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
1
作者 史春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7期125-128,共4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文化...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彰显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树立文化自信。为了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使其产生爱国家、爱民族的高尚意识,使文化自信根植于幼儿的心灵深处,教师需要对国学启蒙作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幼儿文学中的历史故事、传统节日、神话传说、绘本故事进行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内化,培养幼儿爱国情怀、家国意识、仁爱孝顺等文化思想,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健全幼儿的人格,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爱国情怀 家国意识 仁爱孝顺 道德品质
下载PDF
共同体凝聚与社会团结:人类文明新形态论域下的北京冬奥精神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智慧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4,共8页
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对北京冬奥精神的内在意蕴与时代价值进行探讨,以期通过社会学视角下北京冬奥精神的分析为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中国方案。北京冬奥精神丰富的内在意蕴不仅体现在对中国文化观念中“家国一体”“位育”“和而不... 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对北京冬奥精神的内在意蕴与时代价值进行探讨,以期通过社会学视角下北京冬奥精神的分析为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中国方案。北京冬奥精神丰富的内在意蕴不仅体现在对中国文化观念中“家国一体”“位育”“和而不同”的融合中,而且体现在对促进社会团结的互动机制、“事件团结”机制以及凝聚机制的时代性建构与思考中。在新时代提出的北京冬奥精神,通过具身实践回应了社会团结何以可能的时代议题,也在个体感受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与文化遗产、中国语境与全球话语等层面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一体 人伦位育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职业伦理 志愿服务 体育文化 中华体育精神
下载PDF
“四位一体”视角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以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董静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3-79,共7页
运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的教学体系及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详细阐述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四个自信”“‘四史’学习教育”“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责任感、使命感”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 运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的教学体系及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详细阐述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四个自信”“‘四史’学习教育”“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责任感、使命感”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四位一体”视角下课程思政实施的新模式,可以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加深学生对“四史”的认知,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对外贸易 四个自信 “四史”学习教育 历史观 民族观 国家观 文化观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赜
4
作者 杨玉仁 赵庆杰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90-94,共5页
在多元文化交互渗透和相互激荡下,公民道德建设出现文化失调等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要解决此类突出问题,需厘清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间的丰富内涵,考量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价值意蕴。通过“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有机... 在多元文化交互渗透和相互激荡下,公民道德建设出现文化失调等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要解决此类突出问题,需厘清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间的丰富内涵,考量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价值意蕴。通过“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有机融合、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筑牢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从而增强公民文化自信,提升公民道德自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 公民道德 价值考量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中国古代学校文化管理的经验考究及其当今镜鉴
5
作者 聂月琪 郭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9-75,共7页
教育育人的本质属性和我国重视人伦人情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我国教育与文化管理的相容性与协调性,因此,文化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现学校高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自古以来,文化管理在我国学校发展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知识分子... 教育育人的本质属性和我国重视人伦人情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我国教育与文化管理的相容性与协调性,因此,文化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现学校高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自古以来,文化管理在我国学校发展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知识分子本身的文化自觉性的影响下,古代学校的文化管理整体呈现出以德为重、家国合一、严谨规范的特点,对于改善我国现代学校价值观教育缺失、学习者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营造重视德育、自由民主、严谨规范的文化环境,培养有责任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管理 家国情怀 责任 德育
下载PDF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刍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巧云 《成才之路》 2023年第7期33-36,共4页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阵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新时期教师必须贯彻落实的教学任务。教师应深刻解读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理解红色文化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整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资源,以红色...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阵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新时期教师必须贯彻落实的教学任务。教师应深刻解读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理解红色文化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整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资源,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线,通过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科研与资源开发,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红色主题读本课程资源和红色社团活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教学 红色文化 家国情怀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朱尧阶修齐治平思想研究
7
作者 郭国祥 邓玉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0-44,共5页
朱尧阶,晚清湖湘文化名人、湘中著名儒师,其修齐治平思想影响深远。朱尧阶在修身上不为功名所累,淡泊名利,致力于扶危济困和解决社会危难;在齐家上,始终以孝悌为本,传承寒士家风;在治学上,持之以恒、严谨治学;在平天下方面,他虽终身不... 朱尧阶,晚清湖湘文化名人、湘中著名儒师,其修齐治平思想影响深远。朱尧阶在修身上不为功名所累,淡泊名利,致力于扶危济困和解决社会危难;在齐家上,始终以孝悌为本,传承寒士家风;在治学上,持之以恒、严谨治学;在平天下方面,他虽终身不仕、事功不显,但倾注教育、培养人才,形成了湘中自由开放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湘军著名将领和湖湘文化精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尧阶 修齐治平 乡贤文化 曾国藩
下载PDF
文化差异·税收道德精神·税制改革——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我国税收改革取向 被引量:8
8
作者 彭骥鸣 蔡军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中西方税收道德精神有别的前提和基础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中国儒家推崇忠孝安邦 ,礼义治国 ,注重现实生命的人文精神 ,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 ,强调以法治国、法律主治。进一步改革税制 ,必须为其营造适宜的税收文化环境 ,培育起... 中西方税收道德精神有别的前提和基础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中国儒家推崇忠孝安邦 ,礼义治国 ,注重现实生命的人文精神 ,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 ,强调以法治国、法律主治。进一步改革税制 ,必须为其营造适宜的税收文化环境 ,培育起现代税制有效运作的“社会心理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税收道德精神 文化差异 税制改革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下载PDF
论道德自律及其培养途径 被引量:20
9
作者 郑廷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 ,它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持续性与反复性、必然与自由的统一的特征。道德自律的培养应从道德认知、道德意志、行为习惯、自我教育能力等几方面入手。道德自律又是我国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基... 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 ,它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持续性与反复性、必然与自由的统一的特征。道德自律的培养应从道德认知、道德意志、行为习惯、自我教育能力等几方面入手。道德自律又是我国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律 以德治国 自我教育
下载PDF
“以德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交发 李天助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147,共7页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伦理学和法学领域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政治问题。"以德治国"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党的十...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伦理学和法学领域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政治问题。"以德治国"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入探讨,以及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分析传统中国处理德刑关系的历史经验入手,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为主线,重点论述"以德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构中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强调"法德兼治"符合当代中国法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下载PDF
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珊 赵霞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5-80,共6页
乡村社会秩序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秩序。同理,拯救乡村秩序的必要前提就是要重建乡村文化。由于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良莠并存,相互激荡,使道德领域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乡村教育处于精神荒芜的境地,乡村文化... 乡村社会秩序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秩序。同理,拯救乡村秩序的必要前提就是要重建乡村文化。由于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良莠并存,相互激荡,使道德领域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乡村教育处于精神荒芜的境地,乡村文化越来越失去自信,而最终土崩瓦解。试图从乡村找到一种不受现代影响的,自足的、理想的文化只是一种乡愿,而坚持确保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乡村文化的个性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新的文化自觉的思想才是当今乡村文化秩序危机的拯救与价值重建中最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乡村文化 秩序危机 道德秩序 乡村教育
下载PDF
论以德治国与道德建设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焕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5-11,共7页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 ,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 ,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 "以德治国" 道德 "依法治国" 法制建设 道德建设
下载PDF
对“以德治国”内涵的理解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敏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28,共8页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德治国”思想的丰富内涵包括对道德在规范中的地位作用、“治国”层面的道德建设、以什么“德”来治国、“以德治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定位以及道德建设发展...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德治国”思想的丰富内涵包括对道德在规范中的地位作用、“治国”层面的道德建设、以什么“德”来治国、“以德治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定位以及道德建设发展诸问题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 内涵 道德 法治
下载PDF
以法促德——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结合点之一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燕华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16-19,共4页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法促德的必要性在于,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的引导和支撑;以法促德的可能性在于,法律规范包含着相应的伦理精神,法...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法促德的必要性在于,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的引导和支撑;以法促德的可能性在于,法律规范包含着相应的伦理精神,法律的强制力可以用来推行和维护一定的道德规范。针对我国当前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加强立法与执法等措施促进道德建设,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法律 道德
下载PDF
“以德治国”方略与学校德育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福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而要做到这些,关键问... 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而要做到这些,关键问题是要切实抓好教育这一环节,而其基础性工程就是学校德育。"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践,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更好的契机,制定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学校德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以德治国"方略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德治国"方略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 学校德育 关系 基础 动力 要求
下载PDF
论德法同治,官德必举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 ,本文从德法关系入手 ,论述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 ,并把官德建设列为德治的关键 。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德法同治 官德
下载PDF
落实“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搞好“以德治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7期45-46,共2页
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 ,必须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试图通过对“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提出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的论述 ,探讨高校如何... 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 ,必须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试图通过对“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提出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的论述 ,探讨高校如何抓好以德治党、以德治师、以德育人 ,从而更好地用“以德治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 以德治校 以德育人 依法治国 校长负责制 师德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近现代药学名家生平事迹中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崇胜 《药学教育》 2022年第1期21-26,共6页
高校推行课程思政策略是立德树人、为各行各业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举措,而思政元素的挖掘则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收集、整理对我国药学事业做出开创性贡献的部分近现代药学名家的生平事迹,比较系统挖掘这些... 高校推行课程思政策略是立德树人、为各行各业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举措,而思政元素的挖掘则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收集、整理对我国药学事业做出开创性贡献的部分近现代药学名家的生平事迹,比较系统挖掘这些药学名家身上的思政元素,为药学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素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药学名家 家国情怀 敬业守道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德育重要论述理论内涵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冉亚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49,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德育的重要论述在理论上有两个重要渊源:其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中的家庭德育;其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德育。其理论内涵主要有:在家庭德育的定位上,强调家庭的社会功能与文明功能不可替代;在家庭德育的性质上... 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德育的重要论述在理论上有两个重要渊源:其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中的家庭德育;其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德育。其理论内涵主要有:在家庭德育的定位上,强调家庭的社会功能与文明功能不可替代;在家庭德育的性质上,将家庭定义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在家庭德育的方法与路径上,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家庭德育的具体内容上,涵盖传统美德与政治觉悟;在家庭德育的社会结构上,采取家国一体的建设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家庭德育 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言传身教 政治觉悟 家国一体
下载PDF
新时期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制度伦理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莹 杨彦京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4期23-25,29,共4页
当前我国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助于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公民道德素质与制度伦理之间,二者相辅相成,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都服务于... 当前我国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助于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公民道德素质与制度伦理之间,二者相辅相成,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都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二者须做到以人为本。新时期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制度伦理取向表现在:通过道德制度化,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法律制度需要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并且及时而有效地执行;通过制度道德化,促使人们自觉去遵守道德和法律;建立健全道德赏罚制度和监督制度,增强制度伦理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素质 制度伦理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生态文明 文化软实力 伦理取向 道德风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