读框架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 BL2 1 (DE3)感受态细胞 ,37℃下经 IPTG诱导表达 ,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 2 90 0 0的融合蛋白 ,表达量约为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黏附因子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R1R2区 气喘病
下载PDF
草鱼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鉴定及其黏附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槿年 马彤彤 +2 位作者 房慧 韩雨希 刘心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03-609,共7页
采用表型鉴定与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从患病草鱼体内分离的病原菌株16-1进行分类鉴定,综合该菌株的表型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随后,对该菌株的细胞黏附特性及其携带的黏附素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 采用表型鉴定与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从患病草鱼体内分离的病原菌株16-1进行分类鉴定,综合该菌株的表型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随后,对该菌株的细胞黏附特性及其携带的黏附素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能以聚集性方式黏附于鲤鱼上皮瘤细胞(EPC)周围,平均黏附菌数随共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加,90min达到峰值,说明该分离株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黏附因子检测表明,该菌株同时携带omp AI、omp AII和ahl13种黏附素基因,这些黏附素基因在分离菌株与不同来源参考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介于95.8%~99.5%和95.0%~100%(omp AI),96.3%~99.1%和97.9%~100.0%(omp AII),78.6%~99.6%和75.5%~99.4%(aha1),说明所携带的omp AI和omp AII黏附素基因在不同来源的维氏气单胞菌之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鉴定 黏附性 黏附素基因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168株黏附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7
作者 贾广乐 刘茂军 +2 位作者 张映 邵国青 聂向庭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38-942,共5页
目的表达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hyopneumoniae)168株黏附因子(P97),探索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R方法,从猪肺炎支原体168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到黏附因子(P97)基因的抗原决定簇序列(R1区),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 目的表达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hyopneumoniae)168株黏附因子(P97),探索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R方法,从猪肺炎支原体168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到黏附因子(P97)基因的抗原决定簇序列(R1区),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具有正确阅读框架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97(R1)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重组质粒目的基因表达。结果(1)获得Mhp168株黏附因子基因R1区长约270bp的DNA片段,测序证明重组质粒pET-32a(+)-P97(R1)的外源基因序列与已报告的Mhp232及J株黏附因子基因序列基本一致;(2)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量26.5kDa处有阳性表达条带,融合蛋白约占细菌蛋白总量的23.3%,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3)免疫印迹显示,该蛋白条带与兔抗猪肺炎支原体高免血清有阳性反应。结论Mhp168株黏附因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黏附因子基因 重组质粒 高效表达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P1粘附蛋白基因的克隆
8
作者 李保强 王桂珍 +1 位作者 董占双 刘忠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5-126,132,共3页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含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 ,为实现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的大量扩增及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 PCR方法获取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 ,用限制性核酸内酶 Eco R 切割后与 p U C19载体 DNA连...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含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 ,为实现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的大量扩增及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 PCR方法获取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 ,用限制性核酸内酶 Eco R 切割后与 p U C19载体 DNA连接 ,转入大肠杆菌 JM10 9菌株。用 X- gal平板筛选转化子 ,应用 P1基因区特异重复序列 (Rep MP2 / 3)引物对重组质粒进行 PCR扩增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图谱分析鉴定。结果  PCR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图谱分析均证实所获重组质粒中含有 P1粘附蛋白基因。结论 获得含有肺炎支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一例鸽大肠杆菌病的病原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跃东 罗薇 +1 位作者 张焕容 任玉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1,75,180,共6页
为了确定某赛鸽公棚病死赛鸽的病原菌,试验从送检病死鸽的肝脏分离出病原菌,然后对病原菌进行纯化培养、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菌毛基因PCR检测与系统发育分析,以及肠毒素基因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7株... 为了确定某赛鸽公棚病死赛鸽的病原菌,试验从送检病死鸽的肝脏分离出病原菌,然后对病原菌进行纯化培养、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菌毛基因PCR检测与系统发育分析,以及肠毒素基因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7株病原菌,7株病原菌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血清型分别为O55(3/7)、O1(1/7)、O164(1/7),2株未定型;分离菌除O164外,其余6株均表达黏附素基因K99、肠毒素基因STa及LT毒力因子; O55分离株对试验鸽有一定的致病性。说明该公棚赛鸽病死系由大肠杆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鸽 大肠杆菌 黏附素基因K99 STa LT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黏附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宽翠 夏玉龙 马兴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5-109,共5页
黏附素是具有黏附宿主细胞能力的细菌表面结构的统称,是直接介导细菌对宿主细胞黏附的物质,故又称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在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侵袭宿主组织并引起宿主发病的过程中,黏附是病原菌接触和感染细胞的第一步,因此,... 黏附素是具有黏附宿主细胞能力的细菌表面结构的统称,是直接介导细菌对宿主细胞黏附的物质,故又称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在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侵袭宿主组织并引起宿主发病的过程中,黏附是病原菌接触和感染细胞的第一步,因此,黏附素黏附宿主上皮细胞并使宿主致病的作用机理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论文通过对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黏附素的组成成分、黏附机制、种类、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应的黏附素受体等进行相关综述,为研究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机理及对该病进行免疫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黏附素 基因 受体
下载PDF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素基因的检测及蛋白酶K和DNase Ⅰ对菌株被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伊萨兰 余博旸 +2 位作者 陈娟 刘骥 唐俊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85-189,266,共6页
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细菌DNA,采用PCR检测14种粘附素基因的分布情况,随后采用试管法和微孔板法对细菌成膜能力进行检测,进一步研究蛋白酶K和DNaseⅠ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细菌DNA,采用PCR检测14种粘附素基因的分布情况,随后采用试管法和微孔板法对细菌成膜能力进行检测,进一步研究蛋白酶K和DNaseⅠ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7株菌株均携带clf B基因,检出率为100%,均不携带bap,bbp和clf A基因,有13株菌扩增出ica BC基因(76.5%),12株均扩增出cna基因(70.6%),11株菌扩增出eno基因(64.7%),10株菌分别扩增出fib和ica AD基因(58.8%),9株菌扩增出fnb A基因(52.9%),4株菌分别扩增出sas C,sas G和ebp S基因(23.5%),2株菌扩增出fnb B基因(11.8%)。试管法和微孔板法观察到17株菌株均有生物被膜形成,但不同菌株的被膜形成能力有差异,10号和30号菌株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强于其它15株菌(p<0.05)。在细菌生长过程中,蛋白酶K、DNaseⅠ以及两种酶的联合处理发现蛋白酶K和DNaseⅠ处理组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明显低于对照未处理组(p<0.05),并且蛋白酶K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比DNaseⅠ好,但是两种酶联合处理效果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旨在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控制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形成 粘附素相关基因 蛋白酶K DNASE I
下载PDF
白念珠菌对宿主的黏附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丹 崔凡 熊俊浩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16-320,共5页
白念珠菌对宿主的黏附是白念珠菌感染过程的关键的第一步,因此阐明白念珠菌对宿主的黏附机制对探索新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白念珠菌感染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者们从白念珠菌的表面结构、黏附素以及黏附相关基因等方面对白念珠菌与宿主的黏... 白念珠菌对宿主的黏附是白念珠菌感染过程的关键的第一步,因此阐明白念珠菌对宿主的黏附机制对探索新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白念珠菌感染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者们从白念珠菌的表面结构、黏附素以及黏附相关基因等方面对白念珠菌与宿主的黏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就白念珠菌对宿主的黏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黏附机制 黏附素 黏附基因
下载PDF
绿僵菌mad2敲除株构建及其生物学和诱导植物响应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霓 闫多子 +3 位作者 农向群 王广君 涂雄兵 张泽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800-4812,共13页
【目的】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兼具植物内生性。已知黏附素MAD2是绿僵菌两种黏附蛋白之一,在实现绿僵菌与植物的黏附、定殖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构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d2敲除突变株(Δmad... 【目的】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兼具植物内生性。已知黏附素MAD2是绿僵菌两种黏附蛋白之一,在实现绿僵菌与植物的黏附、定殖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构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d2敲除突变株(Δmad2),探究MAD2蛋白对绿僵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NCBI中获取mad2前后基因组DNA序列,设计扩增mad2前后同源臂特异性引物,以绿僵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前后同源臂基因S1、S2;设计特异性引物Hyg-F/R,以pKH-KO载体为模板,扩增得到带有启动子序列的潮霉素基因hyg;再通过overlap PCR构建mad2的同源敲除盒S1H、S2H;最后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获得稳定遗传的mad2敲除株。通过对比敲除株与野生株(WT)的生长特性、黏附作用、杀虫毒力以及诱导花生共生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分析MAD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原生质体转化获得了敲除mad2的同源重组转化子;敲除株与野生株对比分析表明,敲除株的孢子萌发率显著低于野生株,萌发中时间比野生株延长5.47 h;培养12 h和14 h时,敲除株的菌丝长度显著均小于野生株,分别为野生株的77.8%和76.3%;培养12 d的产孢量也比野生株减少33.3%。敲除株对洋葱内表皮的黏附力明显降低,但对蝗虫后翅的黏附性无显著影响。敲除mad2并不影响绿僵菌对家蚕的毒力。敲除株处理花生12 h后,与野生株处理相比,花生共生受体SYMRK、钙信号解码相关基因(CaM、CCaMK和DELLA)、脂质氮素转运相关基因(LTP1、NRT24、ABCC2)的转录水平出现显著下调;而与空白对照相比,mad2缺失后SYMRK转录水平仍有一定的上调,CaM、CCaMK和DELLA的转录水平产生显著抑制,对ABCC2、LTP1、NRT24的转录无明显影响。【结论】金龟子绿僵菌黏附素MAD2影响菌株的孢子萌发、早期菌丝生长、产孢及对植物的黏附力,但对昆虫的黏附和杀虫毒力无影响;在菌株与花生互作早期,MAD2触发了花生共生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黏附素MAD2 基因敲除 黏附性 杀虫毒力 生长特性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MRP-FBP串联表达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力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宝松 李明义 +1 位作者 单虎 曾巧英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2-526,共5页
针对猪链球菌2型(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FBP)抗原性较强的基因片段,分别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扩增出了mrp基因和fbp基因的片段。利用这些片段分别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rp、pET32a-fbp和pET32a-mrp-fbp。将... 针对猪链球菌2型(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FBP)抗原性较强的基因片段,分别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扩增出了mrp基因和fbp基因的片段。利用这些片段分别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rp、pET32a-fbp和pET32a-mrp-fbp。将这些表达载体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进行了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的MRP、FBP、MRP-FBP的分子质量分别为47、52、80 ku。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MRP-FBP可被SS2阳性血清所识别。免疫保护试验表明,串联表达的融合蛋白MRP-FBP对BALB/c小鼠的保护率达80%,是目前筛选到的制备SS2亚单位疫苗保护力最高的短片段串联免疫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溶菌酶释放蛋白基因 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基因 黏附素疫苗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黏附基因的表达和免疫原性鉴定
15
作者 耿屹 曹荣峰 +2 位作者 高晓宇 李守军 张桂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8-400,共3页
为获得副猪嗜血杆菌(HPS)黏附素基因的表达产物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HPS黏附素基因序列,将扩增产物与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得到表达重组质粒。通过EcoRⅤ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正确后,将重组质粒... 为获得副猪嗜血杆菌(HPS)黏附素基因的表达产物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HPS黏附素基因序列,将扩增产物与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得到表达重组质粒。通过EcoRⅤ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经SDS-PAGE电泳分析,获得了59.5ku的表达产物,与预期大小的黏附素蛋白分子量一致。经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与HPS阳性血清反应,证明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提示本研究所表达的蛋白将有助于HPS的血清学诊断和疫苗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黏附素基因 表达 免疫原性鉴定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保守区蛋白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安全性和粘附作用的体外评价
16
作者 白杨 张亚历 +4 位作者 陈烨 王继德 杨云生 张兆山 周殿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2年第4期22-27,共6页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幽门螺杆菌(Hp)保守区(AB)蛋白,并在体外探讨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黏附作用,以确定AB在卸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PCR技术从Hp总DNA中扩增出AB结构基因.装入pET-22b(+)载体进行序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幽门螺杆菌(Hp)保守区(AB)蛋白,并在体外探讨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黏附作用,以确定AB在卸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PCR技术从Hp总DNA中扩增出AB结构基因.装入pET-22b(+)载体进行序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MCAC)的方法纯化AB,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抗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AB致T细胞表达FasL的作用,ELISA法测定Hp感染者血清中抗AB抗体,MTT法测定T细胞对AB的增殖反应,光镜计数法研究AB抗体对Hp与胃癌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AB的重组质粒pET-22b(+)/AB,序列分析显示获得了段588 bp的基因,完整的包含了粘附素C-端的7个保守区,Parker法和Welling法分析显示AB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进一步应用INTERNETExPASY、NNPREDICT、ISREC等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发现其为膜孔素样结构,是跨膜区膜外区域的重要表位组成部分。在Genebank中BLAST分析了836767个蛋白序列,与其具有同源性者均为厅声外膜蛋白序列。蛋白电泳分析和凝胶扫描表明获得了高效表达AB的克隆株,其分子量为22.5kD,占菌体总蛋白的29.6%,其中可溶性表达占上清的21.9%,纯化后获得纯度达90%的重组蛋白AB,免疫印迹显示该蛋白可被AlpA兔抗血清抗体识别;体外安全性实验表明AB无明显调节T细胞表达FasL的作用;ELISA法共检测了55份血清,同时以RUT作为平行对照,两法的评价判断一致性程度的指标卡帕系数为0.76.同时,低剂量AB即可刺激Hp+PBL的增殖:AB抗血清能部分阻断Hp与胃癌细胞系的粘附,在光镜下表现为经抗AB兔血清预处理后,每细胞周围粘附的细菌数较免疫前兔血清预处理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获得HeAB的基因工程蛋白产物,为Hp疫苗研制提供了一种新抗原,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为良好的抗原成分;体外实验证实AB是安全的、具有免疫原性的Hp菌体成分,既可以刺激体液免疫,又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并已其抗体还可防止Hp与胃上皮细胞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粘附素保守区 蛋白 制备 免疫原性 安全性 粘附作用
下载PDF
Molecular Detection of Biofilm-Producing <i>Staphylococcus aureus</i>Isolates from National Orthopaedic Hospital Dala, Kano State, Nigeria
17
作者 U. Abdulrahim M. Kachallah +3 位作者 M. Rabiu N. A. Usman G. O. Adeshina B. O. Olayinka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9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This study evaluated biofilm formation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in 36 clinical S. aureus isolates recovered from orthopaedic patients and detected the presence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and adhesin genes. Staphyl... This study evaluated biofilm formation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in 36 clinical S. aureus isolates recovered from orthopaedic patients and detected the presence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and adhesin genes.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isolated from nasal swab, wound and urine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orthopaedic patients in National Orthopaedic Hospital Dala, Kano over a period of three months. The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rapid identification kit for Staphylococcus species. The antibiotics susceptibility of the isolates was determined using modified disc diffusion method. Phenotypically, the biofilm formation was assessed using the Congo red agar method and microtitre plate ass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ct biofilm-associated genes and characterize the isolates. The isolation rate of S. aureus from the samples (n = 134) was 26.8%, mainly from nasal swab (36%) and wound swab (36%). A total of 19 (52.7%) of the isolates showed positive for slime production. Majority of the isolates 29/36 (81.6%) were biofilm positive with only 2 (5.5%) and 5 (13.8%) as strong biofilm-formers and moderate biofilm-formers respectively. Molecular evaluation of the biofilm-associated genes in 12 S. aureus isolates revealed the prevalence of bbp genes (25%), clfA genes (16.6%) and the icaA (8.3%). None of the isolates harboured the fnbA and cna gen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pattern between biofilm-positive and biofilm-negative S. aureus isolates. This result revealed that phenotypically most of the S. aureus isolates were biofilm formers but few of them chromosomally harbour the biofilm-associated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hylococcus aureus BIOFILM INTERCELLULAR Adhesion and adhesin genes ORTHOPAEDIC Patients Microtitre Plate Congo Red Agar
下载PDF
儿童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特点及黏附素基因表达研究
18
作者 陈妍妍 赵青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47-1251,1273,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特点及黏附素基因表达。方法选择2019年10月1日-2022年10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尿液样本分离的非重复感染大肠埃希菌160株,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敏感组(n=80... 目的探讨儿童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特点及黏附素基因表达。方法选择2019年10月1日-2022年10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尿液样本分离的非重复感染大肠埃希菌160株,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敏感组(n=80)和耐药组(n=80)。PCR检测fimH、fimA、fimB、papA、papB、papC、papGII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相对表达量,酵母细胞黏附试验和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I型菌毛及P型菌毛的黏附能力。结果敏感组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10%,对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妥布霉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10%,对其他抗生素则完全敏感;耐药组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4%,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50%。耐药组P型菌毛papGII基因检出率(40.00%)显著高于敏感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1,P<0.05);两组papA、papB和papC基因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敏感组fimH、fimB、papB、papC和papGII基因表达量高于耐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75、33.727、3.095、19.461、4.275,P均<0.05);两组fimA、papA基因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敏感组菌株I型菌毛的黏附率高于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1,P<0.05)。结论耐药组I型菌毛的黏附能力下降与菌株的适应性代价有关,fim及pap基因簇编码的其他基因的转录和缺失可能对Ⅰ型菌毛及P型菌毛的黏附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黏附素基因
原文传递
浙江省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怡洁 袁秀芳 +7 位作者 徐丽华 余斌 苏菲 叶十一 卢碧凯 蒋利明 张晖 李军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51-1657,1709,共8页
本研究旨在调查浙江省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和毒力基因特征。采用标准细菌学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2014-2021年共分离到137个携带ETEC黏附素或肠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菌... 本研究旨在调查浙江省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和毒力基因特征。采用标准细菌学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2014-2021年共分离到137个携带ETEC黏附素或肠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其中禁抗后平均每年分离到的菌株数量是禁抗前的2倍。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Tb(129/137,94.2%)最常见,其次是STa(64/137,46.7%)和LT(62/137,45.3%);黏附素基因以F18(56/137,40.9%)最占优势,其次为K88(28/137,20.4%),未检测到K99和987P及F41等黏附素。上述137个临床分离株中共检测到16种不同的毒力因子模式,平均每8.6个菌株产生一种不同的毒力因子模式;其中39.4%的菌株仅携带肠毒素基因,检测不到经典的黏附素基因,而1.5%的菌株则与之相反。共有81株菌同时检测到肠毒素和黏附素基因,占检出总数的59.1%。在所有被检测的生长阶段,肠毒素STb均为检出率最高的肠毒素,且随着日龄增加检出率逐渐降低。黏附素F18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检出率不断提高;K88黏附素在各个生长阶段均能检出,尤其在产房仔猪中检出率最高。口腔灌服不同毒力因子模式ETEC菌株对小鼠的致死率介于0~40%,攻毒7 d后不同组的小鼠肠内容物中攻毒菌株的带菌率介于0~100%。综上所述,饲料禁抗后浙江省腹泻猪群中ETEC分离率明显上升,所携带的肠毒素以STb为主,黏附素以F18为主。菌株的毒力因子模式复杂,对小鼠的致病力及在小鼠体内的持续存活能力有明显差异,说明小鼠作为猪源ETEC的传播媒介作用在不同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毒力因子 黏附素基因 肠毒素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志贺毒素基因变种及黏附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爱兰 金东 +2 位作者 白向宁 徐建国 熊衍文 《疾病监测》 CAS 2012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志贺毒素基因变种及其黏附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29株分离菌株的stx1、stx2基因全长扩增并测序,...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志贺毒素基因变种及其黏附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29株分离菌株的stx1、stx2基因全长扩增并测序,通过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变种序列比对确定菌株stx1、stx2基因的变种类型。对位于LEE毒力岛上的eaeA、escF、escC、tir、espA、espB、espD基因及LEE以外其他黏附相关基因iha、toxB、efa1、sfpA、lpfAO157/OI-141、lpfAO157/OI-154、saa、lpfAO113、eibG进行PCR检测。结果 25株stx1阳性菌株中有13株携带stx1a原毒素,12株携带stx1c变种;10株stx2阳性菌株中,7株携带stx2d变种,1株为stx2a原毒素,1株携带stx2g变种,1株携带与stx2eA亚单位、stx2dB亚单位最接近的stx2变种。LEE岛上的7个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黏附相关基因iha阳性率为89.7%(26/29),saa阳性菌株3株、eibG阳性菌株1株,其余6个黏附相关基因均为阴性。结论我国部分非O157 STEC菌株的志贺毒素基因以stx1c、stx2d变种为主,LEE毒力岛不存在,而黏附相关基因iha广泛存在于不同血清型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菌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志贺毒素基因变种 黏附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